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6300000024

第24章 开皇之治:开千秋之基(1)

“开皇之治”指隋文帝杨坚当政时期,从581年杨坚登基开始,至604年杨坚去逝,约23年。“开皇”是杨坚第一个年号,其间实现全国大统一,在官制、科举方面的创新影响尤为深远,开凿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整个工程在他儿子隋炀帝手里基本完成),藏富于民,“朝野欢娱”。

【来龙:来之不义】

说实话,我对隋朝抱有偏见。因为那个隋炀帝杨广坏得太出名,掩盖了杨坚的好。不是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吗?就这个道理。

历史的列车从刘宋进入另一个朝代,驶入另一条隧道。当时,南朝、北朝仍然在你死我活地厮杀,今天宣告一个小朝廷建立,明天宣告一个小朝廷了结,眼花缭乱。不可一世的北魏重演匈奴的悲剧,内部争权夺利,分裂为东魏、西魏,一分裂也就走向终结。不仅如此,他们还重演了1000多年前春秋战国那种天子、诸侯大权旁落的历史。有人说,东魏、西魏是“两个皇帝,一对傀儡”。东魏皇帝想骑马出去散散心,马上有人阻止说:“你擅自骑马,大将军要生气了!”大将军指高欢。有一次,这皇帝同高欢儿子高澄喝酒,说话没注意自称“朕”,高澄当即怒骂:“你朕……朕,狗脚朕!”随手给这“狗脚朕”三个响亮的巴掌。不久,这窝囊的“狗脚朕”被高欢另一个儿子高洋直接废掉,改国号为“齐”,即“北齐”。

557年西魏的傀儡皇帝也被大臣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掉,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当时宇文觉才十岁,这一切都由他堂兄宇文护操纵。宇文护希望能当周公,所以才定国号为“周”。宇文觉不满宇文护专权,想杀他,反而被他先发制人,废黜而死,改立宇文泰的庶子宇文毓为帝。宇文毓已20多岁,虽然表面看去柔弱,其实内里聪明有主见,不肯处处听命,而步步要权。三年后宇文护感到威胁,又将他毒死,改立宇文泰第四儿子宇文邕为帝,即历史上颇有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当时17岁,懂得韬光养晦,与宇文护“和谐”相处12年。572年宇文邕羽毛已丰,突然杀宇文护,自己亲政。

第二年宇文邕就干了一件大事:抑佛。佛教传入中国不太早,但佛教很善于适应中国国情。《梵网经》是佛教重要著作,其中明文规定“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认”。信佛的和尚不拜君父,反倒要君父拜和尚,儒家怎么可能容忍这等大逆不道?北魏初期的高僧法果,便聪明地吹捧拓拔皀:“皇上慈悲为怀,就是当今的如来佛,我等僧人自当礼拜!”自欺欺人说:“我们不是拜天子,而是拜佛。”如此一变通,既不违佛法又符合中国国情,因此佛教受欢迎程度很快超过本土道教。北魏帝王崇佛,仅洛阳就有寺院1400所,僧尼数万,普及全国。近2000年后的今天,你到洛阳龙门石窟看看,从那山头雕满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佛像,就可以想象他们对佛教崇拜到何种地步。可是,446年三月拓跋焘率兵到长安镇压盖吴起义的时候,在佛寺发现兵器,又查出酿酒用具及当地贪官匿藏的财物,甚至还密藏女人淫乱。于是拓跋焘下诏诛杀长安佛门,并下令全国废除佛教。宇文邕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禁佛。574年到578年,宇文邕下令毁掉关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融刮佛像,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令各地300万僧人还俗。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

