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3800000030

第30章 君子满朝堂(7)

张说也是个优秀的人,两人谁也不让谁,勾心斗角之事时有发生。传说,姚崇临死之前,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张说和我嫌隙已经很深了。我死之后,出于礼节,他一定会来吊丧。你们把我平时收藏的珍宝器皿拿给他看,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果他连看都不看一眼,那你们就要作好准备,很可能会有灭门之灾;如果他看这些东西,就表示你们暂时是安全的。接着,你们把这些东西送给他,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他收了东西自然会办事,你们将他撰写好的碑文马上誊写报呈皇上,并准备好石头,立即刻制。他没有我反应快,过些天一定会反悔。如果他派人来要回碑文,你们就说已经报请皇上批准,再拿刊刻好的碑拿给他看。”姚崇死后,张说果然来吊丧,看到姚崇生前所收藏的物品,爱不释手。姚崇的子侄们见到这种情形,不得不佩服尸骨未寒的姚崇。他们按照姚崇生前的遗嘱办理,得到了张说撰写的碑文,并使他索回碑文的行动落空。张说又气又笑,不无佩服地说:“死了的姚崇都能算计活着的张说啊!”

公元721年,七十二岁的姚崇去世了。这时候正是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状况很好,因此官员们流行厚葬。姚崇却对这一现象很反感。他在去世之前就告诫子孙要节俭,并将这个定为家法。姚崇的人生就此谢幕,而关于姚崇的传说却一直流传着。

姚崇之贤

武则天启用姚崇,功不仅在当朝,也为玄宗提供了最为得力的人才。

佛教在唐朝十分盛行,武则天后期对道教情有独钟,使得道教成为唐代又一大教。那时上自皇家,下至富户,无不利用宗教大捞特捞一番。但宗教盛行也引起许多的社会弊端。

姚崇对这一现象强烈不满。武则天时期,男宠张易之要把十名有名望的京城佛教高僧调往定州私建新寺,高僧们不愿意去,便向朝廷请求留在京城。姚崇接受了他们的请求,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在京城待着。张易之一再坚持要调他们走,姚崇拿定了主意,就是不肯。结果,得罪了张易之。不久就被武则天调出京城,派往灵武做灵武道大总管。

中宗时期,公主、外戚有度民为僧、为尼的权力,有的人还私造寺庙。基于此,出家人便增加了。当时有一个对寺庙很有利的规定,但凡出家人都可以免除赋税。于是一些富户强丁,纷纷出家。姚崇在做了玄宗的宰相之后,提出要改变这种状况。他的理由是:对佛教的信仰,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以前一些信仰佛教的帝王权贵,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如果真是大慈大悲,做出来的事就要有利于百姓。百姓安乐才是佛教的要旨,何必妄度坏人为僧尼,反而破坏了佛法呢?玄宗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命令相关部门,暗中调查,经过一番查证后,让一万二千多名冒充以及滥度的僧尼还俗务农。

姚崇至死还反对这种宗教流弊。他在遗嘱里猛烈地抨击佛教,无情地揭露那种把佛教传说当成既成事实的无知行径,对于抄经写像、倾家荡产、为死人造像追福等愚昧风俗也严厉批评,他说这些都是“损众生之不足,厚豪僧之有余”。他还嘲笑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也跟风追捧,成了上述种种怪现象的俘虏。姚崇认为宗教活动对百姓没有好处。他让他的子侄们多加小心,谨防上当。如果自己去世,办理丧事时,不能完全摆脱旧有习俗的束缚,在斋祭、布施等各方面,只做敷衍即可,不可铺张浪费。他也谈到了道教,提出道教只是叫人修身养性,不参与各种不必要的竞争的。后来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才走了样。姚崇对宗教的否定态度已经接近朴素的无神论了。

