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800000048

第48章 46 屠杀的血泊

北京的街道,我最喜欢的是经常行走的白颐路,因为路上有树。

一路都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梧桐,夏天绿荫如伞。

我骑自行车飞奔的时候,烈日都被树荫筛成点点星光,在车轮前闪耀着。

这是惟一的骑车不会汗流浃背的街道。

有时,乘坐三三二公共汽车,总爱眺望窗外可爱的树们,宛如一群行走的朋友,向我招手。

因为有这些树,街道才有几分田园乡村的诗意,令我想起久已不归的故乡。

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最容易被毁灭的是美好的事物。

今年夏天,白颐路拓宽,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一天我出门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昔日延绵十几公里的悠悠绿阴已荡然无存,剩下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树桩。

有关部门说,白颐路太窄,交通拥挤,不得不拓展。

要进步,就会有牺牲,树就只好消失了。

确实,海淀区一带堵车的情形令人头痛,好几次打的,一听去海淀,司机都摆手不愿去。

然而,我仍然感到心头像被砍了一刀般疼痛,为这些没有力量保护自己的、被杀戮的树。

屠杀的现场还有蛛丝马迹,不过很快连蛛丝马迹都不复存在。

漆黑的沥青将迅速铺到柔软的泥土上,很多年以后的孩子们,不会知道沥青下面,曾经是树的根系。

我最后一次走向树的年轮,它散发着浓烈的香气和潮气。

树是不流血的,或许流的是一种比血更深的东西,渗入到地下,像把咬碎的牙咽回腹中。

旁边坐有几个休息的工人,是他们挥起锋利的电锯,顷刻之间便将树们砍杀?

我知道,临刑前你们不曾屈过膝,不曾呼过痛,你们像嵇康一样,最后一次仰望已经不是蔚蓝的天空,然后渐渐仆倒,声如落发。

《广陵散》响起来。

树一生都没有选择过,记得一位搞文字学的老先生曾对我说,“树”由“木”和“对”组成,因此“木”总是“对”的。

灾难会毁灭木,但毁灭不了木所代表的真理。

又有一位红学专家对我说,曹雪芹欣赏的是木石因缘,拒斥的是金玉良缘,木代表着人间正道。

我佩服两位老先生的智慧和固执,他们揭示了人与树之间纯粹的关系:树为人提供了诗意的栖居,背叛树就意味着背叛自然、背叛历史、背叛文明。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对这两部诗集有千百种读法。

我有我的读法:我把它们看作关于“生物”的著作,这里的“生物”当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冷冰冰的“生物”;而是洋溢着生命气息的、孕育着人类成长的“生物”。

孔子说过,读《诗经》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其中,木的比重最大。

那时的情人们都在树下约会,树下有花有草,随手拔起一根初生的小草赠给心爱的男孩,“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树下才能有令人心醉的单纯朴素,树下才能有心灵与心灵的直接碰撞。

《诗经》中的名作《伐檀》,我视之为第一首关于“绿色和平”主题的作品。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砍树人的痛苦与树的痛苦交织在一起,砍树人的命运也就是树的命运。

他们共同咒骂的是那些真正与树为敌的人。

同样,《楚辞》中的树木种类更是五花八门:宿莽、辛夷、若木、桂树、松柏、若蕙……

许多树的名字,我们已经陌生,尽管我们与它们生存在同一个星球上。

“风飒飒兮木萧萧”、“洞庭波兮木叶下”,树上挂着屈原的心,树叶飘零,屈原的心也感受到树的疼痛。

谁说现代人的感觉比古人敏锐和丰富?

至少在对树的态度上,现代人是极其迟钝的。

各国的民间故事里,几乎都有老树精这一角色。

某些印第安部落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便寄居到树里,永远不灭。

一旦有什么重大的决策,祭司便到森林里去,聆听树的指示,也就是祖先的指示,这些行为并不代表愚昧与弱智,而显示着:树是人类某种特定观念标准的象征和化身。

我在国子监里瞻仰过那棵千年的古柏。

圣庙内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圣庙外是数人方能合抱的巨柏。

这棵柏树被称作“辨奸柏”,据说奸相严嵩率领文武百官拜祭孔庙时,突然狂风大作,柏枝飞舞,将严嵩头上的乌纱帽扫落在地。

这是野史中的记载,我却宁可信其有。

与人一样,树的生存是艰难的,因为有人间的刀斧和莫名的野火。

庄子把自己喻为“樗”,这是一种“恶木”,用来修屋要朽,用来造舟要沉,它以自身的“无用”捍卫了生存的权利,尽管无奈,也不失悲壮。

比起龚自珍笔下的“病梅”来,这种自由生长的可能毕竟值得珍惜。

与树为敌的后果是可怕的。

佛祖为什么要选择在森林边的草地上坐化呢?

我不是佛教徒,但我知道,释迦牟尼起码是怀着对树的敬畏之心来到树下,走完他的人生历程的。

六祖惠能说得好:“菩提本非树!”是的,菩提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呀!

