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4700000033

第33章 案中有案

1

何晓筝听到赌石大会那边的鞭炮声,就劝狄康过去看看,擦解镇会石对狄家来说就是一生一死。

狄康心里一阵慌乱,他咬了咬牙,极力克制自己。此刻还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的呢,死亡还在继续发生,看似毫无关联,但又紧密联系,如果不快点抓住凶手,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分钟凶手的目标会是谁?

龙桑为什么自始至终不提到高娃来过?何晓筝站在窗户边,一动不动,陷入沉思。

是刻意隐瞒?还是有意回避?狄康一边查询报纸,一边用余光看着她,他看到的不仅是美丽,更是聪明。她被雪水浸湿的发梢,散落在表情严肃的脸上,她也顾不上去捋顺头发,只是呆呆地站着,姿势虽然显得轻松,但狄康还是能看出她眉弯里的焦虑和眼内的若有所思。

难道龙桑是在袒护高娃?狄康使劲地眨了眨眼睛,好一会儿才挤出一丝苦笑,如果是这样,问题倒变得简单多了。

或许他们之间出现了三角式感情纠葛,高娃拿着化验单给秋萍看,是想证明自己也怀了龙桑的孩子。如果当时出现互不相让的局面,高娃与龙桑合谋杀了秋萍,龙桑一个人把事扛了,也算是在情理当中。

但从高娃为秋萍准备礼服上看,可谓是用心良苦,这并不是情杀这么简单了。

何晓筝把目光集中在了房间四壁,那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照片,都是龙桑在学艺的时候,跟随师父参加大昭寺、布达拉宫、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等西藏各大寺院壁画、唐卡、佛像的维修工作照片。

对于龙桑有人性、有原则的认罪,何晓筝禁不住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受。尽管大家都知道龙桑喜欢离群索居,但他在来鬼街口之前,做的很多工作,并不是商业性的,而是出于对宗教文化的保护性。介于龙桑对艺术的那份奉献精神,却很容易使人对他肃然起敬。

现在,收集到的所有证据,不仅没使问题清晰,反而变得更加矛盾。刻意的猜测,让何晓筝感到了头疼欲裂。她看着门口的唐卡,心里慢慢想着龙桑为什么要在她们来后,走到这个窗户跟前,而又回到画室座位上呢?

她朝画室走去,画室没有刚进来时的灯光,只有惊人的黑暗。她的脚踩在地上,微微发出响声,手电的光,断断续续照在这一处、那一处。等她的视力慢慢适应了黑暗,她才掀开龙桑用红布盖住的唐卡,眼前一片金黄。

这是龙桑刚刚完成的一幅头层羊皮金唐,背景是用黄金等金色矿物颜料绘制,用笔细腻,风格华丽,构图讲究饱满,线条精细,着色浓艳。

金唐和彩唐一直是龙桑技压群雄的上方宝剑,他所作的唐卡,是以纯金、纯银、珊瑚、珍珠、绿松石等金银宝石粉作为主要颜料调色,可以收藏数十、数百年而不退色。从成本上来说,金唐和彩唐远远高于朱红唐、黑唐和版印止唐,其升值潜力当然颇深,这也是收藏者不远千里,不惜等上几年时间向他索求的原因。

何晓筝在座位边找到了一个手机,开机后,所有的通话记录都在一周以前,这很符合完成唐卡眼睛的绘画时间。

一般来说,唐卡画师在完成每一幅唐卡之前,为了寻求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境界,都要先行闭关,不会让外人打扰自己,专心绘制人物的眼睛。要求内心祥和,心神宁静,气不散乱,这样绘制出的眼睛才具有传神活力。这幅唐卡,龙桑至少画了三年才算完成,怎么会在画眼睛的时候,叫秋萍来这里呢?

手机上没有与秋萍手机的通话记录,如果龙桑想打电话叫秋萍来的话,就必须走出这个房门,到对面街上打电话。何晓筝仔细研究过龙桑鞋上的鞭炮皮,应该是上周中秋拍卖行开业时候燃放的,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龙桑最近出过门。

龙桑的座位附近,也没有蛇能攀附的地方,那么龙桑是怎么被蛇咬伤胳膊的呢?如果垃圾桶里的自救工具是龙桑用的,那注射器里的蛇毒是干什么用的?何晓筝试图将眼前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不仅没能重建现场,却好像让自己走进了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

何晓筝转身,又进了房内,她仔细看了看装蛇的玻璃缸,问狄康:“蛇箱封闭很好,为什么会有一条蛇在外面?蛇是怎么跑出来的呢?”

