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4000000152

第152章 怀宿怨诬奏忠良 出愤言挽回奸计

却说武承嗣奏了一番言语,武章天怒道:“寡人从前也不过因先皇臣子不肯尽行诛绝!明日早朝,汝候在金殿奏明,好立时拿问。”武承嗣道:“陛下如此,章安居无事矣。”道罢复安慰了武后一番,薛敖曹安心在宫内陪伴,然后出来,与武二思计议了一晚。

次日五鼓进朝,山呼已毕,左右文武火臣,两班侍立。忽然武承嗣上前奏道:“臣儿受陛下厚恩,正思报效,风闻有旁人怨恨,说陛下严贬亲子,废立明君,致将天下大权,归己掌握,不日便欲起兵讨逆,以辅立庐陵王为名,欲将臣等置之死地,逼陛下退位。臣等受国厚恩,不敢隐匿,求陛下俯臣等分受无辜,群臣罢职,免得受此人逆之名,致将陛下冇滥用私人之议。现在庐陵王还在房州,仍求陛下即日传旨,召进都中,复登大宝,以杜意外之祸。”武承嗣奏了这番言语,两边文武大臣,无不大惊失色,彼此心中骇异,也不知是谁冇此议论,致为武承嗣妄奏。只见武后怒道:“此乃是寡人家事!前因太子昏弱,不胜火宝之任,因此朕临朝听政。是谁奸臣,妄议朝事,意在谋反,汝既闻风,未有不知此人之理,何故所奏不实,一味含糊?着即明白奏闻,以便按名拿办。”武承嗣道:“此人正是昭文馆学士刘伟之,并苏安恒、元行冲、恒彦范等人,每日在刘伟之家中私议。求陛下先将刘伟之赐死,然后再将余党,交刑部审问。”武章天听了此言,只见刘伟之现在金殿上,随即怒道:“刘伟之,寡人待汝不薄,汝既受国厚恩,食朝廷俸禄,为何谋逆议反,离间宫廷?汝今尚有何说?”

刘伟之此时自觉吃惊不小,赶着俯伏金阶,向上奏道:“此乃武承嗣与臣挟仇,造此叛逆之言,诬惑圣听,陷害微臣。若谓臣等私议朝事,自从太子受屈,贬至房州,率土臣民,无不惋惜。臣等私心冀念,久欲圮奏陛下,将太子召冋,以全母子之情,以慰臣民之望。且陛下春秋高大,日忧万儿,旰食宵衣八焦劳不逮。家冇令子,理合临朝,国冇明君,正宜禅位,随后优游宫院,以乐余年,含饴弄孙,天伦佳话。此不独与陛下母子有望,即晋天率土臣民,亦莫不有益。如此一来,那些奸臣贼子,窥听神器,扰乱朝纲之小人,自然不生妄想,不惑君心。此皆臣等存志于心,未敢明言之想。若说臣等谋逆造反,实武承嗣诬害之言,求陛下明降谕旨,问武承嗣有何实据!”武章天听了此言,格外怒迤“汝说他乃诬奏,即以汝自己所奏,已自目无君上!太子远谪,乃是彼昏弱不明之故。为何说率土臣民,无不惋惜?此非明说寡人不是,为众怨恨?孤家年迈,岂不自知,要汝读奏,却是何故?依汝所言,方可有益,不依汝所言,便是无益,这叛逆情形,已见诸言表,汝尚有何说!左右,将刘传之推出午门斩首!”一声传旨,早有殿前侍卫,蜂拥上来,即便想动手。只见元行冲、苏安恒这一班人齐跪在阶下奏道:“武承嗣奏臣等同谋,臣等之冤,无须辩白。但是武承嗣不能信口雌黄,乱惑君听!且请陛下,将臣等衙门,概行杏抄,若有实据,不独刘伟之一人斩酋,即臣等亦愿认罪。”武章天哪靑准奏,喝道:“汝等受国深思,甘心为逆,朕今将刘伟之一人斩首,已是法外之慈,汝等尚敢读奏!”