宇文邕还干了一件更大的事:统一北方。北周和北齐的关系主要是战争,双方互有胜负,谁也吃不了谁。北周通过灭佛等一系列改革国力大增,而北齐却依然腐败不堪。北齐后主高纬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大臣奏事他连头都不大敢抬,但生活却十分奢侈,百姓给他送绰号“无愁天子”。他像春秋时那个宠鹤的卫懿公一样,连他宠爱的狗、马、鹰、鸡都封官。宇文邕瞅准这个时机,于575年七月亲率6万大军向北齐发起进攻。第三年正月将北齐灭亡,统一北方。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结束了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宇文邕对子女要求很严,但也许太严,物极必反。579年出征“平突厥,定江南”前夕,宇文邕突然病死,太子宇文赟继位。宇文赟居然对着宇文邕的棺材大骂:“你死太晚了!”这不肖之子,葬礼都没心思办,转身忙于召嫔妃宫女排队检阅,稍漂亮些的都纳为自己后宫,连后妈、太妃级美女都不放过,很快把天下搞得一团糟。幸好老天有眼,宇文赟在位不到两年就病死,由他儿子宇文阐继位。这时宇文阐年仅八岁,不用说也明白又面临什么问题了。走笔至此,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周公在历史上那么吃香了,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太需要周公了!欧洲及日本、朝鲜等封建社会就不一定,因为他们的女性也可以继承皇位,选择面大大扩增,而需要他人摄政的可能性大为减少。

宇文阐的“周公”叫杨坚。杨坚挺有来头。当时有一个贵族集团横空出世——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创造出四个王朝,即西魏、北周、隋、唐。其发端是曾经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即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独孤信(杨坚岳父,李渊外祖父)等。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他们有两大特征:一是能融合汉与其他少数民族为一体,二是“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杨坚不是“八大柱国”成员,但他父亲杨忠是北周开国元勋,封“随国公”;他本人14岁就开始仕途生涯,袭父爵,又娶独孤信之女为妻,女儿则是宇文赟的皇后。即使如此,他离皇位仍然相当遥远。他有机会掌权,只因为宇文赟死得太快,新皇帝宇文阐又太小,急需周公。

摄政者常有,周公不常有。不到一年即581年二月,宇文阐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穿一身黄袍登帝位,改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国号来源于其父“随国公”,只因嫌“随”字有个走字底不吉利,改为“隋”。从此,中国帝王都以“黄袍”为“皇袍”。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评巨著《廿二史札记》中不无轻蔑地写道:“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我想,杨坚得天下固然异常之易,但是不义。他显然不如周公和霍光,而如王莽,区别只不过是王莽失败,而杨坚成功——不是说篡位成功,而是说篡位之后不仅得到朝野认可,还得到我们今天历史性的认可。

转念又想,其实这样说杨坚有些不公。试想:历史上有几次改朝换代是“义”的?

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在《梵高传》一书中评论道:

艺术家的作品和他的私生活,就像正在分娩的妇女和她的婴儿。你可以看她的孩子,但却不可以掀起她的内衣去看她是否沾满血污。

我对这话深有同感,进而想:对文物对历史则相反,非掀开它的“内衣”不可,否则难得其要领!

一、新生儿的血污

我第一眼看到的是这新生儿身上沾满滚烫的血污。

那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发生在581年二月。新官上任三把火,当月历史性大事有三,一是官制改革,二是大杀宇文氏,三是接受小国来朝。当年五月将已经“禅让”的外甥宇文阐杀了,不到两年时间诛遍宇文皇族,杀宇文泰子孙25家,宇文觉子孙及刘彧子孙6家,宇文邕子孙21家。宇文阐被杀时不到9岁,宇文赟两个儿子被杀时还在吃奶,宇文氏宗室成千上万的凤子龙孙很快被杀个精光。赵翼之所以轻蔑杨坚,就因为杨坚以外祖父的身份窃外甥之国,而又杀人子孙无遗,这样残忍的事,稍有人性都干不出来!权力实在是跟毒品一样很容易让人丧失人性!