2

狄康眉头一皱,脑子忽然明白了什么,这些蛇应该是临时放在这的,专业养蛇人,不会把各种蛇放在同一个玻璃缸里。按照龙桑的说法,那条眼镜蛇就是他拿出去想咬死秋萍的。无论多厉害的毒蛇都是爬行动物,绝对不会用“手”去打开箱子。

狄康转念又想,如果龙桑想杀秋萍,根本不需要引到红丹河边。别说龙桑是个艺术天才,就算是傻瓜也知道杀人弃尸,把秋萍往红丹河里一扔,至少到明年春天才会有人发现。

何晓筝一直坚信她的观点,龙桑的毒蛇并没有出现在现场,而犰狳也不是因为毒蛇咬伤而死。所有跟秋萍死有关的证据,都是出现在龙桑家里,而不是死亡现场。所以,无论有多少证据,都不能直接证明龙桑是凶手。

“可这些资料又怎么解释呢?龙桑收集了这么多关于秋萍家族的资料,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狄康从报纸堆里,又抽出一张,突然又说:“龙桑的报复杀人,并没有结束,幸好我们及时赶来,否则下一个死的不仅是秋萍的妈妈,祸事还会殃及铁强家。”

“难道铁强和他妈妈也被列入死亡名单?”何晓筝赶紧探头去看那些照片,见里面果然有铁强母子,不仅吃了一惊,这又是什么说法?

何晓筝心情渐渐恍惚迷离,时而若有所得,时而又若有所失地指着一张照片,对狄康说:“这张照片,铁强家里也有一张,照片里没有秋萍家任何一个人。三十年前,十八人探险队成员被确认失踪后,墨里州召集所有成员的家属,举行了一次集体葬礼,这张照片就是举行葬礼时的合影。当时铁强才三岁,如果我猜得不错,这个站着的小喇嘛就是龙桑。”

龙桑是十八人探险队人员的家属?狄康暗嘘,这里面的人物关系太复杂了,一定要弄清楚,否则后代会出现近亲相爱的事情,很容易增加痴呆的概率。

何晓筝看着照片,遗照上的人,她都认识,每一个人和家属对应后,就剩下一位植物学家了。

这位植物学家叫秋冬林,是在三十年前参加探险队时失踪的。如果不尽快查明龙桑的动机,以及他要袒护的人,死亡有可能还会继续发生。

“可这跟秋萍家有什么关系,秋萍家没有任何人参加过探险队,龙桑要做的应该是到嘎纳山里寻找母亲的遗骸,而不是滥杀无辜。”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进入嘎纳山的亡灵谷寻找亲人的遗骸,比如铁强……他父亲走的时候,对他母亲发誓,要带着那些变异的动物走出来,他将用动物学说去解开嘎纳山死亡之谜,推翻亡灵谷的鬼怪学说。可他却再也没走出来。如果铁强不是单亲家庭,他母亲也不会对法医职业这么偏激。”

狄康听出何晓筝的声音有点哽咽了,抽出纸巾,递给她,何晓筝却别过脸去看桌上的报纸。

这些报纸,很多都是二三十年前的。龙桑当时只有几岁,而且已经做了喇嘛,去学习绘制唐卡。他怎么能收集到这些报纸?

另外,学习绘唐卡,必须由传承画师带徒,传授绝技秘法。要从最基础的学起,一般学习十几年,才得以满徒,独立去寺院作画,修行不到的画师,没有菩提心及掌握不到秘法绝技的不能满徒。当初只有几岁的龙桑,每天打坐、诵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怎么可能有时间收集到当年的报纸和照片呢?

