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2300000039

第39章 面具与蛇(6)

诗 在东,释者以为天地之淫气,或以为日光射雨气而成。然今人露置酒酱于庭,见虹,则急掩盖之,不尔,则致消耗。相传虹能食此。尝闻广西杜监生云,其家舍旁盌井,时时出虹。叔父颇健狠,率僮掘之,深丈余,见一肉块,大如釜,无首尾,蠕蠕而动。欲煮之,家人不可,乃举而投水中,自是此处不复出虹矣。虹蜺 ,字皆从虫,古人制字,必有所见。

读毕,但觉文内那位广西杜监生必是“吹牛博士”无疑。不晓得我当时如果能以此故事相告,那位老外会作何感想?

谁说中国人没有神话呢?或许是因为知识分子都嫌它们太俗气了,以至于它们反而只能在“文盲”当中打转了。

“虹”之补记

不久前,在“读书杂记”里提起“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的问题,由明人陆容所撰之《菽园杂记》里看得一点端倪:谓古人制字,必有所见。

今获赠洪范书店出版王孝廉所著《花与花神——中国的神话与人文》一书,欣见五十六页上有《关于虹的俗信与传说》(灵蛇与长桥)一篇,其结尾曰:

许多民族把虹当做灵蛇或巨桥,都是由彩虹的形状而联想到的神话式的解释,龙蛇之类的动物在许多民族中是被作为水神而信仰的,雨后出现的彩虹,状如自天而降的巨蛇,由此而产生蛇的联想也是自然的。……

王孝廉先生所著《花与花神——中国的神话与人文》一书,是我所说的“谁说中国人没有神话呢?”最好的佐证了。原来中国人不但说虹是一条时常要到地下来喝水的天上的灵蛇,并且有雌雄之分呢!雄为虹,雌为蚬。

古人制字,不一定要有所见,却必得有异常丰富的联想力与创造力吧!

读书愈读愈有横生的妙趣,记之,不但补述前虹之所遗忽,且纪念今晚由横生之趣而得来的意外喜悦。

不羡古人

旧金山近有“古代建筑艺术展”。其展出之物,并非图片设计纸样而已,乃是仿罗马、希腊、古欧洲的真实建筑在现场用好莱坞拍电影式的道具手法尽可能真材实料搭建雕饰起来的,虽耗资甚巨,但颇有真实感。历史写在房子上,艺术写在房子上,前人之精巧、细致,富贵之余的讲究,仿佛都花在盖房子上了。

我不免想到杜牧所写《阿房宫赋》。若非文人的夸大,那该是多么伟大的中国建筑;可惜,给人一把火,烧成焦土了。

古物至巧,正由民醇故也。民醇则百工不苟,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梦溪笔谈》)。

是耶?非耶?现代建筑贵在简单舒适——正是由外在美走向内在美之故,我觉得反是一种进步呢,并不见得是“百工不苟”的原因吧!何况,为了“破古”、“反传统”,人类似无限又似有限的创造力是自然会朝“反精雕细琢”的方向走的。

不信的话,找工匠来仿制古楼,照样可以做得一样精巧。“仿造”总比“创新”容易得多,不论工精工粗吧;“玄极生凡”,我每走进家具店,看见中国老式的黑漆家具,这里雕一条龙,那里镶一只凤,反不如一把朴实而简单的帆布椅子令我欣喜。或许,老外的想法却正相反,提起住的艺术,老实说,我是绝不羡慕古人的。

文学的环保月

看到报上说四月被州长戴维斯定为加州诗歌月的时候,我刚好在读台北寄来的一本新书《与我无关的东西》(鸿鸿诗集),不禁莞尔。好像某种关联或者暗示,不期而遇。

文学离我们渐行渐远已是不争之实,而诗的地位也很像英国皇家或日本王室的地位了。可是州长却有此举,非常值得称道。就凭这一点也该投他一票。因为只有有道德勇气的人,才会在这重利轻义的时代提倡人文。要讲经济效益的话,“诗”绝对是《与我们的生活无关的东西》。

有一次应邀去“妈妈教室”演讲,讲的是《如何读诗》。天知道我是怎么讲的。因为可以言传的诗,好讲,但不必讲。不能言传只可意会的诗,讲也白讲。会意有时候需要时间,年纪不到会不了意,或者悟性没有一辈子会不过意来。而读诗的程度,更是日积月累的功夫,诗人在诗里把爱情比做沙丁鱼罐头中的番茄酱,就有人问:为什么,真叫我为难。梵高的画,要不是他的自杀引来同情,我想还得埋没得久一点。诗人放弃写诗或下海去写歌词,其实等同慢性自杀,可是连同情都得不到。

或许有人会问:每年读一个月的诗,能救活几个“灵魂”?诗,的确不能取代宗教,就像鸿鸿的诗句:

诗已无法表达爱情

就像翅膀不能取代飞行

并非所有相遇都是幸福的

有些东西永不相遇

月球和泪水

星期一和星期四

我不怕人生是悲剧

怕诗把人生简化成悲剧

以上是三首诗的简化,三首诗又是一百二十多页诗集的简化。而这个计算机时代偏是把一切更加简化:八英寸晶圆算什么,还得“纳米”了再“纳米”。纯文学将来恐怕会纳米成诗。要是再没有人来“诗”保,我们恐怕连感觉都没有了,遑论灵魂?

