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8900000019

第19章 古来第一大贪官和(1)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是谁?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我们有足够的数据可以说明,是清王朝乾隆晚期的宠臣和。

清高宗弘历在位60年(1736—1796),年号乾隆。他即位的时候是25岁。到了85岁,他当皇帝当厌烦了,就以不敢超过康熙在位的年限为由(康熙在位的时间为61年),传位给第15个儿子 琰,改元嘉庆,自称太上皇。但是对于国家重要政事他仍然要管。直到1799年他病死,嘉庆才当上了有名有实的皇帝。

和是满族正红旗人,出身文生员,少年时候在官学中读过四书五经,略通文墨。他成年后在乾隆的銮仪卫当差,是个三等侍卫。有一次,乾隆要乘銮舆,仓卒间找不到黄盖,乾隆厉声责问:“此谁之过?”那些侍卫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有和 站出来高声回答:“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看他眉清目秀,声音宏亮,应对自如,颇为赏识,就坐在銮舆内一边行进,一边问他一些四书里的问题。也亏他还有一点小聪明,“奏对颇能称旨”。乾隆十分满意,叹曰:“侍卫之中,居然还有人才!”立刻把他从三等侍卫升为御前侍卫,总管仪仗队。

和 的长相不错,更兼能说会道,一副笑脸迎人,常常跟随在乾隆身边,不失赢得皇帝好感的机会。他又耳濡目染,学会了一整套拍马屁的工夫,平时仔细观察皇帝的一言一行,猜测其心理和爱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摸清了皇帝的脾气和习性。遇到事情,用不着皇帝开口,他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立刻操办,让皇帝省心、满意。于是他得到皇帝的欣赏,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短短几年,就由侍卫升副都统,升侍郎,升尚书,升大学士。到了1776年,他居然当上军机大臣,参与军机大事。1782年任户部尚书,太子太保,掌握财政大权;1784年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掌握人事大权;1786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位极人臣。乾隆又把他的儿子丰绅殷德招为和孝公主的驸马。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足见皇帝对他的宠信,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首辅。

和从1776年开始受宠当权,到1799年被嘉庆赐死、抄家,在前后20多年中间,他充分利用乾隆对他的宠信,独揽大权,集财权、人权于一身,成为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人物。他这一辈子,就跟定了一个人———乾隆;他平时所想的,所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拍马逢迎;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揽权纳贿,贪污发财。他在掌权、用权的时候,在形式上当然也做过许多不同的工作,但是那些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贪污,是敛财。经过毕生的努力,他的贪污“事业”的确大有可观。只就赃款的数字而言,他在中国历代的贪官中,可以列为榜首。

由于历代的生活水平不同,所使用的货币币值也不同,要想对历代贪官的赃款数字加以纵向比较,有很大的难度。笔者认为:不妨采用一种很笨的方法来进行比较,那就是把历代大贪官的赃款数字和当时的国家岁入(整个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比较一下,看看其比重有多大,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东汉一代的的大贪官,由外戚而当上大将军的梁冀权倾天下,专权纳贿,成为巨富。到他事败抄家,估计他的家产所值约为当时朝廷岁入的一半。从魏晋直到明代,被朝廷明令抄家的大贪官为数不少,不下百人,但是抄家所得的赃款数字够得上当时朝廷岁入数字的,寥寥无几。而和 抄家所得的赃款,竟然是当时朝廷岁入的十倍以上。

和贪污所得的天文数字

和在未得志之前,“家贫”;当权20多年之后,富甲天下。他究竟贪污了多少?在抄家的清单上列出的财产数字如下:

