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6300000044

第44章 永乐之治:耀武扬威(1)

“永乐之治”指明成祖朱棣当政时期,即从朱棣1402年称帝,至1424年去逝,前后共23年。其间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永乐大典》,兴修水利,“赋入盈羡”为明代之最。

【来龙:血崩】

“永乐”两字美好诱人。我对于“永乐之治”由来的直觉,说来也许不雅,思之再三,还是让我如实说吧——血崩。关于“血崩”的定义,百度百科解释如下:

女性小产或月事大量出血的状况,通俗来说叫作血崩。血崩是一个俗称,所叙述的状况通常指:血流出来的速度像自来水一样,止血的方法如止血钳、压迫法或帮助血液凝固的药物,都用下去了,仍没有改善,有时医师可能知道出血的地方,但是无法有效地止血;有时医师根本不知道出血的地方或原因,只见到血从身体里大量快速渗出来。英文形容为oozing,这时病人的生命陷入危险中,随时会因为失血过多、血压不足而产生休克。

“永乐之治”就由血崩而来,而不仅仅是一般分娩的那些血污。

屋漏偏逢连夜雨,北方在辽、金、西夏争强争霸的时候,更为强悍的蒙古人又在那里迅猛崛起,宋人实在是生不逢时!

蒙古人的直系祖先和鲜卑、契丹人属同一语系。隋唐时代他们分布在契丹之北、鞑靼之西、突厥之东,曾受突厥统治,突厥人多称之“鞑靼”。他们也曾一度称臣于唐,还先后受辽和金的统治。金由于全盘汉化,过度推崇儒学,沉迷于繁文缛节,丧失了他们本民族的生气,结果“金以儒亡”。趁着金衰落,蒙古部落壮大起来,逐步脱离金的统治。1204年蒙古诸部统一,1206年成吉思汗在漠北成立蒙古国,从此不断对外侵略。1218年灭西辽,第二年西征中亚花剌子模(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国,1241年一度逼近东欧腹地,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

重演北宋末年“远交近攻”的悲剧,南宋与蒙古先是结盟联手灭金,金一灭,蒙古遂成变成恶邻。南宋和北宋一样对盟友不重视诚信这有一系列事实可以证明,然而狼要吃羊总是有理的,宋即便对蒙古守信也难免被侵吞,只不过时间迟早而已,再就是被灭不算,道义上还好像亏欠它什么,太窝囊。1259年蒙古两路大军直抵江南,南宋只好求和,全部割让长江以北土地,并向他们称臣岁贡,但这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1271年他们将原来分属南宋、西夏、金和大理四国的土地,与蒙古本土合并为“元”。1274年蒙古向南宋发起全面进攻,1276年临安宋帝投降。1279年二月六日海战,宋军覆没,大臣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帝在厓山(今广东新会)投海,十几万宋人跟着跳,宋最后灭亡。

没完没了的改朝换代,没完没了的屠杀,早让人看麻木了,然而蒙古人之血腥还是像一盆冰水从我头顶浇下,让我浑身颤抖不已。英国历史学家桑德斯在《蒙古征服史》一书中触目惊心地写道:

作为人类种族灭绝屠杀的典型代表,这些蒙古人是自古以来最恶劣的屠夫。他们把许多国家民族完全斩尽杀绝,或者全部驱赶出家园。在屠杀上令人发指的程度,一直到现代的纳粹都没有超越。

总数不到40万的蒙古骑兵,先后灭亡40多个国家,征服270多个民族,全世界人口为此减少三分一。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冷静写道:

1234年蒙古人对中国北方的入侵使中国蒙受了重大损失。蒙古人夷平了许多城市,也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结果大约有3000万中国人因同蒙古的接触而丧生。

令人意外的是,蒙古人居然也尊孔崇儒,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特别推崇理学,被宋人认为不适合国情的歪理邪说——程朱理学从此被重用为官方思想,称赞理学名家真德秀的《大学衍义》:“治天下,此一书足矣!”马上恢复久已停办的科举考试,并指定从《四书》中出题。他们还将著名理学家的牌位抬入孔庙从祀,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确立程朱理学的官方地位,传统的汉唐经学教育从此转变为程朱理学教育。然而,就跟猫挂佛珠并不能改变它嗜腥的本性一样,这一切改变不了他们的野蛮。在《历史上的60年》一书中,我关注一系列建国立朝60周年之时的状况,只有元“仍在血雨腥风中”,长期存在诸多内部叛乱、起义。

