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3100000021

第21章

六十二、北碚小住

我真的是含泪离开了大巴山,这不是矫情。我在东北农村生活得很绝望,感觉真情难觅。可是在大巴山,也许人家是看我表姐的面子吧,待我很真诚,使我不再感觉到被社会抛弃。

我伤感,是因为——人活着太不易,不能选择环境。

车出了公社所在的镇子,直奔达县。路上我发觉:粮票没有了!

我要在达县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转车到重庆,这下怎么办?我出了一身冷汗:要饿肚子了。

当了知青的人,都有急智,我看见邻座是一位解放军,也是在探亲的归途中吧,就有意与他搭讪。等车开到达县,我俩已谈得有如多年知己,当时解放军的整体素质比平民高,大多解放军官兵都胸有大志,知识面很广。

在达县,那解放军班长热情邀我下馆子,吃晚饭——这就把我没带粮票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天,车过华蓥山,回到重庆,我还是继续过休闲生活。

我的二表哥,当时是电影队放映员,他对我求知的渴望很理解,得知我想学绘画,就介绍了他的一位朋友——在北碚川剧团做美工的一哥们儿——给我当老师。

那哥们儿是个痨病鬼样子的人,看透了红尘,但他对我还是负责的。

我去他那儿,就住在川剧团宿舍,跟他在食堂吃饭,平时就跟他学素描和水彩、水粉。

北碚,是重庆边上的一个卫星小镇,那年头还不十分发达,很清幽。

我学画之余,喜欢跑到附近的缙云山上去,山上有温泉公园,还有古庙。

庙里有好多房间,都修整一新,但里面没有人住。我走进一间粉刷一新的小屋,看窗外的青山绿水,心想这么好的房子没有人住,真是太可惜了。今生要是能住在这么一间房里,也就足矣。

美工老大哥在剧团里是画布景的,当时剧团在排练《杜鹃山》。这是稍晚出来的一个样板戏。在1972年,京剧的标准版还没有出来,这是地方剧团先走了一步。

《杜鹃山》讲的,是一支湖南农民起义队伍,举旗造反后寻找共产党的故事,故事是编的。后来我知道,只有在海南有一次黎族人民起义,最终是投奔了共产党的。

美工老大哥从事的虽然是“革命文艺”工作,但思想却很独立,私下里常和他的一位爱好哲学的朋友聊天。两人都博览群书,对浮泛的东西不屑一顾。他们问我喜欢谁的诗,我答“梁上泉”,他们相顾一笑,十分不屑。

两位老大哥虽然思想激进,但仍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只是不相信当时的喧嚣而已。现在想来,他们也算是“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吧。

北碚景色秀丽,正月的寒意中,有绿萼梅开在枝头,极为清雅。川剧团的房舍,又有点儿古香古色。这一切,都使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当代?

正在我这样想的时候,偶然发现,就在老大哥的窗子对面,常能看见一位女子,穿一身绿色唐装小棉袄,脸色犹如象牙白。

这女子是剧团里弹琵琶的,有时她就坐在窗前,犹抱琵琶半遮面,旁若无人。

这情景,太神了。

我常常凝望那窗子,看样子,那女子有二十五六岁左右。对一个比我年长的绝色女子,我并无非分之想,只是审美。老大哥也发现了,偶尔也凑过来,跟我一块儿审美。

美工和哲学两位老大哥,对我的评价是:太嫩。

他们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说我太像《战争与和平》里的彼尔了。

我那时不知彼尔是何等人。

后来知道了:有点儿傻乎乎的吧,总以为人人都很真诚。

六十三、在青草坝的自学

从北碚返回后,我在江北青草坝的大舅家住。青草坝,听起来像是个乡村,实际上是一个造船厂的所在。船厂的家属区在半山坡上,晚上可见重庆市区的点点灯火。

家属区很安静,我在这里幽居,是为了自学。

当时,我母亲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是今后上大学有可能要考数理化,让我抽空自学一下。