正屋一所(13进72间)东屋一所(7进38间)西屋一所(7进33间)徽式屋一所(62间)花园一所(楼台42座)东屋侧室一所(52间)钦赐花园一所(楼台64座、四角楼更楼12座更夫120名)杂房(120余间)古铜鼎(22座)汉铜鼎(11座) 端砚(700余方) 玉鼎(18座)宋砚(11方)玉磐(28架)古剑(10把)大自鸣钟(19座)小自鸣钟(19座)洋表(100余个)大东珠(60余颗,每颗10两)珍珠十八颗手串(共226串)珍珠数珠(18盘)大红宝石(180余块)小红宝石(980余块)蓝宝石(大小共4070块)宝石数珠(1008盘)珊瑚数珠(373盘)蜜蜡数珠(13盘)宝石珊瑚帽顶(236个)玉马二匹(高一尺二寸,长四尺)珊瑚树10棵(高三尺八寸)白玉观音一尊 汉玉罗汉十八尊(长一尺二寸)金罗汉十八尊(长一尺八寸)白玉九如意(387个) 玺大燕碗(99个)白玉汤碗(154个)白玉酒杯(120个)金碗碟三十二桌(共4288件)银碗碟(4288件)嵌玉如意(1601个)嵌玉九如意(1018个) 水晶酒杯(123个) 金镶玉簪(500副) 整玉如意(120余枚) 金镶象箸(500副) 白玉大冰盘(25个) 玺大冰盘(18个)白玉烟壶(800余个) 玺烟壶(300余个)玛瑙烟壶(100余个)汉玉烟壶(100余个)白玉唾盂(200余个)金唾盂(120个)银唾盂(600余个)金面盆(117个)银面盆(233个)镶金八宝炕屏(40架)镶金八宝大屏(23架)镶金炕屏(24架)镶金炕床(20架)四季夹单纱帐(全)老金缕丝床帐(6顶)镶金八宝炕床(120架)嵌金玻璃炕床(32架)金珠翠宝首饰(大小共计28000件)金元宝一千个(每个重100两,计银1500000两)银元宝一千个(每个重100两)赤金五百八十万两(估银17000000两)生沙金二百余万两(估银18000000两) 元宝银九百四十万两 洋钱五万八千元(估银40600两)制钱一千零五十五串(估银1500两)

当铺七十五座(查本银30000000两)银号四十二座(查本银40000000两)古玩铺十三座(查本银200000两)玉器库两间(估银700000两)绸缎库两间(估银800000两)洋货库两间(五色大呢800板、鸳鸯170板、五色羽缎600余板、五色哔叽200余板)皮张库一间(元狐12张、各色狐1500张、貂皮800余张、杂皮56000张)磁器库一间(估银10000两) 锡器库一间(共估银64137两)珍馐库十六间 铁黎紫檀器库六间(8600余件)玻璃器皿库一间(800余件)药材房一间(估银5000两) 人参六百八十余两(估银270000两)貂皮女衣(610件)貂皮男衣(806件)杂皮男衣(806件)杂皮女衣(437件)棉夹单纱男衣(3208件)棉夹单纱女衣(2108件)貂帽(54顶) 貂莽袍(37件) 貂褂(48件)貂靴(120双)地亩八千余顷(估银8000000两)

另抄刘(全)马二家人财产清单:

宅子内外大小共182间 金银古玩(估银3686000两)衣饰器皿(估银1413000两)洋货皮张绸缎(估银30000两) 人参(估银40000两)地亩六百余顷(估计600000两)当铺四座(本银1200000两)古玩铺四座(本银40000两)市房二十七所(契价银2500两)

以上这些财产一共值多少银子,萧一山《清代通史》一书中作了比较详细的推算。书中说:

和家产共109号,内有83号尚未估价,已估者26号,合算共计银223895160两……以上清单,俱系传抄之本,确实与否,尚难断定也。总之,私家记载,虽不无耳食之处;官书所云,亦难免隐吞之弊……呈明入官者(即上缴国家财政的)仅属此数,余则流入大内(进入嘉庆的小金库),或赏赐臣下矣。和 家财,以比例推算之,殆不下八万万两。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两次赔款总额,仅和 一人之家产足以当之。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 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之半额而强(半额只有七万万两),岂非可惊之事!呜呼!以数万万之母财,而置诸不生产之地,民生焉得而不贫困耶!

