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26100000042

第42章 卧龙本是变色龙

第一节卧龙本是变色龙

孔明先生,世俗社会称之为卧龙。在我看来,孔明先生并非卧龙,而是一条变色龙。我对孔明先生如此认识的依据是《三国志》。

我在前面介绍过,孔明先生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躬耕南阳时期;第二阶段是赤壁之战前后时期;第三阶段是刘备离开荆州到刘备去世这一时期;第四阶段是刘备去世后到孔明先生离世这一时期。

如果我们将孔明先生的这四个时期比照《易经》的乾卦来分析,孔明先生的第一个阶段可视作是乾卦的“初九”;第二个阶段考入视作乾卦的“九二”;第三个阶段可视作乾卦的“上九”;第四个阶段可视作乾卦的“九五”。

为什么可以这样比照呢?

因为这两者之间极其相似,再加上孔明先生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对《易经》的研究,特别是注意阴阳、八卦。“功盖三分国,名成八卦图”,就是写照。从这个角度看,阴阳、八卦可看作是孔明先生的指南。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孔明先生就是根据《易经》来规划他的人生的。所以说,孔明先生的一生与乾卦极其相似。

如果我们将这二者展开、比照分析,你就确信无疑了。

孔明先生的第一个阶段是隐居南阳时期,孔明先生自己在《出师表》中称自己此时是躬耕于南阳,世俗称此时的孔明先生为卧龙。此时的卧龙正与乾卦“初九”所示极其相似。

乾卦初九爻辞是“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什么意思呢?“潜藏的龙,不要施展才华。”为什么不要施展才华呢?“其卦象告诉我们,因为初九阳爻处在一卦的下位,所以压抑难伸”。孔明先生的第一阶段就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无人知晓他。《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此时的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孔明先生自比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不赞同这种看法,只有他的两个好友崔州平、徐庶说确实是这个样子。可见此时的孔明先生确实不为社会看好。连刘备这个思贤若渴的明主也不知道有孔明这个人。当司马德操提到伏龙时,刘备还不知道这个伏龙就是孔明先生。当徐庶推荐卧龙孔明时,刘备也没有表现出分别的兴奋,只是极其平淡的说了一句“君与俱来”。意思是你和他一起过来吧。由此可以看出,孔明先生在南阳躬耕时是一条藏着的龙,使他无法施展才华,使他无法施展才华不是孔明先生不想施展才华,只是无法施展才华,因为此时的社会还没有为孔明先生准备好施展才华的舞台。

其实,此时的孔明先生也刻意在寻找施展才华的舞台。《三国志.诸葛亮》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孔明先生一面在田畴之间耕种,一面在人间放声高歌《梁父吟》。为什么要放声高歌《梁父吟》呢?“夫其高吟俟时”,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让世人知道他的志向,伺机出山。《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对此有交代:“或驾小舟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抚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不测,不知去向”。这段文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信息:孔明先生此时一直没闲着,他在干什么呢?他并不安心于“躬耕陇亩”,而是四处寻仙访友,其用意是为自己寻找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四处做广告。不断地外出访友,就是不断地开拓空间,让更多的人认识他孔明,让更多的高人去为他做广告。你看,司马德操这个不关心世事的隐居高人,居然也为孔明先生作广告来了。他跑到刘备那里,美其名曰,是来看徐庶的,却不遗余力地宣传孔明先生。《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道:“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这仙风道骨之人就是司马德操,见面就对刘备说,孔明先生自比管仲乐毅,他却将孔明先生比作“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这一比喻让在场的人愕然。这不是替孔明先生作广告又是什么?大家看到这里会有一个疑问,孔明先生既然这么有才华,为什么要别人替其作广告,为什么不毛遂自荐呢?这就是孔明的高明之处,《道德经》说得十分明白:“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什么意思呢?自我表现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明,自我审视无法看清楚自己的优劣,自我夸耀并不会收到好效果,自以为是不会有长进。让高人名士替自己做广告会事半功倍。司马德操对刘备说完这番话后飘然而去,引得刘备忍不住赞叹“真隐居贤士也”,此时的刘备对于孔明先生的渴求也是不言而喻的。