青草坝大舅家里,当时只有我表姐的外婆在,老太太每天做饭,我们祖孙俩一起吃。

我上初一时,还没有学过物理、化学,也没有学过几何。这次,我找来了课本,用了两个多月的功夫,一点点弄懂了最初的课程。原先在初一学过的数学课程,我也补了补。

我出生在一个科学之家,但对自然科学的常识,等于零。这是一个幽默,太说不过去。突击了一段时间后,总算扫了一点儿盲。

国家形势转变得很快,处处都能感到有松动的迹象,以后上大学要考数理化,也不是不可能。

我那时是一个废材,但也有很强的自救意识。我知道:若不努力,将来在社会上就是白痴。在这种紧迫感的催促下,我几乎是全方位地获取各种知识。

我大舅那时候经常在武汉,有时也回家来。他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负责管理着厂里的一个技术资料室。他看我喜欢学习,有一天就带我到资料室去,把我锁在里面,让我随便翻阅资料,以增强感性知识。

资料室里,绝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技术杂志,都是最新的。我不懂外文,看也是白看。不过,国外的技术杂志,也能透露出很多信息。

杂志都是铜版纸印刷的,跟现在的时尚杂志一样,花花绿绿,里面还有广告。从广告上,我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物质发达程度,几乎轰毁了我过去的世界观。以前我印象中的资本社会,是从漫画中得来的,比方,潦倒的工人垂头丧气,大肚子资本家仰面朝天地抽雪茄。

但是,漫画你还能相信吗?我手上捧着的精美的印刷品,所展现的世界是我所有的想象力都达不到的。

在杂志里,我还看到了裸女,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那是一个平板玻璃产品的广告,一个金发裸女,坐在一张方形的不透明玻璃后面,恰好把关键点都挡住。

这张图,看得我面红耳热。

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资本主义,原来就是随心所欲。只要你想要的,它就有。

理论文章可以成版成版的写,但多少万字,也抵不住一张图的挑战。

我当时还想,能不能在杂志上看到裸女,就是两个世界最大的区别了吧?

六十四、南京访画

1973年春节前,我母亲带着我的小弟,也从东北到重庆来探亲。过完春节,我和母亲、小弟一块儿乘船东下,又去南京探亲。

一路东下,看三峡,看江汉平原,才知道李杜写长江的诗句,全都不是瞎掰。这一趟江上壮游,给我补上了中国文化的一课,不然,“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哪能知道什么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南京,是六朝古都,又让我大大感触了一回。我跑去玄武湖,站在拱桥上,扶着石栏杆,想起李后主的“雕栏玉砌今犹在”,对这金陵旧地产生出无限留恋。

自从我发奋自学之后,读了不少古诗,对传统文化甚为认同,可是,身边事物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现在,看到古都遗迹,才觉得跟古人比较亲了——我们的种种,原来都是有源头的。

我母亲在南京有一世交,是原金陵女大的毕业生。她的大儿子大毛,当时是镇江文工团的职业演员。我见到大毛,长得高大威猛,在他家桌上的玻璃板底下,放着他演出《沙家浜》的剧照。帅哥大毛,身高有1.85米左右,演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堪称巨人。跟他配戏的“沙奶奶”,顶多到他前胸高,在台上使着劲儿踮脚,勉强能跟他握个手。

那个时代,能作为职业演员演出样板戏,不知能令多少人羡慕死。想想自己,还是个锄大地的知青,真应该去跳楼了。

大毛意气风发,万事不在话下的样子。他得知我对绘画感兴趣,就带我去见他一个哥们儿,一位跟国画大师宋文治学画的青年。

那小画家,学画学得很虔诚。在他那里,我见到了宋文治先生的真迹。大师当年也不过54岁,比我现在还小几岁。由于形势缓和,他那时在江苏很活跃。

小画家本人大概是工人,业余时间师从宋先生,画了很多习作,都是小幅的水墨画,比现在的A4纸还小,清一色的江南水乡图。

用水墨画来表现江南,是太合适不过的了。墨色晕染,天然地就把水乡画得烟雨蒙蒙。尤其那黑瓦白墙的江南农舍,给画绝了!

见我爱不释手,那小画家就叫我挑选几张,他送给我。

当年的好多青年,断了上学的路,不甘心就此毁掉,就业余钻研艺术,画画、拉琴、学唱京剧,总之要折腾折腾。小画家的名字我早已忘记,恐怕到今天也是一代大师了吧。

我很喜欢南京。街上的姑娘们都爱穿唐装小棉袄,全面复古,再配上街道的背景——树枝纠结的梧桐、旧时官邸的高墙,很有梦幻感。

同类推荐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认识《诗经》里的植物,能够让人不经意间想象出中华文明曾经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经相隔两千多年,伴随这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河流,比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因此,在这种亲切感里,爱的心也更真实一些。
  • 在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