在元末一系列起义军中,朱元璋脱颖而出。他们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胡虏即指蒙古人。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闰七月攻占北京,元朝被埋葬。

朱元璋驱逐蒙古人之后,即着手立纲陈纪,实现他救济斯民的政治抱负。在官场实行恐怖统治的同时,对百姓还是关爱的。他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重要的是休养生息。”这观念跟刘邦、李世民等明君一样。他鼓励开垦荒地,不限亩数,全免三年租。同时廉洁自律,宫中车舆、器具等物本该用黄金装饰,朱元璋全部以铜代替。鉴于连年战乱,疫病流行,黄河、淮河又频频闹灾,中原和江南人口锐减,便从山西移民到中原和江南,达数百万之众,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汉民族迁移。通过多方面努力,社会经济很快恢复,被赞为“洪武之治”(1368—1398)。

然而,朱元璋很像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带来胜利的同时也带来恐怖。他没有刘秀和赵匡胤那样的胸怀,一上台就搞政治清洗。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开国大臣胡惟庸,这一案就杀了3万多人。接着杀另一位开国功臣蓝玉,又株连1万多人。皇太子朱标看不过意,进谏说:“诛戮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将一根荆棘放在地上命朱标拣,朱标没捡。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朱标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这话说太对了!

杀贪官是大快人心的事,然而朱元璋却杀得“流血有声”。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一律处死,并且要“剥皮揎草”,即把贪官拉到府、州或县专设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里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下一任办公桌旁边,警示不要重蹈覆辙。

朱元璋杀人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弃市,就是在闹市执行死刑,暴尸街头;二是不仅杀其本人辱尸,还要“籍其家”,即把罪犯的家属贬为“丐户”,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且卖到妓院。朱元璋对妓院是鼓励的,曾亲自为南京一家妓院题写对联,上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下联“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多复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横批“花国寻梦”。这样既侮辱被杀者的家属又促进经济发展,一举两得,比当年管仲显然更高一筹。

朱元璋有26个儿子,皇太子和另一幼子早死,其余被分封到各地。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尸骨未寒,朱允炆屁股还没坐热,便担心那一大堆叔叔们图谋不轨,第二个月便开始“削蕃”,一个个贬废。第二年七月朱允炆命令北平(今北京)府逮捕燕王朱棣,北平府的官员却向朱棣通报,朱棣索性反叛,举兵南下。1402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夺取皇位,改年号为“永乐”,所以后人称朱棣为“永乐大帝”。

朱棣之残暴跟朱元璋十分相像,根本不需要做DNA测试。朱允炆据说是自焚,但民间多说他隐迹江湖30余年,直到朱棣重孙时代回宫。没逃的可就惨了!就在这个六月,清宫三天,各宫男女除非被朱允炆治罪的,一律斩杀。朱允炆的高官,一个个被整族整族地杀。大儒方孝孺,朱棣命他起草即位诏书他不肯,威胁灭他九族,他斗气说灭十族也不写,朱棣真将他十族灭了。九族一般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中国历史上早有灭人九族的暴政。朱棣却灭方孝孺十族,即加上他学生,一次杀873人。想想赵恒有求于大臣用金子行贿,再看看朱棣,我真要相信著名军事评论家刘亚洲的一句话:“西方的历史是一部改恶从善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株连家族是秦始皇“创造”的,但他最多也只杀人三族,朱棣之残暴无以复加。另一方面反思方孝孺,儒家自然大赞如何如何之忠,但现代越来越多人质疑方孝孺愚忠:为什么不在乎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呢?腐儒跟暴君始终相伴,迟迟没能让中国历史变得真正文明起来。

