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6300000083

第83章 回到台湾 出长“中央研究院”(1)

胡适于1958年4月2日离开纽约,取道旧金山,与在此为台湾清华大学购买原子反应炉的梅贻琦相会后联袂返台;8日飞抵台北。当天,在松山机场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及学术界代表隆重的欢迎,到机场迎接者有陈诚、张群、张厉生、俞鸿钧、蒋经国、莫德惠、张其昀、罗家伦、李济、王世杰、朱家骅、李石曾、蒋梦麟、陈雪屏、董作宾、毛子水及长子胡祖望夫妇、长孙胡复等及中国公学校友会等团体,共500余人。此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坐在轮椅上,由秘书陪同迎候于机场检查室门口。这一热闹场面,说明国民党人对胡适之到来是寄予很大希望的。胡适在机场休息室答记者询问时说:我个人虽不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但我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在现代国家中实在占一个极重要的地位。“中央研究院”是国家最高的学术机关,必须迅速负起推广学术研究的任务。当记者问及目前台湾是不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反对党时,他很风趣地说道:“请你不要审问我与政治有关的问题好不好?”接着便解释说:我去国至今三年零三天,国内的事全部茫然,你这个问题又是如此之大,今天我无法给你圆满的答复。最后又补充说:我向来对于政治没有兴趣,如今老了,更加没有兴趣了。次日蒋介石在官邸接见他,晤谈了一个多小时。事后,他对报界透露说,他们就如何重建台湾学术基础一事进行了广泛的谈论。他认为如何重建学术基础,发展科学研究,实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事,并称:兹事体大,必须多与国内学者们谈谈,为国家着想,在何种方式之下,来建立高等学术基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不预为筹划,是不可能得到的。

4月10日上午,胡适在南港正式就职,但未举行任何仪式,仅由胡适作了简短讲话。后来会议便转入举行第三次院士的议程。此会有蒋介石、陈诚等人及学术界人士约200人参加,蒋在致词中要求中研院发展科学,为其“反共”政策服务,宣称:“中央研究院为全国学术之最高研究机构,且应担负起复兴民族文化之艰巨任务。目前大家共同努力的唯一工作目标,为早日完成反共抗俄使命,如果此一工作不能完成,则吾人一切努力均将落空,因此希望今后学术,亦能配合此一工作来求发展。”蒋介石讲完后,由梅贻琦代表来宾致词。之后,胡适作答谢词,他说:“谈到我们的任务,我个人认为,我们学术界和中央研究院挑起反共复国的任务,我们做的工作,还是在学术上,我们要提倡学术。”接着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第一个例子是欧洲普法战争后,法国割地赔款。当时法国有位化学科学家巴斯德努力作研究,发现一切传染病都是由微生物来的。这个研究成果为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因此弥补了法国的赔款和损失。第二个例子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个大学董事会聘请了吉尔曼为第一任校长。他提出办大学不要像哈佛学院、耶鲁学院那样,而要学习德国那种以研究院为中心的新式大学。当时美国大学还没有科学研究。由于他提倡研究,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后来哈佛、耶鲁等校也跟着变,改为以研究院为中心的大学。一个人、一个学校竟转变了整个美国的学术风气。因此,胡适强调说:“我向来是乐观的。现在困难危急的时候,我的话并不是驳总统。总统对我个人颇有点偏私,说的话我实在不敢当。我觉得我们的任务还是应该走学术的路,从学术上反共、救国、建国。至少我个人有这样的乐观。尽管我们的物质设备损失了很多、人才缺乏,但我们可以造就人才。”由此可见,蒋、胡之间在如何发展科学上有一些认识上的分歧,但在政治上“反共”这一点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同日下午,胡适继续主持院士会议,为选举1957年度新院士,对34名院士候选人的资历及其著作进行审查。次日,选出新院士林家翘、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李卓皓、潘贯、林致平、朱兰成、王世浚、蒋廷黻、姚从吾、劳干、蒋硕杰等14人。对于此次院士选举结果胡适甚感满意。他说:“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三位物理学家获选院士,系在意料中。”并指出:“吴健雄女士系用实验方法,证实杨、李之‘奇偶性不变’定律者。”胡适在此着重介绍了吴健雄,说她的成绩是用实验方法取得的。他说这个话,是言之有据的:在此之前,即1957年2月4日,那时他在美国出席了纽约华美协进会为欢迎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胡健中及他本人的欢迎会。在会上吴健雄发言时,甚赞胡适对她的帮助,她说:“适之先生是她的老师,她之能有今天,是根据老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来的。”胡适那时在场,看到晚辈们在国际学坛上取得非凡的成就(杨、李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吴也有襄助劳),为国争了光很是激动。因有这段往事,所以他今天在大庭广众之中,大胆地说这个话,表现他对此感到自豪。