    冰心散文奖的获得者周芳,进入具备新闻与文学特质的非虚构写作,也是她对自己创作极限的一种挑战。这部近二十万字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神秘的领域——精神病院,面对疾病和痛苦,面对人类癫狂,作者试图寻求人之意义、社会之意义,阐发爱与尊严。《在精神病院》原名为《17路车》,17路车是一辆开往精神病院的公共汽车,周芳曾经坐着这辆车去精神病院工作了大半年的时间,她以义工、病人口中“周医生”的身份,观察医院机制,观察人间故事,挖掘这些让人望而生畏却与生死、命运相联发生在精神病院的故事。她通过观照这些癫狂生命的存在,呼唤理解与爱,正如她书中所言:“在这里,我看到‘人’的存在,即便他们被冠以‘那样’。我仍旧渴望看到爱,自由和尊严。”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 啸风集

    啸风集

    《啸风集》中收集了薛俊明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一百多首诗。分古体和自由体两种。每首诗都凝结了诗人对美好人生,多彩生活,壮美山河,绚丽事业的情结,留下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足迹和印记。《啸风集》中有近二十首诗是诗人写故乡和童年生活的。诗人用充沛的情感,美妙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大逃亡

    阴阳大逃亡

    我出生于一个盗墓家庭,起初接触的也并非那让人闻之丧胆的蛊术。我父亲和爷爷,都是龙虎山正一道正统的道家弟子。但直到那一天,一个漂亮的女人,突然闯进我家,搅和了一下我爷爷的葬礼。从此,我便与蛊术结下不解之缘。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早已注定。很多高人也曾对我断言,我的结局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死!一个是生不如死!!可我真的很想愉快的活着,怎么办?
  • 王俊凯天堂不说再见

    王俊凯天堂不说再见

    王俊凯,无论我怎么努力,终究还是到不了你的心里。毕竟,你的心里住着一个她。——题记这大概是死亡之前记忆逐渐随着我的灵魂上升,一点一点浮现在我的脑海,然后继续上升,消失不见。王俊凯抱起我的那一刻,我再无意识
  • 最终掠夺
  • 百年余生

    百年余生

    我不是来自于未来,我是来自于从前。我是你的祖先,我想回家。然后那个放荡不羁却又辗转反侧的男人,闭着眼睛双手一指,肆意狂妄,你哪来的家?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不是叛徒,我只想在这样一个乱世寻的一个保护,你的大义你的名誉你的民族与我无关。谁说于你无关?男人的气息慢慢靠近,压迫着她低头,这江山是我的,也是你的。
  • 莱萨传之大司马

    莱萨传之大司马

    我叫莱萨-宇文氏,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误打误撞地成为了我们莱国黑暗一百纪的大司马。还有八个月黑暗一百纪就要到来了。那时,所有十五岁以上的人都会死去,年轻的一代将要负载着王国前行的重任。面对着一个风雨飘摇,充满着内忧外患的国家,我,莱萨,能保护好女王和莱国吗?
  • 农门娇娘是美妆博主

    农门娇娘是美妆博主

    改文中。 我,美妆大佬,打钱!#全世界都在等着我出新品#客户甲:自从使用了风月店铺的“玉瓷膏”,暗沉没了,色斑也没了!相公再也不叫我黄脸婆了!客户乙:我原本以为自己嫁不出去了,多亏使用了风月店铺的产品,内养外调,如今……如今媒婆都要把我家的门槛踏破了!祝巧筠眼睛一睁开就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穷山沟里,还有一群老弱病残指望着她养。祝巧筠扯了扯嘴角,发家致富嘛,这事儿她擅长。
  • 守望之光

    守望之光

    光之国?凹凸曼?你太甜了.....修真?走出不一样的路....硕大的脑洞...蛋疼的设定...一本正经的讲故事...(当然前提是能讲完→_→)(总之,这只是闹书荒完全不知道看什么随便写的娱乐作品,又称为毫无节操挖坑系列...请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最好不要有人过来看...开玩笑的~)
  • 科技腾飞

    科技腾飞

    当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赵阳进入了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地下基地,当他将一项项远超现代的技术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那些科技巨头又将何去何从。是臣服,还是消亡?书友交流群:534896582
  • 听闻起承转合

    听闻起承转合

    世上最凉薄的人一为谋者一为戏子谋者无心,是看透世态炎凉的麻木戏子无情,是演尽红尘百态的忘情他们擦肩而过,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本文虐文,慎重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