姚崇还是个不护短的人,对自己的儿孙也不偏袒。魏知古是经姚崇引荐成为宰相的名臣,后来被调任到东都洛阳管理吏部事务。姚崇的两个儿子在东都洛阳做官,知道魏知古是姚崇提拔过的人,就想要走魏知古的后门,谋取私利。魏知古将这件事告诉了玄宗,玄宗便找来姚崇闲谈。玄宗有意无意地问道:“你儿子们的才能和品德怎样?现在都在做什么官?”姚崇知道自己儿子的品行,也猜到玄宗话里有话,于是坦白地对玄宗说:“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洛阳,人有些贪婪,做事思虑不周,一定会走魏知古的后门。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们这些事。”玄宗还以为姚崇要为自己儿子遮掩,没想到姚崇竟然如此坦白,玄宗很是高兴。他接着问姚崇:“这些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姚崇说:“魏知古在低位之时,我曾经保护、提拔过他;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为感激我而宽容他们的行为,所以定会去找魏知古。”玄宗听后,越发觉得姚崇为人正直、高尚,魏知古反而显得有些没气量,玄宗要罢魏知古的官。姚崇忙跪地请求玄宗说:“我的儿子胡闹,犯了法,皇上你赦免他们的罪就已经是万幸了,倘若因为这个罢了魏知古的官,天下人一定会认为你是出于对我的感情才这样做的,这样会毁了皇上的声誉啊!”但玄宗认定了的事,不容易改变,魏知古最终被左迁为工部尚书。有人说,这正是姚崇工于心计的表现。其实也不尽然,他要护短皇帝会给他几分薄面,他若实话实说,保不准皇帝会觉得魏知古所说属实,把他儿子治罪,所以姚崇向玄宗坦白初衷是公大于私的。

姚崇是个脚踏实地的实干派,有着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公元716年,山东闹蝗灾,百姓们迷信宗教,不但不敢捕杀,反而在天地旁设了祭台,焚香祷告,眼睁睁地看着蝗虫吃掉庄稼。姚崇将此事上奏朝廷。他引用《诗经》以及汉光武帝的诏书,证明蝗虫是可以捕杀的。蝗虫之所以捕杀不尽是因为人力不足,只要同心协力就可以将它们消灭。他说:“蝗虫是怕人的,所以容易赶跑;庄稼地有主人,主人一定会卖力气救助;蝗虫是会飞的,在黑夜里看见火,一定会飞过来。我们在田里点上火,火边挖好坑,一边烧一边埋,一定可以消灭。”玄宗疑虑地说:“蝗是天灾,是因为不休德政造成的,你要求捕杀,这不是违反天道么?”姚崇则说:“古人就曾经捕杀过蝗虫,皇上这只是随后的为民除害的行为。这是国家大事,请皇上你考虑清楚啊。”玄宗就被说服了。但这件事却引起了朝廷的争议,朝廷内外都说蝗虫不能捕杀,玄宗便对大家说:“我和宰相已经商量过了,灭蝗一事已经定了,谁要是再反对,马上处死!”紧接着派遣御史分道督促,指挥百姓灭蝗。结果成效非常显著,庄稼也获得了好收成。

第二年,山东蝗灾又起。姚崇依照先前的做法,派人到各地督促捕杀。朝廷上议论纷纷,觉得老天在报复先前的灭蝗之举,人们都说蝗虫捕杀不得。玄宗也开始犹豫起来,便找来姚崇和他商量。姚崇说:“这些读死书的人就知道照本宣科,根本不懂变通的道理。凡事都有违反传统的时候,有时要逆流而上才是好办法。”接着他列举了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蝗灾,后果都很可怕。他分析当前的形势:“现在山东到处是蝗虫,如果田里没有收成,人们就要迁移,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素,国家就难以保住了。即使现在我们无法根除蝗虫,总好过泛滥成灾。皇上你厌恶杀戮,恐怕感到为难,请允许我下文处理吧。如果我除不了蝗虫,您可以削除我的一切官爵。”姚崇又一次说服了玄宗。

当时的汴州刺史倪若水是个死脑筋,就是不肯执行命令。他说:“蝗灾是天降的灾祸,要以仁德感动天。”姚崇知道后差点没气疯了,怒气冲冲地写信给他说:“古时,有好太守的州郡,蝗虫就不会侵犯。如果修德能够免灾的话,那么蝗灾的出现就是太守无德造成的!现在你眼睁睁地看着蝗虫毁掉庄稼却坐视不管,你于心何忍呐!如果因为这件事引起灾荒,我看你拿什么保住性命!你不要有所迟疑,否则后果自负!”倪若水见信傻了眼,他嗅出了信里的味道:不是说蝗虫是因为无德造成的嘛,那你就是无德之人。你要是治不好蝗灾,就让你好看。倪若水只好执行命令,焚埋蝗虫。他所捕杀的蝗虫共达十四万石,投入汴河的不计其数。

朝中的另一个宰相卢怀慎也反对捕杀蝗虫,说辞也不过是天所不容之类的话。姚崇力排众议,坚持进行灭蝗虫的行动。所以,尽管这一时期连年发生蝗灾,却并没有造成严重的饥荒。

姚崇的灭蝗行动,不仅要冲破朝廷上下的阻力。还要面对来自朝廷之外的非议。与姚崇同一时代的张鹫在他所写的《朝野佥载》中对姚崇大加攻击,他也说蝗虫“埋一石则十石生,卵大如黍米,厚半寸盖地;上天要是不灵,则不至生蝗,上天要是降灾,蝗会越埋越多;对于蝗灾,应该修德慎刑,以报答上苍的惩罚。”为什么不修福以免灾,而要逞杀以消祸呢!虽然还是老一套的论调,但也足见姚崇在当时要面临怎样的阻力才能将灭蝗行动进行下去。在那个思想还处于蒙昧状态下的封建社会里,想要实事求是地做一点儿事情,还真是不容易。姚崇不迷信鬼神,敢于冲破阻力,坚持灭蝗的意志和行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么?

