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1900000002

第2章 第二期千年科举那些事儿(上)

张发财点评

我一直觉得我们汉民族最独特的,跟全世界其他的地方,包括咱们自己的少数民族都不一样的,就是这三个东西——科举、青楼和镖局。这三个东西在相当程度上是伴生的。由于科举制度绵延了一千三百多年,历经了那么多个朝代——每个朝代还不太一样,它对中国各种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几乎是我们的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我就讲些有意思的科举的事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统治者一开始其实并没想出考试这个办法,那时候他们是怎么想的呢?从汉朝开始他们就意识到不能再只让皇族管理国家了,就提倡“举孝廉”,谁孝顺就让谁做官,因为孝和忠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你来管理这个国家,你首先得人品好。现在大家爱说“攒人品”,在汉朝你得花好多时间攒人品,攒出人品来,才有人推举你,说你是我们这个县或者这个郡的大孝子,有很多有关孝顺的杰出事迹,比如“割肉喂妈”等。妈去世了,得守孝好多年,然后发展到大家比谁守孝时间长,最后就比谁给陪葬的东西多。所以“举孝廉”这个制度刚开始还可以,紧接着就发生了重大问题:大家为了比谁孝顺,耽误了很多事儿。比如说我为了孝顺,我妈去世我守孝十年,我爸突然又去世了我又再守十年,二十年黄金时光,都耗在这儿了。更严重的是,为了当官,大家就比着孝。

国家当然没有具体统计,但是我看过一些材料,差不多国家三分之一的财富都埋到土里头去了,就为了比谁孝。最后谁得利了?盗墓的得利。盗墓的人很聪明,他一定要盗魏晋以前的墓,尤其是汉朝的墓,因为会有非常丰厚的陪葬品。因为陪葬品越多,大家就认为你越孝,然后就把你推举上去当官了。

“举孝廉”这个方法后来发现不行,在汉末,曹操立了一功。曹操主张薄葬,说咱不能再那样了,再那样国家也别活了,生产出什么东西都埋土里了,所以后来陪葬品也少了,选拔官员的方式经过逐步演化,有了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世家子弟当官。不比谁孝顺了,咱们就看谁受的教育比较好,那一定是世家子弟受的教育好,于是就变成几个大家族掌管整个朝政,满朝都是这几个家族的人。“王谢堂前燕”就是说的这样的姓王、姓谢的大家族。淝水之战,从宰相到将军都是谢家和桓家的。

后来觉得这个办法也不太靠谱,因为几个大家族统治国家,他们还不姓皇帝姓,最后就要命了,搞不好就被篡权了。于是,到了隋朝,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昏君”的人出现了,他就是隋炀帝杨广。其实这个人早年还是有雄才大略的,他开了大运河,还开疆拓土,中国隋唐时期广阔的国土面积相当一部分就是他奠定的。然后他想了这么一出:干脆咱们考试得了。

于是从隋朝开始,正式有了科举制度。从此,中国就进入了一个上千年来选官相对公平的阶段。今天那么多人说高考不好,其实你也想不出比高考更好的制度,总不能退回到“举孝廉”,谁孝顺谁上大学,也不能退回到九品中正制,谁家世好,谁上大学。所以高考还算基本公平,科举也是。

所以我觉得这套制度的第一个好处就在于它让大量的精英进入到体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管理这个国家。文官的言论空间很大,大量的文官敢说敢闹,敢骂皇帝,还敢写各种奏折——因为我是考上来的,不是你提拔上来的,所以我就敢说这些话,敢铁骨铮铮。

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儿:现在的监狱里,各种用语居然都跟过去科举一致。过去的贡院,就是考试的地方,每一间小屋叫一个号(监狱里的黑话都说“你是哪个号的”),穿的衣服叫号服,等等。在每一个号里,有两块特别小的板,在上面蜷着、半躺着能睡觉,也可以用来写字;现在的监狱里也有一块大板。不光如此,监狱里的老大叫“头板”,老二叫“二板”,墙上的铃响了叫“响板”,挺着坐在那儿叫“坐板”。这些话其实都是从科举时代传下来的,可能是被关在监狱的人觉得自己应该光荣点,所以用的都是当时的科举语言。

