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8900000015

第15章 倾城之恋——胡兰成(6)

跟年老色衰的妻子去争丈夫,对一个二十几岁的妙龄女人而言,显然不难。她父亲是有过姨太太的,也有过续弦,凭女人吃饭的日子,也一直如是过着。所以,她并不觉做小有何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如果一个男人已经不爱自己的妻子了,那么他的这分迟到的爱情,更会给她平添一份仿若胜利到来般的喜悦。她只知道此时他的心是自己的,其他的事情,她真的不想过多理会,只觉有一丝感动在内心暗涌。胡兰成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可以离婚。

能够如此轻易背叛多年相濡以沫的妻子的男人,谁能保证他有朝一日不这样背叛自己?但恋爱中的女人很少清醒,宁愿自欺欺人也不想从爱情的虚幻中走出来。

爱玲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经济问题,她在心里默默地说,那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于是她又沉静着回答他:我现在不想结婚,过几年我会去找你。

民国时期的大龄剩女现象已经初见端倪。既然爱玲是这样一个自强自立,凭借一己天赋就可以傲然于世的女子,那么结婚的事情,如果她觉得尚且遥远,谁都没办法不由她而去。而胡兰成也明白,一来自己的家事究竟处置得如何,有个什么结果,现在在爱玲面前无法给她确定的答案;二来时局动荡,几年之后的情形还不知会怎样,如果想让爱玲此时就答应自己什么,也未免太强人所难。

胡兰成是明白人,更何况他在情路上从来优哉游哉,不紧不慢,所以温润之中慢慢熬煮的这一壶爱情的茉莉香片,他更是不吝耐烦地懂得付出等待。

然而爱玲还是不得不重视他的求婚。而胡兰成将话题一转,先是提到她的名字脂粉气未免过重,然后又再次表明了自己一定要与她携手人生路的决心。

时间对相爱的人而言,总是愈显短暂。胡兰成见天色不早了,便起身告辞。现在留宿在这里,毕竟是不可以的。民国时期比起当代来,显然还是要拘谨和郑重得多。临走前他只淡淡说了一句:你眉毛很高。

其实他无非是想再收一房姬妾。但这么久的时间,他除了对爱玲有几番倾慕,又暗嘲她的幼稚和不善交际而外,毕竟还顾忌到她的贵族血统,以及知名作家的双重身份。所以,如果代价是离婚,对他而言倒无所谓,眼前这女子,也够资格做他的妻子了。他明白,如果想攫取爱玲的真心,像对待自己的侍妾应英娣那般单以财货之利恐怕万万不成。如果你想走近她的内心,竟连一纸婚约都无法承诺和兑现,这样的女子又岂会对你倾情?

你若说他见一个爱一个也好,但想一想,他在危难就要隐现之时,与妻儿的相背弃,不也是对他们人身安全的一种保障么?尽管他的初衷未必如此,如果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妻子也只有答应他这一条路可走。所以,后来传出他妻子提出跟他离婚,其实很显然只不过是在他的提议之下的无奈之举,也许还带有一丝解脱的意味。

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爱玲陷入了迷惑。她不能不跟姑姑商议了,因为求婚这么大的事情,又同胡兰成关门闭户地谈了这许久,不让姑姑知晓,实在是不应该的。

姑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当然你知道,在婚姻方面你跟他情形不同。

不同也好,相同也罢,既然相识一场,就是一种缘分的交集。她当然不希望这缘分被命运轻易遗落,可是如果一切就这样悄然收场,也不乏一种淡然的美感。正如她自己写的文字里,那走过之后送上的一束鲜花,带着中世纪绝望的爱情的幽怨,悲惋叹息着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时的欢娱和无奈。

而出乎她们意料的是,胡兰成竟从那日起,就接连消失了足足一两个星期,连姑姑都不免暗自嘀咕:好长时间没来了。也许他是求婚不成而作罢了,爱玲这样想着,也觉得无所谓的事情,不必让它变得繁琐,于是她每日漫步于早春的梧桐树掩映下的别有韵致的巷子,嗅着初春泥土的气息,感觉这一切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留下的,却是一丝淡淡的惆怅。

