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2300000042

第42章 爱,可以不说

那是在上海解放前夕,身为某纵队师长的父亲因工作需要要同恋人丁秀英分别了。她被派往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分别是在一个有月无星的夜晚。当丁秀英得知将自己派往上海做地下工作竟是我父亲的提议时,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父亲送给自己的恋人一支在孟良崮战役中缴获的日式钢笔,以作留念;丁秀英也将自己的一张黑白小照片送给了我的父亲。

解放上海的战役打响了。被称为“冯大胆”的父亲把师指挥所设在了距敌300多米的最前沿,他渴望早日解放上海,也渴望能早些见到自己的恋人。

该师击退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但部队伤亡惨重。纵队文工团请战前往一线增援,父亲火了:“男同志留下,女同志一律给我撤下去。”文工团团长唐克力争说:“战争对于男人和女人是一样的,文工团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保证阵地在。”父亲掏出手枪命令道:“赶快让女同志撤下去,因为将来她们每个人都是要做母亲的……”

此时一发炮弹打来,父亲一把推开了唐克,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上海迎来了属于她的解放,到处是欢庆的锣鼓声和鞭炮声,父亲却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他身上8处受伤,绑满了绷带。他取出丁秀英送给他的那张黑白小照片,久久地凝视着……

纵队文工团前来慰问,父亲委托一名文工团团员到华东军区组织部打听丁秀英的下落。这是一位漂亮且善良的女孩,在华东军区纪念馆中,她见到了丁秀英留下的一件“遗物”--父亲当年送给她的那支日式钢笔。

从未流过泪的父亲用被子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纵队司令员亲自到医院来看望我的父亲,他劝慰自己的老战友、老同乡说:“战争总是要死人的,纵队里漂亮女孩有的是,全纵队你第一个挑,这主我作了。”

恰好那天曾帮助父亲寻找丁秀英的小同志也来看望我的父亲,司令员一拍大腿说道:“我看这个小同志不错嘛!对你也有点那个,我看就是她了……”

司令员让警卫员以我父亲的名义送上一双小号胶鞋,是师以上领导才能领取的那种,但被那位小同志无情地从窗口扔了出去。

司令员又亲自在家设宴请小同志吃饭,他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老冯是放牛娃出身,从小没有爹妈,打了大半辈子仗,这样的老同志不该照顾吗?”那位小同志只是低头不语。“下个星期天结婚!”司令员的话近乎命令。小同志将司令员倒的一杯酒一口喝了下去……这位小同志就是我的母亲,那年她18岁。

婚礼极其简单,在家的纵队首长都参加了婚礼,桌上摆放着瓜子和花生,还有军人离不开的烈酒。

新婚之夜,父亲才知道她叫寒英,纵队文工团团长唐克是她的恋人……

第二天,父亲约唐克在一家小饭馆见面。父亲同不善饮酒的唐克一连干了三大碗。唐克醉了,父亲也醉了,醉意艨胧中,父亲伸出右手重重地拍在唐克的肩膀上,说了一声:“对不起了!”唐克满嘴喷着酒气说:“你是首长,是大哥,娶小寒是你的权利,也是小寒的福分。”然后两人举起酒瓶“咚、咚、咚”地喝了下去……

从宿舍到办公室每次都要经过文工团的驻地,可父亲总是绕道而行。文工团每次演出,父亲都会找个理由不去观看。一次陪同上级首长去观看演出,父亲把帽檐压得很低很低,演出还未结束,他已悄悄地溜了出去。

一次,母亲在为父亲收拾书桌时,意外地发现了丁秀英送给他的那张黑白小照片,照片背后还留着父亲的墨迹--“永远爱你的冯青”。

母亲气不打一处来,父亲将照片捧在手中说:“对于一个死去的人,留一点纪念还不行吗?”父亲要将照片撕毁,母亲一把夺了过来……

夜深了,母亲拿出了唐克写给她的分别信:“冯青是个好人,打仗很勇敢,他有资格娶你,照顾好他是你的责任……”母亲暗自流下了眼泪。

朝鲜战争打响了。时任军参谋长的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军事视察团赴朝。有了家、有了女儿的他第一次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感觉。

