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2600000019

第19章 教学编(4)

第三个问题如何进行有声语言训练

有声语言具有四个属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反复性。话语主体的经验历史、语感悟性、普适性、可塑性,尤其要加以考察和判别。至于文化水平、理论素养、艺术个性、感觉阈限,则是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高和强化的。

有声语言表达的根本,是要正确处理“情、声、气”三者的关系。情取其高,声取其中,气取其深,不可偏废。在训练时,要特别强调:

一是:“练”为“用”。训练的实际价值,就在于到话筒前、镜头前的使用。任何扬长补短的训练过程,都应坚持“非说不可”的积极愿望,“有感而发”的运动态势。

二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期望立竿见影。要善于在诸多矛盾中,找到当下最突出的主要矛盾,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解决。旧有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再逐步解决。

三是:有的放矢。不要盲目地练,不要模仿别人。要有计划、有重点,千方百计着力解决问题。训练什么,怎么训练,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具体问题,就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是“因人而异”。

四是:持之以恒。不要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到了哪里,都应该坚持训练。在训练中解决具体问题,不会一蹴而就,不会唾手可得。坚持训练,是对意志的锤炼,是对毅力的考验。话筒前、镜头前的实际工作,不是训练,不能代替训练。

五是:养成习惯。发现了问题,坚持不懈地克服它,只有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才叫做“解决”。如果到了话筒前、镜头前,还要心里想着它、脑子里记着它、嘴里咀嚼着它,那就会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养成了习惯,几乎成为“下意识”的东西,到时候“随口唾出”,整个心思都放在表达的内容上,那就算练成了。当然,如果不去进一步巩固,还会“回生”,出现反复。

六是:大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从难、从严、大运动量的科学训练”。不要只是小打小闹,不要只是满足于简单容易的练习。要不断增加训练的难度,不断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只有如此,才可望做到游刃有余、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纵横捭阖,无往而不适,无往而不胜。

有声语言的训练,涉及的问题很多,在曾致同志编著的这本书里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本书内容丰富,立论坚实,中规中矩,材料精详,适于初学者练习,也适合教学训练中参照选用。曾致同志富有广播电视实践经验,又进行过播音主持理论教学和训练指导,编著这样一本书,应该是得心应手的。但是他还是为这本书花费了不少精力,确实是为培养人才用心良苦,乐此不疲。

借此机会,略表心意,愿以为序。

2003年10月5日

于北京广播学院

齐越精神的永恒价值——齐越播音艺术与教学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齐越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在我们缅怀他光明磊落的一生和一代宗师的业绩的时候,我想,只有高举齐越精神的大旗,并进一步理解其深刻丰富的内涵,才能从历史的高度、时代的视阈、哲理的深度、艺术的品格上,给以准确的定位。

继承和发扬齐越精神

齐越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齐越同志那深厚炽热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怀,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激情澎湃、勇往直前的果敢作风,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使命感,“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在他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都得到了鲜明的显现。

齐越精神是时代精神在广播电视领域、播音主持艺术中的集中体现。我们的时代精神,源于延安精神。1959年9月,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叮嘱:“广播大楼建成了,比起延安窑洞来条件好多了,你们一定要用延安精神做好工作。”齐越老师说:“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概括地说,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并把“一定要用延安精神做好工作”作为有生之年的座右铭。齐越老师自己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并且对年轻人关怀备至、精心培育、倾情鼓励、多方启发,既对他们寄予了殷殷厚望,又给他们具体的告诫引领。齐越老师说:“发扬延安精神,献身四化;勤学苦练,成为名家;锐意进取,力戒骄傲;善于创新,声情并茂。这就是我对青年播音员的希望和祝福。”这些话,今天听来,仍然具有当代的社会价值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齐越精神更是深刻的哲理和生命的智慧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教育与艺术审美方面崇高品格的形象体现。齐越老师的一生,在战火纷飞、激情洋溢的年代接受了革命洗礼,在当家做主、豪情满怀的年代汲取了国外经验、发出了时代强音,然后在经济困难、发愤图强的年代走向了艺术峰巅,构筑了理论基石,又在十年浩劫、九死一生的年代锤炼了耿耿忠心,接着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年代高唱着真理颂歌。当走上播音教育岗位的时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名副其实地成为第一位播音学教授,光彩照人地树立了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的宗师风范。即使到了病魔缠身、生命垂危的时刻,齐越老师念念不忘的,还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实现了他“一息尚存,事业为重”的生命价值。他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上,他在新闻观、传播观、文化观、教育观上,都充分展现了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同学习和实践齐越精神,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是同事业的蓬勃兴旺、人的全面发展、艺术的气韵生动、教学的深化改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路正长,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需要我们自律、自觉,群策群力,放眼全球,独树一帜。

