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3100000031

第31章 公元1908年7月至12月(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六月至十二月)(10)

如江西雩都、南昌调查户口,“乡民纠众滋事,将米店抢劫一空”。安义县参加调查户口的余、龚二绅士被乡民袭击,余氏被用绳系颈,几被勒毙;龚氏始被逐入深山,后被擒回挖去双目。如皋县调查户口,学董顾西安详细询问出生年月日,而官方告示只查年岁,乡民由是“疑虑”,恰某户病死三人,登时谣言蜂起,说“学堂将人八字卖与洋人”,“群谋毁学”。南昌县调查户口,有涂姓大族“妄布谣言,谓将人名写入表册,其人七日之内必致死亡。于是鸣锣聚众哄拥调查员家,将一切什物打毁一空,并要求具结保卫全村人民无恙,否则即将该员活埋”。新安县调查户口,有生员郑文贯与调查员郑善钧“挟有讼嫌”,遂捏造谣言,说郑善钧是花钱买充此事,“伪造门牌之后,必抽收户口人丁税”,“煽动妇女,群起抗阻”。浙江兴县调查户口,有巫师散布谣言,说“查去之户口,系卖与洋人作海塘打桩之用”,若不从速收回,“必将死尽”。于是乡民“鸣锣聚众”,拆毁乡董张礼门房屋;又涌入城市,毁坏警局、教堂及警董许之柏家房屋。安徽南陵县调查户口,一游方医生王某称从江苏泰兴一带而来,见该处调查户口人名册一经报送到官,即全家死亡,“愚民轻信其言,咸至调查员处索回草册”。广东罗定县调查户口,准备将各乡村局所的枪支查验烙号,但这些枪支多为主管乡绅冒领或卖与他人,练局董事害怕卖枪事泄漏,“冒充自治会告白,遍贴通衢,内云:国库支绌,罗掘已穷,今日调查户口,实为将来抽人税之张本云云”,农民被其煽动,迭次骚乱。

晚清预备立宪期间的户口调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统计,它所遇到的强大阻力,显示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极其艰难。尽管如此,全国人口普查仍然如期完成。

思考历史

清代前期实行人丁编审制度;1741年(乾隆六年)以后实行保甲计口;1908年以后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

清代前期实行的人丁编审制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口统计制度。尽管编审出的户数丁数均载入官方册籍“户口”项下,但其“户”、“丁”,不等于自然状态下的“家”、“人”,与“家”、“人”是性质不同的概念。

第一,清代官方册籍中的“户”,是官方赖以实现赋税征收、实现上层政权对基层社会统治的一个环节,是民人通过在其中定粮纳赋、获得官方承认的合法社会地位与合法土地所有权的一个阶梯,相当于纳税的户头,不具有户口登记的作用。“户”并非统计而来,其来源有以下几种:

1.从征收田赋角度,“因田立户”。官方册籍中的一些“户”,不是因“家”而立,而是因田而立。有田者通过在官方册籍上登记的“户”,缴纳田赋;买卖田地者必须赴官将所买卖田地过割——过户,而后投粮纳税。可以一田一户,赴官分别立户纳粮;也可以多田一户,赴官将多田合立一户纳粮;也可以一田多户,赴官将一田分装各户纳粮。

2.从征收丁银角度,“因丁立户”。官方册籍中的一些“户”,不是因“家”而立,而是因丁(丁银)而立。这“丁”,又不是自然人头的“丁”,而是作为征课丁银单位的“额丁”、“税丁”,这更说明了“户”与“家”的区别。

3.从征收田赋、丁银的角度,综合丁银田赋而立户。官方册籍中的一些“户”不是确定的家庭组织,只是业主向官方登记纳税(丁银田赋)、从而取得合法社会地位以及土地所有权、经营权的执照、户头。“户”名不是真实的户主姓名,分家不分户,几百年户名不变。

第二,清代官方册籍中的“丁统计数”,“既不是人口数,也不是户数或纳税的成年男子数,而只不过是赋税单位”,1741年(乾隆六年)以前的“丁数从来不代表人口”。“丁”亦非统计而来,其来源有以下几种:

1.按人编“丁”,“丁”随丁派。按人编“丁”、“丁”随丁派,即是“按人头编丁银,丁银随人头摊派”。这里的“丁”,实际是丁银的代名词,其编丁方法是统计一户中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人丁即人头,按人头摊派丁银。这种方法比较原始,理论上也应该接近于实际。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因为人丁贫富不一,为均平赋役,需要将人丁按其所有土地财产数量的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内又分上、中、下三则,形成下下、下中、下上、中下等九个等则,然后再按不同等则编派赋役。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地区采用了“折丁”的办法。“折丁”,即以一个下下丁负担的丁银为一份标准丁银,将九个等则的人丁通折为下下丁计算。“折丁”以后的“丁”数,显然非“人”数,而是“丁银”数。