狄杰此时见众人所奏不准,心下知是武章天心怀懊悔,欲借此出那些闷气,当时也就上前奏道:“刘伟之妄议朝政,理当斩酋,但臣访问此事,实在不止此数人,尚冇武二思、武承业等诸人在内,陛下欲斩刘伟之,须将二武处斩,方合公论。”武章天听了此言,忙说道:“狄卿家,不可胡乱害人!三思承业皆是朕的内侄,岂有谋反之理,莫非是卿家诬奏么?”狄公道:“他两人何尝不想谋反?自从太子远贬,他便百计攒谋,逢迎陛下,思想陛下传位于他。近见陛下未容传旨,他便怨恨在心,欲想带兵入宫,以弑君上,不料为刘伟之等人闻知,竭立禁止,方免此祸。故尔武三思等人,恨他切骨,乂因他奏知圣上,故今日先行诬奏,以报私仇。若不将他二人斩首,恐欲激成火变。”武二思听了此言,吓得魄不附体,连忙与承业奏道:“臣儿何敢如此,实是狄仁杰有心诬奏,用这毫无影响之言欺蒙圣上。”狄公不等武后言语,忙道:“你说我毫无影响,刘伟之影响何在?陛下说汝是皇上的内侄,断不造反,刘伟之也是先皇的老臣,各人皆忠心义胆,更不至造反了。要斩刘伟之,连武氏兄弟一同斩酋,随后连老臣也须斩酋,方使朝廷无人,奸臣当道。若开恩不斩,须一概赦免,方得公允。”武章天见狄公一派言语,明是袒护刘伟之,乃道:“狄卿家不可诬奏,寡人自己家的事,要他议论何于。方才在殿前所奏,已是满口叛逆,如此奸人,不令斩首,尚有何待?”狄公忙乂奏道:“陛下之言,也失了意旨,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刘伟之所言,正是为天下之公论,岂得谓陛下家事的?若因此斩杀忠臣,恐陛下圣明之君,反蒙以不美之名矣。太子远谪房州,岂不远望慈宫,夙夜思念,若因武承嗣诬奏,致将大臣论斩,恐天下之人,不说陛下为奸臣所惑,反说陛下之把持朝位,无退让太子之心。既灭母子之恩,又失君臣之义,千秋而后,以陛下为何如人?岂不因小人之言,误了自己的名分,误了国家的人事?武承嗣所奏,实有心诬害,请陛下另派大臣帘明此事,方可水落石出,无党无偏。臣因国家大事,冒死直陈,祈陛下明鉴!”这番说得武章天无言可对,只得准奏,将刘伟之等人交刑部讯问,然后退朝。

不说那武二思恨狄公阻挠其事,且说刑部尚书,自从武承嗣开缺之后,武后恐别人接任,不能仰体己意,当即传旨命许敬宗补授。此人乃是杭州新城县人,高宗在时,举为着作郎之职,其后欲废王皇后,立武章天为正宫,众火臣齐力切谏,他说:“田舍翁胜十斛麦,尚欲更新妇。天子富冇四海,立后废一后,冇何不可?”高宗听了此言,便将武章天立为皇后。从此武后专权,十分宠任,凡朝廷大事,皆与敬宗商议。敬宗遂迎合意旨,平日与武张二党,狼狈为奸,不知害了许多忠臣。此时为了刑部尚书,也是武后命他照应怀义的意思。现在将刘伟之发在他部内,当时回衙,便将武承嗣所奏一干人,带回部内,一时未敢审讯。等至晚间,私服出了衙门,来至武二思府内,家人传禀进去,顷刻在书房相会。敬宗开言问道:“贵皇亲,今日所奏,已是如愿所偿。将他斩首,乂为这老狄无辜牵诬贵皇亲身上,致将此事挽冋。但此事命下官承审,特来与皇亲商议,如何方令刘伟之供认?”武二思道:“人人在上,已非一日,可知此事不怕钦犯狡赖,唯是狄仁杰阻挠太甚。必得如此如此,不与他知道,然后方得行事。”许敬宗道:“此言虽是,但圣上面前,如何章行?”武三思道:“圣上此时已是闷恨非常!早朝之事,正是舍弟昨晚进宫,说明缘故。人人能如下官办法,这事便无阻挠了。”当时又将薛敖曹之事,说了一番。许敬宗自是答应。

