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1700000020

第20章 钢筋铁骨(2)

失去了空军支持,也没有射程的优势,二百八十毫米重型榴弹炮根本无法攻击“三十二倍十五榴”,(插入两门大炮的对比图片)而“三十二倍十五榴”却可以对它的火力进行压制,陇海铁路因此得以顺利通车。一年后,二百八十毫米重型榴弹炮最终撤出了风陵渡,潼关的胜利让“三十二倍十五榴”在淞沪战役失利的阴霾一扫而光,炮10团3营从此常驻潼关,他们的的超级大炮也被誉为“潼关守护神”。

弹夹里装的是玉米秸

呼——嗞,呼——嗞,火星乱溅

呼——嗞,呼——嗞,钢刀待炼。

叮当,噢,叮当,

打,打,再打几下!

叮当,叮当,噢叮当,杀敌的钢刀,再打!

……

铁花乱飞,再打;

叮当,噢叮当,

钢热欲流,再打,

这是杀敌的钢刀,

叮当,多打几下!

你们在前线上杀,呼——嗞,我们在这里头打,

叮当,

绿的是筋

红的是汗,

叮当,噢,叮当,

杀敌的钢刀在炼!

这首载于1933年《文艺月刊》的老舍短诗《打刀曲》充满了侠士精神的浪漫,颇具本土的“团练”色彩,着实豪迈有趣,但现代战争不是靠豪迈就能取胜的,“你们在前线上杀,我们在这里头打”也折射出中国武装力量装备的原始性。

与国民党军队拥有“三十二倍十五榴”这样的重武器相比,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事装备就显得捉襟见肘[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武器装备缺乏和落后的状态,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但据统计,抗战八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子弹消耗4000万发,手榴弹800万枚,按杀伤52日军和同样的伪军计算,平均每毙伤一敌,约消耗子弹30发,子弹7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平均毙伤一敌就需要消耗子弹2000发以上,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每毙伤一敌平均耗子弹5000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武器使用上的高效率,在世界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重武器基本没有,轻武器的小部分来自改编初期国民政府配发,大部分则靠缴获,所以,当时革命队伍里的枪比较杂,有日本的枪,有汉阳造,还有中正式步枪,总之,各式各样的枪都有。即使这样,有枪的士兵也是少数,甚至许多排长都没有枪,而是以马刀、梭镖作为武器,而且即使有枪,也没有多少弹药,步兵一人只发三枚子弹。

对于这些情况,陈海峰是再熟悉不过了:“这里(弹夹)面装的基本都是玉米秆,子弹只有五发十发八发,看着是两排,子弹好多,实际上没有几颗子弹。”

电影《董存瑞》中有这样一幕,充分说明了当时的艰苦情况:

新战士:为什么光发我们两盘,你们可全都装得鼓鼓囊囊的,就十发子弹,让我们打什么仗?

老战士:全掏下来,给他们俩看看。

老兵们掏出自己的弹夹,露出弹夹里装的玉米秆,新战士们这才恍然大悟。

由于枪支弹药紧缺,战士们就想法设法从敌人那里夺取武器,十五岁的小战士郭宗凯就一直梦想着从敌人那儿夺取一支三八大盖儿[三八大盖:也称三八式步枪,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所以中国人喜欢叫它“三八大盖儿”。这种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而且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热现象,是许多八路军战士最为喜爱的步枪。]。

1940年6月的一天上午,趴在草丛中的郭宗凯有点紧张,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大约三十个汉奸,十多个鬼子,将带着一挺机枪、一个掷弹筒,乘坐一辆汽车途经他们埋伏的地点——乌马营。

10点半左右,敌人出现了,所有人都在等待他们慢慢靠近,但就在敌人还差三四百米就要接近埋伏地点时,突然传出一声枪响。

开枪的是一纵队的一名新战士,头一次参加战斗,面对我们的镜头,郭宗凯老人分析说:“他沉不住气,可能是有些害怕,敌人汽车还有三四百米时,他就开枪了,他这一开枪,整个大队提前全部开枪了。”