和这个大贪官当权20年,居然能把10年以上的政府岁入全都装进自己的腰包里,贪污数字之大,堪称空前绝后。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清王朝的乾隆时代,自有原因,绝非偶然。

在两千多年的专制王朝时代,中国的历史常常是一治一乱,治乱相间。大乱之世是出不了大贪官的。试想:田园寥落,骨肉流离,老百姓已经民穷财尽,苟延残喘,家无隔宿之粮,你就是想当贪官,又到哪里去贪?所以,贪官总是出在治世,至少是天下粗安的时候。既然称得上治世或者天下粗安,总能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也就是说,会有法律以及民情风俗、伦理道德管住你,使你不敢乱来。我国虽然从秦汉起已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把天下的财富都算做皇帝一人的私产,把天下的臣民都算做皇帝一人的奴仆。但是皇帝也只能是“受命于天”,来管理天下的老百姓而已,要想把老百姓的钱财全都装到自己的腰包里,那也办不到。在历代王朝中,虽然君权至上,但是宰相也还有“相权”,能对君权起一定的制约作用。皇帝过于胡作非为,搜刮民间的财富太过分了,宰相和言官也会起来说话,即所谓“进谏”,加以劝阻。因此,在明代以前,不要说是贪官,就是皇帝本人想要挥霍过度,也不可能。

自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让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以来,就更有利于皇帝的独断专行。明、清两代虽把大学士称为相国,那只是喊得好听,其实大学士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长而已,只能遵命办事,并无前代照章行事的相权,大学士在皇帝面前只能是唯唯诺诺。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如果能干一点,责任心强一点,重要政事都由自己处理,不让大权旁落,国家还可以维持粗安;皇帝如果糊涂、懒惰,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代理,大权就会旁落。大权如果落到一个书呆子手中,虽然做不成多少大事,总还可以把摊子守住,不会出大乱子;如果落到了小人手里,那就太可怕了。小人做事,根本不顾大局,只谋眼前的私利,必然会把国家大事搅得一塌糊涂,乾隆晚期让和 当权,就是这种情况。

明代出过不少贪官,但是所贪的数字都不太大。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明代惩治贪官,从来严厉。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贫民,对于贪官污吏一直存在一种仇恨心理,所以反贪污反得特别厉害。贪赃在60两以上的贪官,不仅枭首示众,还要剥皮实草。官员的公座之旁,往往挂上过去贪官剥皮实草的躯体(好像动物标本),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恐怖的做法,确也起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当官的要想贪污,总是心存恐惧,不敢为所欲为;当了大贪官的,只是几个无知无识的当权太监而已。科举出身的贪官严嵩自己贪污起来,还是顾虑重重,敢于放手贪污终于招致家破人亡的是他无知无识的儿子严世蕃。其二是明代的内忧外患连绵不断,国家财政左支右绌,从来没有宽松过。就算是小人当权,敢于放手贪污,由于国库空虚,底子太薄,你又能贪污得了多少!

清代的经济情况就要好得多。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计130多年,在整个清王朝中算是一个比较安定的时期。自从三藩之役结束,台湾收复之后,对内对外都没有比较重大的战事,生产逐渐恢复,经济开始繁荣,国库也就充实起来。乾隆三十四年(1769)以后,国家财政收支年年都有节余,库存银两每年都能保持在7000万两以上。就在这个时候,和 开始当权。可以说,和 当权的这一段时期正是清王朝经济情况比较宽松的时期,所以他才能大贪特贪,聚敛到这么一笔天文数字,成为天字第一号大贪官。

