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8900000010

第10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1)

我们对于历史人物常常加以分门别类,例如说甲是政治家,乙是军事家,丙是文学家,丁是艺术家等等。这种习惯,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有 “循吏列传”、“酷吏列传”、“儒林列传”、“游侠列传”等分类法。其实,人的一生非常复杂,一个人既可能有多种才能,又可能有多种事业,苟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对于复杂的历史人物先加以简单化的分类,再人为地加以拔高或者贬低,就会使得其人面目全非,掩盖了历史的真相。

对于某些成就非凡,一生事业又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我们就很难用简单的分类法来加以概括。例如汉代的张衡,他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是全世界最早测定地震的仪器,自然是不折不扣的天文学家;但是他的《两京赋》、《四愁诗》脍炙人口,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位文学家。又如北宋的范仲淹,他既是主持庆历变法的政治家,又是捍卫西北边疆的军事家,更因《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而成为后世长期仰慕的志士仁人。

首先以清廉与敢言而出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两岁时就死了父亲,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他就以朱为姓,名叫朱说。在渐渐长大之后,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就涕泣辞母,外出发愤求学。他先往山东长白山醴泉寺中读书,后复往睢阳就读于应天书院。在读书时,生活极为艰苦,即所谓“断薤画粥”,每天煮粥一大碗,划为几块,进食时断薤数茎和盐而食。读书疲倦了,他就以冷水洗脸,提提精神。后来他中了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就迎养母亲。到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时,他才改回原姓,更名仲淹。他并不以母亲改嫁为耻,一生中与朱氏异父兄弟友好相处,经常往还,足见他的为人很有人情味,不是一个读死书的道学先生。

他先后担任过学官与东南的一些地方官,以为官清廉与敢言而出名。宋仁宗初即位,刘太后临朝听政。仁宗曾经率百官向太后上寿。范仲淹大胆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不应拉百官同列,并且上疏请太后归政于皇帝。大家都为他的敢言捏一把汗,幸而宋仁宗对人宽厚,范仲淹并未因此获罪。太后去世后,他被召进京,担任右司谏(言官)。

有一次,江、淮大旱,又受蝗灾,百姓流离失所。范仲淹上书请派员前往安抚救济。朝廷没有及时批答,他很不客气地急奏:“如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宋仁宗并没有因此而不高兴,立即指派他前去安抚救济。他所到之处,开仓放粮,并且豁免一些苛捐杂税,使得灾区百姓得以度过困难时期。在完成救灾任务回到京城时,他特意把当时灾民所吃的一种名叫“乌味草”的野草运回几大捆,献给宋仁宗,请传示给六宫贵戚,要大家知道民间疾苦,劝戒奢侈浪费之风。

范仲淹担任言官,对任人唯亲、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随时发现,随时揭发,这不仅得罪了一大批贪官,而且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因为吕夷简就是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的总后台。吕夷简派人劝他“不要妄议军国大事”,名为劝说,实为威胁。他无所畏惧,坚决抵制,表示宁可丢官丢命,也不愿姑息养奸。吕夷简知道他不好对付,就用调虎离山之计,把他“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也就是让他去担任“首都市长”。因为当时的开封是京城,皇亲国戚、勋臣贵族大都住在这里,倚官仗势横行不法的事情太多,地方官管不胜管,穷于应付。吕夷简以为他陷入一团乱麻似的繁琐的事务之中,也就无暇他顾了。范仲淹心中有数,抱着既不怕丢官也不怕丢命的决心,走马上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于任何案件,他都秉公执法,追查到底,对于有罪的人一律上奏朝廷予以严惩。在奏请处理几件大案之前,范仲淹作好了思想准备,先将“家藏之书有言兵者悉焚之”,并且告诫子女说:“我为国家除奸,必然得罪权贵,可能遭到杀身之祸。我死后,你们勿再走上仕途,只以耕读传家,教书为业。”范仲淹怀着必死的决心与那些不法的权贵较量,居然得到朝廷和一些正直官员的支持,一再获胜。仅仅几个月,他就处理了几件大案,使得素称难治的开封“肃然称治”,出现一片新气象。当时京城内外有民谣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城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他对开封的治理,给20年后的开封府尹包拯做了榜样。