再说孔明先生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孔明先生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就如乾卦的“九二”,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龙出现在田野上,有利于见到贵族王公。为什么有利于见到贵族王公呢?其爻辞解释说,“龙出现在田野上,指君子走出了压抑的低谷,可以谋取能普遍施与德泽的社会地位。”孔明先生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正如这“在田”的“见龙”,此时,这“在田”的“见龙”见到了刘备这位大人,使他的人生从最低谷向上迈出了一步。使他不再受压抑,有了人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由于孔明先生人生的第一阶段,处在“潜龙勿用”时期,利用高人名士作广告,功课做得很扎实,所以,水到渠成地见到了刘备这位大人。两人隆中一番问答,使刘备情不自禁地赞扬,“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于是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

按辩证法讲,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孔明先生到了刘备那里,一方面受到刘备的重用,使孔明先生出尽了风头,誉满天下,一飞冲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机,对于孔明先生与刘备“情好日密”,刘备的两个义弟关羽与张飞就不满,时常在刘备面前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言:“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对此,《三国演义》也有解释:“却说玄德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关、张二人不悦,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由此可以看出两点明确信息:一是关、张两人瞧不起孔明,二是孔明在刘备那里没有社会基础。当夏侯惇带兵前来征剿时,刘备急召关、张商议,“夏侯惇引兵前来,如何迎敌?”张飞回答说,“哥哥何不使“水”去?”这句“哥哥何不使“水”去”,明显地表现出张飞对“鱼水关系”这一说法不以为然,并抱有看孔明先生的笑话的意思。孔明先生为什么会遭如此际遇呢?

第一,从孔明先生自身的角度看,此时孔明先生刚刚走出南阳,走进刘备集团,不被人所认识是在情理之中。

第二,比照《易经》分析,此时孔明先生处于乾卦“九二”状态,这一时期的孔明应是一条刚刚出现在田野上的龙,有利于见到大人,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孔子对此解释说,“见龙在田,时舍也。”意思说“龙出现在田野上,君子暂时隐伏,等待合适时机”。概括起来说,此时的孔明先生只是有利于见到刘备这位大人,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但由于刚刚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还得继续暂时隐伏等待合适的时机。由于孔明先生没有参透这一点,再加上年幼,不更事,浮躁,急于求成等毛病或心理因素影响,孔明先生想大显身手的心情迫不及待,又由于对新环境的认识不足,所以,不免受到了关、张二人的猜忌与挑剔,致使孔明先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按《易经》的说法,孔明先生走进刘备集团应该暂时隐伏以等待时机,应该继续谦虚谨慎,进一步提升自己,然后进入人生的“九三”状态。

《易经》是这样描述“九三”状态的。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什么意思呢?有德行的人始终是白天勤奋不息,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没有灾难。一言以蔽之曰:君子当日参省吾身。但此时的孔明先生有点忘乎所以,忽视了“戒惧反省”,因为赤壁之战,一战“遂使竖子成名”,此后的孔明先生在刘备面前真的以师自居,任意摆布刘备。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住这个故事:东吴鲁肃受孙权之命到荆州刘备那里讨要荆州,前后来了三次,鲁肃每一次来,孔明都将刘备当做道具摆布。

第一次鲁肃上门讨要荆州,孔明先生以原荆州牧刘表之长子刘琦尚在拒绝了鲁肃,这一次刘备没有派上用场。

第二次鲁肃上门讨要荆州,刘备是孔明先生的道具,先是让刘备与鲁肃饮酒,当孔明先生与鲁肃讨价还价,以若图得益州后再归还荆州。协议达成后,于是,刘备“亲笔写成文书一纸”后“押了字”,交孔明先生处理。