杨坚生性多疑,对自己臣属也心狠手辣。590年二月楚州参军李君才进言,认为杨坚对大臣高颎过宠。杨坚听了大怒,命人当场杖杀李君才。大殿之内哪有大杖刑具呢?可这阻挡不了他的杀心,从外面要来马鞭,照样当场鞭杀。此后殿内常备着杖刑,并于殿廷杖杀人。

杨坚的统治引起不少百姓反抗。长期以来江南士族享受特殊待遇,而南迁的北方寒门庶族则饱受冷遇。杨坚平江南后,改变“南尊北卑”势态,让宰相苏威撰写《五教》,要求江南百姓不分男女老幼一律熟读背诵。所谓“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儒家纲常伦理,也就是说把南方人看成不识礼仪的野蛮人,强加常识教育。江南士民感到受侮,大规模抗议。590年十一月越州(今浙江绍兴)高智慧、婺州(今浙江金华)汪文进、苏州沈玄懀相继起兵造反,自立为帝。同时,乐安(今浙江仙居)蔡道、泉州(今属福建)王国庆等人也举事反隋,各自号称大都督。这些造反军有的多达数万人,实力弱的也有数千。他们相互声援,互为策应,连破州县,杀朝廷官吏。杨坚派杨素率军镇压,很快将乱局缩小在泉州。王国庆认为海路艰难,官军多为北方人,不善于驾船航海,难以进攻,根本未加防备。杨素却出其不意直抵泉州,吓得王国庆弃城而逃。杨素又暗中派人拉拢王国庆,说除掉高智慧可以立功赎罪,王国庆随即出卖盟友。历经数百战,几个月后叛军才被镇压。

同时还有其他一些起义起事。如番禺王仲宣起事,各州跟随,引兵围攻广州。杨坚派冼夫人率兵镇压。冼夫人是高凉(今广东高州)人,嫁当地太守,喜欢交结英雄豪杰,善武功,多次参与平乱,后率岭南民众归隋,被封为谯国夫人。这时她年近70岁,但宝刀未老,还是很快平息这次反叛。

602年十二月交州(今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一部分)俚帅李佛子起事。李佛子原是李贲(万春国君主)的部将。546年陈霸先(即陈武帝)击败李贲,李佛子率3万人逃奔哀牢(云南及缅甸北部地区)。李贲逝世后,李佛子追随李天宝立国。李天宝病逝后,李佛子继领部众,建都峰州(今越南富寿越池),越南史家称之为“后李南帝”。602年李佛子攻据龙编(今越南河内东)。杨坚派瓜州(今属甘肃)刺史刘方统领27营前往征讨,在都隆岭(今属广西)击败李佛子。李佛子率军投降,被缚送长安,与其他将领一同斩首。李佛子起事头尾长达32年。越南人为纪念李佛子,在当地建祠,还追称他为“英烈仁孝钦明圣武皇帝”。

二、实现大统一

当时南方还有两个小国:南陈、西梁(即后梁)。

南陈是南朝最后建立的小国。陈霸先最初只是个乡间小吏,到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也只不过看守油库,但他涉猎史籍,好读兵书,聪明能干,成长很快。555年十月陈霸先拥立13岁的萧方智为帝,自任尚书令,操纵实权,又一段周公的历史重演。557年萧方智禅让陈霸先,改国号为“陈”。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的姓为国号的政权。他在帝位七年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恢复。这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历史上对他“篡位”的评价与对王莽“篡位”的评价有天壤之别。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陈高祖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萧氏小皇帝绝无左右时局的能力。陈霸先要是瑟缩于腐见,愚忠于萧氏,不当机立断,釜底抽薪,最终也逃不出与萧梁王朝共同覆亡的下场,而对百姓来说将是又一场浩劫。所以,陈霸先实际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攘臂于无望之时,既是民情所需,也为时局所迫。所谓“成王败寇”就是如此。

