登陆注册
10356200000013

第13章 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6)

当然,无论怎么调控,总要使课堂体现出自己的本色。语文学科侧重于感性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师的调控要努力富有激情、词句优美恰当;数学学科侧重于理性的思维和研究,数学教师则更应该在调控中体现出自己缜密的思考和逻辑推理;物理化学学科侧重于研究和思考,物理老师的调控便要体现出对这种素养的培养和呵护。尊重学科特点才能使课堂调控变得真实、有效,也才能在这样的调控中强化自己的“亲和力”。

(2)课堂调控要尊重认知规律

教学内容是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得当,能有效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用心筛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调控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学生更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如果教学内容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而无法有效地调控,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正如乌申斯基指出的:“知识只有形成了系统,当然是从事物本质出发来形成的合理的系统,才能被我们充分掌握。脑子里装满r片断的、毫无联系的知识,那就像放得杂乱无章的仓库一样,连主人也无法从中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可见,把握规律在课堂调控中的意义非同小可。

有效选择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教学内容,就既能引导学生学得主动,学出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赢得了学生的青睐,无形之中会提升教师的亲和力。

(3)课堂调控要恰当得体

案例2-8: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叫一个同学朗读词组,这个同学站起来扭扭捏捏好半天,就是不出声。老师火了,厉声说道:“你读呀,读错了也不要紧,我不会怪你的。”同学憋红了脸,终于读道:“公(松)树、杨树、柏树……”课堂里一片大笑。教师忍不住笑问道:“公树?你们家母树呢?”这个学生羞愧有加,从此还在同学中得到个外号“母树”。

案例中教师的课堂调控是不恰当的,他没有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也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调控要恰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当然恰当得体的调控还要尊重学科特点、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充分调动积极的课堂因素,真正让教师“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课堂调控,会使课堂更加精彩。课堂调控应是一项多元组合的教学保障策略,更是一项教师教学控制的高级艺术,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和内化,只有真正形成调控的能力,才能在动态的教学现场中挥洒自如,令课堂起死回生,也才能在如此的调控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

3.课堂调控的策略探讨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多样的,调控运用的好,学习效果就颇佳,可以说课堂调控决定着课堂的成败。那么,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该如何调控呢?

(1)投其所好,求“热”“热”指师生之间营造的亲近感,说得通俗一些,这就是情感上的备课。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一次借班上课时,精神饱满、笑容可掬地问候学生:“同学们,好好上课!”学生顺口就要说“老师,你好”,忙改口说:“老师,好好上课!”此时,师生相视而笑。于老师顺着说:“谢谢同学们,我一定好好上课。”这新颖的问候,使学生变得兴奋起来,使刚才还有些拘谨的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因为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很陌生,而于教师以新颖、生动的问候,吸引了学生,为接下来的课堂铺垫了快乐的基调。

当然,“热”也有失败的例子,一位教师上课时,同样也是笑容可掬,态度和蔼,提的问题也很适度、精炼,但课堂上的学生总是“热”不起来。原来,这位教师平常就不爱言笑,认识他的学生都有些怕他,所以课堂上师生情感出现难以呼应的情况。

因此,要想在课堂上师生情感交流顺利,教师在平时就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情感调控。但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仅有亲近感是不够的,教师还应通过幽默的语言、激励的话语、丰富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感情备课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学生渐渐拉近距离。

(2)灵活多变,求畅

课堂上,如果学生被困在一个问题里始终绕不出去,该怎么办?变。这是对教师教育机智的考验,因为,不懂变通,就无法正常进行教学。这时,教师要用一个“变”字来调控课堂。

第一,降低思维坡度。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思维阻滞,有时是因为教师提问不当,有时是问题难度太大。如果此时教师能及时改变提问内容,降低思维坡度,学生就可以顺利通行了。

案例2-9:

