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32800000018

第18章 全万位突破沟通圃境(2)

那有没有先说不死的情况呢?有,但这种情况属于可遇不可求。因为对方的变数很多,简直谁也没有把握能够让对方百分之一百地听得进去,所以我们还是把“先说先死”看成通则,而“先说不死”视为例外。

不说也死

既然先说先死,那不说可不可以?我们再次提醒,“先说先死”固然是事实,但是长久以来,“不说”把中国人害得更惨,不仅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也让中国人养成不善沟通的坏习惯。所以,在明白了“先说先死”的道理后,要赶紧反过来告诉自己:不说也死。

小华放学回家,没有告诉父母明天老师开会,不必做作业。吃过晚饭以后便一直看电视,不明原因的父亲为此生气地质问他:“做一个学生,可以不读书、不做作业,一直看电视吗?”小华这时候才回答:“明天老师要开会,没有交代作业。难得一天这样,多看一些电视不可以吗?”

小华年轻不懂事,总认为自己很有道理,回答得理直气壮。殊不知小华如果回答得没有道理,父亲还可以骂他。如今回答得如此有道理,父亲更是下不了台,于是恼羞成怒地说:“好,老师没有指定作业,对不对?来,把课本拿来,我出十个作业题给你做,免得你浪费时光,养成坏习惯。”结果小华哭哭啼啼,做到十点还没有做完。

部属常常在受到上司的指责后才说明理由,上司没有面子,不但不肯认错,反而模糊了主题,骂到别的地方去。部属如此自作自受,实在怪不得上司。

访客一直不肯说明来意,主人干脆假装猜不出来。其实他心中有数,早已料知对方来意,但是心里暗想:你自己都舍不得说出来,我为什么要帮你说呢?似乎也颇有道理。

可见,过分强调“先说先死”,到了“知也不言”的地步,结果同样糟糕。大家批评传统社会明哲保身的弊端,便是看不惯它的变态作风。只是“不说也死”应该说给懂得“先说先死”的人听的,唯有深谙“先说先死”的道理,才有资格讲求“不说也死”。仅仅保持“我有话要说”的心态,根本没有必要深究“不说也死”的意义。

用兼顾突破两难

先说先死,不说也死,这是两难状态。中国人常常觉得左右为难,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令人伤透脑筋。

善于沟通的人必须兼顾说与不说,“说到好像没有说一样”,而又“没有说却好像说一样”,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功夫。

兼顾往往很不容易做到,却不能因此放弃。前面说过,“先说先死”并不表示绝对不能先说。当形势对我有利、对方十分信服、彼此关系密切、交情相当深厚,加上情况危急,大可以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放胆地先说。这时候表面看似孤注一掷、惊险万分,实际上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丝毫没有冒险的成分。

我们必须了解,要兼顾这么多的条件,事实上非常困难。单凭关系够、交情深,而又时机良好,已属困难重重,还要情势有利,对方信服,真是十分不容易。中国人一方面要求兼顾,一再提示“多多思考不会出差错”,一方面却又警告大家“思虑太多一事无成”,表示不太可能兼顾得面面俱到。但是,我们不能够认为,反正无法兼顾得面面俱到,不如想说就说,大家直来直去。因为如此一来,势必影响沟通的品质和效果,断然不可!

可见,“兼顾”本身也常常基于一种两难的矛盾状态:不思虑不好,思虑得太多也不好;不兼顾不行,却又实在无法兼顾得齐全。

怎么突破这种兼顾的两难呢?当然还是把“兼顾”和“无法兼顾”合起来想,告诉自己必须兼顾,也让自己明白不容易兼顾得周到的困难。于是“能兼顾多少算多少”、“兼顾到差不多就算了”这一类的想法又出现了。

兼顾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时间。有时间,为什么不多考虑一会儿,更能够兼顾得周全一些?没有时间了,马上要有所决定,当然时不我待,不能再拖,这时候就不能考虑那么多了。

时间一到,马上停止考虑。到目前为止,所考虑的诸多方案之中,哪一个最为合理?这个“此时此地最合理”的方案,把它决定下来,称为定案。

中国人在“能拖即拖”之余,必须“当机立断”。可惜一般人只看到“能拖即拖”,完全不理会“当机立断”,以致把时间都耽误了,令人觉得缺乏时间观念,常常造成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恶果。

