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3100000024

第24章

七十一、“春桥同志说……”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怎么征服我的?是怎么给我雪中送炭的?

那浩瀚的篇幅所含的信息量就不用提了,单是扉页上,罗曼?罗兰写的一句献词,就足以使我勇气倍增: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这就是写给我的书。冥冥中注定。

我相信,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有一本书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我后来看过一些知青出身的哲学教授,回忆他们当年,就是读了一位苏联学者写的《康德传》,才走上了哲学研究道路的。我不幸没有读过“文革”前出版的《康德传》,我读的是1948年出版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于是我这一生,就注定了要跌跌撞撞走到老。

就在我苦苦耕读之时,国家又发生大动荡。1974年1月,“批林批也”运动开始了,这是在“文革”10年中掀起的无数次运动之一,不过这次批孔,几首再次引起全国性的大震荡。

林彪在出事之后,已被批得体无完肤,为什么还要批,而且还要和死了2000多年的孔子绑在一起批?这是因为——批林批孔是手段,目的是批周公。

1972年以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国家各方面都有了解冻迹象。

加之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国对外的政策也开始缓和。此时,江青等人看不惯了,开始项庄舞剑。

这个运动,来势相当凶猛,大有“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的势头。孔子的幽灵,与当代中国人已多年无关了,却也被拉出来,劈头盖脸地羞辱。

当时的运动一发动,媒体上就铺天盖地,连文艺作品也一哄而上,原本没提“批林批孔”的,编辑在修改时也都统统加上,以示紧跟。

早春二月,我获得了一个机会,去参加本省一个边城的“文艺创作会”。这个会,相当于现在的“笔会”,也就是改稿会。会议的组织者,从全省各地区分别邀请了5位业余作者,作为特邀代表。

我上了去边城的火车,车未开时,一位30岁上下的女同志,带着一个小女孩上了车。那妇女是知识女性,好像在找人,看到我,就很客气地问:“您是知识青年?”

我说是。

她又问我去边城干什么。

我说开会。

她面露笑容:求您一件事,这孩子是我的侄女,托付给您,路上照看一下,到了终点,她爷爷在站上接。”

我看那孩子有八九岁了,还挺懂事,就答应了。

那妇女又说:我看了好几个车厢,就您像知识青年,我就相信知识青年。”

小女孩一路上不说话,默默看着窗外。到了终点,一位老大爷果然在那里等着,我完成了任务,那老大爷向我热情道了谢,就分手了。

这样的事,如今真是不可想象。

会议报到那天我才知道,无独有偶,我们从各地区来的业余作者,5个人里有4个是知青。那时凡是喜欢舞文弄墨的知青,那都是有点儿追求的人,我们凑到一块儿,有如他乡遇故知。

这个会,开得很不是时候,那年2月初,江青又发飙,要批判山西的一个地方戏《三上桃峰》。这个剧,本来没啥问题,江青非要说是歌颂了王光美,因为王光美在“四清”运动中创造了“桃园经验”。“桃峰”,就是为“桃园”招魂。

这哪是政治家风度,简直是装神弄鬼。可是,她一发话,下面就赶紧传达,我们算是“文艺界人士”,会也不正常开了,先行内部传达。会议组织者给我们念文件,是“四人帮”的文艺干将于会咏的讲话,里面老是提到“春桥同志讲……”。

传达者一说到“春桥同志”,就要高8度,俨然在宣布真理。

如今,人人都可以骂张春桥。当年可不是这样,春桥同志”那4个字,是太庄严了!

我们几个知青,两天就混熟了,白天听“春桥同志”,晚上就大聊《红楼梦》。要是小组讨论,我们就更没正经的了,互相分派《红楼梦》中的角色,看谁像贾母、贾政、柳湘莲……

说到《红楼梦》里最难忘的一句,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就是那句——“绣房钻出个大马猴”。

“春桥同志”,您尽管庄严地发指示吧,我们就爱议论《红楼梦》,这不犯法吧?

七十二、边城的欢乐

来自全省各地区的业余作者,我来逐一做个介绍。

小葛妹妹,18岁,形象有点儿发福,加之一口京腔,引人瞩目。

小马哥,理智型的,说话带有强烈的思辨性,穿一身灰色的“风雪大衣”。我们送他外号“风雪大衣”。

还有一个,是回乡知青,业余写快板书的。我们将之视为异类,送他外号“快板书”,干什么都不带他玩。

另外还有一个,小刘,省城产业工人,为人谦和。

小葛妹妹形象独特,引起了男同胞强烈的开玩笑心,大家以在饭桌上拿她打趣为乐。小葛妹妹也不示弱,每每还以颜色。

她开会经常不守时。我们惊讶:还有这样的知青,在农村还不得懒散得一塌糊涂?后来才知道,原来她还是一个知青农场的副主任,下乡才一年多,就高踞此位,算是很了不得的精英了。开会散漫,是因为处在陌生环境,好不容易放松一下,就随心所欲了。

小葛妹妹穿一身白底碎紫花衣服,在臃肿中透出几分可爱,几个男青年就要给她“安排对象”。这一安排,就栽到了我的头上。话里话外,那几个人就不断敲打。

早上吃饭,大家坐满座位,单单在我身边剩下一个空座。小葛妹妹一来,大伙立刻默不作声,就看她坐不坐。

小葛心里没鬼,坦然坐下。她的那份馒头吃不完,要给人,那几人故意把自己的碗盖住。小快板说:俺们不能要,俺们要了,也体会不到那种甜蜜啊!”

