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0800000010

第10章 高作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和技巧(4)

例如,人们常以“太阳”象征“光明”,以“向日葵”象征追求“光明”的人们,以“小草”象征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以“春蚕”象征乐于奉献者,以“青松”象征志向高洁者等。这些,都是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的。

当然,用于象征的事物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的。比如毛泽东曾以“纸老虎”称呼国民党反动派,列宁曾将帝国主义说成是“泥足巨人”等,这些事物的象征意义就是丑恶的,含有贬意。

在作文中,为了更加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的爱憎之情,我们常常采用象征手法。

人各有志,但抒发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一种是直接抒发,一种是间接抒发。后者便常常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于感染力。这样的记叙文,常常具有浓烈的散文气息,是写作水平达到一种较高层次的表现。

要写好托物言志的作文,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精选所“托”之“物”

每个人的志趣不同,不同的志趣应选取最适宜表述的所“托”之“物”。例如,“松、竹、梅”岁寒三友,适宜表述高洁的志向;“向日葵”,适宜表述爱国爱民族的豪情;“泥土”,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较为普遍;“蜡烛”,则对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相宜……因此,动笔之前先动脑,从“志”出发,精选所“托”之“物”。

(2)将“志”巧妙地“托”在“物”上

既然是“托物言志”,那么,一定要将欲“言”之“志”,牢牢地依“托”于所选之“物”上。我们应努力挖掘该“物”诸方面的特点,使之恰当地用于表述我们心中之“志”。例如以“向日葵”抒发爱国爱民族的豪情,那么,我们便可抓住“向日葵”“向日”的特点,同时,以“日”象征国家与民族,以旭日东升,比喻祖国的兴旺发达,而以葵花“向日”比喻炎黄儿女振兴中华的赤子之心。这样,“志”与“物”的依托关系,便如水乳交融,天衣无缝,显示出作者精巧的构思。如果“志”归“志”,“物”归“物”,互不相关,或关联得生硬、不牢固,这样的习作便是败笔。

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点,用于托物言志时,我们着眼于它的那个特点,便是象征点。比如以青松象征高洁的志向,那么,就是着眼于青松的四季常青,努力向上生长的特点,用于作文,便是象征点。

在作文时,必须对“象征点”深入挖掘,仔细描摹,努力使之突出出来。

4.如何写好以情感人的作文

文章不是无情物。记叙文在叙事、记人、状景时,也必须带着感情。记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应该带着喜悦的感情;记一件有损社会公德的坏事,应该带着愤怒的感情。这种感情在作文中的表达,不仅在于结尾时说一句“今天我真高兴啊!”或“这件事真让人生气!”更在于叙述与描写时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流露。

高考作文当然首先是以内容取胜的。但是同样的选材,同样的立意,感染力却未必相同。这固然有不止一个原因,但对于“情”下的功夫不够,不能以自己的“情”打动阅卷老师之“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那么,怎样写出“以情动人”的作文呢?

(1)情要真

惟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别人。无病呻吟的感慨,大而空的口号,之所以难以引发他人的共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透着假”。所以,作者欲抒之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情。

(2)情要美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真情也有高尚与卑劣之分。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惟有高尚的真情。一个小偷,强烈地想偷别人的东西,把这种感情写入文中,真则真矣,但太丑恶,令人厌恶。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样的情是美的,能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获得高尚的享受。

(3)情要浓

情有浓淡之分。就拿喜爱之情来说吧,有“稍稍有点喜欢”、“比较喜欢”、“很喜欢”、“最喜欢”等多种层次。我们在习作中要想“以情动人”必须抒发一种“浓”情。爱,要强烈地爱;恨,要强烈地恨。半爱不爱、似恨非恨之类的感情不好写,也难以“动人”。