那一晚父亲与母亲谈了很久。父亲说:“你放心吧,我与子弹有个约定,不准朝着我的脑门子打。”母亲娇嗔地捶打着父亲说:“不准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我们有了小爱华,我的肚子里又有了……”父亲侧过耳朵轻声说道:“让我听听……”

集合号响了,母亲坚持要送父亲到集合的操场边,父亲却不准她去送。他说:“你不准走出门口半步!哭哭啼啼的让别人怎么看。”母亲哭着“咣”地一声重重地将门关上。

父亲没有回头,他大踏步地向集合地走去……

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每天军留守处都挤满了打探丈夫消息的人,在人群中也有母亲携着小女儿、挺着大肚子的身影。

一天,从不迷信的母亲,来到距军营十几里路的庙宇中烧了几炷香,为父亲祈祷平安。小女儿哭起来:“我想爸爸,我要爸爸!”母亲流着眼泪对她说:“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

许是过分伤感,第二个孩子提前降生了。

“是个男孩!”护士过来报喜。母亲笑了:“20年后又是一个冯青!”这个男孩就是我。

第二批志愿军就要赴朝了,唐克坚决要求赴朝,但一连三次报告都被退了回来。

恋爱受挫的唐克,期待用战火洗去自己内心的伤痛。他找到了我的母亲,请她以军首长夫人的名义去为他争得入朝作战的机会。母亲违心地答应了。

母亲也请求唐克为刚刚出生的我起个名字。唐克拒绝说:“这要征求首长的意见,这是他的权利。”“不!”母亲说,“冯参谋长远在前线,我们为孩子起个名字也是对他最好的祝福。”

唐克在母亲的一再请求下说:“那就叫’远征‘吧,纪念首长为祖国和人民去远征。”

在为唐克赴朝送行的人群中,也有母亲的身影……

在唐克的坚决要求下,他被编进了作战部队。

在敌人的一次突袭中,他被炸断了右臂。部队令他回国疗伤,他写下了血书:誓为战友报仇,绝不离开战场。

父亲把电话打到了唐克所在的团部,令唐克迅速回国治疗。父亲说:“这是组织的决定,也是寒英同志给我的嘱托。”

父亲特意赶去为唐克等伤员送行,唐克用左手向父亲行了一个军礼,父亲脱下自己的军大衣,轻轻地盖在躺在担架上的唐克身上,然后久久地举起自己的右手……

1955年是父亲多喜的一年。

抗美援朝回国后,他被任命为南京某军事学院系主任;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年底,他的第3个孩子出生了,我家也搬到了南京。

我的弟弟叫抗美,长得极像父亲。一次,小姨抱着抗美去南京儿童医院,给抗美看病的女医生似乎从他的相貌中发现了什么。

一个星期天,这位女医生来到了我家,原来此人就是丁秀英。在上海解放前夕她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积极营救出狱,解放后被调往南京工作,至今未婚。

父亲将丁秀英介绍给母亲,她们既为能在南京见面而欣喜,又为在经历了历史造成的误会之后在此会面而尴尬。她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有着流不完的泪水,还有笑声……

这一切都是父亲没有想到的。

丁秀英自打有了第一次登门,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拜访。一天,丁秀英来到我家,突然提出想将长相极像父亲的小抗美认为养子,这遭到了母亲的坚决拒绝。

父亲与丁秀英的“特殊关系”使母亲产生了怀疑与嫉妒。她找到学院的领导,执意要将父亲调出南京。与此同时,丁秀英也以结婚为由,调去了北京某部委。这时母亲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可饶恕的错事。

历史是缘分的天空。此时,唐克也转业来到南京工作,但母亲已在不久前跟随父亲调往北方某城市的华北军区工作了。唐克心中十分遗憾。

父亲在华北军区某军担任代理军长。但此时父亲病倒了,他患了黄疸性肝炎,住进了军部医院。医护人员劝他到军区总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但被他谢绝了,并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为他保密。

每当肝病发作时,黄豆大的汗珠就会从父亲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一天晚上,母亲发现父亲用手顶着肝部,倚靠在床边,满脸都是汗水,她心疼地对父亲说:“冯青啊,你要是疼得厉害,就喊几声吧!”从未喊过一声疼的父亲火了:“你给我滚出去!”