为了节约子弹,打了几枪后,部队便开始发起了冲锋。见排长冲上去了,郭宗凯也跟着冲了上去。在冲锋的时候,郭宗凯用手里的土枪打伤了一个反抗的鬼子,不过拿着轻机枪的鬼子也同时朝他开了枪。

郭宗凯对这一段遭遇记忆犹新,老人说:“你看我脑袋这,一梭子机枪子弹贴着头皮打过去,当时打上不太疼啊,血流到脸上你才知道。”

在郭宗凯负伤时,排长已冲到汽车底下捉住那个受伤的鬼子,鬼子端起枪,一枪打到排长身上,排长就这样光荣牺牲了。

几乎在排长牺牲的同一时刻,另一个鬼子一枪打中了郭宗凯的脚,将他的筋骨打断了,此时的郭宗凯强忍着剧痛,掏出手榴弹扔了出去,两个鬼子当场被炸死,身负重伤的郭宗凯此时仍然没忘记去抢敌人的枪支,老人回忆说:“好家伙!抢两把日本大盖,那可了不得!(我心想)我回去以后,我得要一把那个东西。”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部分鬼子和汉奸投降,但扛着轻机枪的鬼子却逃跑了,郭宗凯不顾身上的伤痛,又拼命地向鬼子逃跑的方向追去。郭宗凯顺着青纱帐追了一里多地,还是让鬼子逃脱了,没能缴获轻机枪,郭宗凯和战友们心里非常难过。但最终的战利品还是很丰富的,战士们缴获了一个掷弹筒、十把三八式大盖,还得了很多子弹,汽车因为没有用,当场就被销毁了。

分配战利品时,郭宗凯得到了一把三八大盖,但他感觉不到丝毫的兴奋,内心里只有因为排长牺牲而留下的伤痛。“我们这个排长真是好排长,所以说现在写回忆录,一想起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友,心里就非常不安。”说到这里,郭宗凯老人的神情变得异常黯然。

八路军山东纵队连级指导员王亮,得到梦想中的武器已经是1945年8月14日了。这一天,他们的部队准备攻打无棣城和商河城,当天下午,部队包围了无棣城。

当时的无棣城里有六千多敌人,是一个旅,旅长叫张子良;在商河也有一个旅,将近五千人,旅长叫田三土司。

夜幕降临后,城墙上的敌人开始有了动静。

王亮先是看到城墙的西北角有人往下扔一捆一捆的柴禾,紧接着有敌人跳了下来,想到这可能是敌人要突围,王亮赶紧派人向连长汇报。连长其实早就得知这一情况,带着三排就冲了上去。

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一名伪军军官也跑出了城门,王亮随即一枪将其击毙。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敌人便投降了。在清理战场时,王亮才发现,那名被击毙的伪军军官所配带的枪,竟然是自己做梦都想要的武器——匣子枪[匣子枪:因其枪套是一个木盒而得名,也称驳壳枪、毛瑟军用手枪。由于发射子弹时,其枪口会上跳,难以控制,因此欧洲国家的军队都不喜欢使用。不过中国军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就是手持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挡,手心向上也可向下举枪,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子弹可以瞬间平行扫射。中国许多军官都喜欢把这种枪作为自己的随身配枪。后来的电影中,李向阳拿的就是这种枪。]。

“两支匣子枪,一支二号匣子枪,就是二八匣子,还有三号匣子枪,那三号匣子枪我真是梦寐以求啊!那个颜色瓦亮瓦亮的,和乌鸦颜色一样,非常漂亮。”王亮老人至今回忆起那把心爱的枪,仍然难掩激动之情。

然而,在军区里喜欢匣子枪的可不止王亮一人,缴获枪的第二天,旅部参谋长的警卫员找到王亮,原来参谋长的警卫员配枪都不太好,得知王亮缴获了两支匣子枪后,参谋长想请王亮支援一下,于是王亮交出了一支匣子枪。

