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1300000002

第2章 首阅卷《易经》概论(1)

【卷首语】

“《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这是一位世界名人对《易经》这部经典的看法。这是上古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思想宝藏,不但具有哲学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毫无疑问,当你浏览完序言,进入到首阅卷,你已经进入了《易经》的神秘世界,开始了探索宇宙探索人类命运的梦幻之旅。

概论一:概念、起源与成书

(一)概念解释

《易经》在大众眼里,一般又称为《周易》。有很多人都分不清《易经》与《周易》的区别,以为两者是相同的概念。事实上,《易经》是《周易》的一部分。《周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经文部分,即《易经》;二是传文部分,即《易传》。但通常,我们很多时候说到《易经》或《周易》时,都包括了经文部分和传文部分。以上两者是需要仔细辨别区分的。不仅如此,如何解读书名中的字眼,更是解密《易经》的重中之重。比如“周”有什么涵义,“易”有什么涵义,这些问题万万不能轻忽。

1关于《周易》的“周”字的多种说法。

(1)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

(2)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

2关于“易”字的解释。

(1)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2)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

(6)清代的陈震着《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

①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②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

①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即“大道至简是也”。

②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辩证法”的。

③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3“易”的由来、形体发展变化分析与探讨。

(1)第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

①“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

②“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就更像“蜥蜴”的样子了。

③“易”字在小篆中的形体,与金文相似。

④“易”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

此种观点认为:“易”字原指“蜥蜴”之“蜴”,其本义为“变化”。当“易”字被假借为“交换”,由“交换”又引申为“改变”之义之后,那么“蜥蜴”讲的“易”就写作“蜴”了。“易”字还可以当“容易”讲。

这即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蜥蜴变化为易”观点的理论依据。

(2)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

①“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在古文中,同一个字,不少是正反互写的。)

其形义解释为:

A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

B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的浮云。

C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的阳光。(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多”,因为古人以“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

是故,“易”字的原义是“乍晴乍阴”之意。

甲骨卜辞里常有“易日”、“不其易日”。“易日”是“好天气”,“不其易日”就是“天气不好”了。

“易”由其本义“乍晴乍阴”,后又引申出“变换”、“交换”、“更易”、“交易”等义。

②“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过来的。半边的太阳、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变为先向左拐、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而太阳里像“鸟的眼睛”的那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黑子”。(此形乍看也像飞鸟之形,这也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

③在秦代的小篆中,“易”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日”,弧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易”下的“勿”了。

④于是“易”这个会意字,沿循小篆中“易”字的形体、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易”和现代楷书的“易”了。

4“易”的结论。

关于“易”,赵誉人还是比较推崇“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的说法。这是因为:

(1)《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

(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无论哪种说法、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含义,以及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含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以及“刚柔相推,变在其中”,这些都是被默认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4)所以“经”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

①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

②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规律。

③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

④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二)诞生起源

关于《易经》的诞生起源论点,自古以来就一直有争论,到今天依然难以出现真正权威的说法。但这也并不妨碍人们去了解与学习。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这就是着名的河图、洛书。之后,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周文王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1)第一种是《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2)第二种是《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3)第三种是《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

(三)成书时代

关于《易经》的成书时代,一直是众说纷纭,并没有完全确凿的说法,本书主要选取了以下三种关于成书时代的说法。

1成书于春秋时期。

文学家郭沫若说:天地对立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很晚;周金文中无八卦的痕迹,甚至无“地”字;乾坤等字古书中很晚才出现。足见《易经》不能早于春秋时期。

2成书于西周初年。

哲学家张岱年根据卦爻辞中的故事,如“丧牛于易”、“丧羊于易”、“高宗讨鬼方”和“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至于周成王以后的故事,则没有引用,他推论《易经》成书时间不能晚于成王时代。

3成书于殷周之际。

部分研究者则认为,《易经》是殷周之际的作品。他们认为“卦出于筮”。古之巫史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易经》。有的学者还从中国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和殷商之际的社会矛盾来考察《易经》的成书时代,也认为是殷周之际。

概论二:内容、思维与思想

(一)内容囊括

《易经》(《周易》),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卦名、卦画、卦辞、爻辞组成。爻的名称叫做爻题,爻题组成了爻辞,共64×6=384爻题。对应也有三百八十四条爻辞,其中乾坤两卦的“用九”、“用六”不是说明爻的,故不算爻辞。

爻辞就是说明六十四卦中各爻要义和判断吉凶的文辞,如坤卦第一爻(初六)的文辞:“履霜,坚冰至。”就是一条爻辞。

爻题就是说明爻在卦中的位置和阴阳性质的。如坤卦中的“初六”、“六二”等都是爻题,其中“初”表示爻的位置是六爻中的第一爻,其位置在六个爻的最下方。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2《传》一共七种十篇。