(4)情要巧

这个“巧”,主要是指抒情的方式要巧妙。直白式的议论与抒情,谈不到巧与不巧,只有在叙述与描写时如涓涓细流般的融情于叙事、记人、状景之中,使读者渐自体会到作者的爱与恨,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这样的习作,在抒情上才可言“巧”。如含蓄的抒情,点到为止的抒情,让读者自去领悟而不说破的抒情,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抒情,渗透在遣词造句中的抒情等。

请看下例:

尝试

山东考生刘华川

我爱小溪,她那潺潺的水声在我听来不仅是一首欢快的乐曲,而且更像是一种无言的诉说。她在诉说什么,以前我不能透彻地领会。今天,是我18岁的生日,我又一个人独步溪畔,忽然悟出其中的真意……

我来到溪水的源头,顺着溪流往下走,两边是高大的树木和繁茂的野草。野草几乎将整个溪流盖住了,小溪只能在草间闪烁出些许粼粼的光。她的声音很凝重,对我说:“当我在地层深处时,我集聚了全部力量尝试着冲出地表。以前我满以为自己是强者,可现在才知道我是如此柔弱。由于重力,我不得不依附于地面,不能像树木那样高高地站立着,甚至小草也把我当弱者,用它的叶片抚摸我的头……”听到这,我真想安慰她,像强者安抚弱者一样,可我默然了,继续跟着她走……

小溪继续向前,随着山势的变化,她的声音变得响亮了。这时突然在前方出现了一块顽石,足足高出小溪四五寸。小溪犹豫了,她的声音变得急促了,仿佛在向我求援:“快,帮帮,我,把那块大石搬开。”我尝试着去搬。那石太深,搬不动。我无可奈何。小溪只得硬着头皮去撞。一次、两次……“呀,大石头怎么变矮了,只比我高两寸了?”小溪这样说着,又鼓足了劲做新的冲刺。你看她吸足气,敞开胸,舒展肺,“呼”地撞向顽石,“哗啦”一声小溪跃过了顽石,小溪欢笑了。她对我说:“你瞧,顽石并不是硬骨头,它也是要低头的……”听到这,我真为她高兴,真想鼓励她,像强者鼓励弱者一样,可我又默然了,继续跟着她走……

小溪向前流着,她的声音比以前欢快多了。可就在这时,在前方出现了一道峭壁,她又用急促的声音向我求援,可我无话可说。她只好硬着头皮试着往下跳。完了,我闭上眼不忍看将要发生的事。可我并没有听见粉身碎骨的惨叫,而是听见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欢快的声音。睁眼一看,啊,小溪站起来了!她凌空站在一道峭壁之上……我为她而骄傲,并且不再以一个强者的姿态出现。

小溪流的尝试给了我许多启迪,一个人来到世间就必须为着某种目的而尝试,而拼搏,一旦你克服了许多困难,就将会看见自己的美丽和高大……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这个启迪是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了……

(1994年全国高考作文)

本文借小溪流抒情,不可谓不巧。作者摒弃了借生活中的做饭洗衣一类的小事表现人在尝试中成长的陈旧选材,而是独辟蹊径去写“小溪”的尝试给予“我”的启迪。同时,借小溪流的尝试指出“一个人来到世间就必须为着某种目的而尝试”的人生真谛,点明一旦战胜困难,就会看见“自己的美丽和高大”,从而揭示了尝试成功后会感到其乐无穷,启发人们应勇于尝试,勇于拼搏。

文章开头交代写作对象引出正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写“小溪流”在尝试中的不同境遇和收获,末尾一段则照应开头,卒章显志。全文以“我”为小溪流的陪衬,通过小溪流的几番尝试,表现出“我”想做“强者”到“不再以强者姿态出现”的变化。这一变化有力地衬托了“小溪”尝试的成功。

5.高考作文如何推敲语言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的阅卷标准之一,便是语言。

进行应试作文训练,语言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高考作文尽管考场上时间仓促,不容我们像贾岛那样“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但是掌握一些语言推敲的技巧,平时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却是完全必要的。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以下语言推敲的技巧是必须掌握的。