小葛妹妹气得横了他们一眼,转眼看看我,“啪”一下把馒头扔到我碗里。

满桌立刻哄笑。

青年的相聚,是暗淡人生中难得的欢快。边城数日,成了我们释放心情的好机会。

因缘际会,那几天,正赶上“文革”开始后第一批国产故事片上演。

中国到那时,已经有8年没拍故事片了,人们就只和8个样板戏为伍。这次一下就推出了4个——《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火红的年代》。

在边城,我们看了个不亦乐乎,又添了不少新话题。

会议结束后,在回省城的火车上,小葛妹妹对我讲了她的身世。他的父亲原是北京京剧团的,下放到本地,可是本地京剧不景气,因此郁郁不得志,家里从来就不像个家,好像随时准备要打包回北京一样。

父亲很灰颓,可是要求女儿要迎难而上,不能做时代逃兵,因此小葛下乡后很争气,咬牙干,终于当了知青的头头。

到了省城,小葛和小马都没有马上走,住在了亲戚家。几个人约好,第二天一起去报社,见一见文艺副刊编辑,别管认识不认识,拉拉关系再说。

然后,大家就一起到湖边公园照相。

春寒料峭,几个年轻人兴致勃勃,各自抒发着豪情。逛了一天,黄昏时分手,都有些依依不舍。

东北的初春,苍凉但又充满着希望。

回到集体户,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欢笑、这样的氛围了。回想在重庆时,我的一个表姐说,下乡插队,回家探亲时兴高采烈,而返回农村的路上“就像上刑场一样”。这一点儿都不夸张。

那时我们虽不能说是“身无分文,心怀天下”,但多少都不甘心于沉沦。多年以后,小葛妹妹进了北京,在广播电台一直做到退休;小马哥也进了京,在部委做了一个闲职;小刘进了省广播电台,迄今犹在岗位上。

小葛妹妹年轻时,是个相当有性格的人,但她一生平顺,原因就在于:从不跟潮流对抗,也不领潮流之先。

七十三、失恋

回到乡下,边城会议给我带来的精神动力还在持续,人极为兴奋,下笔也如有神,写作上大有长进。我急于把边城的见闻告诉给我热恋的小徐,让她知道,只要勤奋学习,将来是会找到很多知音的。

我那时不知道,所谓知音,只是在有共同命运时的惺惺相惜,但彼此地位一变化,处境一变化,也就很难有共鸣了。陈胜和他老朋友们的反目,是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在一块儿锄大地了。

我那时和小徐的热恋,说来也只不过是狂热地通信,却没有多少见面的机会。即便是通信,也一句不涉爱情,就是互相倾诉对学习的渴望。“学习”二字,在我们心目中有近乎神圣的位置。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宗教叫做“学习教”的话,那我们就是最虔诚的信徒。

可是,当我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在镇上见到了小徐时,她没有兴趣听我讲边城的见闻,而是给了我一个最后答复:“我还是想单纯一点儿,不愿意有……肮脏的东西。”

什么时候肮脏的东西?

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定语言。那个时代的农村,视男女自由恋爱为“肮脏”,媒婆提亲反而可以。小徐这话,就是宣告恋爱关系结束了。

是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事?寡言的小徐不给我任何解释。

我有晕眩感,但那时年轻气盛,只说了一个字:好!”回头就走了。

走到铁路道口,一列火正在通过,我在横杆前等着,隆隆的火车轮子声,一下下撞击着我的心。我胸中蓦然升起一股悲壮感。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就这样走了,在积雪覆盖的小街上与她分手。

我们的爱情,持续了不到一年,见面不超过10回,连手都没握过。

多年以后,我才从王兄那里知道,原来是小徐的父亲坚决不同意。她的父亲,据说是“国民党伪连长”,这出身就够喝一壶的,再和出身不好的男青年谈恋爱的话,那不是更没指望了?

