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小艾是和几个大学生一起来学校报到的。他们坐着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从县城一直来到榆树小学。
大榆树村离县城大约六十多里,算是本县最远的村庄了,在两省交界处。因为路况的缘故,他们还特地绕道另外一个省。车子穿过几座山头,再驶过一座窄窄的石桥,就到了榆树村。那石桥很窄,驾驶技术不高的两个人就绝对不敢在桥面上相向而行的。河水却不深,清澈见底,两岸都是青青的杨柳。近水处生长着密密麻麻的芦苇,不时有鸟儿从芦苇中飞出来,飞出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出自《诗经》的诗歌,因为当年红极一时的琼瑶小说《在水一方》而变得妇孺皆知。传唱于市井之间。可是小艾每次看到芦苇却没有丝毫的诗情画意,总想起和奶奶一起到芦苇中找鸭子的经历,脚被茬口戳破了,进了脏水,发炎,肿的高高的,涂了好多药膏才消肿结疤。人生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同了。
正是初秋时节,人们正忙着收玉米。因为是山地,没法使用大型收割机,所以还是原始的方法,把玉米棒子一个个掰下来,再用镰刀把玉米秸一棵一棵砍倒,装车运回家。以前农村烧土灶,玉米秸之类的都是好东西,后来烧煤球,再后来烧煤气,这玩意就不值钱了,拉回家白占地方,很多人就放一把火烧了。现在国家严禁焚烧秸秆,罚款又拘禁,人们只好又把秸秆来回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焚烧的危害,知道雾霾的严重性,可是没有更好的方法处理秸秆,只能就地焚烧。人,往往只看到眼皮底下的这点利益,至于雾霾啊,土壤板结啊,谁顾得上啊!
穆小艾坐在靠窗子的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出神。想起家里的玉米虽然已经收割了,可是还没有脱粒。年迈的奶奶此时应该坐在院子里,一手拿个玉米棒,一手拿着一个棒芯,两只手不停地搓动,金黄色的玉米粒就纷纷而落。奶奶的手上,身上,甚至头发里也落满了灰尘和粉末------
每人两亩多地,一亩地可以收一千多斤玉米,每斤玉米也就卖一块多钱,除掉化肥种子钱,收入多少一目了然。所以村子里的人宁愿让地荒芜,让孩子老人留在家里,也要出外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是沉重的社会话题,大家都清楚,可是都无能为力,饭得吃,衣服得穿,开门七件事,哪一件不得花钱?而且都想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出路只有一条,走出去。
“野鸭子!“邻座女孩的一声惊呼打断了小艾的思绪。
她顺着那个女孩的手指方向看去,几只鸿雁在河面游来游去。
小艾笑了:”这不是野鸭子,是鸿雁。“
”鸿雁?“女孩反问道,睁着细长的丹凤眼,看着小艾。
”是啊,这是鸿雁。鸿雁传书的鸿雁。咱们这里经常见到,有时候到沙滩的芦苇丛中,还能捡到鸿雁蛋呢。“小艾是当地人,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总是有点兴奋和骄傲的。
”真的?太好玩了。我一直以为鸿雁是生活大草原,大荒漠的,原来这里也有。鸿雁传书好像和苏武牧羊有关系吧?“女孩眨眨眼,又冲小艾皱了皱鼻子,很可爱的样子,一看就是在家里受宠爱惯了。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有关薛平贵和王宝钏的。一天王宝钏正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鸿雁连声呼唤,就请鸿雁代为传书给薛平贵。但是一时又找不到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前排的一个男生回过头来说道。这是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子,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带着一副近视镜,小平头,干净整洁,很讨人喜欢。
”我还是宁愿相信王宝钏的故事。听起来更凄美,更感人。王宝钏苦守十八年,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夫妻团聚,多好。苏武的故事只适合写进历史吧。“丹凤眼的女孩子说。
“可是王宝钏和薛平贵团聚后只过了十八天就死了。值得吗?再说王宝钏在寒窑苦守的时候,薛平贵可是当了驸马,享受着荣华富贵呢。痴情的女人啊,都是死心眼。”又有一个女孩子说话了,声音柔和,很好听,但是却有些高高在上的语气。大家都把目光转向她。
这个女孩子穿一件灰白色的长袖衫,鸭蛋脸,单眼皮,但是很有神采,一头漆黑的长发披散着,手里拿着一款白色的手机。本来她一直低头看手机,听小艾她们说的热闹也忍不住插话。
“我说的不对吗?这些故事都是那些穷酸的秀才写的吧?”看大家都诧异地看着她,她笑了笑,接着说道:“《红楼梦》中贾母曾经这样说:编这种书的人要么是妒忌人家富贵,要么就是有求于人家没遂心,所以编出来糟蹋人家。或者是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邪了,想着得一个佳人才好,所以编出来取乐。他哪里知道,仕宦读书人家的道理。我觉得这个老太太的说法很有道理。“大家被她最后一句话逗乐了。
”你这也是在掰谎吧!“和小平头挨着的那个很像混血儿的男孩子说道。
车厢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大家开心地聊着,开始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小艾知道了丹凤眼的女孩叫凌可心,平头男孩叫黎默如,鸭蛋脸的女孩叫花惜影。混血儿的叫南宫玉。
“我这里正好有《鸿雁》这首歌,放给你们听。”司机也插话了,顺手打开CD。
降央卓玛浑厚的女中音响起来:
鸿雁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天苍茫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车子顺着平整的环山公路飞快地行驶着,转过几道弯,就停在了榆树小学的大门前。穆兰道老先生正拿着一把大铁锨翻菜园的地,听到汽车声,赶紧放下铁锨走过来打开大门,把汽车放进来。
穆云平校长从一间教室走出来,笑容满面地站在汽车前欢迎大家的到来。其他人的老师呢?怎么不出来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其他的老师正在教室里上课呢!六个年级,六个老师正好每人一个班。
小艾是本乡本土的孩子,又在榆树小学上了整整六年学,熟悉这里的每一位老师,一草一木。她笑着向穆云平校长一一介绍了几位大学生。
大家把行李从车上搬下来,又跟着校长到办公室坐下喝茶。
司机师傅简单地和大家聊了几句就开车返回了。
穆校长领着大家去看宿舍,一边客气地说:”咱山区条件艰苦,师资太缺乏了,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这里的生活等方面和城里差的太远,你们可能会不习惯,真是委屈你们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学校能解决的一定想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