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5700000007

第7章 时代篇(6)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心地善良的刘姥姥答应了王熙凤临终前的请求。刘姥姥最终没有辜负王熙凤的重托,从“狠舅奸兄”的手中救出了巧姐。对巧姐而言,虽然失去了世家千金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毕竟还是逃过了贾府衰败的劫难,过上了平淡安宁的生活,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巧姐的善终,也是作恶多端的王熙凤偶然的善举所积下的阴功。

在八十回以后,王熙凤经历的三个情节,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么,王熙凤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按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总格局,王熙凤当然是随着贾府的衰败短命而亡,具体的细节是什么呢?很遗憾,在前八十回里只有“哭向金陵事更哀”一句,但我们还是能够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做出推断:

王熙凤的第一种死法——病亡狱中。

从第五十五回元宵节后不久开始,处心积虑的王熙凤病来如山倒,得了“下红之症”,一直到八九月间才渐渐好转。但是,在八月忙完贾母的寿宴后,王熙凤再次病倒,这一次是更加严重的“血山崩”。在前八十回,我们没有看到王熙凤的病症有明显的好转,或许会有一些缓和的迹象,但紧接着的休妻之辱、变身苦力、劳狱之灾,种种劫难令王熙凤病弱的身体难以支撑,新病旧病如火山一般喷发出来。

实际上,从《红楼梦》故事一开始,王熙凤的病就一直静静地潜伏着。我们来看几处脂评:

①在第十四回,写到凤姐“赶乱完了,天已四更将尽,纵睡下,又走了困”,脂评写道:“此为病源伏线,后文方不突然。”

②在第十九回,写到凤姐“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脂评写道:“伏下病源。”

③在第四十四回,写到凤姐受了贾琏的气,“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脂评写道:“此一句便伏下病根了。”

接着在第五十五回、第七十二回又两次说到王熙凤的重症。可以说,重病,始终围绕在王熙凤的周围。那么,王熙凤因病而亡,绝望地在狱中断了最后一口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至于说她“哭向金陵”,应该是她临终前的思乡之情。

王熙凤还有第二种死法——跳水自尽。

有人会问了,王熙凤不是被关进大狱了吗?怎么还有机会遛出去跳水呢?放风也不能放这么远啊!别忘了,贾家除了在京城有家产以外,南京也有老家当。第四十六回就提到鸳鸯的父母“都在南京看房子”,第七十四回又写到一些下人“皆在南方各有执事”。对朝廷而言,抄家要彻底,就得下江南。

那么,奉旨抄家的朝廷命官下江南,干嘛要带着王熙凤呢?实际上,这跟把王熙凤扔在荣国府“扫雪”是一个道理——只有她最清楚贾府的家产状况。

坐在驶向金陵的船上,王熙凤万念俱灰。唯一的女儿巧姐已经托付给了刘姥姥,无论结果如何,她已经无力过问。面对贾府天翻地覆的惨景,王熙凤决意就此了断。于是,她趁看守不备,跳下河去。那个毒辣、阴险、欢快的王熙凤,就这样终结了自己悲惨的一生。王熙凤没有死在金陵,而是“哭向金陵”,或许也算得上是“不肯过江东”的屈辱心理吧。

王熙凤的这种死法听起来臆造的成分很多,但却在前八十回正文里有一个模糊的印证。在第五十一回,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一般认为这十首诗暗示了十个人的命运。第一首诗是“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在第五回“聪明累”的曲目中,有“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一场欢喜忽悲辛”等句,与这首诗中的“徒留名姓”、“喧阗一炬悲风冷”有些对应关系。据此来看,这首诗应该就是暗示王熙凤的命运。这样一来,诗中“水不流”、“载空舟”、“在内游”,也就印证了王熙凤跳水自尽的推测。

遗憾的是,王熙凤到底是怎么死的,两种推测都各有依据,令人莫衷一是。因为看不到曹雪芹的原稿,我们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前八十回,秦可卿、尤三姐、尤二姐死后都“归至警幻案下”,作为十二钗正册之一的王熙凤当然也要走这道手续。对于这个细节,脂评倒是给出了明确的提示。

在第二十五回,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一同来搭救王熙凤、贾宝玉,脂评强调:“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怎么个“僧因凤姐”法呢?应该说的就是王熙凤死后,癞头和尚再次出现,带着王熙凤“归至警幻案下”,完成最后的“销号”手续。