能拖就拖,必须受到时间的限制。也就是在时间许可的范围内,才能够拖延;时间不许可,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能再拖。可见时间因素对决策者而言十分重要。沟通的时候,所能够用来思考的时间实际上也非常紧张,不能够不兼顾,也不可以为了思虑而耽误了时间,反而误了正事。

先站在两难的出发点,尽量不要匆促地立即反应。有时间多兼顾一些,考虑各种可能的变数。时间一到,依当时所找到的几个方案中,把最合理的那一个挑出来当做定案用来进行沟通,应该是有效的方式。

让对方听得进去

任何一句话认真去听,都可能听出某些道理,不可能毫无价值。但是,我们常常不在乎这些道理,却斤斤计较于对方表达时的态度和语气。换句话说,我们不认真听对方在讲什么,却十分介意对方是怎么讲的。

“你讲得很有道理,但是,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这种沟通时经常出现的责骂让我们清楚地明白,我们听话的心态,显然比较重视怎么说,而不是认真听取所说的道理。可见中国人说话,应该以听得进去为优先,而不是说得有道理。事实上,愈有道理愈容易引起听者的难堪,一旦对方恼羞成怒,那就愈加听不进去。

甲有一个好点子,向上司建议之后,并没有被采纳。甲因此向乙抱怨上司没有判断力,连这种好点子都看不出来。

乙背着甲向上司提出同样的点子。上司欣然接受,还夸奖乙很用心替公司设想。

甲的沟通技巧不良,说了半天,上司根本听不进去。对于听不进去的东西,当然不可能进一步判断它的优劣。所以甲提出的好点子上司并不采纳。听都听不进去,怎么可能采纳呢?甲最好反省自己,力求改善,而不能责怪上司。

乙比较懂得沟通的原则和技巧,知道第一句话非常重要,如果第一句话不能打动对方的心,无论怎样良好的点子,对方就是听不进去,不可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听得进去,对方才乐于接受。就算不马上做决定,至少也不会排斥或拒绝,总算有机会,可以再接再厉。

安全沟通的要领,在先要避免“先说先死”,然后再提醒自己不说照样会死,于是用心模拟,寻找可以打动对方心理的第一句话,务求能够顺利地完成沟通的任务。第一句话不能打动听者的心,恐怕就要沟而不通了。

让对方听得进去,是沟通的第一步。只有听得进去,才有沟而能通的可能;听得进去,才有互动的可能。根本听不进去,说了半天,还不是白讲?许多人沟而不通,便是对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自己说得再对,又有什么用?

为了让对方听得进去,我们很容易采取讨好的方式,尽量说一些好听的话,让对方听起来很高兴而易于接受。历代以来,出现很多小人,便是这种导向的产物。

其实,中国人是不能讨好的。因为我们警觉性很高,也就是怀疑心很重。想讨好中国人,并不简单。有礼貌地问好,不过是虚伪的表现。话说得很动听,简直把听者当做白痴。形式上的讨好,很难满足中国人的需求。久而久之,变成实质上的讨好,那就弊害丛生了。

既然中国人不容易讨好,而且讨好很容易变成小人,带来很多祸害。我们最好不要走讨好的途径,用不讨好来让对方听得进去。

所以,当对方听不进去的时候,我们宁可暂时不说,也不要逼死自己。现代人最大的缺点,在急急忙忙要开口说话,几乎忘记了古人的警语:“不说话没有人把你当哑巴!”急什么呢?说得那么快,像连珠炮一样,谁想听?

不说的时候,要用心思虑,怎样才说得通。能拖即拖,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运用得合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话要合理,说到不死

长久以来,大家见面不说正经话,却东拉西扯,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废话。这种沟通方式一直成为大家指责的对象。什么浪费时间、缺乏时间观念、不负责任、生怕把自己扯进去等不好听的话,都说完骂尽,却仍然不能改变中国人的说话习惯。主要原因就在于“先说先死”的教训,令人印象深刻,以致人们不敢轻易向它挑战。