科举考试还传下另一个有意思的话叫“出恭”,就是上厕所。因为科举考试很严格,考官提前一个月就把考生关在号里了,不能出去。考试的时候,三天考一科,在那么小的地方三天不能出去,怎么上厕所呢?申请。因为怕你出去就作弊了,你得申请一个“出恭入敬牌”,就是大家得安安静静的,因为那个号一个挨一个,都没有门,你不能打扰别人。领了“出恭入敬牌”才能去上厕所,上完了马上就得回来。所以后来“出恭”就变成了上厕所的意思,还分大恭、小恭,闲着没事儿放一个屁叫虚恭,意思是没什么真东西。不过,到了殿试的时候,想出恭可不行了,皇上在那儿亲自举行殿试,马上就要出状元、榜眼、探花了,谁也不能去撒尿。后来,考生们发现吃了银杏树的白果能缩尿,于是所有的考生去殿试之前都要狂吃一大筐白果,以免殿试的时间太长,一撒尿,状元没了。

其实我觉得现在对高考作弊的处罚力度不够。在古代,科举是国家的根本大计,国家的管理人才都是由科举来的,所以任何涉及科举的罪都是杀头的重罪,毫不留情,因为你犯这样的罪就等于动摇国家的根本。科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防止作弊,比如准考证上要描述考生的体貌特征,说这个人有痣、有胎记、有胡子等什么什么模样。最有意思的一种方法是要你的亲人以及邻居乡里一起作保,证明准考证上描述的这个人就是你,一旦出现替考,所有作保的人一起连坐,这个惩罚是非常严格的。科举博物馆里还有当时作弊的小抄,叫夹带,那个特有意思,上面的字写得极细,一个米粒大的地方,能写三个字进去。此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防止作弊,进考场要脱掉鞋和衣服检查,考生都光着脚,如果你带了夹带,一旦被发现了,就会给你戴上枷锁。

然后你就会看到考场旁边站着一排人,都各自带着枷锁,意思就是你夹带了,我就给你带枷。

还有方法叫糊卷子、抄卷子。

糊卷子这个跟现在的高考阅卷形式非常相似,就是把卷子上写着考生的名字、编号的左上角糊起来,所以在阅卷的时候看不见这些信息,这样阅卷就相对公平。

从科举上传下来的这个制度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问题,因为那时候主要是写文章、写诗,很容易被看出笔迹来。所以在后来,尤其是宋朝,大规模地采用了抄卷子的办法。

就是说不能直接把你的卷子拿去给主考官看,而是要由专门抄卷子的人先把你的文章誊写一遍,这样就没法辨认笔迹了。且不说一个人要抄好多份,笔迹都差不多,就算一个人抄一份,笔迹也变了,你也辨认不出考生是谁。

这些都是防作弊的方法。

考试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关在号里面。你要想跟别人聊聊天,也不是太大的事儿。古代科举不像考数学,别人告诉你一个答案,你把这个答案抄上就完了,那个时候第一个考的是四书五经,你要对四书五经特别了解;第二个考的是策论,就是你对国家的某件事有什么观点,比如说怎么对付匈奴,怎么民族团结,如何拥军优属,等等,这些东西都没法抄。所以考生在号里面也挺自由,还能偶尔站起来串串门儿。

清末重臣李鸿章,他考进士的时候得疟疾了,一直坐在那儿筛糠。他当时草稿已经写好了,还打算恭恭敬敬地抄写一次,可是根本写不了字了。幸亏当时号里边还算自由,旁边号里的一个人问他怎么一直在筛糠,李鸿章说我病了,不行了。那哥们儿姓徐,他说看你挺可怜的,我已经做完了,我帮你抄吧,于是就帮李鸿章把草稿誊在正式卷子上了。李鸿章和那位姓徐的当年都中了进士。李鸿章后来飞黄腾达,对那个哥们儿,包括那个哥们儿的儿子也都很照顾。

当然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方法,其实也不能完全杜绝作弊,毕竟那时候没有照片,你照着准考证上的体貌特征化化妆,这儿弄一个痦子,那儿弄一个什么的,总而言之,还是有替考的。不过我一直很纳闷在过去为什么会有替考的,因为你如果替别人考,中了进士,就说明你自己是能中进士的,你中了进士,就是正处级干部了,那还替别人考干吗?但是还是有替考的,而且替考的价钱还很高——30两。