后来我分析,在那时的舆论下,恨不得全公社的知青都知道我俩谈恋爱了,给她的压力实在太大。她毕竟还是想上进的,有“作风不好”的嫌疑,前途可能会大打折扣。

她不可能说这些,说了会伤害到我;可是她什么也不说,我只能无名地气愤。

春天开的花儿,到冬天就凋谢了。

这算是真正的初恋吧。王兄对我的这段恋情,印象很深,多年以后还经常要叨咕一下。

同类推荐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宁静的激情

    宁静的激情

    狄金森是美国三大文豪之一。她远离尘世的喧嚣,只为心中的宁静;自我的沉醉,才有了激情的诗歌,不常出门却能感官整个世界。无论是诗歌的抒情,还是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无一不充满韵味,有感伤也有激情。
  • 尘事

    尘事

    作者通过两个农民家庭冉家和李家的发展变化,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实现经济富裕,走向小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体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改变的普遍心情。
  • 皂角树

    皂角树

    收《皂角树》、《女孩儿》、《梅子》等40余篇小说。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皂角树》
  • 国际名人看中国:中国的战歌

    国际名人看中国:中国的战歌

    本书稿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战地报告文学著作的中文译本。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共分为10个部分,它报道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军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史沫特莱以对中国的深情、忠于革命理想的原则立场,以写普通人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写为了从一切形式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而奋斗的人为切入点,着力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和精神世界的揭露,客观地叙述了自己在中国的12年里的见闻和经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被丈夫和继母合谋杀死的佟唯意外重生在上流社会花花蝴蝶董薇身上。重生后的佟唯变得没心没肺,心狠手辣,一门心思扑在复仇上,她誓要把自己所失去的一切全部抢回来,并且要那对害死她的狗男女下地狱去!只是在复仇这条路上,董薇前世留下的风流债太多,许多男人在她屁股后面紧追不放,尤其这个叫肖烈的男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魔晶天劫

    魔晶天劫

    是神又如何,仍逃不过自己的心,反会越陷越深,或许就这样坠入深渊……
  • 关于我的一些事儿

    关于我的一些事儿

    这本书写的都是我的一些事儿,包括和父母,老师,同学,舍友,亲戚等等,我觉得这些事既无聊又好玩,都是点点滴滴的一些事,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当作给自己的一个礼物,以后老了也可以回忆回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神御剑诀

    修神御剑诀

    前世楼羽墨,虚天境三仙尊之一,渡神失败后,灵魂破世来到了玄天大陆,成为了墨家大小姐,墨羽楼。然而降生没多久便招人暗杀未遂,成为废物体质,昏迷失去意识醒来发现自己被家族抛弃,还莫名其妙多了个哥哥。废物又如何,虽然暂时无法修炼,可她前世除了修为至尊外,还是炼丹师,只要能凑齐她需要的材料,便可重归初元,重新问鼎这个异世界,问鼎神道。
  • 重启霸道人生

    重启霸道人生

    重生了,还有超级金手指,开启逆天霸道的人生……别问我有多少钱,反正你不可能比我有钱。未被开采的钻石、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翡翠、和田玉等等珍贵资源,这一切唾手可得。埋藏在地下的宝藏,银行金库里的金砖和现金,我可以随时取用,根本无需为缺钱而操心。创建多家世界五强,并不以此为傲,只是闲来无事,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些色彩,我认识了很多漂亮的女性朋友。她们之所以为我生孩子,是因为她们觉得我的基因好,我是善良的人,只好成全她们。
  • 踏天九桥

    踏天九桥

    传闻,在距离仙罡大陆无尽遥远的虚无之上,有九座神秘的桥,名为踏天桥。走过此桥,修士的修为便能一步登天,凌于苍穹之上,不入轮回,不死不灭。仙罡历九百万年,九阳奉王祖之命,率仙罡修士远征山海界。当此之时,在逆尘边缘的苍茫星空中,一粒沙尘无声地坠入一片大地,当中藏着一个沉睡的婴孩……我们的故事,便是从这一片苍茫星空开始。
  • DNF之神级漫游

    DNF之神级漫游

    哥布林,猫妖,牛头怪,格兰之森,天空之城,天帷巨兽,阿法利亚.....曾经的DNF60版本,穿越到DNF的世界,慕小白一不留神就和赛利亚谈了场恋爱,和风振,林纳斯成为兄弟和西岚,阿甘左惺惺相惜,和凯丽成了一对冤家,当然,首杀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这是一本热血中带着点插科打诨式的冒险故事。冒险家公会群号:303012661
  • 记忆深海蛛丝马迹

    记忆深海蛛丝马迹

    望川一中,号称梓溪市名校。虚泽国五大名牌高中之一。然而望川文理科两大男神,却先后卷入一场风波之中。持续深入的调查。线索却都指向一个人——朱偲。此人还不仅是号称望川一中有史以来,最古板的校长的孙女。还有一层不为人知的身份。过往之旅,却扯出上一代的恩恩怨怨。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一断无法想起的记忆——“王焕,我希望你记得我。”“你是我修来的缘分。”——马绩“这次我不会再松开你。”——马绩/朱偲。
  • 少年默示录

    少年默示录

    克里斯是一个天生比较不幸的人,家庭上的歧视或是生活中的不顺,但是他却希望自己以后能如英雄一般,知道某一天的发生。组织的黑幕,城市背后里的暗影有到底隐藏了什么,人体基因实验,鲜血淋漓的真相。新人第一次作品,可能写的没有多好,还请读者老爷们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