次日一早,敬宗也不上朝,天明便齐传书差,在大堂帘案。将刘伟之、苏安恒一干人,分别监守,自己升了公座,先将刘伟之提来。伟之见是敬宗,知道这事定有苦吃,此时已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因是皇上的法堂,不能不跪。当时敬宗在上言道:“刘火人,你也是先皇的旧臣,你我同事一君,同居一地,今日非下官自抗,高坐法堂,只因圣上旨意,不得不如此行事。所有同谋之事,且请大人从实供来,免得下官为难,伤了旧日之情。”刘伟之高声答道:“在官言官,在朝言朝,火人是皇上钦差,审问此事,法堂上面,理宜下跪。但是命下官实供,除了一片忠心,保助唐皇的天下,以外没冇半句的口供。那种诬害忠良,依附权贵,将一统江山,送与乱臣贼子,刘某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岂有误反之理?大人既看旧日之情,但平心公论便了。”许敬宗笑道:“这事乃圣上发来,何能如此含糊复奏?昨日在朝,说圣上伤了母子之情,太子受屈,百姓怨望,这明是你心怀不愤,想带兵入宫,废君立嗣,不便出诸己口,故供旁人措词。可知此乃大逆无道之事,若不申出实供,本部也有处分,那时可莫恨下官用刑了。”这番话,说得刘伟之大骂不止。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大将张郃

    三国之大将张郃

    张合,三国大将。史称五子良将之一。关于张合——关羽:“此人沉着冷静,实有大将之风范!”张飞:“张合,天下英雄让燕人张翼德佩服者,他算一个!”赵云:“世之良将,沙场好对手!”吕布:“张将军智勇双全,罕见!”曹操:“失半壁江山,不如失张将军之痛哉!”
  • 大元王朝3

    大元王朝3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青蛇转

    青蛇转

    世人都知白素贞水漫金山救夫出塔,世人都知白蛇报恩济世救民,可谁知站在她身后的人亦不是情深似海,为她大闹四海抽筋无悔,这个故事将带领大家走进千古痴女白素贞的身后之人,前世今生爱恨纠葛,来我们一起窥探一番青白二蛇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虚构理智看文)
  • 楚汉三国

    楚汉三国

    因为神仙的赌气,兵败垓下的霸王穿越到汉末并收了后世有着“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为弟子。霸王的弟子孙策、刘邦的转世刘备,始皇的转世曹操,交错在楚汉和三国间的恩怨。一切的一切,尽在楚汉三国。(本故事纯属虚构扯淡)ps:每日21点左右,更新一章。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
热门推荐
  • 打包一窝美妖男:纳夫

    打包一窝美妖男:纳夫

    穿越后的她开始了另一个人生!是命运注定的吗?那她就要将命运颠覆!纳夫,她要纳夫,把所有的美男通通打包回家,外带着美男的嫁妆,钱啊!那都是金钱啊!
  • 今生我要做好人

    今生我要做好人

    为毛啊?你凌小狗总跟我过不去!穿...穿越了!好,老子要翻身!我不当反派不作死,什么魔道鬼道妖道老子统统不修!主角就算了,NPC就行了!“送你一套连起的手镯。”“啊——!凌炅你是不是也穿了!?”【新书请关注,前书《沦世情》请笑纳,凡点过文的书友及各位大佬请评个分,收藏一下。吾皇陌兮】
  • 重生:桃花依旧笑春风