第三次鲁肃上门讨要荆州,这一次刘备听从孔明先生的教诲,只是一个劲地哭,哭得越伤心越好,剩下的事,让孔明先生出面摆平。

这前后三次,正像鲁迅先生评价的那样,以刘备之愚以状孔明先生之智。刘备表面看起来是言听计从,实际上内心早已萌生了不满。其理由是孔明先生自此以后便是逐步进入冷宫。后来刘备征西川,正好来了庞统,刘备带庞统进西川,留孔明先生守荆州;后来征汉中,来了法正,刘备带法正进汉中,留孔明先生守益州;再后来,刘备相继有了荆州、益州、汉中,称汉中王,主事的是法正。刘备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京畿,内为谋主”。法正被刘备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对外统治京城周围的地区,对内是刘备的主谋。刘备称汉中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而此时的孔明先生刘备“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备封孔明先生为军师中郎将,在刘备的左将军府里当差---代理办公室主任。由此,孔明先生才从梦中醒来,才有了戒惧心里,才开始反省自己,如是,孔明先生进入了人生的第三个阶段。

按《易经》的程序,孔明先生进入“九二:见龙在田”这一步时,应该悠着点,然后进入九三。“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反省自己,这样虽处境艰难,也不会有危险。然后,再进入“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经过九三的磨练后,再跳进海里,才不会有危险。而孔明先生可能是实在等不及了,一经找到人生施展的舞台,就甩开膀子干,所以引来很多不利。这些不利有关羽、张飞地议论;后来有了庞统、法正,刘备再也不提鱼水关系了;到了益州,汉嘉太守黄元就公开与孔明先生叫板等,好在孔明先生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所以,孔明先生才躲过了灾难进入了人生的第三阶段---此时孔明的人生对应的是乾卦“上九”。

“上九”,《易经》是这样描述的:

“上九:亢龙有悔”,升腾到极限的龙因灾祸之困而悔恨。孔明先生在人生“见龙在田”的第二个阶段,就一飞冲天,引来很多怨恨,致使孔明先生这一时期,非常低沉也非常低调,心甘情愿地到刘备的左将军府里当差。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比较,大家就可以读出孔明先生此时的处境与戒惧。

第一个方面:对待关羽是前倨后恭。

赤壁之战,孔明是玩弄关羽于手掌之间。孔明主持作战会议,把关羽晾在一边。等分派已毕,关羽还不知干什么?其实,这是孔明先生的圈套:孔明先生对关羽说,华容道很重要,因为曹操战败后,必定从此道逃回北方。让你关将军守华容道,到时因你与曹操的关系,你会放走曹操。由此,逼着关羽立下军令状。后来,曹操果然从华容道逃回北方,果然是关羽放掉曹操。按军令状关羽当斩。由于刘备的求情,关羽留下了性命。但接下来,关羽的锐气就被孔明先生压下去了。这是孔明先生处在人生第二个阶段的所作所为。

孔明先生在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却没有了这股霸气,而是顺着关羽,甚至有点阿谀奉承。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听说马超前来投降刘备,因为关羽和马超不认识,便写信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谁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不喜欢别人超过他,便写信告诉关羽,说马超文武兼备,气概雄武壮烈,超过常人,是一代豪杰,是黥布、彭越一类的人物,可以和张翼德并驾齐驱,然而赶不上您美髯公那样的飘逸俊伦啊。关羽的须髯很漂亮,所以诸葛亮这样恭维他。关羽看了来信后非常高兴,并传给宾客看。这是孔明先生处在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处在人生的低谷。也许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孔明已然很收敛,收敛到向关羽献媚的地步。

第二个方面:对待刘备的态度。

赤壁之战胜利后,孔明在刘备面前俨然是个老师,这一点前面交代过。到了益州后,也就说孔明先生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孔明也变得老实起来,不仅仅是老实,更多的是溜须拍马。孔明先生溜须拍马的手法很高明。他不是直接拍刘备的马屁,而是拍刘禅的马屁,通过拍刘禅的马屁来取悦刘备。如孔明先生在射援面前称赞刘禅,感叹刘禅“智量,甚大增修”,然后射援跑到刘备那里,将这一信息告诉刘备,刘备听后后受用,感叹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刘备的感叹应验了孔明先生溜须拍马的高超。

第三个方面:对待法正的态度。

法正大权在握,杀死了几个诽谤他的人,为此,有人到孔明先生这儿来告状,希望孔明先生在刘备面前揭露此事,管一管法正的无法无天,不能让法正作威作福。孔明先生不但不愿意到刘备那儿揭露此事,反而劝这些来告状的人息祸。此事记载在《三国志.法正》传里。孔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据我猜测,此时的法正正在势头上,是刘备的心腹的心腹,孔明不愿给自己找麻烦。