有位教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这样问学生:“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什么?”结果,没有学生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过程”这个词太抽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懂,所以为了应付老师的提问,学生只好乱猜。接着,老师适时调控课堂,换成“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成青蛙的”,学生就容易回答了。

第二,改变讲述角度。

案例2-10:

学习完新课《狼和小羊》,教师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除一个学生说出“狼很凶恶,小羊真可怜”外,其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课堂交流中止了。这时,教师灵机一动,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只小羊,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们有的说:“我会大声喊妈妈来帮忙。”有的说:“狼是个坏家伙,一看见它我就马上跑掉。”还有的说:“当狼向我扑来时,我就往旁边躲,让狼扑个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办法与课文中小羊的办法进行比较。这时,学生很容易就会说:“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我们要机智勇敢地同它作斗争。”

第三,改变教学方法。

案例2-11:

在教学《黄继光》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课文中出现的‘战斗’‘战役’与‘战争’有什么不同?”遇到这种问题,很多教师会让学生先查字典,然后再给学生口头辨析它们的不同点。这样的解说,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课堂气氛很快就会“冷”下来。但这位教师发现这一现象时,立刻做了补救:“那么,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点究竟在哪里呢?”说着,他从讲台上拿起一支粉笔,依据课文内容边画边讲--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写上“战争”)。这场战争中包括了许多战役,其中一次叫做“上甘岭战役”(随手又在大圆中画了一个中圆,写上“战役”)。夺取597.9高地就是其中的一次战斗(接着又在中圆内画了一个小圆圈,写上“战斗”)。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很快就领悟了“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异同了。

灵活多变的课堂调控,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变得顺畅起来。那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思维活跃,自然也调动起了教师的情绪,整个课堂就处于一个和谐的氛围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关系便融洽起来。

(3)剑走偏锋,求奇

不管教师怎样精心设计,课堂上总是很难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这种“意外”对整个教学过程构成了“险情”。经验不足的教师常被这种“险情”难住。所以,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排险”。

案例2-12:

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成功了》时,开始的预案是这样的:先给学生讲讲自己成功的经历和心理感受,再引出课题,同时进入课文学习。而当教师正要开始授课时,窗外却传来了响亮的鞭炮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分散了。这时,教师索性抛弃教案,顺势问:“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放鞭炮的声音。”教师又问:“你们猜猜为什么要放鞭炮?”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结婚,有的说可能是新店开张,有的说可能是搬新房……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说:“不管是结婚、新店开张,还是搬新房子,都是属于个人和家庭的成功,但你们看到过通过很多人努力才成功的热闹场面吗?你想去感受一下吗?”学生马上情绪高涨,响亮地回答:“想。”这位教师就是这样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了课堂上。

在课堂上大胆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看似偏离了课堂,实则是为了把学生从分散的注意中集中起来,这是创造性地运用课堂资源,也是欲擒故纵的奇招。同时,如果课堂上突然出现了尴尬的事,教师巧施妙计,将它嫁接到教学的主干上,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巧妙的课堂嫁接技术,这比硬把学生拉回课堂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和自身的失误,应学会教学中“将错就错”,寻找“契机”,运用策略合理调控,这样往往可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的调控技巧是丰富和多变的,如何使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需要教师们合理而又大胆地融入亲和力这一重要元素,也许,在不少时候教师会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抑或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那时,你会发现,课堂调控就是如此轻松,如此有成果。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在文化事业繁荣、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主持人已不仅仅是受众与节目的纽带和桥梁,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他们需要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其中,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是一切成功的关键。这种节目驾驭,是主持人节目主持艺术的集中体现。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本书作者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乡村调查,尤其是对乡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综合调研,提出乡村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关键性标志。
热门推荐
  • 流年不相遇

    流年不相遇

    “逝去的青春,逝去的爱人,如若重来,相望不识对方该有多好。”“答应过得事依旧忘却,誓言依旧如不曾存在一般,两人应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信任对方才能称得上“爱”如若都没有何来的爱。”
  • 蛮荒之源

