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3400000006

第6章 政绩典范,平凡而伟大的父亲(1)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辰时,公元纪年1021年12月18日上午,在八九点钟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改革家诞生了。王安石祖籍江南西路抚州临川,但他出生在毗邻抚州的临江军(军事要地,相当于州一级地方行政区),下辖清江、新喻、新淦三个县,治所在清江,也就是今江西省的樟树市。其时,王安石父亲王益通判临江军,在此为官,著名的王老三即出生于此。

临川王氏乃官吏之家,到王安石这一代达到了顶峰。四十二年前,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庚子科,那一届的状元是来自成都府路阆州阆中的陈尧咨,进士科共录取了365人,其中有一位来自抚州临川的举子王贯之,他是王安石的叔祖父。从这里开始,临川王氏开始了漫长而辉煌的仕途生涯。

王益,字损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乙卯科进士,与范仲淹同榜。

王益官授福建路建州建安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瓯)主簿,很显然考的名次不靠前,估计在四五等,得到一个地方县主簿的工作。表面上看主簿相当于秘书,实际上在县级行政制度中极为重要,充当知县的副手,具有勾检、监印及部分司法权力,政治出身需是科举或者恩荫,县长秘书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王益上任了,只要实干,在哪里都一样。

王益终究是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官员,在北宋士大夫不作为风气弥漫朝野以来,能有政声,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王益刚到任上时,年少气盛,虽然新科进士在官方及民间地位尊崇,然而一个毫无从政经验的年轻人,少有人信服。就好像单位来了个高学历的海归似的,即便你头顶光环刺眼,大家对你只是羡慕,想要让人尊敬服气那只有看本事。王益明白这一点,不到半年光景,全县老百姓人皆畏之。新科进士的威信通过王益尽职尽责的工作,渐渐树立起来。

收税时问题来了,老百姓不交税。不仅建安如此,整个建州的下辖县治情况相同。王益经过调查发现了一个严重的现象:“孔目吏尚不时入税,贫民何独为邪?”在衙门口工作的吏员尚且不交税,老百姓凭什么交税?

该现象折射出了三个字——不公平!

现实如此,刀笔小吏气焰嚣张,导致官不制吏的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司法方面。官吏在秦汉时期等级相同,后逐渐分道扬镳。吏员因无品秩,虽属政府员工,但政治身份与官有着天壤之别,类似今天的临时工。吏员是连接百姓与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情况下中国基层政权都掌握在胥吏手中。还有个事儿,这时候的吏员朝廷不给发工资,他们的经济来源只能靠坑老百姓了。

王益看到问题的本质,于是采取了行动。

王益调查清楚把不交税的孔目吏(掌管狱讼、账目)拉到县衙,重打二十大板,限期三天,把拖欠税款交齐。孔目吏吃了板子,尝到了王大人的狠毒,三天之内果然交齐。老百姓一看可了不得了,衙门口的都挨揍了,再不交王大人说不定会施展什么绝技。很快,税款问题得到了解决。

不久过后,王益调任,通判临江军。

宋代为解决五代以来藩镇割据问题,采取强干弱枝政策,地方置通判一职,以此分化地方长官的权力。通判是地方二把手,一把手是知州,但知州发布什么政令必须要有通判签字,否则不生效。

王益到任临江军,老三王安石出生。

在此之前,王益娶了徐氏生有二子,即王安仁、王安道。徐夫人去世后,王益续娶金溪吴氏为妻。他们是同乡,金溪吴氏也是官宦世家,比王家显赫。金溪(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自宋太祖开宝年间置县,多年以来金溪县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就是老吴家的人。乡绅吴敏,于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中举,其后两个儿子先后中举。吴敏的兄长吴畋之女即是王安石的母亲。母亲吴氏大家闺秀,书香门第,拥有良好家庭教育背景,嫁给王益先后育有五子三女。从吴氏这里来说,王安石实际上是王老大。因母亲家风甚好,王安石于庆历四年(1044年)遂娶表妹小吴氏为妻。