2.按田计丁,量田折丁。即以丁银从田,无田者不纳丁银,有田者交纳丁银,多田者多纳丁银。具体做法是按田派丁,以一定数量的税田征派若干丁银作为标准,进而将税田折算为“丁”。因此,“田丁”等,不过是从地亩折算丁银的代名词,“人丁”数仍然是丁银数。

3.丁从米起,按粮计丁。丁从米起、“按粮计丁”的方法与“按田计丁、量田折丁”的方法类似,只是统计对象由土地变为田赋——以一定数量的田赋折算为“人丁”(丁银),无田赋者不纳丁银,有田赋者交纳丁银,多田赋者多纳丁银。这种办法编出的“人丁”,同量田折丁得出的“人丁”称“田丁”、“税丁”等,在清代官方册籍记载中称为“粮丁”。“粮丁”,不过是从田赋折算丁银的代名词,“粮丁”数即是丁银数。

4.以户抵丁。如前所述,“以户抵丁”是以纳粮户头为统计对象,以“户”作“丁”,一户为一丁。

无论何种编丁方法,都涉及“原额”的概念。清初编定《赋役全书》,明确“原额”即明万历赋税额是清朝派征赋役的依据。清朝从赋役征收的目的出发,并非以实在人数派征丁银,而是以“原额人丁”(又称“额丁”)即明万历人丁额(丁银额)为派征丁银的根据和出发点,这就使其“人丁”编审的内容不是统计户口,而是编审丁银——如何将原额丁银均平地摊派下去、有效地征收上来。

雍正摊丁入地后,土地成为单一的赋税标准,原来的“人丁”编审逐渐失去了意义,官方不再从赋役角度关心人丁户口。为了避免由于赋役制度变化引起人丁户口失控带来的社会动荡,清官方提高了对保甲的重视,户、口也转向从治安角度按保甲门牌统计上报。1741年(乾隆六年),清廷首次以保甲门牌统计全国人口,全国大小男妇人口超过1.4亿。其后,因仍有部分地区没有完全实行摊丁入地以及“保甲计口”方法尚未全面贯彻并尚不成熟,存在“人丁编审”与“保甲计口”并行、“丁口”与“人口”单位并用的一段过渡时期,直到地丁赋额久定,编丁全失意义。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正式谕令永停编审。此后,按保甲“排门点灶”编查户口,中国户口统计制度由此实现了从编丁到计口的变化。

官方册籍上登录的人口数字,虽然由于基层政权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及广大边地、少数民族聚集区未列入户口统计范围等原因,与实际人口数不尽符合,然较之以往所谓的“人丁户口”数仍发生了本质变化。特别是乾隆帝于1775年(乾隆四十年)两次严谕各省督抚严格保甲统计,切实奏报户口人数,1776年人口总数剧增4300余万人,大约相当上一年人口总数22100万的20%,其后的全国各省人口总数,则更加接近于实际人口数。

如果说,乾隆后期开始的保甲计口,很大程度上尚出于治安方面的考虑,那么,1908年以后开始的人口普查,无论从目的、进程、技术含量及最终成果上说,都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统计。

在官方册籍中,中国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1.4亿),紧接其后,又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组数字被普遍视为“人口奇迹”、“人口爆炸”、“人口危机”的注脚。而诸多学者通过缜密的研究告诉我们——不要大惊小怪。

首先,从人口年均增长率看,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7.8‰;宋朝大观四年(11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0.6‰。清乾隆朝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为官方册籍数据10‰,最低为学者曹树基估计的5.77‰,居中为学者何炳棣的估计8.7‰,并不高于唐宋,甚至等于或低于唐宋。

其次,从人口峰值看,专家公认,明末清初人口约1.5亿,到首次以保甲计口的乾隆六年(1741年)为1.4亿,并未见突兀的高涨,还略有收缩。

那是否便可以作出清朝没有发生人口爆炸的结论呢?否。

有专家发现,中国传统社会人口发展是“台阶式的跃迁”,人口增长应按不同的“台阶”分段计算:第一级“台阶”为战国中期,人口约为2500万到3000万;第二级“台阶”为汉唐,约八百年,人口峰值在6000万左右;第三级“台阶”为宋至清前期,约六百年,人口峰值在1.2亿左右;第四级“台阶”为清乾隆朝,六十年,人口峰值突破3亿。自乾隆六年(1741年)首次以保甲计口起算,五十年间人口三级跳跃,翻番一倍半。而回溯清以前茫茫的历史长河,从西汉末的5900余万人到明末的1.5亿人,人口同样翻番一倍半,却经历了一千六百五十年的漫长历程。