乾隆酷似隋炀帝

虽然在乾隆晚期,承平日久,国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虽然清代也和明代一样,君主高度集权,皇帝本人或者他的宠臣有大肆聚敛的可能;但如果找不到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和 再有本领,也贪污不了这么大的数字。和 善于拍马逢迎,也得找到一个喜欢拍马逢迎的对象。好大喜功,既贪利又贪名的乾隆,正好是一个理想的对象。和 的拍马逢迎,正对他的胃口;和 的敛财本领,正合他的需要。于是乎一拍即合,他对和 也就宠信有加。他们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共生”状态。我们要想了解和的为人,最好是先了解一下乾隆的为人。

笔者认为,从表面来看,乾隆和隋炀帝迥然不同,但仔细分析,乾隆却有很多地方酷似隋炀帝。也许有些读者不赞成,因为盖棺论定,隋炀帝是个暴君、亡国之君;乾隆虽然是个两截人物(早期奋发有为,晚期骄奢淫逸),但是总的说来,还不失为被御用史官长期讴歌的“康乾盛世”的创建者之一,还算是个略有作为的皇帝,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不必空口说白话,争论是非短长;不妨对他们的一生经历作一番认真的比较,就会看出他们之间确有不少相同之处。

一、他们都是生逢盛世的幸运儿。在历史上,有些皇帝生在一个倒霉的时代,不管怎么努力都难以力挽狂澜。例如汉献帝在被扶立的时候,早已大权旁落,根本无法有所作为;例如崇祯帝即位之时,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不论如何挣扎都逃脱不了覆亡的命运。隋炀帝出生在北周的贵族之家,成年以后正好接手父亲隋文帝的开国大业,志得意满,不可一世。乾隆25岁即位,继承了康熙、雍正两朝所培植的国力,所积累的财富,可以为所欲为。他们都是皇帝中的幸运儿,纨 子弟。

二、他们都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如果手里没有本钱,要想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也不可能。隋炀帝本来就手握兵权,指挥了平陈的战事,立了大功。在远征高丽时他受了挫折,就大闹意气,不计代价,非灭高丽不可。乾隆自己不懂军事,只凭财大气粗,更兼死要面子,每每乐于用兵,一旦打响了,又非打赢不可。所以在他60年的皇帝生涯中,发动过10次战役,被御用史官歌颂为“十全武功”,他在晚年也自称“十全老人”,以此自豪。其实这10次战役,并非全胜。有些战役,完全是小题大做,全无用兵的必要,一仗打下来,可以说是得不偿失。但他为了自己争个好名声,不惜一再发动战争,牺牲广大军民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命,大玩打仗的游戏。

三、他们都附庸风雅,自诩为风流才子;他们都是自大狂,不仅自认为大有武略,而且自认为大有文才。隋炀帝能写几首艳诗,就敢于自夸“只凭做诗,我也该当这个皇帝”。薛道衡能诗,有“空梁落燕泥”一语为时人所传诵。隋炀帝十分妒恨,把他杀了之后,还得意地说:“尚能作‘空梁落燕泥’否?”乾隆爱好诗词,他在巡游天下之时,到处吟诗题词,卖弄自己的本领。同时他又自诩高明,常常在汉人的诗词中去找毛病,一再大兴文字狱。

四、他们都爱好到处巡游,特别是巡游富庶的江南。隋炀帝三下江都,乾隆六次南巡,所动用的人力之多,耗费之大,沿途扰民之甚,也都非常相似。

同类推荐
  • 求知文库-生物学的开拓者

    求知文库-生物学的开拓者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为生物学的发展以及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 权谋曾国藩

    权谋曾国藩

    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中,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让他游刃有余。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
  • 慷慨悲歌:谭嗣同

    慷慨悲歌:谭嗣同

    本书描述了谭嗣同慷慨激昂的一生。内容包括: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甲午战败、仕学思想、光绪皇帝、维新之路、袁世凯其人等。
  • 廉能第一于成龙