王益通判临江军依然作风硬朗,对于不法之徒采取了强有力的打击。一个县里面通常违法乱纪的都是有根儿的主儿,老百姓谁没事吃饱了撑的破坏法纪,他们也不具备那个能力。王益上任后雷厉风行,对地方富户、豪吏全面整治。最后,地方豪强叫苦不迭,惹不起,也躲不起,大家想来想去出钱凑份子送王大人走吧!运作成功了,王益被调离,任新淦(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知县,实际也没调走多远,还在临江军辖区内。

王益先后任新淦、庐陵等知县,皆大治。

王益是名好官,执政以来“一以恩信治之,尝历岁不笞一人”,对于百姓从来不用严刑酷法。当时极负盛名的学者胡瑗(北宋儒学复兴先驱之一),他曾编写一部名曰《政范》的书,望文生义,看书名即可知道是一部官员政绩手册之类的书籍,该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关于王益的政绩。

王安石从小跟随父亲在地方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孩子。在王益扎实的工作作风影响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王安石从小养成了务实的精神。

那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

·北宋官员工资组成及皇家赏赐·

王安石父亲虽然为官,但家里收入并不丰富。

王安石《上相府书》中“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可以为证。当然,这并不代表宋代官员工资低,而是另有原因。

宋代官员的工资由实物和钱等部分组成,加在一起为古代中国官员俸禄之最。

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杨亿上疏论官俸低,称:“左右仆射乃百僚之师长,月俸所入,不及军中千夫之帅,岂稽古之意?”国家副总理工资不及中级军官高。从这开始,宋代公务员开始涨工资,以至于引起了后世的羡慕嫉妒恨。

宋代职官比较特殊,分为官、职和差遣。

官,好理解,诸如授光禄寺丞(从六品上),主管宫廷膳食的。说明按照这个官给你开工资,但不一定干活。其次是职,大致分为三种,即第一类翰林学士、知制诰、翰林侍读学士,第二类殿学士,第三类阁学士,统称学士。属于荣誉头衔,有的“职”能有点儿额外津贴等福利待遇。最主要的是差遣,也就是官员的实际职位,如知某州、判某州等。如包拯曾为“尚书省右司郎中、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事”,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权知开封府事是差遣,才是他的实际工作职责。所以,“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意思说当官的以“职”为昭文馆、集贤院等学士为显耀,而不计较官位多大。以差遣的实际工作职责为贵贱,而不是看谁脑袋上的荣誉头衔多。你个信访局局长官是不小,但能与市委秘书相比吗?了解这个,再说俸禄。

北宋官员俸禄大致概括为三大组成部分:其一,正俸,类似工资,什么官什么级别给开多少薪水;其二,津贴,如禄粟(谷米是工资重要组成部分)、职钱、职田(根据职位高低,田地不等,这类人员占有的田地称之为官户,成为土地兼并的主要力量)、马料(类似车补、油补)、茶汤钱、公用钱(针对地方官员的安家费)等;其他福利,如冬春工作服、随从人员衣服、绫、绢、冬棉、茶、酒、厨料、柴火、米面、牛羊等。可见当官多么诱人,衣食无忧,只要考中进士就能享受上述待遇。

除此外,还有更大一笔钱财,那就是赏赐。

如郊外祭天、过节、大臣致仕或死亡、皇帝驾崩等等。这些特殊情况,皇帝会给臣子赏赐,钱财不定额,有多有少,但赵官家出手绝不会那么寒酸。以往郊外祭天,枢密使赏赐银四千两,宰执三千,以此类推。庆历二年(1042年),国家财政困难,节费问题,郊赐减少了一千。再如大臣病死,真宗朝宰相李沆有病,赐银五千两。王旦、冯拯、王钦若去世,皆赐银五千两。赏赐给钱不算什么,关键是有恩荫,皇帝会将大臣的子孙亲戚恩荫,直接入仕做官,不需通过科举考试。大臣子孙零落的,就拿门客奴婢充当。一次恩荫,可达几百人。