上缴了心爱的战利品,王亮有些失落,但失落的情绪没有延续多久。几个小时后,王亮听说日本投降了,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结束了。

超级大炮结束使命

我们最后再看看,那些超级大炮的命运:1944年6月,“三十二倍十五榴”已经服役八年,先后在台儿庄、潼关、武汉、昆仑关、宜昌等重大战役中立下战功,在中国军队里被誉为“战神”。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向怒江西岸的日军松山阵地发起进攻,“三十二倍十五榴”再次被寄予厚望,此时炮10团2营5连的副连长阎启志却有些担心,他担心这些心爱的武器会因过度使用而报废。

在战斗中,阎启志和他的战友们都是到了万不得已时才使用“三十二倍十五榴”,因为一门炮只能发射一千枚炮弹,超过这个极限,要么是炮膛磨损,没有准度了,要么大炮就会自己炸膛。

7月初,松山阵地久攻不下,部队伤亡惨重,第8军军长何绍周[何绍周(1902—1980):贵州兴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因指挥松山战役获胜,获青天白日勋章。他是何应钦二哥何应禄之子,因此也被称为“侄帅”。]急令炮10团进驻位于怒江东岸,距离滇缅公路733公里的大山头阵地,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对松山攻击的炮火支援。

奉命对日军射击的士兵们先是每两分钟发射一枚炮弹,继而一分钟发射一枚,由于炮击太过猛烈,看着炮击数量记录本的阎启志有些心疼,但他更担心大炮因为超过一千发的发射极限而出现炸膛,所以他建议连长暂时停止射击。

连长却告诉阎启志,不用管炮,打坏了就换炮。就这样,射击又持续了一段时间,阵地上突然传出一声巨响,阎启志知道除了炮炸没有别的声音,赶紧跑过去看,果然,一门大炮已经被炸得四分五裂了。

炸了一门炮,其余的还得继续攻击。

阎启志至今还记得当时战友们战斗的情形,他说:“敌人的炮弹来了,我们就蹲下,等到他的炮弹一炸,我们马上就起来装炮弹。一百斤的炮弹,以前要三个人装,两个人弄弹夹,一个人在后面用推弹棍推,而现在,一个人抱着炮弹到那,手捂着引信,一放一推就进去了。”

炮击一段时间后,步兵开始向松山发起冲锋。“200师上去,等到第二天,又拉着无数伤兵撤了下来。”阎启志回忆说。

炮都打炸了也没能摧毁日军的堡垒,军长何绍周对“三十二倍十五榴”的威力似乎已经不再信任。但阎启志知道,“三十二倍十五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因为据日军《缅甸作战》记载:松山[松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该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飞峰插云的怒江天堑。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阵地建成时,日军曾进行过测试,数枚五百磅的重型炸弹直接命中阵地,也不能使工事内部受到损害,建成后的松山阵地枢纽部足以承受中口径火炮直接命中。

当步兵再次发起冲锋的时候,何绍周下令:所有大炮向敌军阵地射击,他说:“敌人拼刺刀比我们强,与其在白刃战中被敌人刺死,不如双方同归于尽。”

9月7日凌晨,在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后,中国军队终于攻克松山。在这次战役中,“三十二倍十五榴”几乎将寿命折尽。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阎启志所属的炮10团更换美械装备,“三十二倍十五榴”被美式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代替。在参加完最后一场重大战役——松山之战中,“三十二倍十五榴”以悲壮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无论是荣耀或是悲壮,与“三十二倍十五榴”一起度过的抗战岁月,阎启志至今无法忘却。

同类推荐
  • 宋史论稿

    宋史论稿

    本文集所收作者作品共三十篇,其中有关宋史者居多,另有几篇探讨了前后朝代的一些问题,还有两篇为书评性文章,故取名《宋史论稿》。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天途记

    天途记

    大千世界,何处寻天。天之极,长途漫漫,权之巅,云雾盘盘。平凡的少年,一夜间竟成皇族,当他踏上这条寻天的路,就注定无法回头。天路人,红颜相伴,最难相惜。人已去兮,莫长叹。谁人道,高处不胜寒。
  • 三国穿越之中兴汉室