(1)语言要准确

准确,是语言运用最基本的原则。

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惟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惟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惟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惟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这就是著名的选词造句的“惟一”说。这里所说的“惟一”,并非如数理化习题中的“标准答案”一般,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而是指出了一种努力方向,一种精益求精地追求尽可能完美的境界。

汉语的词汇丰富,给我们作文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我们要善于辨析某些词的细微差别。有些词意义似乎相差不多,但仔细辨析,它们所代表的概念并不全同。有些意义相近,但是适用的对象不同。有些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之外,还带有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有些词孤立地看是“中性”的,可是在特定的场合也会带上褒贬色彩。有些词的差别在语意的轻重上。有些词则存在着风格上的差异,往往与文章体裁或内容有密切关系。我们作文时要仔细推敲,准确地理解词的意义,准确选用词语。

(2)语言要生动

所谓生动,是指写什么,像什么,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写江河,如闻水声,如见水波;写花园,如见群芳,如嗅奇香;写战场,如闻杀声动地,如见血肉横飞;写联欢会,如闻欢歌笑语,如见彩灯舞影……达到这一步,你的语言便登堂入室了。

那么,怎样使你的语言生动起来呢?可在“生”和“动”二字上下点功夫。

所谓“生”,是指“栩栩如生”的“生”,强调的是“形似”。一般地说,“具体”“形象”,便可产生“形似”的效果。所谓“动”是指“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意境,强调的是“神似”。这一步比较难,但如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也是不难达到的。

比如毛主席的词《水调歌头·游泳》中有这样的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其中“飞”字用得就别有韵味:首先“飞架”的“飞”表示了建桥速度之快,武汉长江大桥十个月就建成通车了,可谓快矣;其次,桥墩高大,托起长桥,使之产生了“凌空欲飞”之感。一个“飞”字便含有如许丰富的内涵,难怪人们格外欣赏这一名句。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也有一处用活了“飞”字:“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在这里,作者写母亲的动态是“迎着出来了”,而写“八岁的侄儿宏儿”却用了一个“飞”字。从字面上看,用“飞”来写人,似为语病,但细一想,便可领会作者的意图。作者是在以“飞”夸张地形容侄儿宏儿从房里跑出来的迅速,除了迅速之外,我们还能感到的是这个小孩子对“我”的欢迎的心态。而且,这个“飞”字与其年龄特征也很符合,年仅八岁,天真烂熳,腿脚轻捷,给人以“飞”出来的感觉。如果倒过来写“八岁的侄儿宏儿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我的母亲”,便与情理相悖了。由此可见,生动的语言也必须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没有了真实性,生动性便无从谈起。

(3)语言要得体

传说乾隆皇帝当年到镇江金山游览。当地的方丈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和尚做向导。当乾隆皇帝上山时,小和尚边走边说:“万岁爷步步高升。”

乾隆听了很高兴。一会儿,下山了。乾隆皇帝有意试试小和尚的口才,便问:“你在上山时说我步步高升,现在你看我怎样?”

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答道:“万岁爷后步更比前步高!”——下山时后面脚步的位置当然比前一只脚要高,所以,仍然暗含着“步步高升”的意思。这个小和尚能随地点的变化而更换恰当的用语,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奖赏。这样因地、因时或因听众不同而变化的言辞,就是注意了“得体”与否。

语言的得体,对文章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要做到语言得体,还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①交际目的。

作文都是有感而发,要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的。以写信为例,总是要告诉对方一些什么事。如果只是没来由地写一通景,抒一气情,“无病呻吟”一番,别人读了这样的信,恐怕不仅不欣赏,心中可能还要生出厌烦。

②交际环境。

说话、写文章必须将交际环境考虑在内。所谓交际环境,就是言辞实现交际功能的所在环境,它包括上下文,包括发表言辞的时间、周围的自然景观或社会背景等。

③交际对象。

说话时,对方是谁;写文章,给谁看,这就是交际对象。

不考虑交际对象的特点,说话、写文章就达不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交际对象的特点包括对方的年龄、身份、文化水准、心理需求以及和你的密切程度等。

