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3100000015

第15章

四十四、这里的军营静悄悄

在大队文艺宣传队里混,有一种类似“上班”的假象,使我嗅到了文明的气息。

余秋雨在他的文章中,动不动就要提到“文明”这个词儿。我的理解,他所说的“文明”是狭义的,不是指“五千年文明”那一类,而是指“文雅”、“礼貌”、“谦谦君子”。他是过来人,知道那个年代有多野蛮。

在宣传队的青年群体中,我终于吐出了一口浊气,暂时告别了野蛮。

宣传队补充了2队的老代、6队的小于和我之后,渐入佳境,很快拿出了一台新的节目。

由于不可能抽调那么多人脱产,因此,队里的每个人都要一专多能。

拉二胡的,也要上台演个角色。我是编剧,也演了一个农村干部角色。妇女主任也不能吃闲饭,她演了小话剧中的一位老大婶。

节目排完后,先给本大队的老农看,检验一下,然后参加片区4个大队的汇演,最后再选拔节目到公社参加总汇演。

给本大队社员公演的那天,我们精神抖擞。晚上,也是在露天,寒意料峭,有的节目只能穿衬衫,但一上台就物我两忘了,哪还能感觉到冷?

没上过舞台的人,可能不知道:舞台表演是人类最富有刺激性的工作。上台后,你完全融入了角色,而且也知道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吸引着台下万众瞩目。

演出开场很不错,老农们被我们全新的阵容给镇住了。红扑扑的舞台妆、鲜艳的演出服、高亢嘹亮的歌声,足以让老农陶醉一晚上的了。

在演小话剧的时候,出了一点儿岔子。妇女主任脑袋上扎个白毛巾,挎了一个柳条筐上场,由于她身躯硕大,台下忍不住一片哄笑,站在边台的演员们也直捂嘴。

妇女主任硬着头皮撑到最后,一下台,就伏案痛哭,大家连劝都不知道该怎么劝。

不管怎样,演出是成功了,全队士气大振。几天后,到临近大队去参加片区汇演,一看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家的水平,几近专业,我们拼了老命,好歹排到了第二。

几天后,附近军营的解放军来人联系,请我们去友情演出一场。

部队来了汽车,把我们拉到驻地。这是一个军用机场,里面静悄悄的,有柏油路、绿化树和亮堂堂的路灯。大礼堂里,军人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我们的演出,显然超出了他们的期待。军人们原来可能想,能看上一场二人转也就不错了,没想到一个农村的文艺宣传队,能把节目演得这么有时代感。军人的高兴,我们在台上就能感觉到,只听得全场掌声雷动,反映远比老农热烈多了。

演出结束后,部队领导千谢万谢。等我们把服装、乐器扔到了车上,首长说:先别走。”我们立刻会意:这是要请我们吃夜宵。

导演小赵先上了车,没听到首长说话,看我们大家不动,他急了:“还愣着干嘛?上车呀!”

大家哄地笑开了。

因为事出突然,部队食堂简单炒了几个菜,煮了一锅面条当饭。我一生中,只有那一次,吃面条不放任何调料,但滋味奇香无比。

临走之时,我恋恋不舍,这么好的军营,怪不得人们都想当兵。好几百号军人,散场后悄无声息,迅速散去,整个大院又是一片静悄悄。

当兵的生活,真是太文明了。面条即使不放盐,也那么好吃。

四十五、幸福失而复得

按照现在的标准,那时候的知青是典型的“失败者”或“边缘人”,地位连老农都不如。每次回城,我都有强烈的屈辱感,养我长大的城市,把我一脚给踢开了,而农村这个“后娘”,面孔又不冷不热的。

我们处在了绝境。

有条件的知青,积极表现,争取出路。我们没条件的呢,那时候没有高楼可以跳,就只能强挺着活,轻松一天算一天。奥斯维辛里的犹太人,只听说有被折磨死的,没听说有自杀死的,这就是绝境下人的韧性。

过完了一个欢欢乐乐的早春,到了春耕大忙时节,宣传队暂时解散,队员各回各队。大忙季节,大队不能集中那么多脱产的人——在舆论上受不了。

回到队里,我憋着劲儿忙了一个春天,就等着“归队”的一天。

5月,是田野上翠绿的季节,莺飞草长,万物蓬勃。忽然有一天,我听说,宣传队又恢复了。我很纳闷:怎么我没接到通知?难道……我心里浮起了不详的预感。

果然,晚上“前工人”老高来找我,说宣传队确实恢复了,但决定不要我了,让他去,请我把手里的文艺材料交给他。老高是我的忘年交,我不能说什么,只是心里很痛。

第二天去上工,感觉社员的眼光,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怜悯的。

我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得罪了大队的头头儿,想想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呀!也许,我生了这个不是农村人的模样儿,那就是得罪了人家。

从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很难受。在野地里干活儿,想到往日的“战友们”正在排练室里嘻嘻哈哈,心里就更痛。那时也不知怎么了,把这种小小的得失看得太重。一个农村的文艺草台班子,能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多大分量?可是,这是事后才有的觉悟。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中国人,本是最要面子的啊。

郁郁寡欢中,渐渐来到了初夏,铲地就要开始了。觉得好像过了一世,其实也不过才半个月。忽然一天的黄昏,有人见我从镇上回来,招呼我说:大队宣传队让你马上去报到呢!”

