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0200000001

第1章 自序

这是我前些年写作的有关文化人物的文章选集。我原来学中文,后来转向更大的文化范围,偏重在历史与理论,对个性鲜明、贡献各异的中外文化人物始终兴味盎然。这要追溯到一九七九年秋,那时我在扬州师范学院读中文,一次在扬州汽车站等公共汽车回家时,遇到两位在师范专科学校读书的同乡,他们正对着一本当代文学史教材谈论一些作家的生平事迹,我至今记得是李准、王汶石、杜鹏程、茹志鹃这些人。两位同乡入学前就是中学语文老师,虽成绩甚好,却因年龄较大而只能读大专,但他们对文学、作家、当代中国的了解却非常丰富,他们所说的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成名及后来的状况等,我觉得非常新鲜。从此,不管研究什么问题,我总是对这个领域的人抱有最大的兴趣。现在想来,我个人的成长,多得益于那些年长的同学。我是七八级学生中年龄较小的,同学大多为一九五〇年代出生,他们一些不经意的闲谈,对我很有启发。记得一九七八年秋入学不久,我就从同宿舍的同学中知道了一些“右派”的名字,然后我便到图书馆借来他们的作品。刚刚读完,这些人就平反了,很快成为一九八〇年前后中国作家中的主力。我此前的阅读恰逢其时,而当年的阅读经验至今仍是我的思想资源之一。

前年秋天,我和我的同事、人文学院院长王杰教授一起到香港,回来时在机场停留,在书店看到一些有关“文革”人物的书。王杰说他当时在武汉大学读书时,一位北京来的同学就说过“××是冤案”之类的话,这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不敢想象的,我也是多年以后才有所认识。王杰只是随口一说,却使我想到,如果我当年就知道或听说过这些,可能会节约许多阅读理解的工夫,可以在文化、历史研究方面有更好的成果。可惜其时我所在的是地方性学校,同学多来自苏北乡村,见闻总体有限。此时我再回想此事,也就更加明白了为什么年轻学生都喜欢到重点大学、中心城市学习。一九七〇年代末的几年,是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时刻,某些信息、观点、政策等可能会对一本教材、一个学科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对一个学生来说,在哪个学校学习、和什么人在一起学习就很重要,小地方和大地方、乡间少年和权贵子弟,在学习资源和知识起点上毕竟是有明显差别的。幸运的是,我觉得这种情况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至少对文科来说,资料、信息等都很容易获得,学生对环境的依赖要小得多。至于有些人希望利用各种学习的名目上下其手、拓展人脉资源等,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说到人物问题上来,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一个落实公民文化权利的时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都不再只是传统所谓“知识人”、“文化人”的专利,政策、机制、企业可能更为重要。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说,个别的人物似乎也不如整体性的民族传统、叙事方式、符号结构、风尚潮流等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我始终认为,即使在今天的文化形势下,文化创造依旧需要杰出的个体,他们的品位、能力、经验仍然是我们研究文化所不能回避的。在文化上,不能搞一人一票,总是有少数人更有发言权。这也是本书文章写作的动机。

初冬的江南天朗气清,我怀念温暖的南国,也特别感谢广东人民出版社还记着我这个曾在广东工作的人。

单世联

2014年11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

同类推荐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北京时间的背针

    北京时间的背针

    对于当下有些年轻诗人来说,写作好像变成了对经验的复制和对技艺的迷恋,而不是对才华的激活,才情的释放往往被认为是青春期写作的佐证,一旦越过了这一阶段,某种更为稳固的风格,也许会被诗人们自己认领。安然诗歌的谱系,似乎并不属于这样一种写作的传统,她力图在多元的美学接受和自我训练中不断地靠近心目中的诗歌殿堂。她看似依靠才华和天赋在写作,可实际上,她仍然潜移默化地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她迷恋词语的奇幻组合,但总有一种深情暗藏其中,似有却无,若隐若现。她是一个很难被捕捉的诗人,我们也无法在既有的范畴内给其定位,这种漂移感源于抒情者的唯美气质。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铭人铭言:铭言短语

    本书为黄宝铭的诗歌集,为其短句、对联集,作者博览群书,写人、状物、暮景、抒情,用不同手笔作诗填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但愿来世不识君

    但愿来世不识君

    以前有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因为共同的朋友去世而相识,久了产生了爱情,却没走到最后,是不是久了,相爱的心就会变?是不是久了,彼此的包容心,就会减少?是不是久了,对彼此的信任也没最初的真实了呢?人总会变,是越变越离谱还是越变越靠谱呢?
  • 傲娇加面瘫

    傲娇加面瘫

    傲娇对上面瘫,偏偏两人还是青梅竹马,发生绝美爱情?no,不存在的。可是如果TA向你表白,你会选择和TA当恋人还是朋友呢?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道空

    道空

    一世两为人,踏青天独断万古。道之绝巅难圆思念,时空洪流两相望。一切道成空——
  • 那年樱桃树下的我们

    那年樱桃树下的我们

    8年前的一场意外让我和他失去联系。8年之久,我还是忘不了他。因为受不了爸爸常常赌博还在外边养了女人,所以带着妈离开了又熟悉又让我害怕的家乡。因此也转学来到维多利亚学院,大公子?二公子?……这些都是什么东东啊?回到古代吗?那传说中的萧大公子居然是这么冷淡?那天,萧浅锡他对我说,“烨芫樱是我萧跨国集团的萧浅锡少爷的女人!谁都别想碰她!谁敢碰,我就……”他还酷酷的用拇指比出砍颈的动作。那天,萧浅锡他说,“你并不孤单。因为,你还有我。”是的,我并不孤单,因为有你。
  • 失忆在电影世界

    失忆在电影世界

    不知九头蛇长短,不知神盾局深浅。不知蚁人有行头,不知冬兵铁拳头。不知极乐空间乱纷纷,不知细雨姑娘想结婚。不知行尸有坑货,不知异形谁之过。不知变种人之传奇,不知氪星人惹不起。不知黑豹家有矿,不知钢铁侠很浪。不知雷神家的破事,不知灭霸惦记搞事。不知过去,不知前路,他只知道,关键时刻站稳了,不能怂。
  • 从此非你不可

    从此非你不可

    【冷漠无情女王pk腹黑邪恶某男】她,从小父母离婚,爹不疼,娘不爱。他,全球之王,却只为她沦陷。一朝,她露出来一个又一个马甲,只为寻找外婆。某男:“大小姐,你确定不是为了勾引我?“两人相遇,对方半死。半生的浑浑噩噩遇到了生命中的救赎。”从此,我非你不可。“
  •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我的恶魔美女上司

    意外碰了恶魔女上司的腿,还以为要被打入十八次地狱,然而,女上司却助我一路直抵天堂……
  • 从狐妖小红娘开始

    从狐妖小红娘开始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穿越成为东方月初的我,在此处,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