这么说,做这些事的就另有其人了。

何晓筝迅速打开勘察箱,用碘蒸气去熏蒸隐藏在报纸上的指纹,由于指纹中的油脂都是有机溶剂,会随着碘蒸气上升,溶解在这些油类中,不一会儿,报纸上的指纹就渐渐地显示出来,最后何晓筝得到一些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

狄康把收集到的所有指纹拷贝一起发到局里,相信很快他们就会知道,都有谁来过这里,以及是谁收集了这些报纸。

狄康将指纹传输完毕后,突然看到桌面上一张人脸在凝视着他,那是一张已经改变了容颜的特征的脸。狄康伸手抽出这张报纸,平摊在桌上,虽然是几年前的报纸,但照片依然十分清晰。他并不惊讶于所看到的照片如何恐怖,而是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报纸,寻找着当年案发的线索。

终于,狄康感到在报纸里找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他迫不及待地要把从内心感到的那丝兴奋告诉何晓筝:“这些报纸,就是告诉我们事实真相的最好途径。”

何晓筝被他说糊涂了,问:“你这是什么逻辑,我怎么没弄明白呢?”

狄康解释说:“我去过秋萍家,也查过秋萍爷爷和父亲的死亡原因。你看这张报纸,说的是秋萍的爷爷,任当时野生植物研究所的所长,他们父子俩都是研究植物的形态、遗传、进化的科学家。我看到这些报纸,并没有报道秋萍和龙桑家有什么渊源,只有一点,你必须要留心。秋萍爷爷叫秋冬,而龙桑的母亲叫秋冬林,两个人的名字只差一个字,我想他们之间肯定有某些关联。”

何晓筝又问:“名字相似,也能成犯罪的理由?”

狄康一边看,一边说:“根据报纸报道,秋萍的父亲和爷爷都死于蛇毒。而且你们看,蛇都死在了他们身边,这是他们俩当时的伤口照片。”

何晓筝拿过报纸照片那一瞬间,就呆了一下,脑子“嗡”的一声,人不由自主地就往后退了一步。她一眼就看出,这父子俩的死亡有问题。

3

何晓筝发觉死者整个脖子上的肉都烂掉了,里面都是黑黑的粘糊糊的东西,就如同熟透了而烂了的桃子。她越看越觉得心慌,以至于她不得不捂着胸口。

这确实是蛇咬的伤口,而且是响尾蛇干的。响尾蛇的毒液与其他毒蛇毒液不同,毒液进入人体后,产生一种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脑神经后致使脑死亡。响尾蛇在咬噬动作方面有一种反射能力,而且不受脑部的影响。

不受脑部的影响?何晓筝拿着报纸,在屋里傻愣着,回想当年铁强跟她说的一些关于响尾蛇的报告。据说,访问过的几十名曾被响尾蛇咬噬的伤者,其中几个都表示,自己是被死去的响尾蛇咬伤。

狄康看着死去的响尾蛇,很严肃地问了一句:“响尾蛇有明显的僵尸倾向?”

何晓筝点点头,也可以这么理解。响尾蛇死后的咬噬能力,来自头部特殊器官的反射作用。有些响尾蛇即使被人击毙,只要头部的感应器官组织没有腐坏,都可以探测到附近十五厘米范围内发出热能的生物,并且还有咬噬能力。所以,死后的响尾蛇也一样危险。

狄康沉思片刻,忽然追根刨底起来:“这样的危险,会在响尾蛇死后多久?”

何晓筝毫不犹豫回答说:“在响尾蛇死后一小时内。”

狄康立刻若有所悟:“这个时间足够从植物研究所,赶到葬狗坡的了……”

何晓筝看着报纸上的蛇伤,皱着眉头,问狄康:“可蛇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咬到死者的脖子?”

狄康走过去,在何晓筝的身上一边比画,一边说:“死者的伤口,不能远离蛇身体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蛇必须是在死者背部的高度,或者高悬在树上,才能袭击到死者的脖子。”

何晓筝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你看,死者的死亡地是一片草地,并没有树木岩石可攀,蛇怎么会咬到他们俩的脖子呢?而且咬伤都是在同一位置?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两条蛇居然都死在了他们身边。”

狄康说:“如果他们俩是先倒在地上的,那么蛇就很容易咬到他们的脖子。你看,他们身边的这些植物很特别,这种草叫‘醉草’。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只要一闻到它的味道,立即就会变得昏昏沉沉。如果是摘一片尝尝,用不了多久,就会晕倒在地。”