但是,大家推来推去,谁也不愿意先说,结果仍然同归于尽。因为大家都不说,就无法沟通,也就没办法解决问题,结果还是错。

既然先说先死、不说也是死,那该怎么办呢?中国人的高度智慧表现在把两句矛盾的话一起说,化矛盾为统一,把“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这两句彼此相反的话合在一起,成为“先说先死,不说也是死”,即明白“先说先死”才会“不说”;了解“不说也死”,才会“说”。因而“站在不说的立场来说”,不至于乱说,却能够说得恰到好处,便是“说到不死”。

“说到不死”,其实就是说到合理的地步,包括合理地说和合理地不说。合理地说又分为合理地先说与合理地后说,三者妥善配合,便可以说到不死(见图10-4)。

图10-4 说话合理才能说到不死

但是,合理不合理,实在很难讲。我认为合理的,别人未必同意,这才是沟通的最难点。

孔子的建议是:“可以和他说话而不和他说,是错过了好人;不可以和他说话而和他说,乃是白费言语。”我们不妨反省一下,是不是经常失言?而又常常失人?

沟通的先决条件在不失言也不失人,同时兼顾“不错过好人”与“不白费言语”,便能达到合理的地步。

遇到应该先说的人,当然要先说;遇到不应该说的人,必然要不说。说或不说,先说或后说,必须合理,才是不死之道。

甲、乙、丙三人在一起谈天,甲问乙:“听说你要高升?”乙连忙回答:“没有这回事,从来没有人向我提起过。”

甲走开以后,乙向丙说:“我们老朋友,我不能不向你报告,上级向我提起,要我接经理的位置,我还在考虑中,不知道你觉得怎么样才好?”

乙并没有扯谎,他只是和甲的交情尚浅,不便一下子说出真实的情况,并没有欺骗的意思。

但是,凭乙和丙的交情,如果不说明真相,势必引起丙的猜疑:“难道看不起我这个朋友,连我都不敢讲真话?”为了这种事情得罪了一位朋友,甚至失去了这一位朋友,那才是真的损失惨重。

乙在“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这两个上、下限之间,对甲选择“保密到家,以免先说先死”的策略,而对丙则采取“私下透露,以免不说也死”的方式,以求“说到不死”的程度。这就是对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态度,说不相同的话。

表面上中国人骗来骗去,实际上我们最厌恶欺骗的行为。我们只是“看人说话”,机动调整而已,绝对没有存心骗人。许多人始终看不懂这一点,才觉得中国人骗来骗去,不要上当才好。有品质管制的观念,把“先说先死”和“不说也死”分别看成品质管制的上下限,对不同的人当然需要说不一样的话。话变来变去,并不代表骗来骗去。

有把握“说到不死”的人,最好“我有话要说”,也才有权利“我有话要说”。就算不利人利己,至少也不会害人害己。

“说到不死”的功夫,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磨炼。良好的开始,即在明白“先说先死、不说也死”的道理。不能因为相当困难而“不说”,更不能反正是死而“乱说”,两者都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虽然看不见,却威力惊人。

要“说到不死”,必须说得合理。很多人就是认为自己所要说的十分合理,这才理直气壮把它说出来。可见内容合理之外,尚须顾虑时空的变化。任何事理都在时空之中,唯有因时、因地制宜,才是真正合理。

理不易明,道理很难讲,不容易说得清楚明白,这是寻求合理的难处。加上理会变动,也就是随时空而呈现不同的道理,有时候说得好好的,时间一变动,就会变卦,令人把握不住。我们常常说合理就好,似乎很容易的样子,但是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公有公的理,婆也有婆的理”,沟通双方不容易获得共识。依据经验,自己说的道理总觉得比较有理,所以,合理不合理要让当事人自己说,这要比我们说老半天要有效得多。让他先说,他自己说的算数,应该是对我们有利的方式。可惜许多人爱争着先说,存心说服别人,结果徒劳无功,还责怪别人。

有人会认为: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顾虑这么多岂不是一点也不自由?不错,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但并不表示人可以不恐惧或者不理会恐惧,而是人必须更加警惕、谨慎,使自己无所恐惧。

同样的道理,人有言论的自由,并不是可以乱说,或者想说就说,而是人必须更加谨慎,更深一层考虑,使自己可以自由自在地说话,而不会造成危害。

我们绝不否认这是一个重视沟通的时代,然而,我们也不得不严肃地面对人与人愈沟愈难通的事实。理论上,沟通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实际上,沟通往往带来更多的令人头疼问题。