1966年,又是一个多事的春秋。

父亲被打成了“资产阶级军事路线黑线代表人物”,他被遣送到安徽某茶场进行劳动改造。面对重病在身的父亲,母亲坚决要求与他同行,但4个孩子都小,需要照顾。父亲放弃了与妻同行的计划,头也不回地爬上了军用大卡车……

父亲刚烈的性格是母亲深知的。母亲为远在安徽的父亲捎去了毛笔,希望他在休息时间写写字,画画花草,调解一下自己的心情,但毛笔被父亲扔到了稻田里。母亲又特意为他录制了样板戏的磁带,也被他塞进了床底下的皮箱中……

父亲喜欢下围棋,他带去的围棋是他的最爱,在黑白世界的厮杀中他似乎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痛苦的存在。但偌大的农场中却没有一个对弈者。于是,父亲用凿子在门口的石桌上凿了一副围棋棋盘。他一会儿走到黑棋方说一句“该我走了”,然后又走到对面说一句“老伙计,让我代你走一步……”

一天下工,农场通知他去接一个重要的电话。电话是南京某军事学院张副政委打来的,他说:“组织上决定给你平反了,老伙计,我想你啊……”父亲说:“我也想你啊……”电话两端泣不成声。

父亲又重新回到了南京,母亲领着4个孩子到车站迎接他。父亲生平第一次握着母亲的手说了声:“苦了你了,苦了孩子们了。”母亲流泪了,她哭着对孩子们说:“快问爸爸好!”4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爸爸好!”父亲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了,他把脸转向了别处……

回家的路上,我穿着塑料凉鞋走在后边,发出了“趿拉”声。父亲火了,他大声喝道:“站住!听我的口令,向后转,齐步走……”母亲轻轻地推了推他说:“刚回来,哪儿来那么大的火气!”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着了。父亲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红包一个个轻轻地放在了孩子们的枕头底下,每个小红包里装着两元钱,那是父亲特意从银行里换回来的新纸币。

下午曾受到“惩罚”的我并没有睡着,我第一次发现父亲原来是会笑的。

父亲再一次病倒了。一天清晨,他突然对母亲讲:“寒英啊,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不行了。我当了一辈子兵,想让两个儿子接我的班,让他们今年一道参军去。”母亲说:“可他们还小啊!远征刚满16岁,抗美只有14岁。”但最终母亲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母亲要给我和弟弟每人15元钱,但父亲不答应。父亲说:“我当了一辈子兵,部队我了解,什么都发,用不着花钱。”后来,母亲还是趁父亲不注意,悄悄地将钱塞到了我和弟弟的衣袋里。

军用列车启动了,父亲忙把事先准备好的两个信封分送给我和弟弟。那是一本《毛主席语录》,父亲在上面写了这样四句话: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紧跟毛主席,永远干革命!

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向母亲道出了自己最后的心愿:赴北京再看望一下丁秀英。母亲深深地理解自己的丈夫,默默地为他准备着送给丁秀英的礼物……

在北京某部委的干部宿舍里,父亲同昔日的恋人进行着最后的话别。他得知丁秀英当年是因为一封匿名信而离开了南京,并一直未婚,两位老人为历史的误会而泪流满面……父亲说:“这些年来你一个人生活得好吗?我可能不行了,这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后一次会面了……”丁秀英说:“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也好让我去尽点义务,照顾照顾你……”