这种植物何晓筝也听说过,在南非还有一种名叫玛努拉的树,可以酿酒,是种醉树,非洲大象最喜欢吃这种果实,每当大象暴食了这种果实后,再喝进一些水,就会酒疯大发,有的会狂奔,有的会东倒西歪,呼呼大睡,三天后才能醒过来。

而这种醉草,可以溢出美酒,是当年植物研究所的一个研究项目,狄康猜想他们俩可能是被这种草醉倒,而后被蛇咬死的。

何晓筝却摇了摇头,有时候,她会信植物学家会被这种草醉倒,但她绝对不会相信两位植物学家都同时被醉倒。就算何晓筝勉强信了,那么,怎么才能让她相信,这两条蛇在穿越醉草之后,还会清醒地去咬人?

狄康瞪着大眼,这样看来,蛇根本没有经过这片醉草,而是直接咬伤了他们。

何晓筝也认同这个观点,还有一点,更值得深究,那就是响尾蛇尾部末端,长着一种角质链状环,是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响尾蛇不断摆动尾部的尾环,会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秋家父子都是长期在野外工作的植物学家,怎么会对响尾蛇一点警觉都没有呢?

那就说明,响尾蛇根本没有游动,直接咬死了他们。狄康立刻继续寻找报纸报道的其他蛛丝马迹。当他看到死者身上都背着一个背篓的时候,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你看,他们俩身上都背着背篓,我想蛇是从背篓这个方向咬伤他们的脖子。可能是他们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把背篓放在地上,蛇悄悄进去,而他们又在远处工作,等再背起背篓的时候,蛇就在背篓里直接攻击了他们的脖子。”

“葬狗坡根本没有响尾蛇,这两条蛇,是他们带过来的。”何晓筝指着背篓说:“如果把蛇冻僵放在背篓里,等蛇暖过来以后,就会从背部袭击人的颈部。再或者把蛇弄个半死,再放在背篓里,蛇一样也会死而复生把人咬死。当蛇攻击完人以后,体能会很薄弱,抵抗能力也会很差,会从背篓掉在醉草丛里。也就是说,这两条蛇当时并没有死,只是被醉倒了。”

“看来,案情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了。”凝重肃穆的气氛,在屋子里弥漫开来。狄康看着报纸上打了叉叉的照片,想了一会儿,抬头说了句:“秋萍的爷爷和父亲,不是意外死亡,是谋杀。”

何晓筝立刻皱起了眉头,当初都认为秋家父子的死亡是意外,但从秋萍的案子上来看,他们两人的死,就有很多名堂了。如果秋萍真的是龙桑杀的,那么,秋萍的死就跟高娃扯不上关系,就意味着断了萧楚格这个案子的线索。

不怕复杂,就怕简单,复杂就意味着要找到答案了。狄康刚才在门口,确实发现了紫红色沙砾泥,但这种泥,仅仅是在门口,不能证明龙桑去了红丹河。门口有红丹河泥,但门内没有,也就是说,这个人根本没有进到屋内。龙桑没有去过红丹河,就没有作案机会,那么他就是在袒护一个人。既然到了拿生命去袒护的地步,关系一定不薄。

就在狄康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就接到了指纹分析结果,他睁大着眼睛跟何晓筝说:“报纸上没有高娃的指纹,有秋萍和龙桑的指纹,玻璃上的指纹也是龙桑的。酒瓶上的指纹,是另外一个人的,同时也出现在了报纸上。”

“是谁?”

何晓筝太急于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这个人很可能就是龙桑袒护的人,杀死秋萍的凶手。

就在何晓筝焦急万分的时候,狄康却说:“我本来想用反常规来形容结果,但我现在更想用诡异这个词,因为这枚指纹的主人,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死了。”

何晓筝脊背一凉,拿起那个酒瓶问:“死了?死人是怎么跑到这里喝酒的?”