    廉能第一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明清时代山西省永宁州人。为官以清廉正直、精明干练、勇于任事著称,平生三次在官员政绩考核中被举为“卓异”,又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卒后谥为“清端”,是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大清官之一。于成龙一生信奉“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又信奉因果报应、行善积福的佛道观念,总结出独特的“天理良心”格言。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他过的是一种类似出家修行的清苦生活。布衣蔬食,淡薄自甘,平生的物质享受,大概只有每晚的一壶老酒而已。他从不贪取一丝半缕的不义之财,反而经常捐出俸银,用于赈灾济贫等慈善公益事务。当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之时,他经常典当衣物骡马,以糠粥青菜勉强度日。后世流传了他大量的清廉传奇。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热门推荐
  • 不完整的天空:来自中国单亲家庭的成长报告

    不完整的天空:来自中国单亲家庭的成长报告

    本书向你分析了单亲孩子的成长个案,直视了单亲家庭生存状况,传授了单亲家庭和谐教子的技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学渣的升级系统

    女学渣的升级系统

    木易是一名作家大大,写过几本书都惨烈的扑街了。在她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个顶个的聪明绝顶,美艳动人,气质A,身材好。木易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起来后,居然发现自己穿书了。居然是自己书中的废柴杨二妮居然还是在念高中的杨二妮作者大大可是一点都不想上学的哇要命的是杨二妮的同桌居然是个学霸天天追着要给她补课“系统,系统,还是把我送回去吧。”“你是不要我了吗?”某个傲娇男正在二妮的臂弯里撒娇。“算了,这里还不错,凑合着过吧。”“我大学要去清华。”“啊,那么远呀,我只想待在杭州。”“那我还是考浙江大学吧,我怕我老婆跟人跑了。”
  • 故事会(2020年2月下)

    故事会(2020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和猫娘混生活的日子

    和猫娘混生活的日子

    闲人李锐乔迁新居,但是刚到家就有几个超级大的箱子堆在门前李锐(黑人问号):“exm???我好像没有网购东西啊?”突然,箱子自己打开了,从里面蹦出几只猫娘猫娘:“请多关照了,主人大人”从此,超级小的房间和很多的人过上了忙碌的生活不过···无良的作者从来不会放过男主的···嗯,你们会知道的···
  • 杀手不好拐:哎哎,你别跑

    杀手不好拐:哎哎,你别跑

    君可月觉得,她一定是脑子被驴踢了。为什么身边多出来一个跟她“同组织”的人就傻乎乎的信了?应该查一查呀。没办法,现在迟了。如今,这个人不但跟她不是同组织,竟然还是她仇家?还想把她拐到他们组织去?哼哼,小心本姑娘杀了你。某人无奈一笑:这个杀手不好拐。
  • 至尊龙刺

    至尊龙刺

    他们游走在祖国的边境,守护边疆,抵御外敌。他们奔赴于世界各地,扬我国威,震慑他国。黑夜幽灵,战火亡灵。手掌龙刺,一刃封喉。
  • 一定要低调

    一定要低调

    自认怀有一腔正义的梅明同志在国外干了十多年的暗黑保镖(转保护坏人的),终于辞职不干。回国打算隐居……刚一回国被国安局列为重点监视对象,同时引来了一群想名扬天下而要杀死他的愚蠢杀手……“派这么漂亮的女人24小时监视我,这是几个意思?”梅明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窗外探出的脑袋颇为无奈……
  • 若为池中物

    若为池中物

    林瀚君一直认为自己很拉菜,结果出了秘境以后,妖王做了她的宠物,鬼王见了她转头就跑,哇咔咔,这是要吊炸天的节奏,魔王竟然还要追求她,但是……林瀚君:抱歉,我有我家小美人了。魔王:……某个美人:……
  • 大世界小江湖

    大世界小江湖

    江湖纷扰,世界忧恼。逃亡少女偶然间拜入仙山门派,是巧合,还是命运布的局。她立誓要凭手中这一剑,去江湖寻回属于自己的世界。软弱带不来平静,那就用强权捍卫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