以上三个方面的事情,可以看出孔明先生的转变,此时的孔明先生真的做到了“亢龙有悔”。由于孔明先生在人生第三个阶段,也就说处于低谷时期,善于反省自己,,致使他躲过了人生的一劫,于是,才有了孔明先生人生的第四个阶段。

孔明先生人生的第四个阶段,有如乾卦的“九五”。

《易经》是这样描述“九五”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龙飞腾在天空中,见到贵族王公最有利。

刘备死后,托孤于孔明先生,于是,孔明先生真的“一飞冲天”了。

孔明先生进入人生的第四个阶段,大权在握,一手遮天,是“在天”的“飞龙”。由于孔明先生经过人生第三阶段的磨练,少了点刚性,多了点柔性,有了些许的包容或容忍;少了点读书人的傲气,增添了些阿谀奉承官僚习气。前者如对待魏延。在西川第一次见到魏延,孔明先生认为魏延脑后有三根反骨,日后必反,因此极力主张处死魏延,是刘备制止了孔明的胡作非为,保住了魏延的性命。当年孔明先生要处死魏延是受制于刘备,杀不了魏延,刘备驾崩后,孔明先生对于魏延有生杀大权,却没有处死魏延,这是为什么?只是孔明先生掌权后,确实无人带兵,不能处死魏延,但也没有放松对魏延的管制。孔明先生一方面不断的给魏延加官进爵,让魏延官越做越大,而实际权力越来越小,以致魏延每每要带一万人单独行动都受到孔明先生的控制。这样用心虽然险恶,但相对于前者见面就要处死魏延,多少显得有些许包容与隐忍。尽管有些做作与虚伪,是从自身处境在考虑问题,但终究是变得有些圆滑。对于第二点,少了点读书人的傲气,多了点阿谀奉承的官僚习气,我们可以从孔明先生对待刘禅的态度可以看出其溜须拍马、两面三刀的面目。

孔明先生为了讨好刘备,说刘禅“智量,甚大增修”;

孔明先生为了表示自己英明,在《出师表》中教训刘禅“不要妄自菲薄”;

孔明先生为了笼络西川人士,在杜微面前,说刘禅“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见《三国志.杜微传》,其意是拉拢杜微----

这就是经过磨难后的孔明先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难得有一句真话。

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孔明先生的阴险,这就是孔明先生罢了李严的官,却升了李严儿子李丰的官,这一贬一升大有学问。李严是主管军事的托孤大臣,对于孔明先生自然是个有威胁的对手,所以孔明先生找了一个理由罢了李严的官,清除了对手;他随即又提升了李严儿子李丰的官,这样,孔明先生便有了“举贤不避仇”、大公无私的美名。这是其一,其二是孔明先生还可以通过李丰牵制李严,很多事情,李严都会看在儿子李丰的前途上不会与孔明先生争锋。由此孔明先生一箭双雕,既扳倒了李严,使李严打落门牙往肚里吞;又堵住了西川人士的嘴,自己还落得了个好名声。

由此,孔明先生在蜀汉为所欲为,虽然有些许阻力,这些阻力只不过是“蚍蜉撼大树”,无碍孔明先生的执政。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不假年,最后英年早逝。对于孔明先生的死,作者也有话说,如有兴趣,请看下一节,累死的英雄。

同类推荐
  • 风起贞观

    风起贞观

    一个少年回到了大唐,贞观盛事年间。面对妖孽横行的贞观大唐,范凡感觉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在这里深深不够用!诸子百家,争锋再起。化外蛮夷,皆为我土。修我戈矛,狼烟再起。
  • 逐芒

    逐芒

    新历十四年,一场大火将京都近郊的一座别院焚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晋国皇帝李睿最宠爱的静妃和四皇子惨死其中。新历二十五年,南楚奇才受邀成为晋国太学教习。他为人洒脱却又心思缜密,在他进入晋国的那一刹那,这几十年的风雨便被他所搅动!随影而来,逐芒而去。且看他如何搅动晋国这几十年的风雨!
  • 怒剑狂枪

