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9900000047

第47章 决篇(1)

【原文】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①。善其用福②。恶其有患③: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④。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⑤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⑥。

【注释】

①决物:决断事情。托:依托。

②善其用福:以得到幸福为善,意即喜欢有幸福。

③恶其有患:厌恶有祸患。

④诱:诱导。惑:疑惑。偏:偏颇。

⑤奇:指奇妙的计谋。

⑥失利:丧失利益。离害:遭遇祸害。“离”,通“罹”,遭受。事之失:决断事情的失误。

【译文】

凡是决断事情,都是受托于疑难的人。一般说来,人们总希望遇上幸福,而不希望有灾祸;如果善于诱导,最终就会消除疑惑和偏颇。在为人做决断时,应该有利益,如果失去利益就不会被接受,这也是制定奇策的依托。任何决断本来都应有利于受托者,但是如果在其中隐含着不利的因素,那么受托者就不会接受,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疏远。所以,在决策方面,如果使对方失掉某种利益,或者使对方遭受祸害,这就是决断事情的失误。

【原文】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①者。有以阴贼之②者,有以信诚之③者。有以蔽匿之④者,有以平素之⑤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⑥。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⑦;公王大人之事也⑧,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注释】

①以阳德之:用道德公开地感化别人。

②以阴贼之:用隐蔽险恶的方法残害,即暗中害人。

③以信诚之:用忠实的态度收服对手。

④以蔽匿之:用遮盖的方法来掩护人。

⑤以平素之:用廉洁来净化一方。

⑥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公开办事,言辞要一致;暗中办事,要善于说两种话。平素、枢机以用:既用公正的办法,又用机巧的手段。四者:指一言、二言、平素、枢机。微而施之:微妙地使用。

⑦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从前的事来衡量,用将来的事来检验,用平素的事来佐证,如果可能的话,便决断下来。

⑧公王大人之事也:即侍奉王公大人,为其谋划。

【译文】

圣人所以能完成大业,主要有五个途径:有用道德公开感化众人的;有用计谋暗中算计对手的;有用忠实的态度收服对手的;有用遮盖的方法来掩护他人的;有用廉洁来净化一方的。公开办事,言辞要一致;暗中办事,要善于说两种话。既用公正的办法,又用机巧的手段。这四种方式都要微妙地使用。在决断事情时,用过去的事来衡量,用将来的事来检验,用平日经常发生的事来参考佐证。如果可行的话,便要决断下来。给王公大人谋划事情,如果那事情高雅又能获得美好声誉,只要能施行,就马上决断;如果那件事情不用费力便可以容易地获得成功,就马上决断;即使那件事情办起来要费力,要忍受劳累困苦,但是又不能停止下来不做,只要能施行,要马上决断;能排除忧患的事,只要能施行,就马上决断;能追求到幸福的事,只要能施行,便马上决断。

【原文】

故夫决情定疑①。万事之机②。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③者。故先王乃用蓍龟④者,以自决⑤也。

【注释】

①决情定疑:判断实情,解决疑难。

②万事之机:办理各种事务的关键。

③难为:很难做好。

④蓍龟:占卜之物。蓍,蓍草。龟,龟甲。

⑤自决:用来帮助自己决断。

【译文】

因此说,判断实情,解决疑难,是办理各种事务的关键。它关系到社会的动荡太平,个人事业的成败,这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所以,古代先王经常用筮草和龟甲进行占卜,从而帮助自己做出决断。

【历史典故】

张良据势决疑难

鬼谷子说:“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用其福,恶其有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秦,可则决之。”

汉高祖二年,汉王刘邦由于在战略上产生了错误,在彭城被项王打个落花流水,刘邦仅带了几十个随从脱身而还。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张良为刘邦展示出一副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美好蓝图,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下邑之谋”。

“下邑之谋”后不久,刘邦差点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又是张良在此关键时刻为刘邦拨散了乌云,重见了天日。