我在讲镖局和青楼的时候已经多次讲过古代的消费水平,30两够一个很体面的私塾教师过三年,能娶大老婆,可能还能再娶一个小老婆,养一家子人,还是很值钱的。替人考一次,他就能过三年好日子。科举挺逗的,正好是三年一考。因为一年一考行不通,我今年考完了回家,明年再来考,路那么远,还不能走驿站,有条件的雇镖局护着,没钱的,一个书童扛着个箱子。再加上要是一年一考的话,哪里有那么多人才?就跟咱们办超女似的,连办好多届,第一届出了几个大唱将,第二届再出俩,第三届就没了——唱歌这个事儿和十年寒窗一样,是需要很长时间去练的。

科举不仅有替考,到后来偶尔有腐败的情况,还出现过“买官”,那就不止30两了。我清朝重臣,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臣左宗棠的官,就是买的。科举分三级,秀才、举人、进士,他第一次考的秀才就是买的,花了108两银子。

科举网罗了中国上千年来几乎所有的精英,但是漏网的也不是没有。黄巢漏网了,于是就起义了,打了一通,把长安占领了;洪秀全落榜了,于是他也闹了一通太平天国。

不过,大部分的精英都通过这个体系进入到了管理国家的体制里,所以这个国家才能非常稳定。大部分落榜的,很少有变成黄巢、洪秀全那样的,落榜了就跟你拼了,因为都是文人嘛,所以最后变成唐伯虎了,这也是好事。大部分精英来到官僚体制里,少部分精英落榜了,就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事业。

李白是因为他爹是商人,所以跟着倒霉,就不能考。当然在今天令人费解,商人的孩子不就是富二代吗?富二代为什么不能考?大家现在觉得清华、北大里都是富二代,其实不是,我就不是富二代,我们家就是清华的。我们班34个人,大概只有10个不到的城市户口,大部分都是农村户口,都很穷。

古时候的商人跟现在的是不能比的,今天商人的地位极高,连他儿子的地位都极高,而古时候是“士农工商”,知识分子地位最高,叫士,然后是农,然后是工,就是工匠,最后才是商,商人的地位最低。

白居易那个《琵琶行》写一个青楼女最后老得没人要了,才嫁给了商人,而且“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所以商人作为社会底层,不被信任,在别人眼里都是奸商。

欧洲古代也是,包括莎士比亚,一骂人就是“威尼斯商人”、犹太人,等等。李白不能考科举,于是后来他成了大诗人。杜甫是每到本命年就去考一回, 24岁、36岁的时候都考了,也一直没考上。

元朝刚开始的时候,汉人不能做官,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蒙古人做官,蒙古人不够了,就从中亚调了一堆波斯人——当时叫色目人,来当官,郑和他们家就是色目人。色目人是元朝时对西域人的统称。

汉人不能当官,于是又丰富了我国的音乐事业,毕竟得有收入啊,他们就改行写歌了,出现了关汉卿这些大音乐家。所以,我觉得科举这个制度挺好,它让大部分精英进入到体制里,也让少数人被体制淘汰了,也许是你狂妄,也许是你不爱读四书五经,也许你就是倒霉。

唐伯虎才高八斗,考得非常好,他的考卷应该是解元卷,就是第一名的卷子,但是别人妒贤嫉能,觉得你这么年轻就考这么好,肯定有代笔,于是当年发生了“青年才俊唐伯虎被诬陷代笔案”。唐伯虎也没法自证说自己没代笔,也不是背下来的,是自己在现场写的。

总而言之,他最后被诬陷了,本来是第一名,却被开除了。不过这样也好,进士太多了,并不缺唐伯虎一个,他却因此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大画家。

张居正也是,第一次考,也考了第一名,湖广总督看到他的卷子,觉得此人未来一定是栋梁之才,但是现在太年轻了, 磨炼不够,所以把他的卷子抽走了。意思就是说让他再磨炼三年,再来考,为了让他能更有男人劲儿,今后才能成为国家栋梁。结果这个湖广总督真的慧眼识人,过了几年,张居正再来考,又考中了,而且终成一代国家栋梁。

