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3500000019

第19章 长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甲”(2)

王仙芝,濮州(治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北)人,盐贩出身。盐在古代社会是非常特殊的商品,都是由政府把持,盐税成为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盐的经营由官方控制。虽然有严刑峻法,但是古往今来,贩卖私盐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其性质与盗匪也差不多,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组织和武装力量。唯一不同的是,贩卖私盐是暴利行业,一趟下来可比抢劫来钱多。由于当时朝廷所垄断的盐价越来越高,贩卖私盐变得非常盛行。王仙芝可以看作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私盐贩子,他的“盐帮”奔走各地,为抗拒官府查缉和同行的争抢,练就一身武艺成为必需。

唐末的黑暗政治搞得民不聊生,这些盐贩不仅要躲避官府的围捕、同行的争抢,还要面对大量的饥民演变成的盗贼。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就连小命也不一定能保全。与其这样战战兢兢过活,不如奋起一搏,反正当初干这行当也是在刀尖上过日子。于是,王仙芝与尚让、尚君长兄弟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聚众起义,指责唐朝官吏贪沓、赋税畸重、赏罚不平。传檄诸道,“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号召广大农民起来造反。

次年,王仙芝率部将尚君长等攻破濮州、曹州(均在今山东省),并且打退了前来镇压的唐官军。农民军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所到之处,王仙芝的农民军都开仓放粮,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六月,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起义响应,率众数千会师曹州,声势日益浩大。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争先投奔农民军,军队人数发展到几万人。

同年十二月,唐僖宗李儇终于开始调集军队,镇压王仙芝。僖宗任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还把自己的禁军拨出三千,甲骑五百赐给宋威,并且命令河南各个藩镇的军队听从宋威指挥。乾符三年七月,政府军同农民军战于沂州城下。

面对强敌,王仙芝自知寡不敌众,避实就虚,率部长途跋涉,进行战略迂回,于八月西进河南,不到十天的工夫辗转占领了八个县城,逼近东都洛阳。王仙芝的这一手可是大大出乎朝廷的预想。朝廷一片惶恐,僖宗马上任命左散骑常侍曾元裕为招讨副使,率兵镇守洛阳。同时,还命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选步骑两千北上汝州(今河南临汝)、邓州(今河南邓县),扼守要道,凤翔节度使令狐绚和邡宁节度使李侃选步兵一千、骑兵五百进驻陕州(今河南陕县)、潼关(今陕西潼关),这样朝廷军队就连成一条以洛阳为中心的防线,妄图阻止王仙芝西进,聚而歼之。但是朝廷这次又低估了王仙芝,王仙芝率领义军不畏强敌,猛攻汝州城,全歼官军,占领汝州,农民军士气大振。

消息传到洛阳,东都大震,官员们惧怕农民军,脱身出奔,根本没有朝廷官员的样子。别说百官了,就连皇帝唐僖宗吓得在长安取消了重阳宴会,立即颁布诏书赦免王仙芝叛国大罪。一则为了收买王仙芝,二则希望借此瓦解义军。在攻打郑州时,王仙芝被堵击的官军打败。洛阳危险暂时解除。

战败后,王仙芝将义军分兵两路。半年时间里,农民军在江淮河汉之间的广大地区流动作战,打得官军顾此失彼,疲于应付,迅速发展到三十万人。

蕲州刺史裴倔不敢抵抗,闻风而降,并为王仙芝上表求官。唐僖宗此时动真格的了,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便想投降。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王仙芝出于一己之私,动摇了。首先起来反对投降的就是黄巢,黄巢挑头大骂王仙芝,加上义军各个首领的强烈反对,王仙芝才勉强拒绝降唐,并与黄巢分兵作战,这样的政治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农民军军心动摇。