王益拖家带口来回上任,续娶吴氏后,家里添丁,给他这个本不富裕的地方小官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以王益他老人家的脾气绝不屑贪污受贿,搞些灰色收入。另,有的官员职田有很多,有的官员一亩都没有。父亲的风气直接影响到孩子,王安石也这样,对于金钱名利看得比较淡。

明道二年(1033年),王安石祖父在临川老家病逝。

王安石随父亲回家丁忧守孝。按照中国人的人文观念,老人通常疼隔辈人,但在史料里并未发现祖父与王安石的交集,所以爷爷的去世对少年王安石影响不大。此时,他已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在他看来丁忧即是要在家乡安安静静地过上三年光景。

三年里,王安石将游宦南北的见闻逐一消化吸收,学业上比普通士人看得更为透彻。闲来无事时,他会和兄弟几人去金溪的娘舅家里串门。论亲疏程度,孩子更倾向于母系一支,父系堂兄相对较淡。王安石的姥姥黄夫人学识渊博,尤其喜欢读史书,经常给孩子们讲历史故事。吴氏一门儒学渊源,与她老人家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就这样,在不断的交流、沟通、学习中,王安石学识大进,成为年轻一辈中的杰出代表。诚然,环境造就了人才。假如王安石从小混社会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有心思学习估计也没那个时间。想成为一代文学家、改革家,这种可能性不大,混到头来充其量是宋江那个水平。

丁忧结束后,翩翩少年王安石,打理行装,跟随父亲继续宦游天下。

景祐四年(1037年),王益通判江宁府,是年王安石十六岁。

江宁,即今江苏省南京市。从此王安石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刚刚过了两三年的消停日子,突如其来的一件事,对王安石造成沉重的精神打击——王益去世。

家里的顶梁柱,曾经为他树立榜样的父亲,英年早逝,卒年只有四十六岁。王安石的世界轰然倒塌,家庭的负担一下子压在了他的肩头。王安石有两位兄长,四弟三妹,母亲吴氏,再加上若干家仆,小二十口人需要吃饭生计。好在舅父家境殷实能帮一把,但那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去科举。

父亲王益葬于南京牛首山,王安石与家人在南京守孝三年。他推掉了一切应酬活动,专心致志在家研究学术,并以古代那些有卓越贡献的名臣自勉,希冀像他们一样建功立业,彪炳史册。王安石在《忆昨诗示诸外弟》有“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句,稷、契是两个人,上古时代的名臣。(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之句。杜甫以稷、契自比,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干出点成绩来。最后未能如愿,落得苏东坡骂他自比稷与契,可惜才能不济。)

古代名臣,是王安石精神上的偶像。

宋代读书人看的书大致是《四书五经》。

中国哲学思想史发展情况即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近代西学。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有《五经》(《易》、《诗》、《礼》、《春秋》),学术上称之为两汉经学,代表人物董仲舒、卢植、郑玄等。这些儒家经典著作中,通常有汉代学者的注释,是学者们对儒家经典的心得理解。这样一来,苦了后世的莘莘学子。他们不仅要看正文,还要看注释,导致看得稀里糊涂,冥冥不懂。元顺帝命儒生李老师教太子儒学,命番僧教太子佛学。学过之后,太子说:“李先生教我儒书多年,我不省书中所言何事。西番僧教我佛法,我一夕便晓。”这对儒学可谓是经典评价。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叛逆甘兴霸

    三国之叛逆甘兴霸

    重生到这样的一个乱世,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奋力拼搏,只有耍些心机和手段,想要不被人杀就要有自己的势力,一个平民出生的人处处让人看不起,要想在这世家为主的社会好好做出成绩你就需要有人帮忙。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一品大闲人