陈霸先的遗憾是:没能统一南方,而他的子孙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陈氏没干的事业,轮到杨坚干。581年二月杨坚正式登台,三月便部署吴州(今江西鄱阳)总管镇广陵(今江苏扬州)、庐州(今安徽合肥)总管镇庐江(今安徽舒城一带),对南陈虎视眈眈。不过,这时与南陈尚处于“友好”阶段。这年四月南陈遣使访北周。江南距西北遥远得很,南陈使者到北周都城长安的时候,北周已寿终正寝,可杨坚还是让南陈使者会见已被废、尚未被杀的宇文阐,也许隐含某种警告。同样由于路途遥远,这使者返程也许还没回到南陈国都,这年九月南陈便攻江北,隋反攻。但这只是试探,很快恢复友好,十一月隋遣使访陈。

第二年正月陈宣帝陈顼死,又发生宫廷政变。始兴(今属广东)王陈叔陵为夺皇位,竟然趁着哭棂的机会持刀砍杀太子陈叔宝。幸好皇子与奶娘相救,陈叔宝捡回一条命,并如意登上皇位。然而,陈叔宝并不珍惜这一切,而利用这侥幸捡来的生命与权力享乐。想当年陈霸先生活非常简朴,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肴核,后宫无金翠之饰,不设女乐,陈叔宝却走向另一个极端。陈叔宝算是个诗人吧,他对于诗的爱好胜过江山。刚巧有位叫张丽华的贵妃艺貌双绝。据说张丽华所居的望仙三阁,每当微风吹过,香飘数十里。而张丽华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附近的人远望而去犹如仙子临凡。

也许正因为看到陈叔宝在自毁江山,杨坚等待更轻易的时机;或许,杨坚见此情形不急,先忙别的,总之他先跟陈叔宝“友好”着,年年互访,有时一年互访两三次。585年九月陈攻隋和州(今安徽和县),杨坚派兵将他们击退,并不大举反攻,后两三年照常互访。

进入587年就不一样了。这年四月杨坚一面在扬州阳渎(今江苏山阴)开山通漕为攻陈作准备,一面继续谴使者回访陈。九月灭西梁后,十一月在永安(今四川奉节)开始造大、小船,为战争作最后的准备。第二年三月,一面继续派使者访陈,一面下诏书,揭露陈叔宝20恶,并将此印30万份,广泛散发江南,为攻陈进行舆论宣传。有人劝阻说:兵行宜密,不可张扬。杨坚笑道:“如果他怕了而改过,我又求什么呢?我要替天行道,代天而诛,又何必秘而不宣?”当年十月发兵多达51万,分八路同时对陈发起进攻。

陈叔宝获悉隋军临江,还不以为然。朝中大臣居然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断南北,隋军难道能够飞渡?那些边将想立功想疯了,故意夸大声势!”陈叔宝深信不疑。于是,君臣上下继续狎妓纵酒,赏花赋诗,隋兵渡江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兵临城下,陈叔宝这才怕了,但他仍不肯逃,说:“锋刃之下,未可儿戏,朕自有计。”他的妙计是与张丽华、孔贵妃三个人捆在一起,深藏井下。

隋军将陈叔宝等三个人从井里提上来时,张丽华的胭脂蹭在井口,后人因此把这井叫“胭脂井”,留给人们无限感慨。陈叔宝的知名度显然比陈霸先还高,只因为一首诗《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最后一句因为《乐府诗集》等史籍没记录,疑为后人臆加,但不影响人们的评价,“后庭花”成为亡国的代名词,或者说“亡国之音”。最著名是唐时杜牧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由此,我很容易联想到一个观点,但作为文人我一直忍住不说,现在忍无可忍要说——难怪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将诗人排除在统治者和教育者之外。这样对杨坚则更加钦佩:他与刘裕、刘义隆等人不同,不轻易出兵,而精心准备,务求战之必胜,一举成功,一劳永逸。

同类推荐
  • 三国雇佣军

    三国雇佣军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大丈夫当执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勋楚风:我想造座黄金屋,天天枕着金子睡觉!追求?兄弟在侧,携美同游,算追求吗?生存?嘿嘿,跟对老板很重要!那啥,最后再教你个乖,你或许惹的起我老板,但一定惹不起我!
  •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2(微历史)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2(微历史)