怨女怀春,兀自感伤。而这伤感却只能留给一个这样在情感和身世上日后都漂泊不定的人。他辗转于上海和南京之间,回南京时应该有应英娣陪伴,而回到上海之后,妻子那个家已断然锁不住他的心。他总是要来爱玲这里与她厮守,在夜半无人之时,他们也曾有过彻夜长谈,手牵手待到天明的幸福时光。与子偕老仿佛不再是个神话,只可惜传说的男主人公,又是一个暗解香囊,轻分罗带的情场浪子,与爱玲作品中的男人们,一点没有分别,也再无丝毫长进。

恋爱让女人变得无所适从,变得只懂得欺骗自己。

后来,传来了他与妻子离婚的音讯。他似乎真的是要给她一个名分了。她没有理由不欣然接受。于是,在好友炎樱的证明之下,她准备嫁给他。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没有素净的婚纱,也没有明艳炫目的晚礼,更无关在上帝面前宣誓时的庄严郑重,爱玲的婚礼,与这些世俗的繁文缛节都毫不相干。贵族化如爱玲,是从小就领略惯了亲朋好友的各式堂皇琳琅的婚庆气氛的,正如她在《红鸾喜》中描绘的那样,婚礼世俗而繁复,仿佛即将要做婆婆的娄太太为准儿媳做的绣花鞋一样,被压在茶几的玻璃下,映衬着鞋面上五彩斑斓的绣花图案,将整个婚礼的场地打造成水晶玻璃球,所有参与者都只能在球的表面徘徊,永远进不到里面去。可以说,无论新式或旧式的婚礼,都给张爱玲留下无法消弭的印象。

但她自己的婚礼远没有那么隆重,也无人捧场。也许这恰恰是她想要的。胡兰成的父母早已过世,而前妻子女显然不可能前来祝福什么,更何况胡兰成之娶张爱玲,无非同一个姬妾的地位相仿,即使已经扶正,也免不了日后跟胡的第二任妻子同样的命运。所以,后人没有听说胡兰成请了什么人来参加他们的婚宴,而婚礼的证明人,也只有炎樱这个从高中起就是爱玲同学的朋友为证。

一纸婚约,寥寥几笔,她便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浮游不定的汉奸文人胡兰成。那句愿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婚誓之辞,也成了被后人广为引用的语句。

爱玲也许就是喜欢这种干干净净的爱情,不需要旁人缺乏诚意的祝福,更回避了许多无谓的眼光的审视和冷冷的辞令的指摘。这些与她都宁愿不相干。爱情是天堂边上的一座被粉红色的浓云环绕的小堡垒。她藏匿于这幻境般的迷雾之中,只想从此安稳地与爱人相伴,一同欣赏斜阳落幕,余晖铺陈弥漫天际的奇景,一同玩锁回味诗画繁华的肃然静谧中宛若竹林七贤般隐遁洒脱的寥落。

她此时只是个单纯而幸福的新娘。单纯如她,似乎从未想过胡兰成汉奸的身份会给他们今后的日子带来怎样风雨飘摇的动荡。她只想静静地享受二人朝夕相伴的幸福,拥有这个许她现世安稳的男人的下半生。她只需要一个理解她、爱她的男人来包容二十几年来沧桑迤逦的情感空白。

从1944年8月到1947年六月,三年的时间里,爱玲仿佛在经历着一场爱情的长跑,只是永远达不到终点。那被雨水淋湿,被戏蝶嘲弄着的婷婷身姿,衬着烟雨迷蒙中的江南游船上静默凝伫的泪水,早已将水天相接的去处模糊成浑蒙蒙一片的凄然境地。