当时楚军屡次袭击汉军的粮道,使汉军的粮食短缺,汉王为此一筹莫展,便与谋士郦食其谋划如何削弱楚军的实力。

郦食其进言道:“从前商汤讨伐夏桀,将夏桀王的后代封在杞地;周武王讨伐商纣,又将商纣王的子孙封在宋地。如今秦朝丧失德性,背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灭掉六国后,使诸侯的后代无立锥之地。陛下如果能重新扶立起六国的后代,使他们都能接受陛下的印信,那么,各国的君臣百姓,一定都会感戴陛下的大恩大德,而无不向往钦慕陛下的风范和德义,都甘愿做陛下的臣民了。如此德义施行后,陛下即可面南为帝称霸于天下,到那时,楚王也一定会整肃衣冠、毕恭毕敬地来朝拜您了。”

郦食其这番“米汤”灌得刘邦神魂颠倒,笑颜大开,迫不及待地对郦食其说:“先生的主意好极了,赶快去找人刻制印信,并委派您带着它们出使六国吧!”

郦食其尚未起程,正巧张良从外地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对他说:“子房,你过来,有位宾客为寡人策划了削弱楚军实力的办法。”随即把郦食其的话都告诉了张良,又问道:“子房,你看这主意不坏吧?”

张良一听,摇摇头说道:“这是食古不化的读书人给陛下出的馊主意,如果照此行事,陛下统一天下的大业就要完了!”

刘邦大吃一惊,慌忙问道:“怎么会这样呢?”

张良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双筷子比比画画:“从前商汤、周武王之所以封立夏桀、商纣的后代,是因为估量到了自己可以掌握他们的生死大权。而如今陛下能够决定诸侯的后代们的命运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陛下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一个原因。从前周武王攻人殷商的都城,曾在贤人商容的家里表彰他的德行,并释放了被囚禁的忠臣箕子,整修了忠臣比干的坟墓,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二个原因。从前周武王能够发放商纣王的粮食和钱财,以赈济贫苦的老百姓,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三个原因。从前殷商灭亡后,周武王废弃战车,而改制作乘车,倒置兵器,以向天下宣示不再用兵,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四个原因。从前周武王不仅刀枪入库,而且,马放南山,以向天下宣示不再驱用战马,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五个原因。从前周武王已将运输粮草的牛放到桃林以北,以向天下宣示不再运输辎重,而如今陛下能够这样去做吗?显然是不能的。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六个原因。最后最重要的是:当今天下的谋臣策士,之所以要辞别自己的父母兄弟,抛弃自己的妻子儿女,离开祖祖辈辈生息的土地,告别自己的亲戚朋友,跟随陛下您辗转奔波,不过就是为了得到那朝思暮想的一点点封地。如今好了,陛下今天重新树立了六国的后代,使天下的谋臣策士各自返回故里去侍奉他们的君王,那么陛下将依靠谁去夺取天下呢?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七个原因。况且当今只有项王的势力最为强大,如果更立了的六国的后代转而又重新臣服于项王,那么陛下又怎么可能使他们臣服于您呢?这是不可分封六国后代的第八个原因。综上所述,所以臣说,如果陛下果真采用那位书生的计谋,那么,陛下统一天下的大计将会泡汤了。”

汉王一听,恍然大悟,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禁不住地骂道:“这个笨蛋书呆子,几乎坏了大事!”立即下令赶快停止刻制那些印信。

张良的这番分析,极其精妙,且切中要害。他看到了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援“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东汉末年的政论家荀悦对此作了精辟的解析,他说:

“决定胜负决策的方法,有三个要点: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指的是得与失大体上的趋向;所谓势,指的是对临时情况灵活应付和对进与退随机应变的形势;所谓情,则指的是意志向上坚定还是懈怠的心理状态。所以,采用的策略相同,所干的事情相同,而取得的功效却各异,即是由于这三个方法运用不同的缘故。

“当初,张耳、陈馀劝说陈胜借恢复六国来为自己培植党羽,郦食其也是这样劝说汉王刘邦的。之所以劝说的内容相同,得与失却各异,是因为陈胜起兵反秦时,天下的人都想要灭亡秦朝。而如今楚、汉的胜负之分还无定势,天下的人未必都想要项羽覆灭。所以重立六国的后代,对陈胜来说,是为自己广植党羽而给秦朝增树强敌。况且陈胜那时并没能独占天下之地,即所谓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取来送给别人,行施恩惠之虚名,获得福益之实惠。但重立六国的后代,对汉王来说,却是所谓的分割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去资助敌人,空设虚名而实受损害。这便是所做的事情相同,可得与失的趋向却各异的例子。