因为姚崇的坚持,灭蝗行动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姚崇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奖赏,相反在这之后不久就从宰相的宝座上跌了下来。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时间拉得过长,成效不显著。另一个原因是,上至玄宗,下至百姓,内心里还是对灭蝗有抵触心理。玄宗即使知道灭蝗有些成效,也不愿意褒奖姚崇,他不仅要安抚他自己,还要安抚天下的人。姚崇手下犯了事,玄宗要惩办他,姚崇想帮他过关。正好在这个时候,京师大赦,玄宗特意交代不可赦免此人的罪。机智的姚崇马上意识到玄宗此举的不同寻常。他的目的已经不在犯人本身,而是针对自己来的。于是请求辞去宰相职务,推荐宋璟为宰相。后来的宋璟又成为一代贤相。

玄宗决定到东都洛阳去,此行的目的不仅是巡行这么简单,关中收成不好,粮运就要增加,皇帝到东都后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运输支出。就在玄宗想要赶赴洛阳的时候,太庙的房屋突然倒塌了,太庙倒了,在当时非同小可,说明老祖宗对你有意见了。玄宗心里直发毛,于是召见宰相宋璟、苏颐,询问他们其中的道理。他们对玄宗说,太上皇去世还不到一年,三年的丧服未满,不适合巡幸;但凡天降灾祸,都是上天在发出警告,皇上还是按照礼制办事才好,这样才是对上天的回复,就不要去东都了。玄宗很想到东都去,没有人支持是不能成行的。这个时候玄宗想起了不信邪的姚崇。于是把已经告退的姚崇找来,问他说:“我刚要从京城赶往洛阳,太庙却无缘无故地坍塌了,这是不是神灵在警告我不要去洛阳了呢?”姚崇回答说:“太庙殿原本是前秦苻坚时建造的,隋文帝创建新都后,把北周宇文氏殿移到了这里,修成了这个庙。我们使用的只是隋朝的旧殿,长时间风吹雨淋,自然会有腐损,所以它的倒塌并不奇怪。”玄宗点头称是,姚崇接着说:“高山含有朽土,都免不了要崩塌,时间长了的木头,自然会烂。这次太庙倒塌刚好和皇上想要赶往东都的时间碰到一起,这不是因为皇上要出行才使太庙倒塌。更可况四海之内都是皇上的家,去哪里都一样。东西两京,相距不远,关中收成不好,增加粮运,百姓辛苦,皇上出于爱护百姓的心理到东都去,并非没有道理。现在东都的各个部门都已经准备就绪,如果不去就会失信于天下。”玄宗听了感动得差点儿流出眼泪来,真是知己啊!姚崇还建议太宗把神主移到太极殿,重建太庙。玄宗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姚崇的建议,接着赶往洛阳。

公元721年,姚崇去世,去世前姚崇立下遗嘱,告诫自己的子孙,要适可而止。自己做宰相,经过了惊涛骇浪,能从高位退下来,老于田间是感到满足的。人终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逃避不了。接着,他又把事先分配好的家业,分给子侄。子侄们有些奇怪,没见过这样分家产的。姚崇跟他们解释说:“我见过不少达官贵人,他们死后,子孙因为失去了荫庇,渐渐地贫困下来。紧接着便产生了互相争夺的现象,最后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不仅让他们本人失去体面,也让自己的祖先蒙羞。不管孰是孰非,都会被人耻笑。另外,田地是公有的,就会互相推诿不进行管理,最后导致荒芜。我现在把它们分好了给你们,以后就不会因为这个发生争端了。”子侄们愈加感慨姚崇的先见之明,姚崇还要子侄们薄葬自己,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古人能达到姚崇这种思想水准的并不多。