乾符四年正月,王仙芝攻破鄂州(今湖北武昌)。七月,与黄巢合兵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但是出师不利,王仙芝率部于八月攻占安州、随州,生俘随州刺史崔休徵。接着又转攻复州、郢州。虽然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唐王朝在三月发布《讨草贼诏》,动员官军和地方武装加紧镇压农民军;同时对农民军发动政治攻势,加紧投放糖衣炮弹,宣布如果农民军解甲投降,必当授予官爵,并另有赏赐。这“一手硬,一手软”的办法应该说是成功的,王仙芝在这个时候又动摇了。王仙芝于十一月再次写了降表,派他的心腹大将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去邓州请降求官。朝廷派监军杨复光与其接洽,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妒忌其功的招讨使宋威派人把尚、蔡二人劫走,并谎奏这二人是自己在颍州(治今安徽阜阳)西南作战俘获的。最后在狗脊岭(在唐长安城内东市)将尚、蔡等人斩首。后来杨复光又上奏揭穿了宋威的谎言,“复光固言其降”。二人争功求赏心切,互不相让,僖宗派人调查,也难明真相。

尚君长被杀,王仙芝震怒,率军南下渡过汉水。乾符五年正月,农民军攻占罗城。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率兵前来救援,败农民军于荆门。王仙芝率部突围而去,到了申州(今河南信阳)东又遭遇招讨副使曾元裕,同样被击败,义军损失两万余人。这时,唐廷以宋威“杀尚君长非是”,镇压起义“无功”的罪名,解除其兵权,擢升曾元裕为招讨使,又调优势兵力,加紧围剿王仙芝部队。二月,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王仙芝所部被曾元裕包围,经过激战,农民军五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被“斩五万级”,在突围中王仙芝也战死沙场。其残部渡江转战江南,另一部由尚让率领投奔黄巢继续战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王仙芝倒下了,黄巢接过反唐大旗,继续战斗。尚让率余众北上,到随州会合黄巢。南北两支农民军会师以后,黄巢成了农民军的最高统帅,于这年二月,重新成立政权,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冲天”与“王霸”

无不透出打倒李唐王朝,建立王朝霸业的冲天气势。

黄巢,和王仙芝是同行,也是私盐贩子。史书记载黄巢“本以贩盐为事”,“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但是这个私盐贩子可与王仙芝不同,首先他有文化,“稍通书记”就是说黄巢能识文断字,还能写写文章。据传黄巢自幼喜爱读书,能写诗。小时候有一次,黄巢父亲与一老人以菊花为题作联句,那老人一时没有想好,黄巢在旁见了,脱口而出:“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黄巢的父亲责怪他没有礼貌,欲教训他一通,那老人劝止说:“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黄巢应声咏了一首诗,就是着名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黄巢是不甘平庸、甚至不甘居于人下的。然而黄巢也并非天生叛逆,他是读书人,而且是对都城长安有特殊情结的读书人,家里也是传统的书香门第,当然为他设计了走传统的建功立业之路——参加进士考试。然而,黄巢的运气不是那么好,数次参加考试,结果都名落孙山。落第后的黄巢终于绝望了,他看到官已经不是用来考取的了,只要有钱就能买,黄巢不是不能买。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于是决定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了。他题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陶渊明将菊花定义为淡雅而与世无争的象征。而黄巢却反其道而行之,诗中充满豪阔的英雄不羁之气,气势凌厉,杀意阵阵。气势之雄,为菊花诗中所罕见。他把菊花赋予兵戎之气、肃杀之气,菊在他笔下,化作披坚执锐的将士,杀气腾腾,令人胆寒。偏偏黄巢将一团怨气借着怒放之菊,抒发无遗。这个曾经的书生,贩盐的商人,对着日薄西山的唐王朝,心中充满失望、愤怒和惆怅。没有人知道黄巢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惊世之举。

黄巢回到家乡曹州(今山东曹县北)后不久,山东、河南、河北和淮北一带遭受严重旱灾,赤地千里,朝廷租税不减。适逢王仙芝率众起义,黄巢也于875年率领数千人响应王仙芝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黄巢挥师避实击虚,与唐军周旋。三月,农民军进逼洛阳。东都洛阳再次陷入恐慌,朝廷命令左神武大将军刘景仁带兵五千支援东都,河阳节度使郑延休带兵三千策应。面对朝廷军队,黄巢军没有捞到便宜。并且在江西地区的农民军遭遇到镇海节度使高骈,战败失利。其他地区的农民军也纷纷战败,黄巢军队转入劣势。黄巢一看不能硬碰硬,于是“乃诣天平军乞降”,朝廷授黄巢右卫将军一职。虽然敌对态势随即缓和,但是唐廷根本没有满足黄巢的要求。黄巢利用这个时间得以喘息。恢复过来的农民军随即又南渡长江,纵横驰骋于唐军力量薄弱的今江西、浙北地区。次年(879年)五月,黄巢大军直逼岭南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广州,让唐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带话给唐廷,“求表为天平节度”,为什么黄巢老想着天平节度使呢?