而他们真正的蜜月期,也不过就是短短的三个月时光。虽然日后胡兰成回忆,他们终日厮守在张爱玲跟姑姑的小住所里,几乎不问世事,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和清静,但终究他的内心不可能十分惬意坦然。他是日本人手下的文化红人,直至到了湖北主编《大楚报》,也还是为日本人拟将建立的“大楚国”效忠。此人在政治上显然不甘寂寞,从来都想广交朋友,以令自己仕途通达,成为虽改朝换代却被几个政权更迭后的君主们重用的“长乐老”。据说他还曾写信给梁漱溟,求其在毛泽东面前代为引荐。梁漱溟一介文人,竟也抵不过他几句恭维盛赞,居然认定他是个知己。这件事情日后被胡兰成视为笑话一桩。联想到后来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胡兰成这一举动可以说险些要了自己的命。这个文化汉奸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而是只身东渡去了日本。日本终究是他如父母爹娘般的依靠,他去那里为日本人当起了“儿子”,却引来诸多闲言碎语,只因他将同张爱玲的情事一再拿出来卖弄。令爱玲苦恼的是,对这样一个人,本来多说一句,都难免要出些恶语,却还不能,但也不可永远不理他。而一理会他,又难免被他当做戏耍的玩偶逗弄一番。

而此时爱玲是全身心爱着胡兰成的,根本没有识破他朝秦暮楚的浪子习气。原以为大自己14岁之多的一个中年男子,费尽心力离了婚奔向自己的怀抱,后半生就应该永远属于自己了吧?爱玲虽不是十足的性感美女,却也敌得过温婉蕴藉的大家闺秀,其文其人更是芳华绝代,同时代的女性与她几乎无可匹敌,难道这一切还拴不住一个胡兰成的心么?

然而动荡的时局还是如万马扬尘般喧腾而至了。到了1944年年底,江河日下的日本帝国,也终于要随着落日一起隐没。胡兰成虽计算着自己可能会逃过一劫,但还是提前告知爱玲,以后会夫妻分别,相隔异地。三个月的时间不长,此刻却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相信爱玲有信心将其进行到底,可是对于胡兰成,男欢女爱在他荣耀显赫之时尚且是个陪衬,更何况在险境之中,如果他寻求解脱,爱上别人就更不足为怪。他到底是无论何时何地也不甘心不在一个情字上下工夫的。只有爱玲还相信所谓的天长地久,于是戏说让他化名张牵或张招,意为无论胡兰成日后身处何地,都有一个名唤张爱玲的女子在招他牵他,感情之久长,可以比之牛郎织女,不在朝朝暮暮。即使杳无音讯,只要一息尚存,知道对方会在远方等待,也一样终身不愿违背当初的誓言。

薄情之徒,张爱玲自幼便看惯了。寡廉鲜耻的小白脸似的男人,她也是熟知的。从她的父亲本身便可见一斑。如果不是因为要靠后母吃饭,毕竟她也不会白白挨了父亲那一顿毒打。胡兰成年龄大没关系,是离异的人也无所谓,即便还要正值妙龄的张爱玲接济,也不是不能承担。可是她承担了一切,也还是不能阻止他匆匆离散的脚步,和一颗待时而动的拈花惹草的心。论承担,她是比不过胡兰成前妻的,然而前妻终究也被他弃如敝屣,更何况是一个与他并无子嗣的张爱玲呢。

胡兰成与苏青的密会,是从炎樱口中说出,又由胡兰成自己承认过的。以他的为人,这段情事应该还是由他单方面的勾引而始。苏青是离异的女人,生性果敢好强,同女强人搭边,而胡兰成昔日对她文字雷厉风行的格调,也同样是颇加赞赏。离异且有子女的苏青,显然不会像张爱玲那般难以追求,窗户纸也是不消时日便能轻易捅破的。更何况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透露过苏青离婚后生活的寂寞惆怅,总觉得女朋友比不得男人对自己的关爱来的通透结实。如果这样,她与胡兰成的关系就更是不言自明。炎樱指摘过胡兰成,与苏青密会曾被爱玲撞个正着。可爱玲居然忍了。