一、血雨腥风无休

1402年六月十三日,谷王朱橞、李景隆等人打开城门迎朱棣。十七日朱棣称帝,紧接着所做的,一是恢复被朱允炆所削藩王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爵位,二是血洗朱允炆同党。除方孝孺和宫女等以外,同月被杀的还主要有:削藩倡导者齐泰(兵部尚书)和黄子澄(太常寺卿),先砍双手双脚再杀,并灭他们家族;御史大夫练子宁及其族151人,卓敬及其三族;兵部尚书铁铉被下油锅。七月继续杀刑部尚书等多人。八月御史景清藏刀想为朱允炆报仇被发现,灭九族,又杀他的街坊邻居,由此发明一个词“瓜蔓抄”,让他家乡变成一片废墟。杀礼部尚书陈迪时,朱棣命人将他剥皮实草,用铁刷子将他的肉一层层刷下,还要将骨头敲碎……“朱棣”们的聪明才智就这样花在如何更残酷地折磨人命的创新上!

我对封建帝王也算是容易宽恕的,将李世民之类的宫廷政变只是轻描淡写为新生儿的血污。朱棣就不是这样了!分娩之后,他还不时地“习惯性流产”,且一次次“血崩”。如此,几乎持续到他命终。1406年八月废齐王朱榑,理由是蓄养刺客,招异人术士作咒诅,等等。朱榑特地进京见朱棣,强调说:“奸臣喋喋不休,想学朱允炆,那样会把我们这辈人都害死的!”这话让朱棣有所警醒,没动极刑。后来有个福建男子冒名“七府小齐王”,意图不轨被发觉,与其党羽数百人被诛,朱榑与三个儿子“皆暴卒”。

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为朱棣一块心病,担心他在什么地方密谋,什么时候从天而降都不知道。1407年十一月朱棣委派给事中胡濙以寻访仙人张邋遢的名义遍行天下州郡乡邑,暗暗寻查朱允炆的下落。张邋遢就是武侠小说中常出现的张三丰,飘忽不定,据说能一日千里,像朱允炆一样难寻难觅。直到16年之后胡濙才返朝,朱棣在百忙中立即接见,二人密谈到深夜四更,至于谈了什么是个历史之谜。

朱高煦是朱棣第二子,被封为汉王,封国云南。朱高煦很不高兴,说:“我有什么罪,要去万里远?”后改封青州(今属山东),他仍不赴任,并私自招卫士及精兵3000人,不服兵部管辖,四处劫掠,僭用御车马器物。1416年十月朱棣知道后十分生气,剥夺其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削去王位降为庶人。太子朱高炽念兄弟情义,请求放过朱高煦,结果只是削去他两个护卫,杀左右帮凶。朱棣死后,他还是因造反被处死。

朱橞是朱元璋第十九子,册封为谷王,统领长城九镇之一的宣府镇,巩固边防。在那次政变当中,朱橞见大势已去,开城门迎朱棣。朱棣念他献城有功,封他驻长沙。但他骄横霸道,大肆搜刮民财,招兵买马,造战舰弓弩,练水兵乡勇,妄图与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结盟造反,被朱椿斥责。1417年二月朱橞被废为庶人,后于狱中去世,追随者则当即遭杀戮。

如果仅此而已,也许还可以说算某种程度的“正常”——自古以来,有几个“净身”帝王?可怕的是远远没完,例如:

朱棣的秘探报告驸马都尉梅殷不忠,于是命锦衣卫在他上朝途中将其挤下河淹死。此事被告发,朱棣一边将当事人斩杀,一边致信安慰公主,说驸马虽有过错罪不致死,凶手现已伏法,你就别计较了。

齐泰、黄子澄早在1402年六月被灭族,1416年四月发现其族人有漏网的,继续逮捕下狱。杀陈迪父子时,先将其子耳鼻煮了逼陈迪吃,并问味道如何。陈迪说:“忠臣孝子的肉鲜美无比!”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民众造反。如1420年二月山东浦台唐赛儿自称佛母,以白莲教组织起义,数万人响应,两次拒绝招安。明军血腥镇压,但唐赛儿等首领逃脱。官方怀疑她削发为尼或道姑,捕数万尼姑、道姑入京,踪影仍无。又如1424年五月丽水(今属浙江)、政和(今属福建)山民周叔光、王均亮聚众起事。朱棣问首辅杨荣(闽北人)如何处置,杨荣说:“这些愚民无知,也许只是被税赋所迫,或者太穷,不得已相聚山林,以求苟活。官方出兵,他们可能聚集更多人以死相拼,不如遣使招抚。”朱棣采纳,果然和平解散。

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朱棣晚年因怀疑权贤妃死因,一次处死宫女2800余人,后来又因两名吕姓的朝鲜宫人再度引发大狱。朱棣死后,还用16妃和数百宫女殉葬。

如此血崩的世道怎么堪称盛世?我个人真不愿意承认!