如果将清朝人口发展与中国历代人口发展的比较,视为纵向坐标轴,那么,清朝人口发展与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人口发展的比较,则可视为横向坐标轴。

人口发展有如潮汐般波动的现象在世界各地处处可见,且增减的节奏大致相同,仿佛“整个人类都服从同一宇宙命运”,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称之为“共时性波动”。

据统计,欧洲人口1500年为8000万-8500万;1600年为1亿-1.1亿;1700为1.1亿-1.2亿;1800年为1.9亿。18世纪40年代以前,人口属平缓上升。18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人口迅速加快。18世纪后50年较之前50年,所增加的人口翻了一番。其中,英国人口18世纪上半叶增加了37%(100万人),总数达600万人;18世纪下半叶增加了50%以上(300万人),总数达890万人。另外,英国人口18世纪初为690万人,1800年为1千万人。亚洲人口同样迅速增长,除中国外,印度在17、18世纪也经历了大幅度的人口增长,到1797年达1.55亿人。亚洲人口通常相当于中国人口的2-3倍,1790年为6亿-9亿。至于19世纪之前的世界总人口,据人口学家推断的大概数字列表如下:

清朝人口发展与之相比,其特点是增长速度高。18世纪世界人口从约6.41亿增至约9.19亿,增幅为43.37%;中国人口(据何炳棣估算的数字)从1.5亿增长到3.13亿,增幅为108.67%。18世纪后半叶(1750-1800)欧洲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77‰-10‰。同时,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加大,18世纪初,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3.4%,18世纪末占世界人口的34.6%。

而若“人口爆炸”,指的是人口累积到一定阶段的庞大数量和惊人速度,那么,以之形容清朝的人口增长,则更不会过分。

从数量累积的角度看,指数增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加速度”——开始慢,其后越来越快。美国生物学家保罗·艾里奇举了一个浅显的例子:池塘里生长的水草每天增加一倍,三十天能将整个池塘盖满。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第二十九天,水草将池塘盖住一半,然后增加一倍,第二天亦即第三十天,盖满整个池塘。也就是说,从第一天到第二十九天,水草仅仅将池塘盖住一半,最后一天,突然盖满了整个池塘。人们看到最后一天的情况,不能不“大吃一惊”。唐宋人口年均增长率并不低于清乾隆朝,然由于基数低,人们感觉不到人口的压力。到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用了近两千年积累起五亿多人口,而积累第二个五亿多人口,只用了不到四十年。有学者风趣地说,很显然,中国人口的增长自1949年以来,已经进入水草生长的第二十九天。清朝的人口增长则处于水草生长的第二十八天。

然而,“人口爆炸”——人口的绝对数字与人口增长速度本身,并不构成人口问题。人口成为问题,是人口与人赖以生存的资源之间出现了失衡,人口数量超过了社会经济承载力,超过了特定时间特定地区由一定资源条件支持的人口容量,也就是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人口过剩”。

历史上,中国与世界都曾面临过严重的人口问题,都须对空前的人口压力作出反应。

布罗代尔指出:“从15到18世纪,一切都随人口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

同类推荐
  • 圣经演义

    圣经演义

    一部了解西方文明精髓的小说。你想知道西方文明吗?请读圣经演义吧!
  • 汉风回归

    汉风回归

    两千年,孕育了不少朝代,但是将朝代作为我们民族的名字,只有一个朝代——汉朝。“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是是一个我汉民族开始扩展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并首次树立起我华夏人民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汉武帝驱逐了匈奴人,而部分溃逃的匈奴人却差点将欧洲的君主们全部赶下了海。我大汉与匈奴之争,造成了人类第一次人口大迁徙。这就是波澜壮阔的大汉朝,人才辈出的年代。破乌恒,灭鲜卑,逐匈奴,搞定三韩外加小鬼子祖宗,统一东亚;重新打通西域三十六国,降乌孙,大月氏,贵霜,统一亚洲版图,然后和罗马帝国叫板,汉人第一次进行全球攻略。不一样的三国,尽在《汉风回归》
  • 我的生活就是一个字

    我的生活就是一个字

    一个宅男胖子,偶然穿越回古代,在这里体验了一把爱恨情仇,快意人生的故事,
  • 残明再起

    残明再起

    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大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着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征战四方;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五千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世界的牌桌上,而我们的对手却已经换了好几轮。生生流转的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的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 落殇不解