为了不使大家对沟通丧失信心,为了使沟通理论落实在中国社会,更为了促进有效的沟通,我们一方面深知“先说先死”的高度危险性,一方面也基于“不说也死”的深切危机感。至于是不是“说到不死”,那就有待考验,不敢妄自论断了。

郑重声明:我们的目的,仍然在促使大家有话要说,只是虔诚地期盼,“我有话要合理地说”,因为你、我、他的安宁与幸福,悉在其中,不可不戒慎为之。

同类推荐
  • 推销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推销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身处于一个推销的时代:几乎所有媒体上各种商品信息铺天盖地,无时无刻不在刺激我们的感官;而我们即使不推销任何产品或服务,也可能会需要“推销”自己。本书成功地将推销艺术与口才学结合在一起,系统阐述了如何提高和推销自己。
  • 创业前的8堂必修课

    创业前的8堂必修课

    本书全面解析了创业过程中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深度的指导,也有通俗的案例呈现。
  • 人生高起点——体验人生幸福

    人生高起点——体验人生幸福

    每一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但是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真正拥有幸福,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如何相处,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本书从幸福源于选择快乐、美德是幸福的资本、友谊是幸福的延伸、施爱的人生最幸福、工作是幸福的源泉、爱情幸福的酵母、家庭是幸福的摇篮、健康是幸福的基础等方面教授读者怎样体验人生幸福。
  • 谈判沟通攻关秘术

    谈判沟通攻关秘术

    巧借外力打开局面关于借,有人曾说:一切都是可以“借”的,借资金、借人才、借技术、储智慧。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一切你所需要的资源,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把它们收集起来并且运用智慧把它们有机地进行组合。
  • 成功难,不成功更难

    成功难,不成功更难

    《励志文集:成功难,不成功更难》是《读者》签约作家丛书之一。本书优美的文字指导青年读者构筑在当代社会中做一个好人的价值观。阅遍全书,你会发现成功、爱、纯洁等其实都与快乐密不可分。快乐渗透在我们所有的善行当中,包括克服困难、一步步向上走的过程之中。本书风格明快,情理交融,语浅意深,启人心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嫡女归来:将军,来战

    嫡女归来:将军,来战

    上一世,林玉婉惨遭丈夫背叛,妾室羞辱,身边的至亲都离她而去。这一世,重生归来,她休渣男,灭小三,斗庶妹,凡欺她者,皆数倍奉还。但是后来她发现,太优秀也是件头疼的事。锦绣:“小姐不好了,将军他又来提亲了?”林玉婉:“告诉他,成亲可以,不过婚后家里我说了算,我说东他不能往西,我让他跪着他不能站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孔子编年

    孔子编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总裁的退伍保镖

    女总裁的退伍保镖

    刚执行完军队任务的赵凌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母亲意外住院,哥哥车祸至今仍昏迷未醒。不得已他退伍回到都市,为了凑钱他应聘了元成集团老总女儿的保镖。回到都市的他,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作为女总裁的保镖,他与女总裁又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代红妆照汗青

    一代红妆照汗青

    这是一个穿越田园女,不经意间帮助她的男人们一飞冲天,而她自己也留下一段传奇的故事。对新书《仙途灵植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一观。
  • 归途恍若一梦

    归途恍若一梦

    当生命的最后一声钟响,也许才明白,苦也好乐也罢,不过是梦一场,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
  • 王爷动我妈咪试试

    王爷动我妈咪试试

    我叫秦无边,今年四岁半。我可是黑山寨最年轻的山大王哦。我一直想抢个美男做爹地,可是居然有个胆大包天的妖孽男子,敢从本大王手里抢妈咪,真是活得不耐烦了!看我不整死他!爹爹只能有一个,可是我那个迷糊的妈咪也分不清谁才是我的亲生父亲,那我该选谁做我唯一的爹爹呢?
  • 斗罗之最牛院长

    斗罗之最牛院长

    「穿越文」我陈幕穿越了,到了斗罗大陆,成了一只白虎,哎……。在星斗大森林呆了几十万年,“不行,我要去人类世界”从此开始了他的一生…………『请注意:这里和原著不同,无cp』
  • 荒神特警队

    荒神特警队

    魔兽入侵,末日降临,地球陷入一片危机和恐慌之中。荒神特局挺身而出,拯救万民与水火,而他们,身负救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