后来,有个指点江山的伟人偏偏不理解这一点,他仅仅把树看作炼钢的燃料,于是这个民族将长久地承受没有树的灾难,我行经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时,一整天没有遇到一棵树,那时,我只想哭。

在海淀白颐路旁,面对齐地的树桩时,我的感觉也是想哭,我仰望着这些曾经很高的树,它们的灵魂依然站立着,在风中沙沙作响。

克尔凯戈尔把自己比作一棵枞树,加缪也说自己是沙漠中那棵最寂寞的树。

他们都忍受着无形的杀戮。

而今天,我却在有形的杀戮的现场,身边是车水马龙,一辆车比一辆车更加豪华,这是一个爱车不爱树的时代。

情人们不再在树下约会,而在香车里做爱。

就连泥土也睡着了,那吸收不到养分的根系还能支撑多久呢?

树怎么也想像不到,那群当年在它们身上玩耍的猴子,会如此残酷地对待他们昔日的恩人。

没有血泊比血泊更加可怕——自然给人类一个天堂,人类还自然半个地狱。

绿荫消失了,根被拔起来。

心中的绿荫也消失了,人类自己的根也被拔起来。

我与故乡惟一的联系被斩断了,我真的成了流浪儿。

也许,若干年后,我的后代只有在公园里,指着那些水泥做的坚硬而冰冷的树桩问:“这就是树吗?”不,这不是树。

树是站着的魂魄。

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写道:如果一个年老的农民弥留之际请求他的儿子不要砍倒窗前的老梨树,老梨树便不会被砍倒,只要他的儿子回忆父亲时充满着爱。

昆德拉是一位不轻易动感情的作家,这是他少数的最动感情的文字。

是的,老梨树会留在窗前,只要那位农民的儿子活着。

4.残缺之美

中学时候,读金庸小说,最喜欢的人物自然是郭靖。

这是一个完美的大侠,堂堂正正,大义凛然,找不到一点缺点,缺点也许就是“太老实”。

金庸写郭靖,是按照孟子所谓“大丈夫”“君子”的模式来写的,长大以后,却越来越不喜欢郭靖,觉得虚假的成分太多,只可仰视而不可亲近,关键是少了几分“人气”。

王国维曾阐释过“可爱”与“可信”之间的矛盾,借用到郭大侠身上,则是:完美的人不可爱。

小时候,最不喜欢的便是杨过,他的奇思异想、狂放骄纵,他对伦理规范的轻蔑,以及他的独臂形象,都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所不愿接受的,长大了,却越来越喜欢杨过,喜欢他空空的长袖。

我逐渐悟出金庸为什么要让杨过失去一只胳膊,因为只有失去胳膊的杨过才有可能炼成绝代神功,残废反倒使他生气勃勃,光彩照人。

金庸写杨过,是按照庄子寓言的写法来写的。

一部《庄子》里,游荡着百十个畸人的身影,说《庄子》是一册“残废人大全”并不夸张。

如《人间世》里的“支离疏者”,身体畸形,“颐隐于脐,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算是一个超级驼背了。

他正是凭着身体的残缺免除了兵役,终其天年。

在险恶的人间世,残缺成了天赋的美德。

《养生主》里的右师只有一条腿,公文轩惊曰:“是何人也,恶乎足也?

天与?

其人与?”右师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好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大宗师》里身体弯曲的子舆,《达生》里的佝偻女人,《德充符》里断足的王骀和申叔嘉,被砍掉脚趾的叔山无趾和跛脚、伛背、无唇的游说者……

庄子仅仅是一个审丑大师么?

庄子其实想说的是:神比形重要。

躯体残缺的人游离于正统的价值体系之外,虚无恬静,顺应自然,逍遥于天地之间,获得心智的健全。

躯体残缺的人深味自身的有限性,敬畏生命,滤净心灵,超然于利禄功名,获得精神的自由。

因此,残缺是真正的全、真正的美。

写武侠的高手,一般都把绝世高手的桂冠捧给躯体残缺者。

《书剑恩仇录》中的无尖道长,乃是使剑的第一高手,也是独臂的老头;《天涯•明月•刀》中的傅红雪是个患羊癫狂的病人……

武功可以看成是人体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而最高的武功往往蕴藏在残缺的躯体里,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金庸、古龙都是庄子的知音,是一粒沙里见天堂的智者。

有一则关于东坡的轶事,说东坡的老友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

一日两人饮酒,东坡戏之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刘贡父不以为忤,相对大笑。

我既为东坡的幽默喝彩,也为刘贡父的旷达喝彩。

他们窥破了“臭皮囊”的本质,直抵灵魂的自足与自适。

这种幽默仅有智慧是无法孕育的。

在最悲惨的时刻,作拈花一笑,境界之高,令吾辈仰望。

我认识一个正在谈恋爱的少年,因为脸上长了颗青春痘,怕有碍观瞻,影响在女友眼里的形象,整天忧心忡忡,在镜子前晃来晃去的。

殊不知,“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正的爱,会把缺点也看作优点的,为镜中之像所囿的人,生命是苍白的。

陈寅恪一九四五年失明,一九六二年膑足,大难降临后,得以窥破黄龙三关。

所谓“左丘失明、孙子膑足,日暮西山”之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悲观忧愤,实质上是“形”的解体后“神”的升华,即使是西山之日,也有无限余晖!