也称为“十翼”,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

(1)《彖》是专门对《易经》卦辞的注释。卦辞原来称彖辞。相传彖是一种长着利牙的怪兽,能咬断铁。故引申其意为断、判断等意。唐代以后改称卦辞,这样就比较通俗易懂和合乎文意。卦辞就是说明每一卦的要义和判断吉凶的断语,如乾卦中的元亨利贞,就是卦辞。(解释卦辞的《彖传》仍延袭原称使用至今。)

(2)《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其中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卦义的有六十四条称为“大象”;解释三百八十六爻爻辞的有三百八十六条称为“小象”(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辞,共三百八十六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三百八十六爻)。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现代性的文学叙事

    本书首先梳理“现代性”概念的西方语源背景及意义分层,其后以“文革”后三场不同时期的文艺论争为分析案例,考察中同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如何在接受和理解这一西方理念的同日寸,阐释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建构自身的现代性话语。韩少功,作为其中一员,以文学创作参与发言。本书将其小说作品置于“文革”后各阶段的主流话语中加以互读,解析文本触及的各种现代性课题及其暗含的主张,通过探究其中的思想成长、立场转移及矛盾裂隙,来凸现其作品对于不同现实语境的特殊意义及价值。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
  •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让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作者在唠叨的叙说里还原岁月,在恳切的絮语中沉淀美好,在谆谆的叮嘱中叩响心扉。无论世事多艰,你都可以从作者痴痴的低语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自己,便有了笑对幸福的力量。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热门推荐
  • 飞仙族

    飞仙族

    相传每一个人族都是飞仙族后裔,身具飞仙血脉,皆有成就飞仙之希望。升仙台,落仙坡,当楚飞站上修行界之巅,举霞飞升之际,却发现飞仙之途有大恐怖……
  • 冰山王爷的废妾

    冰山王爷的废妾

    捉奸在床反被算计,一朝穿越,啥,成了那冷酷王爷的小妾,不知哪辈子结了小仇,这辈子被死变态如此凌辱。女子报仇,十年不晚,能屈能伸。无耻为荣。她想做一只没有脚的小鸟,一直自由的飞翔,死的那刻便是自己落地的那刻。那么,江湖,我来了。只是,变态王似乎也追来了。怎么办呢?
  • 秘境探险大师

    秘境探险大师

    自从我选择了“秘境探险者”这个职业之后,我的人生,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我总是能在所有同行的眼皮底下拿走他们争相抢夺的宝物,总是能带出一件一件令世界都震惊的奇闻物件,总是能够凌驾于所有人之上,成为那个最闪耀的主角。
  • 娘娘别跑

    娘娘别跑

    凤仪殿一场大火,慕容洹丢了青梅竹马的皇后和即将出生的皇长子……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我意王

    我意王

    江山帝王业,美人英雄冢。他偏偏不爱江山爱美人!万年以降,千年宿命,他誓要挣脱命运,逍遥世外:“看我快意为王!”
  • 金主修炼手册

    金主修炼手册

    她是身价过亿的集团总裁,为情所困,出走多年,归国后却遭人设计,养起了金丝雀,初时各种不情愿,养久了倒也乐得身边有人排遣寂寞,谁知这人看上竟不是她的钱......顶流前男友的去世,相亲对象的遇险,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的真相到底如何?养在身边的“金丝雀”是否真如她所看到的那样天真无邪?
  • 帝旨

    帝旨

    他是一个被选中的孩子。肩负着拯救世界的命运。孤独,失望,恨意,伴随着他。唯有去杀,来守护他想要的一切。杀魔,杀神,杀凶兽,杀出一条路。他渴望亲情,从小的孤单让他怕,他苦苦追寻,而最后却也只能下辈子。他有一世不甘,却又无奈。来一起看看他到底有怎样一个故事。
  • 请妃入怀

    请妃入怀

    刚成婚时,副将陈尽风问:“王爷娶个文臣家的娇小姐做什么?”陆琰挑眉,抿了口酒,道:“王府又不差养这一个人的银子,关着便是了。”后来……羌国左贤王问他:“潇亲王可否将王妃让与本王几日?”陆琰仍是那副姿态,说出的话却大不相同:“她是本王的命,你说,本王怎么能把命交给你?”甜宠文全程无虐
  • 最强异界无敌系统

    最强异界无敌系统

    晨锋在异界无意间开启无敌系统,从此开始了异界扛把子,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