姚崇最为贤德的是能着眼于现状,务实肯干。姚崇曾经问过自己的属下:“你们说,我作为一个宰相,能和历史上的谁相提并论呢?”属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姚崇见没人答话,便笑着说:“能跟管仲、乐毅相比么?”下属说:“管仲、乐毅的政论虽然不能施行到后世,至少他们可以施行到死。你的政令不断更改,恐怕赶不上他们吧!”姚崇不甘心,追问道:“那么到底可以和谁相比呢?”下属答道:“你可以算是救时的宰相。”姚崇听后竟然很高兴,认为这是很高的评价了,救时的宰相也不容易做啊!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表现了志士仁人勇当国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对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老东方大帝国,夷方外域有臣服者,有交好者,有窥视者,有骚扰、进犯者。这就使派使节远足异国他乡成为必要。由此,引出了许许多多惊险的场景、动人的故事。
  • 老舍自述

    老舍自述

    《老舍自述》从老舍全集中遴选出来的若干篇文章组成,这些文章能勾勒出作者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到去世的全过程。为了做好《老舍自述》,编者在遴选过程中,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力求选出能反映他生平的作品。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 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是一本全面讲述大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短暂却又精彩一生的人物传记。纳兰容若的诗词近年来不断升温,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因此他的诗集或者对他的诗词进行解读的图书种类不少,而且大都畅销。如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像本书这样人物传记却少之又少。本书作者晓梦斜阳光是研究与纳兰容若相关的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就花了五年。本书所展现的纳兰容若,真实、全面,许多故事闻所未闻。而且作者以女性的笔触去体会、描写纳兰容若,文辞优美,读来美不胜收。绝对媲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热门推荐
  • 爱上一只大妖怪

    爱上一只大妖怪

    【男女主互看不顺眼,1v1,诙谐,第一人称】跟随一只兔子走进了妖怪的世界,后遇一个不友善的大妖,好像挺讨厌我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我曾经跟他抢过女人!这真的是玩笑大了!不过很意外的是,他居然没杀我,但,为什么他越来越喜欢对我动手动脚的!他不是喜欢那个女人嘛!!
  • 因为你我爱上了下雨天

    因为你我爱上了下雨天

    要是说16岁以前的伊人最讨厌的天气是下雨天的还,那16岁以后的伊人最喜欢的就是下雨天了
  • 与性单恋人群的第101次较量

    与性单恋人群的第101次较量

    陈念寒原定的计划是来一中好好学习。谁知道他的同桌是林念月。那个曾经害自己差点命丧黄泉的女孩子。陈念寒表面波澜不惊,背地里已经想好了报复她的100种方法。开玩笑,理科学霸想虐人岂不是有手就行?高二的一个午后,物理老师一直骂着林念月。陈念寒直接甩了一个签字笔笔头过去,准准地投在了物理老师的秃头上:“骂完没?还是我来教吧。我教的不比你差。”【故作高冷理科学霸x装傻钓鱼文科学霸】【外冷内热全能姐姐x吊儿郎当风流少爷】双向暗恋的清水文BE还是HE权在你们
  • 美艳飞贼

    美艳飞贼

    话说江湖之中出现新的飞贼。无人知其面目,人们只是称之“美艳飞贼“。美艳飞贼劫富济贫,但主要是劫富。不过劫富偷财是不是已经不够了呢?也许还是劫色偷心才是“美艳飞贼“的目的?
  • 快穿纪事:奇葩任务萌萌哒

    快穿纪事:奇葩任务萌萌哒

    一位落魄千金,死后遇到某位系统,为了复活,开启了她的炮灰逆袭之路(实则是某位系统的找回大人之路!?)。某女辛辛苦苦的做任务,完全不知道自己真在掉入某位大人的陷阱。什么?系统骗了我?哦。什么!爱人竟然是系统口中的大人?哦。(本文1V1,男主始终是一个人)温柔的他,霸道的他,占有欲极强的他......都是他。无数次相遇,无数次告白,他们的感情早已深厚,他们的故事一直延续。
  • 站在文娱上游

    站在文娱上游

    文娱是条河,大部分人是河里面的鱼,无非有些人是金鱼,有些人是草鱼,还有些人是食人鱼……而林中却逆流而上,跑到了文娱的上游。(穿越,文抄公,nowetall)
  • 唐宋诗醇

    唐宋诗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月神世界

    网游之月神世界

    身处网游之中,却世间翻天覆地、神秘莫测......只靠我们来拯救!
  • 相公这是21世纪

    相公这是21世纪

    她因车祸曾经穿越,如今反穿而回,变了容貌,有了家累,可曾经她以为过去的就真的会过去吗。谁在车上动了手脚,谁又恨不的让她死。是豪门仇杀还是有人嫉妒她杨家少奶奶之位。当昔日的爱人挽着当年的好友带着她的孩子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心里的难堪谁能救赎再见母亲和亲人谁还能记得她,她刻骨铭心爱过的男人是否还是能勾起她的相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