“所以说,应事的权变是不能够预先设计出来的,事态的变化是不能够事先考虑周全的,随时机的转动而转动,应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制订策略的关键。”

刘伯温机动灵活出妙算

人若能机变,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机动灵活,心明眼亮,不能呆板迟钝。机会来临时,聚精会神,才能出巧思妙算,才能有正确决策。刘伯温给人的印象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几分相像,带有几分神秘感,似乎有未卜先知的异能。摒去后人的夸大附会,这种形象的树立与刘伯温超人的智谋和他能识别变局,抓住机会有关。他对形势有准确把握,故能料敌于先机,机动灵活,及时调整,做出有利的决断。

至正二十年,刘伯温初到应天。此时,他是名声在外,朱元璋久闻他的大名,才卑辞厚礼派人去请他。这第一次见面很重要,作为谋士,应尽量展现自己的才华,为人主所青睐。

刘伯温胸有成竹,怀揣《陈时务十八策》,为朱元璋指点江山。但朱元璋有几分酒意,又在兴头上,开场没问策略,而是问:“先生能作诗吗?”刘伯温回答:“儒者小技,何谓不能?”元璋指着眼前的筷子说道:“就以此为题。”

刘伯温略加思索,吟道:“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知道是用了舜妃娥皇、女瑛洒泪青竹而成湘妃斑竹的典故,轻轻摇头,笑道:“秀才气味。”

刘伯温一听后两句马上变了旨趣,接下吟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很自然地结在留侯张良借箸代筹,辅汉灭秦的典故上,既表达了刘伯温的抱负,又搔着了朱元璋的痒处。

朱元璋不禁大喜,真是相见恨晚,连忙询问如何平定天下。刘伯温这才拿出了《陈时务十八策》。作诗只是个开场白,不关正题,但第一印象的好坏又至关重要。刘伯温听到朱元璋说“秀才气味”后,立刻明白,作为打天下的创业之主,对一般的文人秀才不放在眼里,看中的是谋略家。

当时,朱元璋有了萧何式的人物李善长,又有了韩信式的人物徐达,就缺一个张良式的谋臣。所以刘伯温灵机一变,在后两句诗中点出张良,抓住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第一次面试得了个满分。

光有机灵还不够,一味机灵缺少坚毅厚重,可能流于小机灵,甚至浮躁。在变化面前,要能识别抓住机会,还应沉着冷静,不为浮议所动。

龙凤六年,陈友谅率大军攻陷太平,一路旌帆蔽日,顺江而下,已兵临南京城下。他还派使节去见张士诚,约他从背后夹击南京。此时的陈友谅水军气势正盛。朱元璋部下的许多将领都心存畏惧,有人建议投降,有人建议放弃南京,坚守城东的钟山。在战前会商中只有刘伯温不说话。朱元璋把他请人内室,问他的意见。这对刘伯温既是个考验,又是个机遇。大敌当前,如果临阵慌乱,自会为朱元璋所不齿;而如真能拿出有效的退敌良策,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会大大加重。刘伯温激动地说:“主张投降和主张逃跑的,应该杀掉!”

刘伯温不是盲目标榜,也不是充大胆。他在纷乱恶化的局势面前能冷静分析,发现了敌人的弱点和己方的优势。所以,他首先宣示拼死抗击的决心,喝退主降的人。大敌当前,兵刃未接,先议投降,败坏士气,就没有在恶局中翻权的可能了。刘伯温“主降及奔者,可斩也”的议论,起了平息喧氛,稳定军心的作用。其次,他指出了敌人的弱点,提出了拒敌的军事策略:敌人士气骄躁,远来疲惫,我方正可利用这些,以逸待劳,诱敌深入,设伏而围歼敌人。再次,他根据己方人心较团结的优势提出了拒敌的政治策略:打开府库,赏赐将士,赈济贫民,宣布至诚,以结人心,让部下拼死效力。看这清晰准确的分析,正像当年的赤壁周郎,又像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沉着应对,条理分明,充分展示了自己。