为了除恶务尽,彻底揭开吕夷简任人唯亲,朋比为奸的真相,范仲淹亲自绘制了一幅《百官图》,献给宋仁宗。图中一一注明,哪些官员是循序升迁,其官职是合法得来;哪些官员不次提拔,其官职是非法得来。并且建议:“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这样一来,他和吕夷简的矛盾就趋于白热化,达到势不两立的程度。最后是两败俱伤,范仲淹外调,吕夷简亦罢相。由于西北边疆军情吃紧,许多城寨失守,范仲淹自请到前方效力,于是进龙图阁直学士,出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文臣出身的范仲淹从此脱离了与官场腐败现象作战的无声的战场,慷慨地走向保卫祖国边疆与入侵者作战的有声的战场,开始进入军旅生活。

“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军旅生活

自1038年起,西夏开始兴兵犯边,宋廷损兵折将,连失数城,重镇延州(今延安)成为孤城一座。1040年,范仲淹自请出镇延州,防御西夏军队,保卫祖国边疆,前后历时4年。

古语曰“兵不厌诈”,民谚云“慈不掌兵”,这些话并不可靠。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前后4年,始终保持着一种仁者胸怀。他对自己人号令严明,爱抚士卒,被士兵们视为慈父;对于敌人,他也很讲诚信,他打胜仗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并不是欺诈的手段。在他镇守延州之时,加紧训练,更番出击,西夏人很畏惧他,相诫说:“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原先当地的羌人常为西夏所用,范仲淹先后招抚羌酋600余人,皆以诚信相待,从此羌人十分敬爱范仲淹,称为“龙图老子”(因为仲淹曾任龙图阁学士)。西夏最后被迫请和,与羌人助宋大有关系。从来善用兵者,并不希望能杀多少人,占多少地,而是希望达到作战的目的(以战促和)。1043年,西夏终于请和,正是范仲淹以诚信治军得到的成功。西夏请和之后,宋仁宗召回范仲淹,任为枢密副使(管理全国军事的副长官),就是充分肯定他治军的功绩。

范仲淹在前线4年,以军旅生活入词,作了几首《渔家傲》,但是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首,即《渔家傲·秋思》。词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写得苍凉悲壮,使得从晚唐五代以来多写“绮罗香泽”的词风为之一变,成为词坛上苏轼、辛弃疾一派豪放词的先驱。后人多推苏词为豪放派之祖。其实,苏东坡在1075年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时所说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天狼星借指自西北入侵的西夏)”不过是写写自己的豪情壮志,希望朝廷有一天能派自己到西北边疆去对抗西夏,杀敌立功而已,他并没有军旅生活的实践。而在30多年前,范仲淹却以文人领兵,真正奋战在西北边城,为保卫祖国经历了三四年的军旅生活。范词的写景、抒情都比苏词要真实得多。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朱德与八路军

    身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为了表明红军奔赴前线抗日的决心和勇气,慨然写下一篇誓词: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复图占外蒙,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朱总司令神采奕奕地站在主席台上,率领八路军健儿高声朗诵《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迪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造出来的伟大发明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爱迪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发明大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热门推荐
  • 全球寂静

    全球寂静

    原型参考寂静岭。一次意外导致两个时空的交错,一场屠杀正在降临。全球将面临致命灾厄,教会复苏,妄图召唤宇宙阴暗角落的邪恶意识。诸神黄昏,天启之战。伪神降临,人类能否背水一战...
  • 魔剑情封缘