    一品大闲人

    一只乱飞的小蝴蝶,天生懒散嬉皮笑脸,喜欢上一个美丽的姑娘,讨好她爱财如命的老爹,只为过上有俩小钱的闲适生活。却被仇家陷害,卷入时代滚滚洪流,无奈之下,只好振动翅膀。于是,保卫家园,抗击异族,英雄结义,美人垂青,权奸束手,黎民称颂,拓土开疆,纵横四海......壮丽的历史画卷,在他谈笑之间徐徐展开!
  • 风云激荡大明门

    风云激荡大明门

    崇祯十五年十月,400年后的一个年轻人,鱼跃龙门,不经意间来到了此时的大明王朝,从此,腥风血雨的大明,发生了一件件激动人心的故事。
  • 东方皇冠

    东方皇冠

    野蛮入侵了文明,后世的灵魂却只能苟延残喘的保住自己那可悲的性命。什么争霸?权谋?都与自己无缘。不止一次想过自杀,却发现自己并不具备想象中的勇气。当流星划过天际,虚空的魔王也将手伸向了这个残破的世界。死亡,才是最终的救赎。
热门推荐
  • 无敌作弊系统

    无敌作弊系统

    原本男主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被女友抛弃,被同学鄙视,一次意外后身体内多了个超级作弊系统,从此以后人生变得闪闪发光,御姐、萝莉、女明星,通通逃不出我的五指山……
  • 弃天时

    弃天时

    天道不尽人意,百姓求天求地,黎明到来,却被狼烟掩盖,万物皆为刍狗,终究不仁,苍穹之上者一手遮天,苍穹之下者可否刺破重天,再铸洪荒?
  • 明明白白看年报

    明明白白看年报

    本书通过对各种年报实例进行分析,教会投资者一些阅读年报的方法,使其真正成为能够掌握现代企业的“共同语言”——财务知识、发现和把握投资机会、赢得收益的理性投资者,也使年报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 欺世盗名者

    欺世盗名者

    史密斯先生的事很少被提及。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无法搞清楚那头恶魔口中讲的那些到底有多少是真的。他是一个骗子,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一个话语间连标点符号都不值得相信的骗子。“你大概可以叫我约翰吧?”首次见面,他如此说。
  • 做个杀手杀杀手

    做个杀手杀杀手

    国安局里,我振臂一呼,千回百应!名门高校,我身怀绝技,风流千载!都市街头,我一身武艺,惩奸除恶!杀手组织,我装备高端,杀人成神!往小了说,我纵横都市;往大了说,我精忠报国!“我绝不能允许有比我更贱的人出现……那你就实在太贱了!”且看王者强势回归,一步步创造自己的时代!精彩尽在《做个杀手杀杀手》!
  • 突然穿越还要拯救世界

    突然穿越还要拯救世界

    突然穿越还被世界送了一个系统的杜小白刚刚适应新世界,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可突然出现的只有他能打败的怪物却打破了这个世界长久的安宁,杜小白不得不被迫踏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
  • 妈觅解压圈

    妈觅解压圈

    我们是妈妈,要照顾好家照顾好孩子还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家庭对孩子很重要,但我们不是生来就强大,我们也需要情绪宣泄,也需要合理解压;不需要太复杂的方式,也许就是育儿夫妻感情的解解惑,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就是单纯的写段文字~
  • 未来少女穿越现代

    未来少女穿越现代

    什么鬼?未来科技世界的天才博士云鸢,穿越了!!!还穿越到这么一个废物垃圾的人身上,浑身上下的优点就只有脸?呵呵,我云鸢的人生怎么能这么平凡!看我,手撕绿茶,熬死渣男,女扮男装,调戏美男……别!大佬!我再也不惹你!"惹了我就想跑,那我当我是谁呀?″
  • 奈何,闻香识人

    奈何,闻香识人

    雪中一眼,他识了她;回眸一笑,而他认了她……消香而去,她只闻他。
  • 冬日的月亮

    冬日的月亮

    冬天的月亮,有时也会温暖你的心,那个男孩,会对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