嗯?

乾坤扭转了?我做了各种分析,都不得要领。吃罢晚饭,就去了大队。

妇女主任乐呵呵地跟我谈,大意是,以后你就专职搞创作,为迎接8月份公社大汇演做好准备。

我问:这回,不能半截让我回去了?”

妇女主任坚定地:不能了,你放心干。”

见了昔日“战友”,个个都对我很亲。

老代和小于连忙把我拉到院子里,说:把你开掉,我们俩坚决不同意,去找了书记,说宁肯我们俩回去,也要让你来。”

我问他们:把我开掉,是什么理由呢?”

小于说:说你个头儿太高了,上台去不好看。”

果然,非我族类,人家看着就是不顺眼。

后来两天,我又陆续听到一些消息。原来,大队打的主意是:老高会拉二胡,让他来,即可以编写脚本,又可以拉二胡,比我的利用价值要高。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行性,实际情况是,老高是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如今人到中年,思路上已不能与时俱进,完不成编写脚本的任务,跟年轻人的关系也很紧张。

这样,大队领导受到了来自几方面的压力,不得已,才让我回来。

我又过上了莺歌燕舞的生活,过一天算一天吧。

我觉得,我真的是这个社会的异类,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平坦。

四十六、一生中最美的一觉

现在有人咒骂我们那一代是“渣滓的一代”;也有人怜悯我们是“废掉的一代”。其实,代际之间,是没有聪明和愚笨之分的,差别全在于时代崇尚不同。

我们年轻时,也认为:30岁以上的人,都该枪毙。”

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看来,30岁以上的人只知道老婆孩儿,懦弱、自私、毫无大志。

直到我活到了年近花甲,才明白了:人生,除了“老婆孩儿”,还有什么更大的意义?很多可怜人,穷尽一生,连“老婆孩儿”的问题尚且解决不好呢,还谈什么“改造世界”、“拯救众生”?

青年和老年的最大区别就是,青年以为这世界上谁也击败不了自己,老年人则明白:这世界要想击败你,如同踩死个蚂蚁。

谁也不用狂妄,到老了,就都明白了。

我们那时候,也是聪明的。那时候,8个样板戏中有5个是京剧,所有的唱段加起来,也有100多个吧,有人能全凭记忆,一个音符也不差地唱出来。这样的聪明才智,要是用在数理化上,何愁不出科学巨人?

我们的才华,就是这么流散的,像水渗进了无边的沙地。

宣传队恢复之后的日子,我感觉很舒畅。恢复活动以后,正值夏锄大忙,大队为减轻舆论压力,让我们宣传队轮流到各生产队去帮助劳动,这样在名义上就是不脱产的了,免得“贫下中农”提意见。

协助各队劳动,各队当然要给面子,让我们干的都是较轻的活儿。我是编剧,那时还给我配备了一名“秘书”,是9队的回乡女青年小翠。她写的字,比别人稍微像样一点儿。下到生产队后,就给我们两人找了一户清净人家,坐在炕头上写作。我写出草稿,小翠替我誊清。

文字工作这东西,是软性的,手快的和手慢的效率很不同。我历来是属于手快的,因此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休息。在老乡家,人家把一间屋子让出来,没人打搅。正好有小翠是聊天对象,我们聊宣传队的家长里短的时间,远多于写作的时间。

诸位可不要想歪了——小翠仅有中人之姿,又不是我感兴趣的那种,所以我们只是“战友”,绝无其他。

宣传队虽然每天“上班”的时间比老农下地的时间晚得多,但在农村,除了病患,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睡懒觉的。“老爷儿”没升起时,全家就都起来了。劳动力是凌晨3点半下地干一阵活儿,大约6点钟回来吃早饭,然后不到7点再下地。我们只不过免去了凌晨那一段劳作。

因此白天还是感觉困。一天下午,我和小翠在老乡炕头上“创作”,我感觉困意袭来,跟小翠说了一声:不行,我要睡会儿。要是有人来,赶紧叫醒我。”说罢,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太阳都快落山了,这一气儿,竟睡了3个小时!

插队8年中,大白天睡得最痛快的,就是那一觉。那是我一生中最美的一觉。

农村没有假期,只有下雨天是放假。在那时的老农看来,城里人全是懒汉,哪有太阳晒屁股还不起来的?太阳出来,不就是照亮大地让人干活儿的么?