    魔剑情封缘

    慕容芷雪:“混蛋,明明你那么爱我?为何却总是选择逃避我对你的感情?”夜雨曦:“我……”惜叶紫樱:“你怎么可以这样?难道你真的要毁了这个世界才甘心吗?”夜雨曦:“呵?你心系天下,所以选择放弃了我,为何我不能为了得到你,而毁了这个世界?”冰蓝:“花心大萝卜,我要吃醋了。”夜雨曦:“呃…那个…冰儿,我……”
  • 江山策之美人无双

    江山策之美人无双

    袅袅熏香升起,在空气中盘旋,一圈,又一圈……“铃铃……铃铃……”玉足踩在精致的地……
  • 卿本佳人之离玉歌

    卿本佳人之离玉歌

    柯伽沫本是柯府遗弃的大小姐,却被“父”寻回,代妹出嫁,嫁给了天水国的痴傻王爷。在后来的生活中,柯珈沫早已经对痴傻王爷董桦铯芳心暗许。但是在天水国的太后的生辰宴上,柯珈沫却被自己的夫因为国家利益而放弃,此后才知,柯珈沫本是蓝水国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只是因为要替母亲寻找药引,才来到了天水国。后来的柯珈沫便改回原名楚玉离,随哥哥楚眸晗回到蓝水国。在楚眸晗的婚礼上,柯珈沫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董桦铯。现在的董桦铯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不再是痴傻王爷。
  • 关中灵异鬼尸(下)

    关中灵异鬼尸(下)

    关中灵异鬼尸(下)内容简介:陕西关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作为十六朝古都,一些诡异的事件跟它厚重的历史一样,成为陕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五叔”、“五爷”是阴阳世家“任家”的后人,在祖传的职业之下,我们在《任氏家言》的指导下,成为阴阳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灵异之旅……
  • 深红天空

    深红天空

    他是一只东方的吸血鬼,没有出众的相貌,没有惊人的力量,也没有深厚的氏族背景,自他拥有记忆,就已经是21世纪。他努力活着,只为了不想死,是的,吸血鬼不是不死的。他是个屌丝,是个积极好学的阿Q,很二,很白痴,很傻帽,当然偶尔也会高大上一回。但其实,他很孤独,很高傲。日子如同白开水,却黑白分明,是没有半分让人感觉生机的色彩。他没有血缘家人,好像也没有完整未来,整个世界从来都好像是他一个人的,没有人进来,他也从来出不去。是的,能进入他的世界的,全是吸血鬼……《东方吸血鬼》《我是一只吸血鬼》《深红天空》《暮光之臣》《不死的血液》
  • 没什么是我买不到的

    没什么是我买不到的

    买买买,买买买!所有统统都要买,买死人复生,买世界和平,买宇宙无敌,买位面最强……你记住,没有什么是我买不到的!只有一个问题。老纸没钱!————————本书又名《明明我这么穷,你却偏拿好东西来引诱我》、《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你给我钱解决不了的》、《带货我是认真的》、《无所不能的二道贩子》
  • 小小传说

    小小传说

    小小死了,以一种最让男人觉得没面子的的方式死了。然后小小就走上了轮回重生之路,遇到了女鬼苏七七,苏七七告诉他说他是她第一千个客人,所以他的轮回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否则的话,苏七七会很麻烦。结果真遇到麻烦了——小小误打误撞喝了孟婆汤的解药,脱离了轮回的桎梏。这是大事情,于是小小就只能不停的轮回,而苏七七也只能不停的跟着他轮回……
  • 莲问:三世不负倾城歌

    莲问:三世不负倾城歌

    一世为师,她终不得而死,血泪动天,含着的是恨,二世路人,她掏人心肺,成为魔人,成他人傀儡,三世夫妻,十丈红尘,她终得他心,他终肯认她,尽管受尽千般苦,万般泪,三生三世,三世师徒,解不开的情,解不开的爱。镜花水月竟成空,似水有意自空流。玉魂决绝莲生叹,三世不负倾城歌。
  • 网游三国之乱世神医

    网游三国之乱世神医

    追风马,马踏大江南北,方天戟,戟打长城内外,济世针,针刺枭雄铁胆,手术刀,刀切奸佞鬼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