二、才自精明志自高——贾府的“布拉格之春”

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王熙凤(第五十五回)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探春(第五十五回)

1.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继王熙凤之后,在王夫人的授意下,李纨、探春、宝钗组成了“三驾马车”,成为荣国府新一代的领导集体。在这个以探春为“核心”的“临时内阁”领导下,贾府迎来了一场“布拉格之春”般的大变革——“探春新政”。

先解释一下“布拉格之春”。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股强大的波澜使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前所未有的震动,其中就包括东欧小国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大清洗的善后困难、经济增长缓慢、斯洛伐克的独立倾向等问题层出不穷,诺沃托尼的领导地位遭到质疑。1968年1月5日,杜布切克在捷共中央委员会全会上取代了诺沃托尼。同年4月,新一代领导人开始对苏联推行的“斯大林模式”和“勃列日涅夫主义”提出了质疑,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掀起了一场旨在建设“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史称“布拉格之春”。

对于捷克斯洛伐克这场颇具“离心倾向”的改革,苏联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从杜布切克执掌捷共中央开始,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各国就采取各种手段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压,企图阻挠改革的正常进行,但杜布切克领导下的捷共却不为之所动。1968年8月,忍无可忍的苏联武装镇压了这场革命,使这场改革悲惨夭折。

我们把“探春新政”比作荣国府的“布拉格之春”,说明两者之间多少存在着一些对应关系。当然,曹雪芹不可能预见到两百多年后发生在东欧的这场变革。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也算得上是社会规律性的一种体现吧。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相似之处呢?

第一,背景相似。任何一场改革,都源于现实遭遇的问题。“布拉格之春”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核心是受到了体制的束缚。探春眼前的荣国府,正是受到富贵之家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习惯力量的束缚。

第二,结果相似。“布拉格之春”在苏联的铁蹄下夭折,而“探春新政”也在王夫人的复辟下无果而终。

第三,成效相似。两场结果相似的改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人对改革充满无限的期待。但是,两场改革的出发点虽然都是着力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仅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反而使各种矛盾向着深度发展。

关于“探春新政”的具体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我们将一一展开,现在先说这场改革的背景。

先是经济上的背景。

刚才说,此时的贾府受到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习惯力量的束缚,是什么样的习惯呢?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根源都在于这个习惯——不思进取,挥霍无度。

从宁、荣二公算起,到贾琏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我们看到,在王熙凤同志的“英明”领导下,荣国府上下将这种不思进取、挥霍无度的习惯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对于贾府的景况,在第二回冷子兴是这样评价的:

“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股强大的习惯力量,再加上元春省亲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推动着贾府在挥霍的轨道上飞驰而行。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曾经提醒王熙凤:“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如果此时不采取预防措施,贾府这“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必然将面临“树倒猢狲散”的悲惨境地。但是,因协理宁国府而光彩无限的王熙凤并没有当回事,更何况“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时的贾府已经刹不住车了!

贾府面临经济危机,不仅是因为不思进取、挥霍无度的习惯力量,最直接的原因则在于农村自然经济的濒临破产。农村经济的破产,跟贾府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别忘了,贾、王、史、薛是封建社会的贵族阶层,本质上就是大地主。贾府的收入来源,首先是贾赦、贾政、贾珍等有职位人等的俸禄和赏赐,这些俸禄和赏赐都是朝廷通过搜刮民脂民膏发放的。其次,贾府还有合法的“封地”。这些“封地”里,农业税分为两种,一是由朝廷收取的“国税”,一是贾府负责收取的“地税”。相对于朝廷俸禄和赏赐而言,“地税”数目巨大,是贾府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当然,贾府还有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攫取的非法收入,比如王熙凤私自收下的三千两、石呆子的扇子等等。但是,所有这些资产,其根源都在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税赋。因此,农村自然经济的波动,必然影响到贾府这样的大地主的经济状况。随着农村经济的衰退,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那么,我们从哪里能够看出农村自然经济的濒临破产呢?在第五十三回,贾府的封地之一——“黑山村”的乌进孝前来交租。贾珍对这次交租很不满意,首先是比往年来得稍晚了一些。贾珍先是数落道:

“这个老砍头的今儿才来。”

对于这一点,乌进孝作了解释:

“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狠,耽搁了几日。”

接着,贾珍又对乌进孝的租子表示了极度不满。对此,乌进孝进一步解释道:

“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

从乌进孝的两段话可以看出,皇家、地主的搜刮,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农村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受到波及的绝不仅仅是宁国府,乌进孝说荣国府“也是有饥荒打”。

与农村经济衰退相反的是,贾府的开销日益增加。贾珍对乌进孝说:

“我这边都可,已没有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费些,我受些委屈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请人,我把脸皮子厚些儿,就可以省下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移,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

一旁的贾蓉还特意强调:

“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净穷了。”

在贾珍看来,贾府已经到了“黄柏木作磬搥子,外头体面里面苦”的境地。据贾蓉打听到的,王熙凤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可见,贾府的经济状况显然已到了“坐吃山空”的地步了!

毋庸置疑,以探春为实际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经济状况恶化这个难题。

再说政治上的背景。

无论是从时代和斗争的观点来看,还是从整个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第五十五回都是后半部《红楼梦》的起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这一回对后半部《红楼梦》提纲挈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突发事件”上。

从这一回开始,贾府的日常运转有一个大背景——老太妃亡故。很奇怪的是,也不知道高鹗是怎么想的,他在程本中把这个大前提给删掉了。脂本《红楼梦》在第五十五回开篇是这样说明的:

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

当然,此时老太妃还没有死,但也离升天不远了。那么,这个“突发事件”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去年元春在元宵省亲,今年元宵是否会循旧例呢?这里作了说明,因为老太妃欠安,元春今年没有得以省亲。脂评常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一丝不乱”,往往就在这些细节里。

第二,它将给贾府造成了一次巨大的权力真空。这一点此时没有表现出来,但到第五十八回则明确写道: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也就是说,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贾府“高层”全都出了公差。这样一来,下人们就开始肆无忌惮了,各种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有人会说了,没看到王熙凤去啊,不是有她坐镇吗?这就得说到第五十五回的第二个“突发事件”——王熙凤病重,这也是以探春为核心的“三驾马车”得以上台的最直接原因。

§§§第五十五回开篇是这样描述的: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自恃强壮,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背,一人能有许多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

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第一,王熙凤病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说,王熙凤病重,是包括贾母、王夫人等“高层”最不愿意看到的现实。这与后来王夫人出面压制王熙凤、成功复辟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王熙凤病重后,荣国府名义上还是由王夫人管理,她负责统领全局,“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同时主要负责“外交”工作。说来也巧,近日“外交”事件此起彼伏,“连日有王公侯伯世袭官员十几处,皆系荣宁非亲即友或世交之家,或有升迁,或有点降,或有婚丧红白等事”。王夫人“贺吊迎送、应酬不暇”,被整得七荤八素。

第三,正因为“外交”事务繁杂,王夫人需要在内政方面找个帮手,第一人选便是作为荣国府长房长媳的李纨。在王夫人的统一领导下,李纨相当于“内阁总理”。最关键的是,“暂令”两个字表明,李纨领导的这个“内阁”是个“临时内阁”。

这两个“突发事件”,实际上就构成了“探春新政”总的政治背景,总结起来就是赵姨娘在第六十回说的:“撞尸的撞尸去了,挺床的便挺床。”

我们再来看“三驾马车”是如何构成的。

李纨这个“临时内阁总理”刚才已经说到了,但她“尚德不尚才”,王夫人认为她这样的性格“未免纵了下人”。因此,“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这样一来,“临时内阁第一副总理”探春便走马上任。

按王夫人最初的打算,“临时内阁”执政的时间应该不会很长,“过了一月,凤姐降息好了,仍交与他”。但是,一个月之后,王夫人认为应当病愈的王熙凤病得却越发严重。王夫人郁闷了,荣国府上下这么多人,光靠李纨、探春两个,实在是难以支撑。但是,荣国府里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了,王夫人决定把薛宝钗请来加入“临时内阁”。

同类推荐
  • 牡丹亭

    牡丹亭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吉檀迦利·园丁集

    吉檀迦利·园丁集

    《吉檀迦利园丁集(精)》是诺贝尔文学奖首位亚洲得主泰戈尔代表诗作。《吉檀迦利》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1913年泰戈尔凭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园丁集》则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语言精美,读之可以嗅到百花的芳香。泰戈尔的作品对青少年有重大启迪意义,青年的冰心正是在泰戈尔的影响下写出了《繁星·春水》而轰动当时的中国文坛。
  •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女性,通过作者姜光丽个人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一路花开》从女性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折射社会前进的脚步,聆听时代敲响的足音。
  • 空间·边缘·对话