这次院士会议结束后,胡适拟定了一个“国家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针对台湾地区科学落后、人才外流的情况提出增加科研经费,改善教授、科学家的生活待遇,聘请外国学者到台讲学,进行学术交流等办法,企图以此来挽救台湾地区的学术危机。并于5月3日向台湾国民党政府“副总统”陈诚作了汇报,希望政府给予支持。之后,他因要处理一些私人事务并作身体检查故于6月16日离台赴美。到纽约后,他一方面准备搬家的事宜,另方面与有关朋友联系,计划今后如何开展学术研究等工作。为此,他曾约请好友赵元任回台讲学,要他写信给台大校长钱思亮,落实明年一、二、三月在台大讲学的事,并告诉他说,自己已装了四箱书了,但书架看上去好像还没有动似的!声称搬家真是苦事!与此同时,他又在纽约以“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名义,召开了一次院士谈话会,研讨如何建立制度、发展科学等问题,当时在美国的院士共有21人,到会者有萧公权、陈省身、陈克恢、汪敬熙、吴宪、朱兰成、吴大猷、杨振宁、蒋硕杰、蒋廷黻、吴健雄、李政道、袁贻瑾、李书华、胡适、林致平16人。为了召开这次会议,胡适一直忙于发通知、拟纲要、联系地点、安排食住等工作,到开完会后,才感觉身上如释重负。他在日记里写道:“连日太辛苦,昨晚上床较早,取小说消遣,读到终篇,天已大亮。”虽然很劳累,但愉快的心情,感到高兴。在此之前,胡适请吴大猷帮忙拟了一个“发展科学及培植人才的计划”,大家围绕这个计划,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次会议为胡适日后返台开展工作起了促进作用。同年10月30日他带着喜悦的心情离美返台。

这次回台湾后,他住进南港“中央”研究院为他建造的新居。因胡适有心脏病,院方特为他选块平地盖了一所小平房:里面有书房一间,客厅连餐厅一间,客房一间,卧室两间。据说室内潮湿,设备简陋,但胡适不在乎这些,每天仍专心致志地在此工作。他的生活方式仍跟过去一样,白天忙于办公或是会客,到了晚上才是他搞学术研究的时光,因此他写文章有时竟写到天亮,才去安眠。这是他身体不好原因之一。一次,有记者访问他,请谈其感想,他说:南港寓所很幽静,是过隐居的生活。并称:“近来写中国唐代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问题,关于禅宗的,这问题我注意好多年了,现在根据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史料把它写定。这里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中的书搜集很精,对我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的工作很有裨益。拿这个图书馆作中心,再加上中央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及若干私人的藏书,对我非常方便,我应该安定下来,把没有完成的工作及时完成,不能再拖下去了。”之后,胡适写了《新校订的敦煌写本神会和尚遗著两种》及《史语所藏杨希闵过录的何灼沈大成两家的“水经注”校本》等论文,实想安下心来做学问,以了却一生所欠下的“文债”。然而,在客观上各方面的干扰依然很大,访客虽有所限制,但仍然不少,其中有些是慕名来求其写字的。胡适接应不暇,后来拟了一封谢绝给人家写字的通知,略谓:“××先生:我从来没有好好的学写字,十几岁时,我曾临写颜鲁公,也曾临写褚河南,也曾临写苏东坡。无论临写谁,我总写不像……我19岁出国留学,更没有学写字的工夫了。民国六年(1917年)回国教书,到现在40多年了。这40多年里,我写了三四百万字的稿子,或是讲义,或是文稿,我只有一条自律的规则,就是:不写一个潦草的字,不要叫排字工人排错。但是过去四五十年里,我没有费一天工夫去学写字,所以我自己知道我不会写字,更不配给别人写字。承先生的好意,要我写字。我写这封信,请先生原谅,请先生恕我不写了。原纸奉还,敬祝先生健康。”据笔者所见“胡适存件”中之原稿,确如上所述,没潦草不清的字。过去有人评论说:“适之先生的思想与写作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清楚’。把问题搞清楚,把事实弄清楚,把话说清楚,这就是他的思想与写作的态度和精神。”现在看来,似乎还须加上一句“把字写清楚”,这样意思才够完整。

同类推荐
  • 穿越岁月的烟云

    穿越岁月的烟云

    该书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和一年的时间,用写实描述的文学手法,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雨人生经历,和着历史的节拍,与永和同呼吸共命运,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烟云,真实地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题名为《穿越岁月的烟云》。这部凝聚着多年心血和夙愿的洋洋十几万言的回忆录,如一股清凉山风,沁人心脾,激发和勾起读者澎湃的思绪。
  • 兴国富家:范蠡

    兴国富家:范蠡

    本书讲述了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范蠡的一生。内容包括:范蠡出世、吴越恩仇、卧薪尝胆、伍子胥奔吴、扰乱吴国、勾践灭吴、一代商圣等。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背影