    落殇不解

    陆遥前16年风光无限,少年英雄,一战成名!可他爹死后,他就光认钱了,用大家的话说,只要皇帝不问,这天下的东西没有他不敢卖的…
热门推荐
  • 朱雀缘

    朱雀缘

    她原本平庸,一朝穿越命运改写,在异世,为义她勇斗权贵奸臣,为情她无惧生死。在她历经数次生死后,终于选择接纳命运的安排,但命运终是弄人,因为她发现,她的出现只是为了千年前的梦……他欢乐国的皇帝凤风清,自登基以来后宫只有一后一妃,但自从她的出现,一切都变了,因为他将纳她为贵妃,是情?是爱?还是阴谋?他欢乐国唯一一位亲王凤风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深受国民爱戴,更有将门红颜对他痴心一片,但自从她出现后,他舍其所有,甘与兄长为敌,置生死于不顾,宁做市井草民,只为与她厮守终生,为何?他一国太子,身系全国安危,从出生起便谨慎聪明,更有天下第一才子,天下第一继承人之称,其它国家更是将他列为头号对手,但自从她出现后,他不惜冒天下大不违,濒濒向她逼婚,这又是为何?这个她名叫赵子露,她的身上倒底有什么秘密,惹得一个个为她神魂颠倒……
  • 最温暖

    最温暖

    谁会在乎我过得好不好?庆余,我在乎,晏宁在心里又重复了一遍,我在乎。一个是传说中的高岭之花,一个是墙边的烂泥巴。论男神如何眼瞎看上她。
  • 网游之神豪

    网游之神豪

    穿越平行世界,一代屌丝却成为超级富二代,投资网游,打造世界第一游戏,成为第一传奇神豪,天堂生活从此开始!“什么,有个土豪充了一百万?切,老子每个月的零花钱都不止这些,先充个两千万玩玩吧!”
  • 仙落记

    仙落记

    这是一个有仙的世界,然后世仙路不见,万古同悲,可歌可泣。……一个少年从边城来到天府帝国都城,开始了他的寻仙之路。
  • 心不累的活法

    心不累的活法

    我们可以登上月球,却难以走进一个人的心。我们活得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小心,却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开心了。于是心累了,人倦了,快乐不见了。这就是本书诞生的机缘。
  • 我醉逍遥

    我醉逍遥

    作品介绍吾本逍遥,天地无拘。爱恨难平,此生有憾。一壶酒,一把刀,一腔热血洒神州,一世情缘三生醉。不求无敌天地,长生空留恨。战!战!战!吾血流尽,伊人红妆盼我归。恨!恨!恨!苍天无言,悲喜谁人述。
  • tfboys之我们的邂逅

    tfboys之我们的邂逅

    一次偶然的邂逅,六人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想知道?感兴趣?看看就知道了)(本文纯属虚构!)
  • 绝世狂妃:魅惑帝王爱

    绝世狂妃:魅惑帝王爱

    她是21世纪神秘家族的唯一传人,穿越异世,成为不受宠的知府嫡女,兄姐欺凌?那就一一还回去!“太子爷不好了,太子妃把皇后给气晕过去了”某小厮前来禀报“无妨!她高兴就好”“爷不好了,太子妃把邻国几个公主都给打发了”“无妨,有她补偿本太子就好”“爷,太子妃被三王爷堵在街市上了!”说时迟那时快,某男脚下似是踩了风火轮,身影瞬间消失,拳头如雷点般…本书稳定更新,绝不弃坑,亲们放心入坑!
  • 六零时光微微甜

    六零时光微微甜

    周兰香是最漂亮能干的媳妇,谁都不会相信,她父母和公婆早就心照不宣,她嫁过去就是给王家做牛做马报恩的。可是她忽然做了一个梦,梦中看到了自己未来一辈子的事。不听话爹娘就打断腿!伺候了一辈子的公婆骂她是不生崽的母猪!卖血养大的养子养女竟然是丈夫在外面跟寡妇生的野种!梦醒了周兰香也醒了,决定看谁不顺眼削谁!队里那个又狠又横坏得远近闻名的小流氓马上满脸嫌弃地凑过来了。红糖花布香胰子,小流氓冷着脸一股脑地往她怀里堆;砍柴挑水挣工分,气呼呼地都替她干完了;斗极品当保镖打流氓……小流氓忙活得热火朝天,忽然想起往事,梗着脖子给了周兰香一个后脑勺,我还跟你生气呢!还不赶紧来哄哄我!
  • 傲娇小王妃:爷,乖乖就范

    傲娇小王妃:爷,乖乖就范

    她是智商一百七的天才少女,莫名穿越一把菜刀一把长勺闯天下。抽得了公主,灭得了对手,争得了御膳房,对,你猜的没错,女主就是这么机智就是这么叼!~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不知不觉中声名鹊起,竟然发现了一个关于身世的巨大秘密!~几年沙场征战,凯旋而归的铁血王爷,竟然发现当初那个小丫头身边竟然桃花凶猛!!风流倜傥的探花郎,生死人肉白骨绝代医仙,享誉天下的首席御厨灼伤了他的眼。铁血王爷冷冷一笑,“没关系,本王专业砍桃花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