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2200000056

第56章 皇朝危机(1)

苍天有眼!

在好官阳城的上书罢儒下,朝廷终于下旨彻底废止了道州的矮奴之贡。

当这个好消息由南来北往的讨饭人群渐渐传到东岳泰山,此刻,唐子文和林彩云正在这里给一些穷人看病。两人闻此喜讯,禁不住热泪盈眶,抱在一起整整哭了半个时辰。

然而,天下频繁发生大的灾难和影响江山稳定的奇怪的谣言四起,令身在长安皇宫里的德宗皇帝一时陷入深刻的苦恼,正自愁眉不展,奏折频频来报,各地民怨沸腾如火!

德宗大怒,即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议,结果,你一言我一语,吵了半天,一个安民的良法儿也没有拿出来。

最后,德宗极为生气,一拍御案,决定效法玄宗皇帝,去东岳泰山为天下百姓祈福。随后,他下诏,此事交由负责一切农务的上官文涛筹办。说一千道一万,在朝内,像处理这样的大事,他还是比较信赖能文能武的上官文涛。为了以防万一,他还特别下了一道密旨,令监察御史权德舆留在京城,继续派人加强对安王及其一切随众的监督,且不可让其在他率文武百官去了泰山后,趁机在长安发动政变,夺权皇权。

权德舆领了密旨,牢记在心,即刻开始在长安城内秘密布局。

而上官文涛,则全力开始筹备、安排德宗皇上去泰山的起驾日期,所行路线、保护、兵马、礼仪、物品等等。

然而,事实上,德宗名曰去泰山为天下百姓祈福,实际上,他是很想沿着昔日秦始皇登泰山的路线,登上泰山绝顶,体会一下那种君临天下、旷古豪迈的气魄!对于泰山,他只有听闻,看过画图,却从未亲眼一见。所以,他要去,借祈福之名,此生不留憾!

是的,泰山作为五岳之尊,极其美丽壮观,雄、奇、险、秀、幽……百丈崖,仙人桥,鲤鱼背,日观峰,月观峰,玉皇顶……美不胜收!

泰山气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凉爽,即使酷暑登山,在青松翠柏掩映下,亦感阴凉舒适,到山顶时,还需携带寒衣。夏天虽是泰山的多雨季节,不过若能赶上夏季的雨过天晴,就可在山顶上领略到山上红霞朵朵,脚下云海碧波的壮丽景色。春秋两季较温和,但春季风沙较大。秋天则风雨较少,晴天较多,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为登山观日出的黄金季节。冬季虽天气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机会较多。

道教五行学说,泰山神统管天下九州人类之生死,官员职位之升降,四海伟业恒泰安康。

唐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李治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等,浩浩荡荡,由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一路上,各种车驾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波斯、天竺、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队伍云集泰山脚下,并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状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在朝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到泰山封禅。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四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朝坛颂》,均勒石纪德。

自此,由于种种原因,大唐接下来的每一个皇帝都没有决定再去泰山封禅,而是改为在京城筑高坛为天下百姓祈福。

今天,德宗决定亲率文武百官去泰山为天下百姓祈福,不管怎么说,着实是大唐的一件幸事,盛事!

布告天下,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家家户户,都夸赞德宗是个好皇帝,是个明君,都期盼德宗皇上在泰山绝顶为天下百姓祈福后,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然而,安王李丰自从在朝堂上听闻德宗要去泰山为天下百姓祈福,回到府后,他暗暗高兴,狂饮了几杯琼浆,立刻写了两封密信,交由贴身护卫千风、千雨,要他们即刻起程,奔赴青州、幽州,将此二密信亲手交给幽州节度使曹方和淄青节度使楼万楼,并叮嘱,凡事不密则害成,密信中,他要楼万楼预先率兵设伏于泰山绝顶,等德宗皇上登上筑坛拜天祈福时,他率兵杀出,一举将其斩杀于筑坛之上!到那时,消息传回,他则在长安率兵杀入皇宫,彻底夺得皇位!生米煮成熟饭,文武百官只能顾及家眷,乖乖回长安,跪地称臣!