诗与超现实

好像每隔一阵子,就会听见有人问:文学是否已死?写诗的人是否比读诗的人还多?

我记得很清楚,一九九四年当大江健三郎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有记者访问他,就问道:“大家都说文学已经没落,甚至文学已死的说法都有,你的意见如何?”

他回答说:“文学是一种个人的创造,应该无所谓死不死的问题。如果你创造出来的世界,别人都有兴趣进来看看,它就不会消失。由一个现代化的大环境看来,文学的世界的确在萎缩,可是对一个创作者本身说来,文学没有死的问题存在。”

理论上说起来,作家的责任就是在创造,创造死亡也是创造。大江健三郎的意思当然是说作家应该不要管自己的作品有没有人看,只管写出来,如果有人有兴趣走进你写出来的世界中并且还能流连忘返的话,你的文学就永不会死亡。

如果以此来鼓励有志写诗的人,这话当然也同样受用。但是,文学世界有兴趣走进去的人,只可能有两类:学者和普通人。因此,也就形成学院和通俗两种派别。巴尔扎克说:文学是没有中产阶级的,大概就是这意思吧。历史上的诗人统统是学院的,留下来的诗中,也不见得人人都懂得。我们平时能朗朗上口的也只是世俗化一些的诗,绝大部分的诗,就等学者去钻研了。

要说诗人寂寞,古代人并不比我们幸运。没有印刷成书的方便,又没有大众化的可能,他们写诗就写给朋友知己看看而已。说不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又回到了写诗只写给知己看就可以的地步。那么,我们还抱怨什么呢?

有一次看到杂志上一个钻石的广告,上书:永恒,从第一颗钻石开始。我立刻觉得写这广告词的人,其实就是诗人。如果要寻找通俗化的诗,顺口溜,广告,歌词,不都是的吗?可是学院派的人绝不会同意的。好像没有学院派的认可,就不算好诗或好的诗人。我想,这就是诗跟群众逐渐脱节的根本。在台北有阵子流行推广读诗运动,就选了些名诗人中通俗些的诗写在公共汽车的车厢里,没用,诗不能消费。就像美国也有人建议把诗印在牛奶纸盒上来推动读诗的,始终也没法子打开局面。“诗”就让它贵族化算了,我觉得。

自从旧诗被革了命之后,新诗其实还没有摸索出什么新的秩序来。白话文运动还没有来得及让中国诗白话呢,文学的领域就已经给全盘西化了。有没有可能是“还不会走就想跑”的后遗症,造成今日这种诗人找不到读者,而读者找不到可读的诗的局面呢?

诗与小说

很久以前读到《庄子·盗跖篇》,里面有个小故事,说有个叫尾生的青年,跟一位女子约会,两人相约在一座桥下相见。谁知,天不作美,那天发了大水,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最后尾生抱梁柱而死。

那时候,我莫名其妙被那个痴人感动,很想把它写成小小说。写了几次,都没有成篇。因为故事太简单了,写不出什么意义来。但是,那点莫名的感动,始终留在心头。

有一天读到芥川龙之介的一个小小说《尾生之信》,赫然就是我想写而没写成的这个故事。

在芥川的笔下:这不再只是一个小故事而已,它变成了一个人可能的一生。在桥下的尾生,心中满怀希望地等待着,这时河水渐渐涨起来了,他不知道该不该离开,就这样一再犹豫,终于离不开了。芥川说:月光下那个漂浮在水面上的尾生,其实就是他自己。那女子岂止是一位情人而已?她代表人生中一点迷糊的追寻,一种不确定的向往。等待着“等待”,结果等了一生,灵魂中那点向往却始终也没有来到……

中国台湾诗人刘克襄说:

诗是静寂森林里最后掉落的一片叶子

诗是黑暗落叶层下最早蠕动的甲虫

如果我们心底有块园地,像静寂森林,像光线也穿透不了的暗层,那么,诗就会在那儿滋长起来。最后与最早,只是时间的问题,不是诗人找到诗,而是诗找到诗人。诗像爱情,因为说不清楚,所以迷人。在背负知识的重担下,当我偏爱感性与直觉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诗。

读芥川,想庄子,无论是罗生门还是蝴蝶梦,那里面不都充满了谜一般的诗意吗?写的时候也许只是写一段人生,但每一代读的人再把自己的感动往上增加,渐渐就变成了许多的人生缩影。感动,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书本上的,有它就有诗。

一般人以为诗短,容不下小说,其实古来伟大的诗家,他们的诗里都有小说的成分。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艾略特的《荒原》不必说了,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屈原的《楚辞》,都是长篇小说呢。可是白话诗以后,用诗写小说的却很少。在我手边的诗集里,有本大荒的《白蛇传》算是很难得的,白灵的《大黄河》也很浩荡,大陆的诗我接触得少,不知长诗、史诗和诗剧的创作情况如何?