因为天平在山东,是他的老根据地,可以巩固势力,割据一方。黄巢求官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宰相郑畋认为可以,希望借此机会诱降黄巢,但是田令孜坚决反对,于是没有同意黄巢所要的官位。黄巢继续上书求官,这次要的是“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两个官职,心想应该能答应给一个吧?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朝廷同样没有答应,因为田令孜认为广州贸易实在太宝贵了,绝不能把它交给一个匪头。官可以给,不过这次朝廷“乃拜巢率府率”,这是禁军中一个低级官员,黄巢理所当然地认为此议是对他的一种侮辱,大骂朝廷。

一天之内便攻占广州城,俘获节度使李迢。随后又分兵西取桂州(今广西桂林),控制了岭南大部分地区。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农民军占领广州之时,正值盛夏,瘟疫流行,农民军将士因不服水土,多被染病,十个当中就有四个死去,黄巢军战斗力下降。经过一段休整,黄巢采纳部下建议,决定举行北伐,以图大计。黄巢称“义军百万都统”,发布檄文,揭露了唐朝宦官专权、官吏贪暴、纲纪败坏、科举失才等弊政,提出了“禁刺史殖财产,县令犯赃者族”的政治主张。

广明元年(880年)七月,起义军号称六十万大军,挥师东进,准备再渡淮河,进攻洛阳。

东都洛阳,是仅次于长安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唐王朝镇抚山东的战略要地。为阻止黄巢北进,守住东都这个重要的政治中心,唐僖宗听取了宰相卢的方案,任命曹全为天平节度使兼东面副都统,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为汝郑把截制置使,这样唐廷就临时拼凑出一条军事防线,意图阻止黄巢渡过淮河。但是由于唐朝政令不畅,难以传达。特别是朝廷与地方藩镇的矛盾斗争盘根错节,想让一个任命的“都统”统一指挥那些地方藩镇,其难度可想而知。

九月,起义军击败曹全六千守兵。曹全退守泗州,等待其他各道兵马救援。而诸道闻风丧胆,不来援救。于是淮北告急,卢称疾不出,长安大为恐慌。黄巢引兵北渡淮河,后又长驱直入逼近东都洛阳。黄巢于途中自称“天补大将军”,通告称义军只向唐室问罪,“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益兵”。各地唐军应自守本营,不得拒战。文告分化了唐地方势力,孤立了唐廷,安抚了民众。

十一月,等到黄巢军队进入东都地界后,东都留守刘允章见大势已去,兵临城下,遂率文武百官开门投降迎接义军。黄巢于十一月十七日,率部入洛阳城,慰问居民,秩序井然。农民军不战而夺得东都洛阳城,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黄巢以破竹之势,挥师西进。当时在长安宫殿里的唐僖宗,非常害怕。有大臣建议此时应该调集禁军配合关内的节度使镇守潼关,因为潼关是通往长安的唯一关隘,也是易守难攻之地,如果潼关陷落,帝都长安将不保。唐僖宗亲自在京师招募兵勇,东拼西凑之下,得数千人。

黄巢于十二月初一进逼潼关。黄巢率军来到潼关,“师大呼,川谷皆震”

妄图震慑敌人。唐军在张承范的带领下,死守潼关。但是,潼关并非铜墙铁壁,探子找到一条小路,这条小路在潼关旁边,是个山谷,平常是禁止人通过的,名曰“禁谷”。由于唐军疏于防范,在此地并没有设防。黄巢得此消息如获至宝,下令部分军队仍在关前扰乱敌军,令尚让率军绕过“禁谷”,夹击潼关。潼关就此陷落,农民军火速向长安推进。