    三国穿越之中兴汉室

    现代高中生遇车祸穿越汉末成汉室后裔。扶废帝,灭董卓,平曹操。一统天下!
  • 大唐第一权臣

    大唐第一权臣

    贞观六年,天下初安。云昊靠着伪造身份,来到长安,成为玄都观中一道士,邂逅长乐公主。自此之后,长安再无安宁。他是道门高人,预言无所不准。他是文坛巨匠,诗词冠盖满京华!他是朝堂权贵,文武兼具,只手遮天。长安人只知他武功超绝,万国却惊惧他阎罗在世云一刀。他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却用手里的唐刀,劈开崭新的大唐时代。
热门推荐
  • 龙浮屠

    龙浮屠

    画虎屠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眼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一桩灭门惨案,却迷雾重重。引出百年江湖武林纷争,沈誉君为惨案幸存者,却又成为自家惨案的凶手。亦正亦邪之间,到底如何应对?两大神器百年传承,肩负如何使命?神器执掌者为两代宿敌,却又怎生掌控武林纠纷?当天下大义当前,区区身后之名、个人荣辱、独善其身纷纷置于脑后,《龙浮屠》中,有老而不衰的隐士高人,有初出茅庐的少年英雄,有忍辱负重的无名英雄。正所谓:若正义将欲灭我,我愿为正义而亡!
  • 论如何称霸世界

    论如何称霸世界

    如何称霸世界?好问题,就让为师给你现场演示一下。
  • 霸道休夫倾城妃

    霸道休夫倾城妃

    什么?不过当了个替身演员都可以意外坠崖,还能在狗血点吗?不过事实证明这不是最狗血的!再次醒来竟变成人们眼中的废材王妃!不怕,我可是来自21世纪!相公不爱?休了。侧妃陷害?老娘让你终身不育!且看女主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叱咤风云。不但用智谋赢得天下,更是抱得美男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窑森林公园游记

    上窑森林公园游记

    描写公园的沿途景点,风景名胜,观光心得。
  • 大佬在娱乐圈修仙

    大佬在娱乐圈修仙

    爽文神界之主遭到死敌暗算重生到异世大陆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毒步天下

    毒步天下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混世小子叶天生全家惨遭灭门,唯他独活!卧薪尝胆十五年,一朝复仇天下惊!他的狠辣,他的残忍,让他所有的仇敌心惊胆战;他的温柔,他的多情,让无数绝色为之倾情……
  • 噬天使

    噬天使

    距今320万年前的类人古骸化石,不存在于元素周期表的残骸碎片,贪婪欲望中催生的DNA移植计划,末世下人类最后的自我救赎之路
  •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聆听史诗丛书-玛纳斯故事(英文版)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它历经几个世纪由成千上万人集体创作,已成不朽的跨时代的文学巨著。柯尔克孜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游牧民族。据汉文史籍记载:早在中国汉代以前,柯尔克孜族就生息繁衍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史记》称其部为“鬲昆”,《汉书》上称为“坚昆”。
  • 新火影佐樱之花扇游记

    新火影佐樱之花扇游记

    以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为大背景,通过描述角色宇智波佐助和春野樱的感情经历而展开,也是对原著漫画699-700话空白时间段的补充与畅想。小说是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的自我构想而创作的原著向旅行文。情节丰富,甜文风格,辅以悬疑推理。踏入旅途的宇智波佐助,在两年后,该如何面对从小就一直深爱着他的春野樱呢?一句“下次吧”,一个“额头咚”,还有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这两年多的日日夜夜里,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她的心。不如……我来寻你吧,佐助君!
  • 机械先驱之至尊

    机械先驱之至尊

    前世一生辉煌,年少出名,意气风发,发明无数,为科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报效国家,投身国防军武,终成武器大师,为年轻人楷模,哪知意外发生,穿越异世,附身废柴恶少,他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