齐越精神——熠熠生辉的旗帜

齐越老师以毕生的心血凝聚成的齐越精神,在人民广播电视的历史上,高扬起一面熠熠生辉的旗帜。齐越精神昭示我们,播音创作要“动真情”,“动真格的”,“达到稿件内容、形式和尽可能贴切的语言技巧的和谐统一,情真意切和准确表达的和谐统一”;播音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授同示范相结合”,“喜看后浪推前浪,更喜学生胜老师”。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度!齐越老师在播音艺术和教学思想方面,留给我们极其丰富深刻的教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确实,齐越老师在播音实践中,大量的是广播中的有稿播音。他说:“是的,我读的是别人写的稿子。……我为此感到自豪。”“是的,我是个传声筒。……做这样的传声筒,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正因为如此,齐越老师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广播,轻视有稿播音呢?但是,齐越老师也写过广播稿件,也指导过无稿播音和主持人节目,而且提出过精辟的意见。并不像有些人所贬斥的,齐越既没有主持过广播节目,也没有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以不能代表节目主持人。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毫无根据的,是坐井观天的一孔之见。齐越老师能够达到播音艺术的高峰,并能够见微知著地指导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以他的资格、威望,就完全可以代表我们整个的播音主持队伍,就完全可以代表整个的播音主持艺术事业及其发展方向,称他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领域开一代新风,是毫不为过的。

确实,齐越老师从1975年调到广播学院,时间并不长。但是,以他数十年的丰富经验和理论建树,进行播音教学,是游刃有余、胜任愉快的。他不但为本科生讲授理论课、实践课,而且率先建立了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他成功地带出的几届硕士生,已经成为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学术带头人。他的教学思想,是新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精粹融合,是播音专业高等学历教育多层次、高质量培养人才的合理内核。他于1963年在上海台播音组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他的大量著述,是中国播音学理论的奠基篇章,也是播音主持艺术系列教材的开山之作。我们现在的研究成果,都离不开他的启发和引领。称他是播音主持艺术的一代宗师,他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的新闻队伍,有范长江作为记者的代表人物,有邹韬奋作为编辑的代表人物,就是缺少播音主持艺术的代表人物。范长江和邹韬奋并没有广播电视的采编经历,现在熟悉他们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可是他们能够代表所有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记者、编辑,为什么齐越就不能成为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代表人物呢?否定齐越的代表资格,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这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为此,我们强烈呼吁,我们迫切期待,设立评选优秀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政府奖——齐越奖。

让我们高举齐越精神的大旗,在播音主持艺术实践、理论和教学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维护国家利益、展现民族形象、捍卫文化安全、树立语言典范,奉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2003年12月12日

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

教育40年启示录——为庆祝北京广播学院50年华诞而作

北京广播学院50年历程,特别是近10年令人瞩目的发展,培育和造就了诸多名牌专业,播音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这个专业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见证者,我既是教师,又是受教育者,40年的播音专业教育生涯,给了我许多生动的启示。这里,仅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一些简单的梳理,作为对50年校庆的纪念。

播音专业的40年,是为了满足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创新的40年。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设置中文播音专业,在全中国、全世界的高等学历教育中属于首创;1980年建立播音系、1996年成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已经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播音专业的教学、科研、实验、信息、培训等综合基地,尽管遇到各种挫折和干扰,遭到不同程度的延误,播音专业确实是在不断创新、不断成长。

播音专业的40年,是播音专业教育和播音学科理论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生到熟、从弱到强的40年。回顾播音专业的40年历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的足迹,并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排除万难、奋起振兴的跨越式步伐,我们也能够从中体味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气韵。应该认识到,没有国运的昌盛,没有华夏文明的精髓昭示,没有西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借鉴,特别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武装,我们就失去了灵魂,就缺少了“辨音律的耳朵”和“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寸步难行,就会一事无成。