潼关陷落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唐王朝一片混乱,僖宗吓得魂飞魄散,官员们也纷纷逃跑。一时间长安城里人头攒动,官员们纷纷把值钱的金银细软装车打包,往城外运,大钱庄也关门大吉,老板把银子运往各地分号存放。长安各城门被堵得水泄不通,好不热闹。再看我们的僖宗皇帝,在长安还没当几天皇帝呢,敌人就打进来了,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这还是不是大唐王朝。不管信与不信,黄巢真的就要出现在他面前了!是与黄巢奋力一搏,同长安城共存亡呢?还是逃跑呢?回答当然是出逃,有机会就跑!机会当然是有的,田令孜真是僖宗肚子里的蛔虫,早就为主子找好了逃跑的路线——逃亡四川。

僖宗在田令孜所率五百神策兵的保护下,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若漏网之鱼,夜自开远门出,逃离长安这个是非之地。史载,僖宗皇帝的秘密出逃只有他的亲知近臣才知道,其他“百官皆莫知之”。而且僖宗一行日夜不停地赶路,很多官员掉队,狼狈之状可想而知。他们走后,长安城中更是混乱至极,开始出现哄抢的局面,“军士及坊市民竞入府库盗金帛”。

黄巢攻破潼关后,长安就在眼前。黄巢征战数年,他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他的长安情结终于可以成真了。黄巢任命尚让为“平唐大将军”,盖洪、费全古为副将,风风光光进入长安城。黄巢的入城是非常有创意的,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长安城内还有留守的官员,金吾大将军张直方与群臣出城到灞上迎接黄巢。黄巢自然是这场活动的主角,他乘坐在一辆金色车架,周围的侍从衣着也都是光鲜亮丽。而黄巢集团的重要人物都乘坐铜质车架,形象相当抢眼。黄巢率领部众直接开往城内,后面长达几里的路上塞满了从东都洛阳带来的辎重财物,农民军队伍浩浩荡荡,延绵千里。史载当时的盛况是“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长安的百姓们表现并未流露出恐惧农民军的气氛,他们拥上街头,观看黄巢入城的情形,场面极为壮观。

所谓“冲天香阵透长安”,这一刻,是冲天大将军黄巢人生中的巅峰时刻。

同类推荐
  • 混在南齐

    混在南齐

    当一个图书管理员因一次意外来到了异世南北朝,新的人生传奇从此开始了。南齐,神马地方?大谢小谢,北唐风云,天下纷纷扰扰。混不容易,且看小小谢如何玩转大大的天下。美女有木有,金钱地位名望有木有,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谢谢大家~!!!
  • 异境之南北

    异境之南北

    陈哔跌入这个时代以后,时代或许就紧随身畔。从岛上一个伸懒腰开始,历史似乎有所脱节。乱的的南北好办,平乱乃分内之事,陈哔不得不从。
  • 听天阙

    听天阙

    少年师从鬼仙,饰名医擅诡道仙法;少女出身王室,扮世子于敌国为质。渴望天下太平的两人不期而遇,引为知己,机缘巧合之下少年送少女归国为王,两人为守护心爱之人,一同实现胸中抱负,不得已联手向天下人撒下了弥天大谎……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2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读懂三国的局

    读懂三国的局

    围绕《三国演义》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关羽、刘备,根据可靠的史料,经过分析判断,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虚构之处进行梳理,揭示《三国演义》塑造典型人物中的历史虚构。
热门推荐
  • 复仇王爷的叛逆骄妃

    复仇王爷的叛逆骄妃

    她穿越过来,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可为毛一觉起来就在乱坟岗,还莫名其妙成了他老婆了啊!因为他是王爷,位高权重人俊美,打赌输赢以他说的算,游戏规则按他定的走,就连白纸黑字附带他潇洒流利签名的契约也可以分分钟变卦。是王爷就很了不起吗?是王爷就可以为所欲为?切,她还是王爷他老婆呢!可是,掉到这坨冰块儿的狼窝就算她八辈子流年不利,她就不计较了,可为什么那复仇的漩涡越滚越大,下毒暗杀刺杀谋杀……明的暗的样样全!可是……可是这些真的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啊!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开眼非要把她放在这阴谋漩涡的最中间!
  • 绝世名伶:倾世王妃美娇娘