“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无可奈何的背后,是铮铮的铁骨,此生的道路是不会回头的了!

陈寅恪的好友吴宓,一九六九年在一场批斗中左腿被扭折,从此只能倚杖艰难地行立,双目又因白内障一度全盲,目盲膑足与陈寅恪相似。

但就在惨死前,他仍高呼:“我是吴宓教授!”不亚于陈寅恪之“四海无人对夕阳”。

残缺之美,何等悲壮、美丽!

相比之下,那些苟全躯体于乱世之人反倒是丑的了!

在卑琐的当代文坛,史铁生是境界最高者之一,他如老僧入定,却又热眼观世,名利场的龙争虎斗离他很远很远。

黄庭坚曾写诗赠一剃头师傅,最精彩的一联是:“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中。”这一联可赠予史铁生,他用文字所剃除的,乃是人间的恶行与谎言。

我想,史铁生那接近澄明之境的文字,一定与他残疾的身体有关。

同类推荐
  •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这本书精选民间俗语近3000条、条目按首字的音序排列,并解释了每条俗语的含义。
  •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动情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动情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动情》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北大文章永流传

    北大文章永流传

    全书收入有蔡元培、杨昌济、王国维等几十位北大先贤的精彩文字数十篇。这些文章是诸多北大先贤所写文字的一部分,这些先辈英才自然是我们所要记住的,而他们的文字,也是要永远地流传下去的。愿本书能为今天的读者架起一座通往诸位先贤思想深处、心灵深处的桥梁。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武道在苦境

    诸天武道在苦境

    异世魂灵入苦境,神州风云从此始。奇星应命平乱世,江湖传颂赤子心。居然穿越到了苦境!还成为了豪云侠少赤子心那个倒霉玩意儿?夭寿啦!苦境就够难混的了,现在怕是只能等死咯,等等,忘了咱还有金手指!诸天武道系统在手,看我用无数神功怼死你!
  • 我在这个世界等你

    我在这个世界等你

    我,在光影迤逦中玩世不恭,不经意的一眼,却无意闯进了你的世界!若你伤害了一个你爱的女孩,请一定帮她擦干眼泪……
  • EXO:约定借过的爱情

    EXO:约定借过的爱情

    莫涵汐在高中是就与鹿晗是好朋友,因为涵汐的原因就和鹿晗分开了,之后就没有联系。一次韩国让涵汐和鹿晗再次相遇。
  • 修罗场的少年

    修罗场的少年

    一个混乱的时代,一群野性未褪的少年,一场有关荣耀的残酷角逐,一部最暴走的演绎,肆意挥洒下的热血篇章,曾拥有过短暂的年少轻狂,你我是否登顶最强?
  • 皇上若不乖,本宫就要带球跑

    皇上若不乖,本宫就要带球跑

    同居多年的男友为少奋斗十年背叛了她,与富家女结婚心灰意冷中,她意外坠湖穿越,变身为相府千金无盐女,没想到,她被太后指婚成为了当朝皇后,更没想到,新婚之夜,她便被皇上鞭挞。新婚次日更被污红杏出墙,打入冷宫。她,竟将冷宫变成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和快乐牧场。随着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被揭穿,一个惊天内幕显露出来,重重磨难也接踵而至。她,将如何面对这场皇权和爱情的争斗在这异世时空,她能否找到真正的爱?
  • 兰春雨

    兰春雨

    平南王世袭他老爹位置后,他娘给他说们亲事,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他也没办法,于是平南王赵坤程取了他的王妃,故事就开始了
  • 拾光遗珠

    拾光遗珠

    九重天宫灼灼帝君,青丘王国潋滟帝姬,本是一段门当户对的旷世奇恋,奈何世事无常,因果轮回,千肠百转,遇见你,注定是我逃不开的劫,恩怨纠葛如浮云过,我只遗憾在最好的时光里蹉跎了年华
  • 狼神之路

    狼神之路

    混沌大陆上,在神魔战争后的一万年后诞生了新一代的混沌之子,可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股在海洋中的黑暗势力,而魔神的封印也渐渐变弱。一位狼族少年尤尔和他的五个伙伴将会在大陆上怎样闯出他们令后代长久流传的千古传说,又会怎样去面对背叛的弟弟呢?请看这代狼神的成神之路。
  • 夏兰的救赎

    夏兰的救赎

    夏兰是中陆最强大的魔武士,但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中,他也是一个挣扎的凡人。兽潮与巨龙中,凡人与神灵间,所有压抑都会演变为疯狂,一切平凡都可因为选择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