可能历来受我们爱戴的诗人,都是能写几句叫我们难忘的“精句”的诗人,比如:“白发三千丈”(李白),“大江东去浪淘尽”(苏东坡),“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美丽的错误”(郑愁予)……使我们把诗当做“小品”看了。其实,那些诗人写的诗虽短,他们把自己的一生赔了进去,所以,每个诗人加上他们一生坎坷的故事就变成他们的传记一样,他们也算在诗中写了一个“个人的故事”。如今,诗人的地位可能没有古代的高,搞个人崇拜的时代也已过去了,想来诗人未来的出路可能要以小说入诗为佳,使诗中也有故事性,那么诗的可读性就会大大提高吧?

人生多宝格

五年没有回去,台北已经非常国际“化”了。细雨湿流光,旧时岁月的影像,真的已经溶化到不知哪儿去了。

同类推荐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弗洛伊德谈本能与成功

    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心里感到诱惑就对诱惑反抗,而不屈从于它的人。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满盘皆输,这是令人悲痛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人做事无外乎两种原因——成就感和性冲动。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梦的内容根源于愿望。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本书将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置于世界现实主义发展框架予以考量,深入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主题、叙事特征,以开放的视角和全局性的把握对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进行定位;论著涵盖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和诗人,基本建构出澳大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意义,通过对文本解读分析,研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背景、文化特质、思想渊源,系统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内涵。
热门推荐
  • 情魔双修之绝色锋芒

    情魔双修之绝色锋芒

    他,一个幽幻如名字般的男人,时而隐藏时而出现。却意外成为了故事的主人公,他,总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化解一切。他就是血魂,一个愿意受人景仰愿意追随他的神秘人物。穿越黑洞,幽深的森林,途中遇到各色人物与他们拼智慧,斗武功最终并肩作战,而这一而这一企图,都是为了完成它宏伟的愿望,他,能成功么?追随他到底是对是错?
  • 青衿令

    青衿令

    人生本就是一场博弈谁也不知道谁会取得胜利,毕竟运筹帷幄可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要想把握全局获得最后的成功必须要设计中计局中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真相浮出水面,阴谋也随之被揭晓曾经的过往都不过只是镜花水月一场梦人既已醒,茶亦凉离去是为了再见
  • 双面腹黑萝莉杀手

    双面腹黑萝莉杀手

    一个看似天真可爱的小萝莉,竟是商业界和黑道都闻风丧胆的黑道杀手,可爱,冷酷;温和,残忍;天真,邪恶;乖巧,狠辣……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人,再遇上他之后,曾经的一切都不管用了,只源于一个属于莫伊雨的秘密,即将揭晓……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通天盗墓录

    通天盗墓录

    所谓观山,根据山脉的走向推断龙脉所在之处,被称为寻龙诀,是摸金校尉惯用的手段。李源旨身怀道家仙法望气术结合寻龙诀自己摸出的观山望气之术,纵横盗墓界,融合悬疑,玄幻,武侠元素最新盗墓作品金仙盗墓录等待您来揭开
  • 异世重生之盛世千秋

    异世重生之盛世千秋

    如果要千秋来说,她真的是倒霉得不行。赶上商场打折去凑个热闹,却把命给浪没了;莫名重生到一个叫云落大陆的地方,成为了流岚国六公主,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快乐做个米虫,却被原主逼着上进;遇到了某人,本以为是个反派boss,对她恶意那么深鬼才理他,没想到后来却变成了两面派,一面是跟屁虫,一面逼她勤学苦练!云落大陆风起云涌,且看她如何拨开重重迷雾,巧手动天下!
  • 龙儿别跑:王妃要潜逃

    龙儿别跑:王妃要潜逃

    她,龙宫的小公主,天之娇女;他,龍国摄政王·。本来却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他的霸道强势,硬生生拧在了一起。本来就是一段不赞同的异族之恋,真的,可以实现吗?“萧霖,你,我可以相信吗?”“龙儿,这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你永远是我的人!”今生,来世,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 血染江山,美人如画

    血染江山,美人如画

    一朝穿越成大宋第一名妓——李师师。一场偶遇,她和霸道、腹黑、冷血嗜杀的完颜晟结拜为兄弟。而从那时起,完颜晟就认定要一生相护,为她覆了天下!“为了你,我愿意与天下为敌,杀人如麻,灭辽征宋,只为了你做我的王妃。你若死,我定要天下陪葬,包括我自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超凡战国

    超凡战国

    穿越到战国时期的秦枫本想靠着历史知识来争霸天下,但是……“战国七雄怎么变成三足鼎立了?这我还能接受,但怎么把全球三分了?这让人怎么玩?“秦枫凌乱地伫立于风中,孤独、弱小、可怜、无助。“骚年别怕,你还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