哈哈!高招!

李丰异常得意,一把抓起挂在墙上的宝剑,跳到院子里一通疯狂乱舞!

大唐皇朝,面临危机!

千风、千雨领了密信,当日便匆匆起程直奔青州、幽州。

再说上官文涛,去泰山的一切事宜都安排停当后,他去皇宫向皇上奏明,建议皇上去泰山的日期为农历六月初六,估计两个月后顺利到达。

德宗点头,表示认可。

次日,德宗下旨,去泰山祈福的队伍六月初六出发,凡名单所列之人,必须随驾。

隔日,六月初六,大队人马吃过早饭,浩浩荡荡,出长安,走官道,奔向泰山——

一路上,旗幡飘扬,阵势庞大,气派威严。远远望去,长长的队伍,宛若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

与此同时,远在泰山脚下的唐子文和林彩云,沿着泰山根向东,一边继续采药,一边行医救人。

这日中午,两人不知不觉,走进了一座外貌很奇特的大山,询问路旁一个正在砍柴的老头,老头说:“这山名叫隋姑山,是隋炀帝杨广妹妹的山。传说,隋朝年间,隋炀帝杨广骄横奢侈,荒淫无度,朝政荒芜,民不聊生,许多有气节的忠臣以死相谏,但隋炀帝充耳不闻,我行我素。隋炀帝的妹妹忠贞善良,几次劝阻不听,恐天下人唾骂,最后带着几名侍从悄离后宫出走。她一路体察民间疾苦,来到乔家庄后,见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善良,就散尽了金银给百姓,安心稳居下来。隋炀帝三番五次要妹妹回宫,但她铁心不回,并以死相威胁,隋炀帝无法,只得作罢。民间得知她的身份后,尊称她‘隋姑’。隋姑死后,当地人把她葬于此山,修庙祭祀,并将此山称为‘隋姑山’,以表敬仰缅怀之情。”

“哦,原来如此。”唐子文很震惊和感慨,内心里暗暗感谢自己的这位祖先亲人如此善良,如此爱民,以至到了今天,自己来到这里,听闻了这些,都感到无比的荣光,虽然他谁都不能告诉他的真正的身世。

奇人总是遇到奇事。除了震惊、感慨,唐子文心湖里也隐隐掀起丝丝波澜,他想,自己已远离道州和长安,可是,依然没有摆脱自己是隋炀帝后人的这个独特的事实,尽管那些都已遥远,都已消逝。可是,今天听到这秀美的山居然是自己曾经祖先的妹妹的山,他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有一份亲切。是啊,相同的血脉是无法根除和撤换的。

继续向前,两人进入一片迷雾升腾的茂密的松林,四周宁静,只听到远处有隐约的流水的声音。猛抬头,前面出现一座不大不小的寺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尼姑庵,粉墙四周,青松挺拔,庵门上端,写有“隋姑庵”三个字。

唐子文心情一阵激动,口里默念着庵名,眼前仿佛看见了隋姑,看见了翡翠公主,看见了自己的母亲。他的身世太离奇了,太重大了,离奇到不敢再去想,重大到,今天的大唐正是灭隋而来,而他,却是那大隋皇帝杨广的血脉后代。

“子文,我们进去要点水喝,歇息一下。”林彩云欲上前叩门,谁知,那庵门呀地一声,先自开了,紧接着,一个女尼与一个小童走了出来,看样子,她们是要下山去化缘。

“两位道家,过客打扰了。”唐子文急忙上前,“我们是上山采药的,今路过贵庵,想进去跪拜隋姑,以求赐福,顺便,跟道姑讨碗水喝,歇一歇脚。”

女尼约有二十几岁,脸如圆月,眉清目秀,风韵幽雅。淡定、从容的表情上,显出她早已看破红尘。她上下扫视了唐子文几眼,突然出语惊人:“看你矮小成熟,莫非你是一个道州矮奴?”