临变不乱是识机的先决条件,而机会一出现,要抓住它,就必须决策果断,用兵神速,不能拖泥带水,当断不断。

龙湾之战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准备了一年,开始对败逃回去的陈友谅发起主动攻击。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西征,双方在安庆展开了恶战。

守城部队坚壁不出,死命抵抗。从早晨打到晚上,毫无进展,双方死伤惨重。刘伯温告诉朱元璋,陈友谅的后备力量很强大,下游的张士诚随时可能抄袭后路,数万军队困顿在这里,战事久拖不决,极容易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只有速战速决,才能使陈友谅震惊,张士诚胆寒,克敌制胜。他建议立即放弃攻城计划,以陆军偏师围城作为疑兵,催大部水师急驶而上,直揭陈友谅老巢江州。

朱元璋依计而行。大军压境,使陈友谅的沿江的小股布防崩溃。朱元璋的水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江州城下。陈友谅做梦也没想到对手会从天而降,他携妻子连夜逃奔武昌。江州是陈汉政权的都城,此地一失,江西全境震动。后方的安庆也不攻自破了。

不出刘伯温所料,当张士诚得知朱元璋西进的消息,几经犹豫,果然派出了十万部队,水陆并进,攻打太湖西岸通向应天的要塞长兴。长兴城中守卒不过七千,情况十分危急。但是,刘伯温与朱元璋运兵的神速,决策的果断,更显出张士诚布置的拖泥带水,待他的部队压向长兴的时候,朱元璋早已在西线奏凯。张士诚打算好的夹击之势现在成了正面迎敌,只好赶快撤军了。

刘伯温在生前就被视为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他预料之事大多应验,又会讲阴阳五行,时人认为他能知晓天机。其实,这也是朱元璋需要的,也就是要人们相信他的政权是代表天意的。刘伯温的存在也是为他烘托气氛的。

刘伯温的预言大体有三类。一类是长远预测,带有战略意义,属于谋略范畴。他对陈友谅、张士诚的战略预测和决策属于这种。第二类是防范性预测,指出某个时段存在危险、祸端的可能。这也是在对局势进行总体把握和感悟的基础上做出的模糊预测。人们预为措置而减轻灾祸,能减轻心理压力;幸而未中,也不会遭受损失,受到责难。人们常常记起预言得到证实的而筛去不准确的部分。还有一种是短期行为和事变预测。

同类推荐
  • 陈赓传

    陈赓传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编写,记录了陈赓大将传奇光辉的一生,包括他的家世、读书生活、从军经历、入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国民革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参加长征、抗击日寇、参加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再现了共产党员陈赓、将军陈赓、丈夫陈赓、父亲陈赓等多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陈赓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档案和图片,讲述了一个四处流浪的艺术家如何变成铁血无情的大独裁者的故事。作者分析了希特勒的人格特征,概述了纳粹第三帝国的兴亡,是迄今关于这段历史最简明扼要的论述。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小小通信兵,是如何成为独断专行的暴君的?又是如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军事联盟的领导人,并且保有这个位置长达五年之久的?我们该如何解释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的支持和爱戴?他是一个身体虚弱的语言巨人,还是一个沉溺于对过往伟大帝国幻想中的异想者,或是一个过于偏执、自我无限膨胀、做事毫不顾及后果的疯子?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契诃夫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契诃夫是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本书对其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做了翔实叙述,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阅读此书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为其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怒天傲尊

    怒天傲尊

    冷凌风:只手可灭十方仙,利刃怒斩三界尊,血浴天下逆苍穹,清霜儿:剑以残,心以碎,但依然冷眉,横眼望江山。苍云邪主:诸仙挡道?不过是群蝼蚁罢了,萤火敢与皓月争辉?妖逆天;轮回转世,生生不息叶千伤;枯木朽于春,残叶无柳纹。天若愿人老,我便逆苍穹。,本书讲述一个人族与妖族之子半妖冷凌风,从一个废物逐渐踏上强者之道在这期间他交了许多朋友,这是他唯一觉得珍惜的东西,然而他的朋友一个个都因为与他交好而被杀害,冷凌风一怒之下冲破至尊境,堕落天骨,轮回魔道,从此他与三界势不两立!并示威要尽屠三界人,
  • 震伤心