    空间·边缘·对话

    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配套经费赞助项目。全书分为三部分:世界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汇集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从文本的角度深入解读有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并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展开,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上)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上)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录诗词500余首。由《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李定广教授编选、评注、赏析,所选诗词基本覆盖《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题范围,以及备选但实际未播出的诗词若干首。作者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确保注释准确无误,赏析深入浅出,活泼平易,引导读者进入诗意的美的殿堂。本书旨在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靠的诗词读本,适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广大诗词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寂破天道

    寂破天道

    少年凌云冲被其师赶下山来,不想一回家麻烦事就接连而来。面对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他将会如何面对?神仙的传说从未断绝,但也从未被证实过!在这条未知的道路上,他能否一路平坦,超越巅峰?
  • 菲雅公主

    菲雅公主

    神族与魔族的混血公主,菲雅,一个不为神魔接受的私生女,在爱恨的夹缝中,她是否能坚强成长?色色的小白,可爱的小火龙,还有忠诚的伙伴,各个关键人物逐一登场,混血公主菲雅最终情归何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悍妃妖娆

    穿越之悍妃妖娆

    谁动了谁的琴弦响起了思念,谁守着谁的伤悲独自泪成涟,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最后血月凶兆出现,他们这世注定不能相守吗?那来世再从相见到相知,相伴,从相伴到相惜,相爱,从相爱到相依,相守,可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转生道

    转生道

    无王爷恋,无皇子恋,无皇帝恋~纯粹武打~无宅斗,我宫斗,纯粹修炼~一不小心就有百合出没~无男主~无蜜恋~少女心请勿靠近~
  • 我的人偶钢铁侠

    我的人偶钢铁侠

    元气复苏三年之后,一只钢铁侠人偶,活了!那时,幸运者觉醒了异能,修武者练出了真气……无数人掌握了力量,并开始以自己的力量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与此同时,动物、植物、微生物、病菌也获得了进化之机。人心维危,人间多灾。徐盛带着自己的钢铁侠人偶,开启了新的道路。从下水道到山林,从大地到深海,从地球到星空,毒虫何足道?敌坏尽在灰!预计直径1600亿光年的浩渺宇宙,可够纵横?
  • 冷酷王子,绝情妃

    冷酷王子,绝情妃

    殿下,王妃今天又把阁老家的钱公子打了!去跟王统领说让调集一千精骑,把那钱公子抓起来在打一次。殿下,王妃偷了您的令牌私自出宫了无事,王妃出宫你们几个还不快去给我跟着
  • 许你一世倾城无恙

    许你一世倾城无恙

    19岁的沈叶心和28岁的百里辰,在一场大雨中邂逅。从那时候起,沈叶心已深深的种进了百里辰的心里,他爱她。可是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意外,导致了他们愈走愈远,出国留学的沈叶心,一回国,就接了一个珠宝设计,可没想到的是,她接的却是百里辰公司的设计……谁与谁的邂逅,成就了此生……青春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永远是对的那方。我爱你此生,不放手。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早点遇见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乐恐惧

    极乐恐惧

    这是一个超越现实的游戏,这是一个追逐真理的漫途,亦是一个放飞自我的极乐之地。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又何为快乐?为所欲为不受束缚?解放天性超越自我?还是追求完美步临巅峰?在大时代狂潮的席卷下,所有人都无处可逃。究竟是新时代的来临,还是旧时代的崛起?快乐中癫狂,死亡中解放...欢迎来到...极乐世界
  • 凡姻素果

    凡姻素果

    (今世)-我们曾错过彼此,今世有缘重相逢,可只怨伤你心重于痕,(牢内)---“墨卿!你是如此恨我啊!呵呵!我喝!”女子的眼睛泛着透莹的泪珠……“药”落肚,那纤细的玉指在滴血的唇边蹭了一下,在湿暗的墙壁上写着:今世痴情,却换你一碗毒药,来世相遇,愿你我不再因情牵绊,如若相恋相遇,我忘此不再负初心,给痴情,只愿不落一瓶鹤顶红,和一身伤…………(来世)“柠儿……你都记起了?”男人不可思议的脸上布满痛苦,“是啊!让我记起一切不就是你想要的吗?”叶千柠冷笑让我记起一切的是你,那么结束这场孽缘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