“是。”唐子文没有震惊,自然,淡定。

“敢问矮奴贵姓?”小尼再问,似乎隐约看出了唐子文的不同一般,抑或,她会通灵,已看出唐子文就是庵里隋姑的亲人。

唐子文答:“免贵姓唐,贱名子文。”

“你叫唐子文?”小尼脸上微露惊讶。

“是,我叫唐子文。”唐子文轻轻一颔首。

“哦,你这名儿有皇家气息。”小尼眉头一皱,若有所思。

“何以见得?”唐子文心下惊疑,语气试探。

“你姓唐,暗含与大唐有关。”小尼表情镇定,“你名曰子文,足证你是一个天才。姓名合一,你纵不是李唐皇室,也必定与某朝皇权血缘有关。”

扑通!唐子文跪在了地上:“道姑说笑,恳请道姑收回刚才的话,我唐子文只是一个沿街乞讨的矮奴,偶尔学些医术,采些草药,与任何皇亲贵族绝无血缘!”

小尼拉起唐子文,笑了:“唐小弟莫多虑,我也是突然心里乱想,可能是你身上散发的与众不同的气息,让贫尼想远了,莫怪,莫怪。”她把目光投向林彩云,“这位姑娘如此漂亮、雅丽,莫不是小弟路上认的干姐姐?”

林彩云急忙回答:“是,我与子文在路上相识,子文就认我做了姐姐。”林彩云撒这样一个善意的谎,一是为了保护她和子文的安全,二是免得女尼再多问。

“哦。”小尼注意到了林彩云一双修长、白皙、柔嫩的玉手,“可我看你不像一个要饭女子,倒很像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

“道姑说笑,可能是我天生手白罢了。”林彩云心口直打鼓,暗说小尼真似神仙。

“哦。”小尼不再问,转身,“那随我来吧,我带你们去大殿。”她头前引路。

唐子文抬头看了一眼林彩云,两人对视一笑,随后,两人跟在女尼后面,缓步走进庵内,走进隋姑大殿。

殿内正中,供奉着隋姑的石像,巨大而又庄重、温和。

唐子文给隋姑上了香,和林彩云跪在一个草编的硕大的蒲团上,虔诚叩拜……彼此,嘴里都在默念着什么,可能是祈祷。稍后,唐子文闭眼,在心里说:“隋姑,你是我的亲人,我今天来看您了,您既已为神,就好好保佑这一方水土风调雨顺吧,今次与您相见,不知此生还否再有机会。”

唐子文内心里无限感慨,想到自己不平凡的身世,想到自己被迫而成的矮奴之身,再看看容颜亲和的隋姑,他突然大哭,泪水奔流,且哭声越来越大,其悲痛,让林彩云也情绪难抑,跟着哭了起来。

一旁,小尼和小童目睹此状,甚是惊讶,感觉两人如此痛彻心扉,对着隋姑大哭,俨然是在哭自己已逝去的亲人。奇怪中,小尼没有在这个时候走过去拉起两人追问。

须臾,唐子文止住哭泣和悲伤,再次给隋姑叩拜。

同样,林彩云也止住哭泣和悲伤,跟着唐子文再次叩拜。

两人叩罢,站起来,林彩云给了小童几文香火钱。林彩云明白,凡是庙庵,绝不能烧空香,要多少留几文钱的,以此,向神明说明香客的一片诚意。小尼代小童说了声“谢谢”,引林彩云和唐子文到后堂,让两人坐在一张竹床上歇息,并给两人用泉水泡了香茶。

大约半个时辰后,林彩云和唐子文走出隋姑庵。一边向前走,林彩云一边问:“子文,你脸色不好,身体无力吗?来,我抱你!”林彩云蹲下身,张开了双臂。

“不。”唐子文拒绝,“我没事,刚才脚尖被树根扎了一下。”他向前跑去,“这山好美呀!我们去找户人家住下,这里的穷人一定欢迎我们来给他们看病!”