    民国时期卓尔不群的大先生们彼此间是什么印象?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本书选取了两个视角:一是大先生们的他述。即民国时期大先生们相互记录、悼念或者回忆性的文字,这些第一手文字,提供了许多后人无法体味的细节,展现了大先生截然迥异的形象。二是大先生们的自况,亦即他们对自我的描述。这部分内容涉及大先生们自小成长或一生中重要经历的部分,都是极其珍贵的了解他们的材料。品读这些文字,你会发现原来大先生们那么逗,那么可爱,却也那么不合时宜、不近人情……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拜伦安徒生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拜伦安徒生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一地芳华

    一地芳华

    叶楠晓和成圳假结婚只是为了报复她深爱八年的向书磊,但是温和义气的成圳却在新婚之夜冷厉的告诉叶楠晓,我不会和你离婚,因为我比你爱向书磊更爱你。一场婚姻,两场阴谋。三个朋友,两端爱情,‘即使最后的结果是你在我身边,过程再撕心裂肺我都可以不在乎’的虐恋是否能有一个归宿,在爱情里,是否会有存在着善男信女,,,,,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唐淘

    唐淘

    重生到一厢情愿大英雄单雄信身上,且看我怎样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神机在手,天下我有,活在唐朝,吃在现代,我自乐逍遥。
  • 异世界名录

    异世界名录

    2025年,一个特殊机器来到了地球,科学家发现进入其中竟是一个游戏世界,于是发明了一款名叫“异世界名录”的游戏,而我们的主人公,不,是我们的穷逼李有钱(父母取的名,希望他以后有钱),也将开始他的游戏生活。
  • 枪灵世纪

    枪灵世纪

    异域枪灵脚踏天,缔造世纪镇坤乾!从地球上被掳到异界,他的命运便被人牢牢握住;依靠独一无二的血脉,他能否重新把握灰暗人生;没有青梅竹马之情恋,他却爱上数个不可能的人;命运安排,天意捉弄。给了他天赋,却断了他情缘!流云一骑可破天,到最后死心跟随的还有一匹马;可怜独我谓尘红,生死劫与他执手的还有一个人;四把传世剑,两柄沙漠鹰。我自逍遥过,枪灵世纪王!(欢迎各位加入南山流鹤书友群261854357)
  • 九九八十一九九渡魂诀

    九九八十一九九渡魂诀

    “这是什么……”小男孩得到一本书籍后晕倒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龙奇迹

    九龙奇迹

    何为天体?武力破天,天生战体。战尽天下一切天生神体!何为神体?灵魂成神,神欲无敌。秒杀人神于无形之间!何为圣体?肉身至圣,圣古不灭。举手投足间毁天灭地!荒古年间的惊天之秘,一直从古延续至今,新的盛世亦是真正的乱世再显!问数天下间妖孽,变态群出!生此乱世者,与天夺命!一棵无尽神秘的三色树,一个穿越异世的绝世天才!一段不为人知的荒古神秘,一段历经千难万险的永恒爱情!我们的主角:以梦成神,证梦之道!
  • 重生之败家子成神

    重生之败家子成神

    我失明了,有一天我突然恢复了视力,脑海里却有一个声音说“别告诉他们你看得见。”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神情激动起来,年迈的身体令我死死坐在椅子上。四周传来关心的声音,是我的三个儿子,他们脸上余留的狰狞表情和嘴里关切的语气成了鲜明对比。我知道我已经时日不多,失明更让我成为一个傀儡,门派终究会在几个儿子的争斗中没落……“想不想重新振兴门派。”脑海里又穿出声音,我心里刚刚一动,身体里就穿出一股力量,瞬间浑身燥热,一把就抽出来侍卫身上的剑,向着每个人一剑……又一剑……
  • 龙璬

    龙璬

    莫名其妙的,她就穿越了?!好好好好,起码穿越后,她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了,她有很疼爱她的亲人。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宫廷内斗?她可以忍,谁叫她生在宫廷;政治牺牲品?她可以忍,谁叫她是皇室血脉;质子?她可以忍,为了她的亲人。。。。。。。。。但是。。。。。。。。。。。。。。。。。。。。。。。。。。。。她只是捡了块玉而已,怎么会招惹回来一条龙?!!虽然,长得挺不错的。。。。。。。。。可是。。。。。。。。。。。。。怎么这么能折腾人呢。。。。。。。。。。。。。。。。。。。。。。。。。。。。。。。。
  • 甜甜的泡沫儿

    甜甜的泡沫儿

    当不善言辞惜字如金的心理医生遇上年轻活泼可爱善良的年轻高中女教师的时候他们之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携手帮助高中男孩女孩度过青春期和高考用彼此的热情和善良帮助更多的孩子帮助,乐观,积极,热血,青春,爱情,在这里诞生我们总说世界上没有天使顾医生和程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像我们展示了爱情的风雨兼程同舟共济小说不仅仅是小说,传递的更多是——正能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使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