二、招摇于世

1.郑和下西洋

这是一个重量级话题,但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所以没必要说太多。简单说说背景吧!中国海岸线虽长,但注意力长期在内陆,直到唐、宋海上交通才开始繁荣,蒙古帝国时代亚欧合一,海事进一步发展。但进入明朝,朱元璋强烈排外,下令连一块木板都不许出海。朱棣破例派郑和远航,事出有因。

《明史》明确写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可见目的有二:一是搜捕朱允炆,二是耀武扬威。郑和原名马三保,十岁被掳入明营,受宫刑成太监。“靖难之变”中有战功,朱棣要嘉奖他,只因跟皇太后同姓不能登三宝殿,便赐他姓郑名和,任内官监太监。他懂兵法,有谋略,有军事指挥才能;熟悉西洋各国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有外交才能;此外还具有航海、造船知识,因此被委以下西洋船队的统帅。

1405年七月至1431年七月,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过今霍尔姆兹、红海、东非一带。行文至此,刚好有条新闻说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2013年3月13日宣布:美国科学家在肯尼亚曼达岛发现一枚中国明代钱币,上面刻有“永乐”字样,证明在欧洲人涉足非洲大陆之前,古代中国已经和东非国家开展贸易往来。

郑和船队共240多艘海船、27400多名船员。船有五类,第一类“宝船”,最大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船只。第二种“马船”,第三种“粮船”,第四种“坐船”,第五种“战船”,分别用于载货、运粮、作战、居住。这么多船,别说一艘艘高大如楼,就算一条条小舢板排过去,也够浩荡够威风!

同类推荐
  • 历史年鉴之1919

    历史年鉴之1919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投笔从戎之牺牲

    投笔从戎之牺牲

    谨以此作品向两千多年来保卫边疆的中华卫士们致敬!本文从班超三十六随从之一的角度重现华夏先人奋斗边疆的历史。没有穿越和架空,只有热血和牺牲。
  • 正统年间

    正统年间

    大幽末年,灾旱不断,乱像初生。时代的动荡不安,导致各地门阀自立。这是最乱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指的不止止是民间。朝堂,亦是一座江湖。江湖,民间,朝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瀛洲战纪

    瀛洲战纪

    每个人,自身都是脆弱、追求安逸的,因为周边环境的原因,逼迫自己不得不一步一步攀爬,一个人攀爬的过程是艰辛、痛苦的,但一路上有知己好友陪伴,登顶一览众山小之时,有知己好友共同分享,人生道路,不孤单,高处,有温暖,因为,有你们。
  • 明末之铁血中华

    明末之铁血中华

    刘少成重身在大明天启二年,此时的大明已经到日暮西山的地步了,但是中国经济科学仍然是世界最重要的组成,但是野蛮的女真满清断绝了中华进步。使中国渐渐落后世界。但是刘少成来了,他能眼睁睁的看到中华让野蛮人来统治吗?当然不能,他要领导中华强盛起来,提前早欧洲100多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革命,他要带领强大的舰队踏平倭国,殖民东南亚这些白眼狼,斩段北极熊的爪子,占领广阔的西伯里亚,打败欧洲军队,殖民美洲,吞并澳洲…。让中国真正成为日不落帝国,太阳能照耀的地方就是华人能挺起胸膛做人的地方。
热门推荐
  • 凭栏望月

    凭栏望月

    这是一部满溢故乡情的诗集。字里行间缠绕了太多对巴蜀大地的深情厚意。天府之域,巴山蜀水,都是诗人永恒的美丽羁绊。绻绻情思,绵密如飘飞于巴山的细雨,尽情挥洒,无处不在。在旅途,那异乡的天地,如镜照影,浮现的都是家乡的山水,叫人片刻难以忘怀——“巴山夜雨,淋湿了思念”。这是一部唱给神州神圣大地激情澎湃的情歌集,也是一部流浪的情歌集。中华风物,皇天后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随游历的足迹在诗人笔下生花。“
  • 妖孽王爷悠着点