    震伤心

    这是一部以5.12汶川地震为线索,写了一群勾心斗角的大学校学生会成员旅行中经历了地震,死伤惨重,伤心欲绝,从而人性回归,其中还有凄婉动人,刻骨铭心的爱情,危难中同生共死的友情~~~在5.12汶川地震时发生了千百个悲剧。我要说的是其中的一个~校学生会黑幕重重,尔虞我诈,在原本良好学习氛围的大学里政治色彩浓重。学生会主席夏祯忧心重重,一心想把学生会建设好。可他和副主席尹天文及部长裴杰明之间因为各种原因积怨很深,这次,学校奖励一等奖学金的学生去九寨沟旅游。他听取了女同学田千合的建议,想借此机会化解矛盾,可事与愿违,又不欢而散。这次旅行提前结束,路经汶川时,发生了可怕的8级地震…夏祯不顾自己安危去救千合,生死不明…这场浩劫改变了每个人的人生,经过这次磨难的洗礼,每个人都蜕变了,也明白了生命的真谛。但是生命的代价让人伤心欲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恶魔养殖户

    恶魔养殖户

    为了带着魔王逃出天雷绝杀阵,朴白池使用禁术召唤了湮门,带着仅剩一丝灵识的魔王进入了传说中只进不出的湮门,开启了一场打开湮门出口的旅程。在这里,她遇到了不死不伤不灭的魔兽小白,秉承正义一生为惩戒妖邪存在的死古板,以及神秘的湮门的主宰,一场场博弈下,隐藏的是真心,还是圈套?(本小说世界完全架空,请勿带入现实生活)
  • 音乐才女腹黑王爷婚后恋爱

    音乐才女腹黑王爷婚后恋爱

    蓝筱筱是一个富二代的典型代表,但是生活上自理能力比较强的人,所以自己做饭答应她来说是小菜一碟。放学了,筱筱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走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车水马龙的街道,她就这样走着。突然她发现,她身后有人跟着,转过身去才发现,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再看看自己。散发着贵族的气息,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美的到了及至。宛如步入凡尘的仙子,挥动着手中的玉面罗扇,优雅而有气质。看到这样的自己,她有些不知所措了,难道自己穿了。
  • 时空旅囚

    时空旅囚

    新书《这个世界犯病了》支持一下,谢谢。 “时间最可怕的不是消亡,而是囚禁!”沈星文在经历了被困在同一天里三十三次后,成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时空敬老协会会员(才不是),成为了一名时空旅者。旅行于位面,囚禁于时空
  •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本书作者于茗用左手食指这惟一一根灵活的手指历时6年完成的14万字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讲述了一个脑瘫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三国鼎盛

    三国鼎盛

    网络小说作家唐天是一名新出茅庐的作家,无意间在文学论坛上看到了一个新手作家比赛的公告,获奖能得到30万元奖金。于是自己参加了比赛。但是怎么也想不到该写什么类型的小说,让他十分的苦恼,于是在家喝醉了酒,梦入了三国时期。王权争霸,乱世纷争,他该何去何从……
  • 快穿之蕴霄

    快穿之蕴霄

    没有做过的事,却换来悲惨的结局,放不下,不愿放下只想伤害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应。相信蕴霄,你的人生将完美逆袭想
  • 大唐第一闲王

    大唐第一闲王

    贞观二年,当李世民和大臣们还在头疼如何赈灾的时候!赵王李元景却在骗着长孙皇后吃虫子!身为亲王,我也就只能逗逗人,遛遛太子,狐假虎威的坑一下大臣了……
  • 绝色上仙请留步

    绝色上仙请留步

    不会有人想到万事不留心的叶郗也曾恨过一个人他该是闲云野鹤坐看云起之人凌香也未曾想过自己最信任依赖的人会那么恨过自己恨到希望他的世界没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