她毕竟是名门出身,贵族之后,显然不是世俗女子所可比拟。她不闹,不会令丈夫和朋友不堪。而给了胡兰成更大的借口。他后来跟人说过:爱玲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都爱我。其实哪个女人希望这样?爱玲爱他,所以迁就他,容忍他。正像所有其他女人一样,爱自己男人的前提,是这个男人要专情于她。可是胡兰成做不到,反而误解爱玲因对他的爱而一味妥协退让的举动,就是许他放纵的一种姿态。也许这正是他想要的,也或许只是他明知故纵的一个借口。守着明白装糊涂,一向是这种男人巧言辞令的手段。不知在胡兰成身上,是不是也大抵如此。

即使三个月的短暂欢娱,看来也暗藏玄机,并非风平浪静。所以爱玲的:我想过了,以后你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这句话,并不是没有来由的自怨自艾。她想必已经识破胡兰成的把戏,但她作品中刻画的一切男人,不也都这样世俗而不堪,她何曾单方面给过这些人任何负面评价呢?相反,她认为这些人才是时代生活的真正负荷者。所以,她起初像原谅一切世人一样包容原谅了胡兰成的无礼,连当初母亲反抗父亲的姿态都没有拿得出来。母亲毕竟是父亲结发妻子,尚且有懊恼伤心的理由,有心冷似铁的苦衷。而她张爱玲,又有什么?她嫁的是一个与前妻离异的中年男子,老道厚颜,表面却一副温文儒雅的样貌。她从一开始就没有站在正中的位置,如今也甘愿落落地做一个旁观者,甚至局外人。这样更好。因为她一向擅长从旁观者的角度,远远地俯瞰世人,这给了她洞察世事的独到的清醒。

更重要的,是她明白,苏青似乎无法同她相比。无论年龄还是感情史,爱玲都比苏青得天独厚。胡兰成离异后想娶的,毕竟是张爱玲,而不是苏青。在占据优势的时刻,她没有动摇自己对感情的信心。因为此时的天平,她自认还是倾斜于自己一方。只要有信心,她就选择继续走下去。如果连信心都丧失殆尽,她除了低到尘埃里而外,更免不了要颓然萎谢了爱情的初蕾。

胡兰成在暮色中与爱玲携手,共同品评时事,自然谈到了自己恐怕日后有难的事情。爱玲对政治并不关心,也不敏感、不热衷。可当政治上的变动影响到自己这个小家庭的幸福安康,甚至命运前途的时候,她也无法可想。以她一贯的平静淡然的处事态度,她也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顺应天意和时势。不过在爱情上,她并不甘心随波逐流,她想主宰自己爱情的生命,留住爱情匆匆前行的步履。

可是,她从此连这狭小一隅的安宁平和都难觅了,步幅也注定要在泥泞蹒跚中失了方寸。这个中年男人的感情和命运,远没有她想象中那样容易应付,于是她居然踉跄了,从此不是跌倒后又爬起来那么简单,而是让才情随着情感的逝去而一同堕入深渊,再难追溯。

因为此时胡兰成被日本人安插在湖北做《大楚报》的主编。张爱玲既已被他以离婚再结婚为代价而泡到手里,三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他考虑下一步的棋应该如何下了。除了继续为日本人效忠而外,他还可以像当初游走于上海和南京之间那样,在上海和武汉的长途跋涉的距离庇护之下,继续自己那漫长得似乎渺无边际的“寻人”之旅。他的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一个叫周训德的年方十七岁的小护士身上。看来,他同前妻的离异,实在不是为了同爱玲之间的感情,只是为了甩掉人生最大的一个情感包袱,好为自己将来的滥情铺平一条更加开阔的坦途。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表现了志士仁人勇当国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对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老东方大帝国,夷方外域有臣服者,有交好者,有窥视者,有骚扰、进犯者。这就使派使节远足异国他乡成为必要。由此,引出了许许多多惊险的场景、动人的故事。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大公报人张高峰(第三部)

    中学起,立志文章报国;“一二九”,誓言献身抗日。七七事变,阻断了求学之路;带笔从戎,起步于台儿庄战场通讯。在邹韬奋、范长江引领下踏上新闻之路,做国新社记者、为“青记”早期会员。就读武汉大学,加盟大公报社,以战地通讯员入职。一篇《豫灾实录》,触怒当局,酿成大公报停刊事件;亲历中原会战,目击国军惨败;几遭逮捕,笔耕不辍。深入西康、岷江流域,采写鲜为人知的大后方彝族地区、战时工业,留下宝贵历史记录。
  • 李清照