同类推荐
  • 你有蔓草,我有桃花:《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你有蔓草,我有桃花:《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生活在快节奏中的我们难免会羡慕我们的先民,会觉得《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很朴素的地方。门前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顿觉心旷神怡。在这片很朴素的天地中,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人们采摘着植物,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与希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很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了很纯粹的乐章。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之间,聆听着大自然的美妙与人类纯粹的歌声,立刻飞速记下来……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说桑那镇的古朴,是有好多朴素的民风一直还沿袭着。比如像叶尔羌河边的渡口,摆渡的木船是不收费的。至于船工姚栓栓摆渡的工钱,是谁给的,没有人问过,也没有听姚栓栓自己说过。从姚栓栓的上辈,再到上上辈,一直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叶尔羌河到了开春,冰雪一融化,水渐渐就多了,这时候需要过河,就得有人摆渡,不然,是没法从河床里涉水过去的,倒不是河水有多深,主要是淤泥深,水淹不死人,淤泥却能把人吸进水里呛死。
  • 行走新安江·徽之味

    行走新安江·徽之味

    本书是一部徽州游记,以作者行走于新安江畔历程为线索,记录了真实的徽州,尤其收录了近200幅徽州1949年以前的珍贵老照片,当时的情与景、人与事,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是一本极具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好书。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作品选集)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作品选集)

    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杨朔用铺天盖地的征尘,反衬默默无闻的人力车司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用火红的木棉来象征充满希望的明天;用戈壁滩上吹过的阵阵春风,象征勤劳勇敢的劳动者们创造出来的光明前景;用五颜六色的迎春花,代表团结一致的各民族同胞,把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兴旺发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越到老秋,越是红得可爱的香山红叶来代表老而弥坚的导游……那些或短小精悍或意义深远的句子,不仅不会令人感到乏味,还会令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 混迹与自白

    混迹与自白

    张中海,1954年出生,山东临朐人,一级作家。曾任民办教师12年,专业创作5年,品牌营销20年。1981年开始受到文坛关注,是中国乡土诗歌重要代表人物。今年1月,诗集《混迹与自白》出版,以诗与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数十年的漫长关系。
热门推荐
  • 小女子不才夫愿倾心

    小女子不才夫愿倾心

    什么,我竟然穿越了,南云国五公主???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可老天就是不让你如愿什么,太子要造反来人,把他给我镇压了OMG,发现了新大陆“公主,在海上发现许多外来战船”尼玛,还想和哥白尼一样搞侵略,想的美“召集大军,把他们打回老家”只是这权谋之路上冒出来的朵朵桃花又是怎么回事小女子不才,不会弹琴没事,我可以弹给你听小女子不才,不会武功,没事,我会武功,可以保护你小女子不才,不会洗衣做饭没事,这些我都会看21世纪少女如何收获真爱,是温柔的他,是妖孽的他,还是腹黑的他,又或是霸道的他……(第一次写作,写的不好请指教,不喜勿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防线之公元三子

    防线之公元三子

    这是一个庞大的科幻系列。一个充满人性纠葛和思想矛盾的世界。
  • 无限幻想具现

    无限幻想具现

    当重生的易明轩拥有一个可以将生活、电影、动漫中的物品用具现就可获得的系统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前20年

    我的前20年

    我的生平记事,是我的亲身经历,用这样的方式来记录我的如笑话如梦幻的人生
  • 绝世之千叶兰亭

    绝世之千叶兰亭

    原著向,有很多原著内容,不喜误入。【更新不定期】我也不想写下去了,就这样吧,本文已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锅

    神锅

    哎……穿越了……如同穿越潮流大军中的众人一样,荆穆穿越了,别人带本书就是顶级法决,拿个萝卜就可逆天改命,可是荆穆却带着一个高压锅一起穿了过去。不过还好,当用地火煮饭炖汤的时候,他发现他炼丹的成功率高达八成五,而且还带自动提示……于是乎异界有了一个整天带着高压锅的小修士荆穆宣言:一锅在手,天下我有。
  • 空间水起云涌

    空间水起云涌

    走哪写哪,没有大纲,没有思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Laddie

    Laddi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