    绝世名伶:倾世王妃美娇娘

    二十一世纪金马影后穿越成青楼花魁?瓦塔?裴凝薇觉得落差太大伤不起啊!不过还好,还是顶着个卖艺不卖身的名头哒!可是,在那个人出现后,她拥有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倾世爱恋。”我爱你。“”我也是。“你若不离,我便不弃。爱上你,是我犯的最美丽的错误。
  • 男主我只是个路人甲

    男主我只是个路人甲

    欧阳宝宝和她的死党晚上去电影院看恐怖片,回家路上被一道雷给劈中,把她的劈到她们看过的一本书里,成为书里那俩个和她们同名同姓出场没几次的路人。————欧阳宝宝怎么想也想不到,她居然被男主给瞧上。本想安安静静的和死党一起坐等磕男女主的糖,却万万没想到男女主的糖她没磕到,反而被男主给看上,还无耻的纠缠于她……注:小白写手,慎入。
  • 豪门谋:千金要翻天

    豪门谋:千金要翻天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因为一次绑架落魄成了大山里的村姑。十年后,重回豪门,迎接她的却不是安稳富贵的生活,而是随处可见的危险。白氏集团,享誉世界,是真正的豪门大族。与之富贵相匹配的则是豪门里的你争我夺。上有道貌岸然的叔伯,下有不省心的堂兄堂姐,外有虎视眈眈的仇敌……四面楚歌。白颖冷笑,真以为她是软包子?她可以柔情暖心,让貌合神离的父母重归于好。也可以心狠手辣,整的阴毒之人有口难言。更可以六亲不认,将叔伯长辈送进监狱……辱我之人,我必整她;欺我之人,我必坑她;害我之人,我必毁她。一步步反击,一步步壮大。且看一代灰姑娘如何在豪门的腥风血雨中披荆斩棘,最后成就自己的璀璨人生。
  • 诸天次元大乱斗

    诸天次元大乱斗

    我脑袋里的记忆是什么情况?我的原世界,水为什么那么深?我妹妹是空银子?我基友是优吉欧?我的宠物小精灵可以化形?我家女仆是艾拉?狗哥不是fate里的吗?为什么会出现在我的世界里?王者荣耀不是游戏吗?为什么也会出现在我的原世界里?长城守卫军?超神学院?堕落的珈百璃?魔禁?为什么原世界水那么深?我以前咋没感觉?
  • 废柴养成手册

    废柴养成手册

    废物就永远是废物吗!那些从来就没有展现过天赋的废物们,难道就不可以独霸天下吗?本书让一些从未有展现过天赋的废物成为真正的天才!
  • 五维召唤

    五维召唤

    预言者与天启者,推进着更加发达的科学技术革新,寻找着隐藏的地外文明与超自然事件。不确定性关系和宿命论,平行宇宙和时间的尽头是什么?在膨胀的宇宙边缘究竟存在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创造了世界?主角卓凡在成长道路中,和你一起探索,和你一起发现。
  • 天才嫡出小姐:废材你骂谁

    天才嫡出小姐:废材你骂谁

    一场穿越,顾可心成了一个小孩子。废材,呵呵。丹药,屁!萌宠,屁!神器,屁!看我翻云覆雨。
  • 守护甜心之彼岸的复仇

    守护甜心之彼岸的复仇

    “为什么!你宁可相信一个转学不到一个星期的浅莲雅雪,却不相信我!为什么!!!!!!好!你会后悔的!十年后的今天你会后悔的!!!!!1”
  • 拜托了我的陛下

    拜托了我的陛下

    “许——金——鱼——”竹六梨竭尽全力的嘶吼让许槿余那张帅到炸飞的脸从面无表情变得面无表情(?!),许槿余在想啊,是哪位高人如此厉害,口音如此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