同类推荐
  • 安全教育二年级(上)

    安全教育二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承担着对教师人力资源的招、用、留、激励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任务,其目的就是通过高职院校管理者的价值引导和教师的自主管理,将学校预设的发展目标转化为教师个体的自觉意识和目标,调动和发挥教师个体的核心能力,以确保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能及时得到所需要的教师人力资源,同时,为学校未来发展所需师资做好储备与开发,最终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内涵,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快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智慧背囊——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机智聪明的智慧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学生人生健康中的108个怎么办

    学生人生健康中的108个怎么办

    本书涵盖了中外民俗方面的鲜为人知的各种知识,可以帮助青少年扩大知识面,增长民俗方面的知识。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小说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小说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小说卷》所收录的均为新概念作文十六届获奖者的经典小说作品,这些作品,具有着优秀小说特有的叙事结构,行文脉络,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
热门推荐
  •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

    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

    本书对中国现代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进行研究,作者对徐訏、无名氏两位作为浪漫派的代表、置身于其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之外的两位作家的创作、作品进行解析。
  • 繁华似锦之桐叶飞舞

    繁华似锦之桐叶飞舞

    那一年梧桐叶落,季初玥期盼着能早一些出宫回家,可一转眼,她却坐在暖阁里等着白熠宸的宠。她不想争不想期盼可以吗?为什么她不争不抢却还是有各路人马机关算尽的逼她去争呢?她只想安静的站在宫外看着梧桐叶落罢了。。。。。。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我制造了末世

    我制造了末世

    强行完结第一卷,开始写第二卷,反正都是一个目的。世界上的末世那么多。也不差我这么几个了。丧尸卡,黑光病毒。恶魔卡,地狱之门。圣光卡,伪善神灵。上,毁灭那些世界!哦,对了,亡灵卡,亡灵天灾!
  • 冰世

    冰世

    遥远的世界,用心的故事。这是在所有人心中都有的梦,梦里的我们一步步的走向世界的尽头。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却会留在记忆深处中等待着有一天会被人发现。没有关于力量狂热的追求,没有灵力来衡量强弱的人物,有的只是存在在我们心中的记忆。不论你属于那个阶层,不论你是哪个职业,不论这个世界是否属于你,总有一个世界,属于你。
  • 血色玫瑰之骄傲吸血公主

    血色玫瑰之骄傲吸血公主

    她,是吸血鬼,曾被贵族当作试验品,亲哥哥被贵族杀害。好不容易逃出来却流浪街头,恶魔发现了她,便上前安慰,不知道为什么,恶魔觉得她很熟悉,像曾经相识……她被一户有钱人家收养,成了首富大小姐,又成了世界第一杀手叶魅……吸血鬼女王发现她,就是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而儿子已被害死……
  • 帝凌峰

    帝凌峰

    一场车祸为凌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什么?凌峰有外星人的血脉?不是不可能,骑士血脉!就是怎么厉害!
  • 红月外传

    红月外传

    幻想的世界,蓝蓝的天空下,青青的草地上,有“快乐”的生灵在奔跑。哦,那是什么?在天真的生灵眼里,莫名的液体飞溅,快乐的小家伙们都不跑了。许久,红月降临,倒下的小家伙们又站了起来。
  • 魔修救世

    魔修救世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因为一个意外肩负起世界之重!疯狂的难以想象。一个洒脱的仙?一项基本不可能的任务!一个不甘平凡的人!
  • 暗恋是甜涩味

    暗恋是甜涩味

    秋樱永远也忘不了那个下午,男孩手里静静摊着一颗巧克力。“低血糖吗?喏。”一颗巧克力,秋樱暗恋着洛致远。只是,她知道,平庸的自己与优秀的他丝毫不沾边。那,就让他一辈子烂在肚子里好了。………………“诶秋樱,你说暗恋是什么味道啊?”女孩淡淡的笑了。“嗯,大概是巧克力的甜涩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