    蛮荒之源

    太古时候,盘古开辟了天地,混沌初开,蛮荒之气支撑整个宇宙,蛮荒本源中,诞生了许多生命,也存在着种种危机。
  • 废物女神与无所不能的我

    废物女神与无所不能的我

    不断追寻着的过去,梦境连线的不同命运,一切看似没有逻辑的事情背后,却有什么在串联着一切。欲图献祭世界的少女,无尽战争中衍生的狡诈,埋藏在神话时代的历史。梦境的底层,永恒的边缘,神话的终末,无法窥探的命运。我所见到的真实,究竟是不是真实?在黑暗中觉醒的力量,代表无尽光明的希望所在,究竟什么才是我追求的,什么才是我选择的道路?
  • 名门逼婚:男神的美妻

    名门逼婚:男神的美妻

    某日,一拍卖会上他拍得一尤物。“你是我拍来欣赏的,当然是里里外外都得一清二楚,脱……全脱了。”他手握一摄像机对着她,语气略带戏谑口吻命令着她。她咬牙切齿,心一横,一丝不挂的将自己呈现在他的眼前。他立马囧了,完蛋,上当了,假货?他能不能和人说说,他退货行不?当反抗派对上顽固派,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
  • 修真者在异世

    修真者在异世

    超级散仙陆风在第六次天劫的时候被最后一道天雷炸得血肉纷飞。灵魂靠着强大的修为境界奇迹般的飘散到了异世,进入了一个刚死的败落斗气家族少爷身上。魔法在我面前算个鸟,本人除了会飞还会布阵。炼药师在我面前算个屁,本人除了炼丹还会炼法器。斗气在我面前算根葱,本人直接真气加法器。
  • 异世缘:凤倾凰

    异世缘:凤倾凰

    26世纪一代绝世神医,为了军队里的朴实纯洁,甘愿隐姓埋名,只当一名小小军医。红雀沈府一朝天才嫡女,隐藏实力只为不夺走心上人的“第一天才”称号。军医没想到长官会为名利向她扔手榴弹。嫡女没想到他为了称号找强者将她的灵力封印。一朝穿越,她决定不再隐瞒实力,睁眼时的刹那光芒又迷了谁的眼?解封印,御灵兽,炼丹药,铸神器。带着世上独一无二的空间神器虐渣男,最后能获得美人心的又是谁呢?
  • 如果重来也许不会再爱

    如果重来也许不会再爱

    十五岁的我们懵懂,爱过,痛过,恨过,也放弃过。如此,却从来不懂珍惜。
  • 拳力异人

    拳力异人

    龍予历尽磨砺,几经沉浮,偶得“吐纳”奇遇,习拳立世,几度风云,铁马金戈,激战恐怖势力,挑战日韩武道,建商企,人生鼎盛。
  • 逆天女婿

    逆天女婿

    林峰,林家的唯一继承人,林家是世界首富,家产更是遍布全世界,上到金融大亨,下到房产娱乐,林峰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甘愿做个普通人,一次岳父重病没钱看病,被众人嘲笑包括他心爱的女子也嫌弃他,林峰没有办法,最终决定继承家产,一夜之间身价过百亿。
  •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你是一个理财高手吗? 你有做生意的潜质吗? 你是否能合理支配薪水?你的理财盲点在哪里? 你的赚钱能力有多强? 你是否适合做投资? 是什么决定你的生活水平?经济学一直被称为“沉闷的科学”,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带来坏消息。他们会指出一个表面上看来很吸引人的项目,很可能结局并不那么美妙…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以经济学教材为底本,整合经济学各分支理论常识,一本书能让读者通读整个经济学。同时用简洁易懂的文字阐释经济学常识精髓,再给这些理论配以精彩绝妙的故事加以解说,让象牙塔里的镇塔之宝跟读者做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