父亲把母亲托他带来的一枚戒指转送给丁秀英,丁秀英哭着说:“寒英是个好人啊,谢谢她,谢谢她……”父亲接着将当年丁秀英送给他的那张黑白小照片递到她的手里:“这张照片我送还给你,你好好珍存着吧,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两个月后,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说:“我们一起唱一首歌吧,你要学会坚强,用歌声为我送行。”母亲提议:“就唱你最喜欢唱的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吧。”病房里,一对不再年轻的夫妇哼唱着生命的进行曲……

母亲终于向父亲吐露了心中埋藏已久的秘密,她告诉父亲,当年丁秀英收到的那封匿名信是自己让别人写的。父亲久久地沉默着……

父亲走了,母亲在他那宽阔的额头上吻了一下。

追悼会很隆重,领导来了,战友来了,连当年的“造反派”也来了。追悼会没有播放哀乐,扩音器中响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旋律。那是父亲最后的心声。

母亲遵照父亲的遗愿要将他的骨灰送往他的家乡--位于大别山区的金寨县。丁秀英执意要与母亲同行。

在墓碑前,丁秀英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的老家在江西,父母亲走得早,又无儿女,希望我在死后也能葬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来陪伴冯青同志,好吗?”两个共爱着同一个男人的女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父亲的坟墓两旁又为这两个女人留下了两座碑座。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十一

母亲病了,她住进了南京军区总医院二楼的病房。她当年的恋人唐克也病了,住进了南京军区总医院四楼的病房。她与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50年后两位昔日的恋人竟会在这个白色的世界里相遇。

在病床上,母亲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唐克的妻子陶馨馨。她以自己的宽容与真情激励着母亲和唐克坚强地活下去。她买了一摞明信片,在她与他之间传送着相互鼓励的话语--

“寒英同志,你要为了孩子们坚强地活着。”

“唐克同志,你有那么一位优秀的妻子,我为你欣慰。”

陶馨馨每天在二楼与四楼之间奔走着,为两个曾经相爱过的人传递着友谊,传递着坚强,传递着爱。

母亲被真挚的情感感动着,她努力地活着。但,唐克走了。

唐克在临终前,托陶馨馨将父亲在11年前亲笔写给自己的一封信转交给了母亲。“唐克同志……这些年来寒英跟我南征北战,没有享过多少福……我要走了,请你有时间多给她写写信,打打电话,劝她再找一个靠得住的人,能给她幸福的人--就像你这样的男人。拜托了……”母亲把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泪静静地流淌出来……

母亲一生只同父亲照过两张合影,如今被母亲放得大大的,挂在自己的卧室里。她还请摄影师用影像合成技术,将她和父亲不同时期的个人照片制成合影挂在墙上。但此时她患了糖尿病综合征,双目已几近失明了。

一天,母亲郑重地将我们4个儿女召集在客厅里,用手指着父亲的遗像一字一句地说:“我这一生最对不起一个人,那,就是你们的父亲!”母亲说得异常认真。4个儿女拥着不再年轻目重病在身的母亲,一起哭了……

我们身为儿女的终于懂得了--爱,原本是可以不说的!

我们身为儿女的终于懂得了--爱,原本是可以不说的!

同类推荐
  • 幸福女人要知道的爱情心理学

    幸福女人要知道的爱情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男女不同的情感需求,以及如何站在双方角度上看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如何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如何令爱情保鲜、令婚姻幸福,等等。
  • 女人的性爱与幸福

    女人的性爱与幸福

    性爱,就是追求愉悦、美好、生动、甜蜜的生活乐章。女人只有在性爱中得到真正的满足,才会使生活充满丰富美好的体验、回味和向往。性是女人与伴侣心灵的交融,性与爱的相互结合是最理想的恋爱方式。一个情感世界成熟的女人,能够将爱欲与性欲紧密地糅合在一起,真正达到性欲与情感满足的一致。女人寻找的爱情,不仅仅是寻找性的对象,更是心灵呼唤与袒露的理解。在爱人面前,性是神圣的语言,袒露肉体绝不仅仅是生理行为的揭幕,更是心灵自由的象征。炽烈的贴近也不单单是性欲的摧动,而是心灵的融合。
  • 千万别这么爱