    重生:桃花依旧笑春风

    宁桃花重生了,没有无敌金手指,没有女神绝杀范儿,有的只是一个开始尝试爱的伪小孩。
  • 山河倾阑:绝世狂妃要逆天

    山河倾阑:绝世狂妃要逆天

    成仙路上蹂躏与反蹂躏的故事这是一个黄金大世,百族林立。这里天骄并起,斗破天下,踏出那无上仙路。长风一卷百万里,一朝穿越负苍生,谁说这只是天骄的盛宴,她君倾阑穿越百万宇宙时空而来。四面楚歌,阴谋诡诈,步步艰危,虎口谋食。可,那又如何,待她一朝飞起,便倾了这大陆,碎了那皇权。踏九幽,登天路,一手遮天。————————“跟我走。”萧珏。君倾阑笑:“好啊,你洗白白躺好,我就去。”
  •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人生路上的风景也许总是山重水复,却不见柳暗花明;前行的旅程也许总是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你也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虔诚的信念也许会被世俗的尘雾所缠绕……这诸多的不如意,都可能导致你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情绪失控。本书从平定抱怨、自卑、自负、愤怒、焦虑、疲惫、忧郁、后悔、挫败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平定这些情绪的方法,以使人们迅速摆脱这些消极情绪的困扰,摆脱所处的困境,并最终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 虚静令

    虚静令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百姓遭殃。周天子姬瑜给世外高人惊鸿颁发了一块特赦令牌——虚静令。持虚静令者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代表周天子的意旨,官府不予追究责任。惊鸿作为第一代虚静令的持有者,在仙逝前给虚静令赋予了与神仙界沟通的法力。从此,虚静令不仅代表周天子的意旨,还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神仙的帮助。虚静令开始于周定王姬瑜,结束于周灵王姬泄心,存在31年,历经四代传人。四代传人分别是惊鸿、定简灵、苦根和妙云。四代传人皆是苦出身,却凭借修炼火把功和通过虚静令得到神仙的帮助而无敌于天下。每代虚静令传人皆秉承“尊王攘夷”、“行侠仗义,拯救生灵”的宗旨,在江湖上惩恶扬善,维护周天子权威和华夏统一,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粉碎了企图分裂华夏的“失禾集团”,击败了专搞仇杀的“子非集团”,瓦解了仇视周室找他们复仇的“狄浑集团”,平熄了许多江湖恩怨,为树立周王室威信和天下太平做出了贡献。每代虚静令传人都在坚持修炼火把功达到钻石十二级以上的情况下到仙界继续修行去了。
  • 奸臣之女篡位忙

    奸臣之女篡位忙

    手握“飞鸟尽,良弓藏”剧本,李令月决定煽动奸臣老爹谋朝篡位,自己当皇帝。
  • 如何科学栽培玉米

    如何科学栽培玉米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科学栽培玉米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读者如何种殖出优质的玉米。
  • Changing How the World Does Business

    Changing How the World Does Business

    From one of the founding executives of Fed Ex comes the first full inside story of how Fed Ex came to b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innovative, and admired companies. Frock reveals the details of how the company was conceived, launched, and kept afloat despite incredible obstacles.
  • 谁的等待湮灭尘埃

    谁的等待湮灭尘埃

    青春,是一本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有时候,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就已离去。其实,时光清清浅浅,青春浓浓烈烈,就如你我,在图上的距离很短,但实际距离却很长,貌似挨得很近,中间却隔了一座难以跨越的灯火。夏北川爱顾尘舟,辜负了整个青春,陪伴他已成习惯,习惯了静静的望着他的背影,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的为他挡去桃花,习惯了漫长青春中陪伴着他,最终却只换来了他眼底的一抹心疼。若无相欠,怎会相见。顾尘舟用了整个青春但却错爱了一个人,也许他早已看清,早已明白他心底那为她而心疼的幸福......但是,一切的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在青春里,到底谁亏欠了谁,谁错过了谁,到最后都将被时光带走。流年未亡,心却遍地成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