一个人,年轻时代最缺乏什么,什么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年轻时家里穷掉底儿的,发财就是最大幸福。年轻时被女孩子瞧不起的,泡妞就是最大幸福。而我年轻时,干活儿的时间太长,睡觉的时间太短,因此大白天睡上一觉,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到现在也还是。

同类推荐
  • 钟表成长之歌

    钟表成长之歌

    我就像是一只游·走在时钟上却并不甘于流逝和遗忘的指针,在时间中留下了书面的证据。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如此,在若干年后的追忆中,发现更多的不是填满时光的一幕幕往事,而是大量无从记取的空白。然而人生或者生命的指针是一直有规律地运行着的,从未漏失过一分一秒。
  • 流年杂履

    流年杂履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收入作者发表于报刊的文学评论、书评和影视评论。还有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对家乡、亲朋和学校生活的回忆性文字,以作者的亲历亲见亲受所感见证了家乡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历史发展,表现了作者对亲情、友情、乡情的眷顾和热爱,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并透视出特定历史时代风云的沧桑激变。书中收入的域外观感和国内游记类文字,意在通过对域外风情的介绍见出文化背景的差异,为我们的建设提供参照。国内游记旨在激发爱国情怀和亲近自然,以珍惜爱护我们的旅游资源。
  • 文峰居随笔

    文峰居随笔

    收录50余篇篇幅长短不一的作品。内容涵盖了写史、怀旧、记人、忆事、纪游、赏物、评事、品文等等;形式有随笔、杂文、日记、书信、序跋等。内容五彩缤纷,形式杂然纷呈,这是一本多姿多彩的书。
  • 月光下的规矩:社会现象时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月光下的规矩:社会现象时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学术随笔,大部分是发表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上的文章集结,分为现代文明、规矩规范、社会万象、品牌文化、岁月感悟五大篇,以学者的角度,对社会、经济、文化、道德、品牌、法律法规等,行评论。语言通俗、流畅,很有可读性。
  • 勃勃生机: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全面承包

    勃勃生机: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全面承包

    本书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热门推荐
  • 飞升为魔

    飞升为魔

    我猜到了结局,却不知道这只是……开始!一路杀戮,我飞升成魔,这是魔界?我长刀嗜血,依旧杀!杀!杀!让魔界万族在我刀下战栗,让人类魔族登上魔界巅峰。我的道,只有刀和血,始终如一,不朽不灭!
  • 绝宠甜妻:帝少,你被捕了

    绝宠甜妻:帝少,你被捕了

    那一年我们相遇,那一年我们相爱。似乎一眼注一生。他们都用尽一生的运气去遇见了对方。
  • 书穿之这个作者必须死

    书穿之这个作者必须死

    【系统阿凶】宿主,作者准备把你配给男主......钟浠宁:呵!男主?我承认过吗?这就去搞死他。【系统阿凶】……【系统阿凶】不好啦宿主!作者准备破罐子破摔写死你......钟浠宁:莫方,这个作者活不了了!【瑟瑟发抖的阿凶】宿主...作者突发心肌梗挂了...星际海盗王林霖死后意外成为书穿系统实验小白鼠,开启了她与扑街作者斗智斗勇的书穿生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陈立农之心动合约

    陈立农之心动合约

    因为偶练,她喜欢上了他而一次偶遇,他爱上了她“玖玖,你的甜味怎么比我还浓呐”“因为,我喜欢你更多啊”此文是短篇小甜文,请勿上升真人原创勿抄袭,谢谢
  • 男生十七:恰逢年华正酣时

    男生十七:恰逢年华正酣时

    陈朝阳第二次看见辛薇和尹朵儿是在课间操的时候,两个女孩就站在隔壁班的女生队伍里。当时陈朝阳同尹朵儿的距离仅有一米之遥,尹朵儿就那么随着自己心跳的频率,随着陈朝阳步子前行的节奏,一下一下转动脑袋,在尹朵儿看来,那一眼便是地老天荒……
  • 红颜浅吟

    红颜浅吟

    安筱芙参加比武招亲,遇见了史上最让她“恨”的人。可谁知他那个人竟是自己儿时最好的玩伴,然而那些一连串的事情不得不让安筱芙转“恨”为“爱”······
  • 盛谋

    盛谋

    前世,一道谋反的圣旨将纪家满门抄斩,她被皇上看中容貌纳入后宫,与她的纪七哥海角天涯,此生无缘!终于,大孟灭亡,纪七哥带着十万大军濒临城下,她却无颜再于他相见,从城楼上一跃而下。重生一世的她拨开层层迷雾,发觉纪家的水很深,前世的灭门绝非偶然,纪七哥也不是想象中的纪七哥···好在她还有纪二哥,纪四哥,纪九哥···水深路泞,总有一个人为她修桥铺路,安安稳稳做个被宠的娇女就好!
  • 星光背后

    星光背后

    我不混娱乐圈,但我掌控娱乐圈。一个三流歌手穿越平行世界成为音乐教父般人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