    本书描述了18世纪末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大清王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描写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和各路人马的血腥博弈,以及从正面和侧面反映同一时期世界各个角落的历史、人文科技、市井风情。时间跨度五十多年,涉及同期英国的发迹史、西班牙的沉沦史、美国的崛起史、葡萄牙的奴隶买卖,东印度公司的发迹史,美国铁路与中国劳工,世界各地的工业革命,探索新大陆,海盗贸易,新事物萌芽等,内容宏大,意旨宏远,文笔犀利、柔美,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同时又不禁叹惜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历史车轮的生猛。
  • 我在古代当二世祖的那些年

    我在古代当二世祖的那些年

    你穿越到古代,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心想要当一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少爷,不好了,你刚刚做的打油诗,不知道被哪个混蛋给说了出去,被当今圣上听到了,圣上要召见你。”“少爷,不好了,那些才女们听到你做的打油诗后,都被你的魅力所折服,争先恐后想要拜你为师,现在都已经到门口了。”“什么!”你脑门一黑,你只想当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而已,怎么这么难?
  • 九州幻域之域

    九州幻域之域

    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个时候的百里书野,是个一心只想保护身边所爱之人的孩子。自始而终,仅此而已
  • 了却君王天下事:张居正

    了却君王天下事:张居正

    他是明朝第一大臣,是天地立命政治家,独揽大权内阁首辅,开天辟地的改革家,还是一个天生异才,是一个临终仍使朝廷风起云涌的老人,他叫张居正。
热门推荐
  • 带着系统都市游

    带着系统都市游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看杨戬如何笑傲都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能装X世界

    超能装X世界

    在这个由魔法和武侠构造的世界里,他即是堕落的天使,也是折翼的恶魔。然而……他又是一位无形中装逼开挂,却总是被打断的装逼大佬!
  • 携手不负韶华

    携手不负韶华

    她,一名普普通通的社会成员。他,一名救过很多人的白衣天使,因为特殊的缘分走到一起,愿余生不负韶华。
  • 炼矩修规

    炼矩修规

    苹果砸在牛头上,砸成猪头是悲剧,砸出一串草泥马是喜剧,砸出万有引力便成了正剧。一切偶然中藏着必然,一场地震与雷公电母的邂逅,造就一个悲喜交加的传奇。青春当飞扬,时至英雄归;陈规朽时,矩在手,弹指化飞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夭记(同名网剧原著)

    双夭记(同名网剧原著)

    同名网剧11月9日开播。小说讲述了锦衣卫惩奸除恶,匡扶正义的武侠故事。着重描写主人公施敬遥,如何从迷茫中找到方向,不仅有小人物一步步蜕变成英雄的成长史,还有荡气回肠的爱情纠葛,同时也塑造了皇帝朱常清兼济天下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式人物。小说通过紧凑的事件,展现了父子由隔阂到理解,由陌生人到兄弟情深和点点滴滴的儿女情长…
  • 都市之位面帝国

    都市之位面帝国

    一个在经历了许多的事后,变得异常颓废的男人。事业上:一无所有。家庭上:夫妻不睦。精神上:也是饱受过去折磨的人。在得到一场意外的奇遇后,会做出如何改变呢?是自我升华为男神,还是堕落如恶魔,敬请大家期待!
  • 兽世种田要养鱼

    兽世种田要养鱼

    【反套路大佬VS呆萌小鲛人-有甜有虐】种田养家,那是必须的。打打杀杀,只是爱好而已。此地我挑中了,不要老是过来串门。这条鱼,暂且先养着……
  • 自动升级

    自动升级

    《自动升级》小说是科幻、爱情、剧情、青春类型故事,讲述了男主角热爱科技创意作品研发,同时是一名热血青年,在一次反抢劫反盗窃志愿者工作中,救助了女主角,后来再次偶遇并发展成爱情,并讲述了男主角从想象到研发众多富有创意、好玩、实用的科技创意产品过程的故事。许多创意产品将可能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会出现的科技产品,将极大吸引广大科技爱好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