    妖孽王爷悠着点

    她,是闻名全球的冷血杀手友人的背叛使她跌落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当她从世界的顶端沦落到草包废材,她,又将怎么做?他,是这个世上最俊美的男子,就算冷酷无情也迷倒了万千少女当他遇到了犹如鬼魅的她,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而她,又是否能将他心中坚冰融化?前世的恩怨,这一世的情仇他们那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造就了今日的他们《妖孽王爷悠着点》为你揭开这背后的故事!
  • 丑女的后宫

    丑女的后宫

    简介:狂风大作,风起云涌之时。她宅女兼网购狂一枚因收到一个意外的包裹而被卷进了另一个世界。她本将是清淤大陆最受宠的皇女,奈何空有富贵命却没命享,一个滔天阴谋,还没来得及出生的她就以胎死腹中,她又怎会甘心。然而上天垂怜,她从天而降接替她,为她背负了所有,岂不知她本就是她,而属于她的劫就此拉开帷幕。他、他还有他……回首的瞬间,她看着莫名的发觉身后的队伍悄然生息的在扩大。喂、那个啥、说你呢!我认识你么?你怎么也溜我后宫了?某男妖娆一笑:小落落,你还记得那晚的……?说罢撅起诱惑的樱唇向某女飞来一吻,顺便再抛来一颗秋天的菠菜。呃……某女脸一囧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尼玛这是闹哪样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世长安

    百世长安

    他惊鸿一笑,凑到她的耳边:“我来接你回家。”她冷冷回眸,拔剑相向:“背叛我的人我绝不会原谅。”桃花飘落,十年前的种种,犹如一个巨大的回忆漩涡,于她和他来说,都是最痛苦的回忆,将两人紧紧吸入,却始终找不到属于他们的那个出口。
  • 丝路古韵:延绵千年的丝路荣光

    丝路古韵:延绵千年的丝路荣光

    本书主要围绕两汉丝绸之路开拓畅通后,经过汉唐等历代王朝对丝路的经营,丝路呈现出千年的荣光,中国的威望也由此而提高。本书后半部分,介绍了宋元时期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元、明、清各朝对丝绸之路的经营的忽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衰退,海上丝路的地位上升,进而介绍明清时期国力渐衰,丝路的影响也逐步消退的沧桑史。
  • 妖孽宫主很倾城

    妖孽宫主很倾城

    妖孽重生?她要复仇?前世是宛如白莲花的她,居然敢当众退婚?腹黑王爷当众被休?这哪里是白莲花啊!这明明就是妖孽,一位情无义,城府极深的妖孽!无情妖孽发誓不嫁。。倾城美男追妖孽???只见倾城美男单膝跪下!!!倾城美男:“那..你娶我可好!”妖孽居高临下的看着那倾城的脸庞,嘴角勾起一抹笑。一个香吻铺天盖地而来。。妖孽要逆天啊!!!祝贺妖孽逆天成功!
  • 美剧开发指南

    美剧开发指南

    “穿越成富一代,孙子争家产怎么办?挺急的,快死的那种。”端坐马桶,意外穿越。成为美丽国一代富豪,等等,自己怎么躺在病床上,还插着呼吸机?前面还有几个孙子在争家产?身患绝症,本以为翻盘无望,直到他在电视上看见了科泰兹旅馆的广告…… PS:这是一个老人家坚强不屈抗争命运的故事。(雾~)
  • 万古第一鬼才

    万古第一鬼才

    吴易重生在武道世界,这里凶兽可以吞噬万物,天才可以一夜成神,神通者可以逆转乾坤。且看吴易从一个蝼蚁,一步步成长为万界天尊的故事...
  •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炒股票、买基金需要一份激情,更需要一本能够指点迷津的书籍。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涨跌捉摸不定,基金种类各具特色,风险无处不在,引领牛市淘金狂潮,不管风云变幻,我自屹立潮头。熟练炒股基本功,不会炒股也会赢,基金投资有诀窍,赚钱容易心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