“好啊,我听你的。”林彩云背着小包袱,跟在唐子文后面,并喊唐子文注意前面的荆棘和杂草。

一番番风雨经历下来,林彩云已不再是那个柔弱的八小姐,她已变成一个坚强的乡村大姑娘。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 生存故事——50位农民工访谈实录

    生存故事——50位农民工访谈实录

    本书通过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的同学们对50位农民工的访谈。试图以白描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下他们的奋斗历程,他们的生存境况,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其挣扎,他们在打工过程中的血泪、辛酸、无祭、牵挂、希望、坚持、爱。这些来自田野的调查报告具有原生态的资料意义。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我真的是大魔尊

    我真的是大魔尊

    昔日魔尊方默重生为一个炼气境小修士,从此手持『替天行道系统』,斩妖除魔,取回前世记忆,重登修炼界的巅峰!“从前我想做个恶人,可现在我没得选择……”
  • 穿到霸总小说里了

    穿到霸总小说里了

    萧煜轩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小婴儿。老爹是霸总小说里的霸总。可能还会有个素未谋面的双胞胎弟弟或妹妹,呃…可能还会有个打脸逆袭的妈妈。哦,对了,还有个青梅竹马未婚妻!作者君:哈哈哈(?ω?)
  • 割据之路

    割据之路

    看古代历史人物,多为时势造英雄,而穿越者证明,英雄也可造时势。海城县处于奉天与辽东半岛之间,是日本人自旅顺北上,侵占东北全境的咽喉要道,在这个小县城,官府、日本人和土匪勾结,欺凌百姓,夺占财产,周家店的周家,为求自保,成立民团,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一世浮华

    梦一世浮华

    烟雨过后,该回来的人终将会归来。该离去的人啊,就再也回不来了。
  • 妃常逆天:全能大小姐

    妃常逆天:全能大小姐

    她。被心爱的人所杀,穿到一个强者为尊的大陆。长得丑就算了,还被称为废物小姐。这些就算了。关键的是这些的由来全都只是奸人造成的。没有实力,没爹疼,没娘爱,叔婶还整天来找茬。天!这副身体的原主到底是有多可怜,竟然被“宠”成这样。没关系,驭万兽!活死人!肉白骨!毒医双绝!看她如何逆转。
  • 无限穿越:误惹虚拟恋人

    无限穿越:误惹虚拟恋人

    新工作居然是要我跟一群穷凶极恶的罪犯战斗?!而搭档是个完全不顾虑后果,只顾自己开心的混蛋!还是个爱对她动手动脚的混蛋!偏偏她完全拿他没办法。有本事你从网络上滚下来真人PK啊?!于是有一天,他真的来了……云木樨怂了……
  • 重生之娱乐圈神话

    重生之娱乐圈神话

    女扮男装重生文,写得不好,不喜勿喷,(^ω^)
  • 医门嫡女之毒妃太嚣张

    医门嫡女之毒妃太嚣张

    医门世家嫡小姐许朝夕,后母恶毒,亲爹冷漠,姐妹无情。苦情的日子还在继续,苦逼的主角却换了灵魂。从她睁眼的那一刻起,许府将不再安宁。后母恶毒陷害?一针送她去黄泉。嫡姐诡计多端?巧计让她变痴傻。许府众人不服?那她就要让他们、她们都知道,她许朝夕,才是许府的道理!佛曰:善哉,善哉!我许朝夕不过只是想过的快活一些,为何总有一些蠢才出来挡道?那我便日行一善,让他们早日投胎!善哉!善哉!———————————————————————她不过在日行一善时凑巧救了一个邻国柔弱质子。原本平静而又舒适的生活却被搅乱? 神秘国师又为何频频扰她清净? 从此她不再是孤身一人,有美男相伴倒也不错?可是......这一切似乎都不是那么简单!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一切尽在文中。
  • 血噬魔域之复仇乐章

    血噬魔域之复仇乐章

    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痛,如噩梦般伴着她,让她窒息,让她黯然,让她伤神。可多年过去了,她再也没有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中徘徊因为,她已经不是以前的她了,她变了,变得强大了,以前她们让她承受的痛苦,她将要加倍的讨回来。她如同魔鬼般的存在,血红色的眼眸,血红色的长发,她是一个双面派杀手,只为了给自己一个生存的理由,他们是他她的铁兄弟,总是不顾一切的保护她,呵护她……让我们一起见证神秘少女的复仇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