播音专业40年,我们经历了三次转型。

第一次,从1963年到1977年,播音专业教育完全是为了满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播音人才的急需。播音专业是大专学历,三年学制,但是由于各台要求火速输送学生,1963级第四学期进行了7周加急播音实践训练,然后就分配到各台去了。64、65级,74、75、76级,受“文革”干扰,也未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培养。这同50年代和60年代初中央广播事业局举办的“短训班”,由三个月到一年不等,都类似培训型,几乎程度不同地打破了教学计划。到1977年,播音专业才真正开始了完全按计划进行教学。终究实现了从“培训型”向“学历型”、从“应急型”向“计划型”的转变。

第二次,从1977年到1998年,播音专业教育进入了大学本科层次后,增加了大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逐渐丰富和加深了。加上大专、续本、硕士、研修、短训等,学生越来越多,师资显得不足,这期间,经过多次研究,实行了以“教学组老师”面对“全班每一个同学”的整合思路,由“按时喂奶”到“自己找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开始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计划型”到“自主型”的转变。

第三次,从1998年到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招生中“泛文化论”的指导思想,使我们的生源质量年年不尽如人意。高考分数高,而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相当严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志愿进入了播音专业,我们就有责任教育他们,努力使他们尽快成材。怎么办?我们反复思索,认为,当今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学生在校期间,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强化竞争意识。于是,我们关注了“尖子生”的培养。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进入了从“集约型”到“发散型”、从“自主型”到“竞先型”的转变。

经过这三次转型,我们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必须极大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因此我们并没有停步,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也是社会开化和进步的一种标志。不同的时代赋予了文明这个概念不同的含义。在我国古汉语中,“文明”一词早已出现,如《易·乾文言·九二》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语,《尚书·舜典》中也有“壑哲文明”的提法。我国古籍中所提及的文明都具有文采、文藻、文雅、开明、明智的含义,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的内涵是不同的。
  •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

    《魔幻学习100%》通过模拟读者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构建了“加速学习模式”,帮助读者获取和保留各种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城镇化:中国与欧洲

    本书是中欧社会论坛多年组织中国与欧洲城市建设参与者与城市问题专家多层面、多形式的对话、讨论的记录和成果的展现,以中欧互动的视角解读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推介欧洲城市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引进当代欧洲对自身城市化的反省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狐妖适合家养

    狐妖适合家养

    当胆小懦弱的“他”遇到野蛮霸道的他……“他们都说我是小白脸。”“他们说的对。”“可是我不想做小白脸。”“那……做总裁夫人可好?”
  • 冒牌教练:霸道学员认真学!

    冒牌教练:霸道学员认真学!

    她,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冒牌教练。他,是一个天资极好的霸道学员。当两个人正式相遇时……“苏和音!你给我过来!”“苏和音!你是教练,教别的学员什么意思!”“苏和音,当了教练就要负责!”“苏和音……”季清昊:“苏和音,我这辈子只认定你了!”“我,好像也是……”
  •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

    《绽放: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B卷)》所选作品均是本届比赛第一、二等奖获奖者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小说、散文、影评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表达着新概念获奖者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全面展现新一代青少年个性独立、自由张扬的文风。本书作品是青少年写作能力的最高体现,名副其实的作文“圣经”,同时也是时尚的青春文学读物。
  • 酌剑

    酌剑

    万里江山,烽火纷飞。一笔一书,皆是江湖。
  • 慕生成云

    慕生成云

    他与她的从前与现在相差太多,可两颗心却从未变过。如果可以,她只希望自己从来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这样,也就不会这样······
  • 网游之神圣回归

    网游之神圣回归

    从一枚白色的厄运戒指开始,叶南开始了他在《回归》中幸运的游戏生涯。
  • 宫廷苑

    宫廷苑

    她是绝代美人,夺宠、尊贵、倾城贵妃、直到后宫之主。她是婉茹兮。虽然赢到最后,但她却很清楚她失去了什么。她应该平淡的过完她的一生,但她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也许命运就该如此,纠缠着她一生的是错综复杂的感情。当深红色的宫门朝她打开的时候,迎接她的,终将是什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摩诃僧祇律

    摩诃僧祇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南问天

    终南问天

    从古至今,长生不老一直被世人所追求,从未间断。修真盛行,物极必反,门派纷争,越演愈烈……无人可以看破生死,直到那一天……他改变了整个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