    怒剑狂枪

    天波府六子杨延昭因得罪朝廷权贵,被逐出京城,流浪民间。初入江湖的他缺乏历练,疾恶如仇,得罪了江湖各大帮派,树敌无数。误中妖术闯入阴间,挑战各路鬼怪,大败十殿阎王。更被魔神附体,修成绝世神功。一次次遇险,一步步成长,创造了属于他的传奇。白马银枪,纵横沙场,叱咤战疆。背剑斜睨,傲视群雄,敢问天下谁是英雄。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异度春秋

    异度春秋

    史书半卷,刻不尽人间兴废。贩夫走卒,谁见得万古春秋?说三分经史权谋,道几句风雨闲愁。前人故事后人书,怎见得当时踌躇?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春秋世界,神魔存世,列国争雄;百家争锋!一个异世而来的灵魂,挣扎在这文明初生;人神相争的世界。“其实吾所为者,只要图存耳。然逢其时,自当起而为王;为众生争,不敢辞也。人间之乐,其未过于与人相争耳!”赵政如是而言。
热门推荐
  • 创生无界

    创生无界

    悬崖之上仰望天空,一切随之终结?一切随之开始?可笑!
  • 易刹烊光入我心i

    易刹烊光入我心i

    holle,本作者大大是第一次写文,你们可以叫我棍子,写得不好不要介意,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 傲武狂枭

    傲武狂枭

    人族弱小倍受欺凌,在万族面前人族如同蝼蚁一般!当有一天,人族崛起,在万族争霸的洪流之中逆流而上,震慑万族,令万族臣服!那一刻,注定要载入人族的史册,注定要传唱千古!
  • DNF之神魔降临

    DNF之神魔降临

    整天沉迷于DNF(地下城与勇士)的骨灰级玩家李文乐,一觉醒来后却发现整个世界已经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随着空间剧烈震荡,地表裂开无数通往地下世界的空间缝隙,顷刻之间,各种魔物的汪洋大军席卷地球,人类文明岌岌可危,生死一线!矮小却残忍的哥布林,力大无穷的牛头怪,诡异灵活的灵猫,甚至连传说中高高在上的神魔,也将目光投向了地球之上。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在众多魔物面前,只是待宰的猪羊!强敌环饲之下,获得了鬼剑士系统的李文乐,如何在魔物的海洋中杀出重围,踏着献血登上诸神的王座?一切尽在书中。本书的书友群已经建好了,群号192428970,欢迎书友加入聊天!
  • 游荒异闻录

    游荒异闻录

    一个苍老的孩童,怀着对外界无限的好奇和慎思,一步一步走了出去。他的周围环绕着无数爱他,敬他,服他,赖他的小伙伴们。践道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当他终于看到了整片荒野大陆上的真相时,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做出了怎么样的选择,是悲是喜……
  • 督主,请上座

    督主,请上座

    前男友婚礼上受无妄之灾穿越了,白遥心累的很。一朝穿越要给人当小妾了,能不能缓缓?可是!她为什么变成东厂督主的小跟班了,必须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白遥:“还有没有天理,有没有王法了!”刑昀:“我就是天理,我就是王法。”白遥:“……”给大佬递茶。
  • 至尊御兽师

    至尊御兽师

    地球联邦203年,距地球末日爆发已过去200年,人类重建文明。灵气爆发地球上的生物纷纷进化,一时间如同山海经异兽降世,游荡在都市之外袭击人类。御妖师横空出世,主角唐宇得圣兽青睐,共享生命体质和天赋能力。
  • 百里守约的故事

    百里守约的故事

    写百里守约的故事以及冒险,但是不会一直按照官方给的写,所以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是这样的吗

    英雄是这样的吗

    诸神之战,次元乱入。超维游戏,成神资格。一场神的游戏让凡人参与会怎样?世界需要英雄,英雄又是什么?ps:我这真的是本无限流啊!————————————————我有心疾,不能医治,但以此书,录其存痕,写出我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