    李清照

    此书以简洁优美的文字、扎实严谨的史料勾勒出了李清照这位中国文学史上伟大女词人的一生。它虽字数不多,却笔笔精到;格局不大,却深入浅出。书稿清晰明了地介绍了李清照的身世,评析了她的作品,评价了她的文学史地位。可以说,这是一本古典文学的优秀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帝少通缉令:娇妻别想逃

    帝少通缉令:娇妻别想逃

    三年之后重逢,他设计将她留在身边,发誓绝对不让这个死女人再离开他一步!“三年,顾湘湘,这是你欠我的!”“你行吗?”顾湘湘狐疑的看着跟前的男人,眼神里充满了不确定。“行不行我说了算!”某男腮帮子一错,直接扑了上去……这女人,竟然敢怀疑他的能力!
  • 重生在末世前的丧尸

    重生在末世前的丧尸

    【非末世文,进化变异类别】李浩轩重生了,从末世时代重生到五十年前、末世来临之初、彻底大爆发的前一年,但他的身份却从守卫人族的英雄变成了人类的死敌——丧尸…这一年内,地球通往星空的壁垒被破开一道道裂缝,丧尸、黑暗巫师、食人魔、虫族等无数星空中游荡的种族纷纷潜入了地球,地球上的生物也纷纷开始发生了变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变成丧尸的人族英雄,又该何去何从?
  • 谁的青春不茫茫

    谁的青春不茫茫

    在初中生涯中,我遇见了谁?我经历过什么?我们走进内容“茫茫人海中遇见你们”
  • 靖乱录

    靖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家守护:丫头你别跑

    独家守护:丫头你别跑

    “大神,我错了”“错在哪”“。。。我没....唔”话音刚落,便被大神堵住了唇,“大神,你无耻”‘’你说什么?”“没啥”当独家小妹碰上全民校草,但为何又有些异样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算哪颗小星星

    你算哪颗小星星

    【快穿】舒北游走在大千世界,踏过青山碧水,不闻梨花尽数开,不问海棠尽数败,只为收集一个人的灵魂碎片。这故事听着凄美。谁曾想,她只是来催债的。虽不闻梨花尽数开,但闻十里飘香路边摊。虽不问海棠尽数败,但问新款手办哪里买。找碎片的途中,她顺便逛吃,顺便收集星形饰品和派大星玩偶手办……舒北,请别忘了干正事啊!
  • 腹黑郡主太妖娆

    腹黑郡主太妖娆

    拥有凤命的她,腹黑,妖娆,皎洁,却被众人追杀抢夺白发红眸的他,冷酷,沉默,强大,却被世人当做妖怪拥有众人追随,却抵不过她的回眸一笑......
  • 大佬的心尖小乖宝

    大佬的心尖小乖宝

    都说段班长高冷淡漠,却不知道他也会毫不掩饰自己的渴望与热情;都说段总不近人情,却没有发现他内心其实有一处柔软;都说苏宝儿配不上段清泽,却不知于段清泽而言苏宝儿是他生命中唯一的色彩。————————我从小就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他们脸上的贪婪与欲望清晰可见。但是他们却总认为自己隐藏的很好,我觉得很可笑。我从来没有见过她那样的人,她很好看透可也很难懂。我有点好奇,我忍不住去观察她,我试图去理解她的一举一动,她让我有些移不开眼。我喜欢上了她,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一直看着她,就像一只恶龙死死守着自己的心爱宝物。我弄丢了她,找不到了,我很绝望,但我相信我会找回她的。我找到她了,我看着自己失而复得的宝物,我有些不知所措,想触碰,却又害怕会像镜花水月般一触即逝。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喜欢她,后来看到了一句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想我知道了。——段清泽日记
  • 遇见猫咪遇见你

    遇见猫咪遇见你

    缘分让他再次遇到她,别人保护不了她,就让他来好好保护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