    千万别这么爱

    本书通过大量反面的实例,呈现了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包括爱情观、婚姻观、夫妻相处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形形色色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我们不能决定自己在何时何地以及何种情况下寻找到爱情,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够把握住一份已经到手的爱情,只要我们学会怎样去爱。本书的观点十分符合时代的节拍,所以读来亲近又自然;没有大量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让本书显得质朴又亲切;此外,作者巧妙的写作技巧又使作品虽带有劝诫的性质,却毫无说教的色彩,使人读来倍感轻松。现在请翻开这本书,让我们领略爱的真谛。
  • 爱不厌诈:著名心灵导师刘墉新作

    爱不厌诈:著名心灵导师刘墉新作

    有时候不得不诈,不得不有点心机,因为这世界上的人都太有心机。情侣之爱、婆媳之爱、朋友之爱、同事之爱……少了心机,会脆弱;少了诈,也就变得干涩。那一点“心机”、一点“诈”,是为了爱,更是为了好好“相爱”!在本书中,刘墉再现了众多人人熟知的生活场景,描述精当,分析透彻,将他重要的人生阅历——驭爱之术,用睿智、温和、轻松、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看似荒诞离奇却在天天发生,貌似有悖常理却往往收到奇效。让我们跟随刘墉以冷静、深邃的目光,找到爱的另一种真相,也让我们跟随励志大师的脚步,爱得更高明,更有“手腕”。
  • 为人妻不简单

    为人妻不简单

    本书采用个案叙述与专家解析的创作方式,分析大量中国家庭婚姻问题,说明婚姻相处技巧在家庭和谐中的作用,提醒女性踏入婚姻前做好各种准备。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君,别来无恙!

    魔君,别来无恙!

    曾经沧海难为水,我是沧海你是水。曾经几次想开口说爱你,却总是阴差阳错,闹出许多误解。曾经几何为你连性命都可以不要。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可以奋不顾身。哪怕赴汤蹈火,为她因此丢掉性命。【时光路过倾城,道路的影子是他最终留下的刻痕】
  • 魔妃是个萌妹子

    魔妃是个萌妹子

    史泺没了爹却在半道上捡到个哥哥,这哥哥对她还挺好,有了哥哥史泺从此就过上了被哥哥宠的日子,进了仙门又被师父宠着,生活可谓美滋滋~
  • 行风修仙

    行风修仙

    季行风因行侠仗义被迫离开仙界,来到了凡人界重新修炼
  • 暗力

    暗力

    悠远的古老埋没了人类的敬畏之心,苍茫的大地承载不了人类的野心。暗力撬开了封锁人类的枷锁,埋没的敬畏随着苍天死去。一个由人类主宰的新世界,展露出它应有的锋芒。谁道天一定是主宰,人类亦可以取而代之。
  • 青春期和父母的二三事

    青春期和父母的二三事

    讲述了作者自己遇到的青春期烦恼与父母之间的争吵记录自己的青春期
  • 傲世苍穹之争端再起

    傲世苍穹之争端再起

    恒源门成立,可是大劫,随之到来。恒源门究竟能否挺过此次大劫,尚且不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凡女莫瑶飞升记

    穿越之凡女莫瑶飞升记

    现代大龄剩女一觉起来竟穿越异世?悲惨的是穿过来竟是被杀死在新婚之夜的孤女?更惨的是杀她的人是她的新郎?开局一身惨,装备全靠捡
  • 时光那么凉

    时光那么凉

    一段爱情,凉了时光,病了心脏,也老了少年。原本紧握的幸福,在刹那支离破碎。一场以爱为名的争夺,一次以伤为情的守候。最后的最后,是空留下一句:“再相遇一定不放你走?”还是牵手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