就在这极度寂静之中,从鬼街口突然传来了一阵诡笑:“解涨了,解涨了……”颤巍巍地在幽深的街道内扩散开来,响起嗡嗡回声。

同类推荐
  • 老母塔之夜

    老母塔之夜

    风雨交加的老母塔之夜,一场恶战将上演。强盗穆巴拉克与贪官、野蛮人、烧炭工相互勾结,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敌人不但狡猾而且邪恶,在埋伏杀手的密林中、在野蛮山民的飞斧前、在峡谷茅房的敌窟中,本尼西与当地百姓联合共同与顽敌斗智斗勇,终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在老母塔前面……终极较量,邪恶的面孔展露无疑。悬念迭起、情节生动、迷人的风情文化、悠远的历史感,这些构成了卡尔·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 世界文学名著(全套50册)

    世界文学名著(全套50册)

    本书囊括了高尔基、小仲马、雨果等名家50部经典作品,包含《安徒生童话》、《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双城记》、《悲惨世界》等文学著作。
  • 拐点

    拐点

    职场的路很长,但要紧处只有几步--这要紧的几步,就是turningpoint(拐点)。一时侥幸,不可能带来长久的职场辉煌;“潜规则”只会让所有的投入成为沉没成本。从全运会开幕式上的孔雀公主,到美国华人餐厅里的招待;从德鲁镇夜总会的脱衣舞娘,到美国部队医院的护士……身为具有MBA学历背景的海外作家,孟悟在本书中用温婉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一个舞者的异国生存道路。
  • 心河涌动

    心河涌动

    本书是儿童散文集,共分四辑,约155.000字。第一辑《心河涌动》,由雨思、母亲也曾年轻、追思绵绵等篇构成,是以亲情、友情、爱情为题材的情感类文稿;第二辑《走过岁月》,由踩着乡土上路、面对选择、日记、生活就是一篇散文等篇构成,是值得回味的自身生活成长类感悟题材文稿;第三辑《杂言碎语》由踩着乡土上路、面对选择、日记、生活就是一篇散文、我是一株长不高的草等篇构成,是面对社会生活的感悟性文稿;第四辑《天涯踪迹》篇,是我近年来旅游杂记,属游记类题材。
  • 对面

    对面

    一个新闻学院毕业的女高材生简静,以她青春,娴雅,学识的优秀入住新闻机关,简静的出现让“阳盛阴衰”的机关办公室一下子充满了活力,引发了一系列来自机关办公室内“硝烟弥漫的暗战”故事。
热门推荐
  • 毕业二十年的转身

    毕业二十年的转身

    毕业二十年,一步一步地开始奋斗,人生不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 总裁追妻:娇妻别想逃

    总裁追妻:娇妻别想逃

    他是称霸黑白两道的帝王,星夜集团的总裁。她是名门千金,调香界的奇才墨玥。三年前,他们深爱着对方,却因他的轻狂负了她她心碎离去并发誓此生再也不会爱。三年的沉沦终换来与她的相遇。醉酒,他拽着她的手对她说:“我会弥补所有的错,不会再给你机会逃走.....”可当真相步步逼近时,终会是爱还是恨主导一切?
  • 人生中的遇见与经历

    人生中的遇见与经历

    每一章都是一个话题如果你们喜欢什么话题想让我写的话可以告诉我。
  •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她,魅刹,慵懒任性,狡猾多变,邪恶纨绔,乖张暴戾,是魅一族最让人头疼的吸血鬼公爵。虽说她是吸血鬼,可是对她来说血就是一种死鱼般腥臭的东西。啊喂,是谁告诉你,血是这个味道的?众吸血鬼怒。她就想不明白了,这么恶心的东西,为什么她的子民们都那么喜欢?一只活了上千年的吸血鬼公爵,因为不吸血而饿死重生回到上古时代,居然重生到婴儿体中。还好身上还有吸血鬼千年修炼来的功力,才让自己无谓,竟然还要重新长大,虽然期间很好玩。但是也不能带着这孩子的身体走入大千世界吧!喂喂喂,身后这些男的怎么回事。不会有恋童癖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梦主

    大梦主

    一个从小体弱多病的富商之子,在寻求续命之法时,意外走上了修仙登天之路!大唐盛世,天下安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千年后世,魔物吞天,妖鬼横行,遍野哀鸣。西游再现,大圣斗天,天蓬下凡,卷帘重生。莫名的穿梭与轮回,虚实掩映,真幻交织!是预言中的梦境?还是尚未发生的现实?他能否打破命中注定的魔障,消弭还未发生的三界大劫,挽救苍生于水火?
  • 凌天情

    凌天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情愤世俗。这片土地,人命如草芥,众生都在滚滚红尘中争渡,寻仙问道……一个横空出世的少年,在双亲惨死在自己面前时觉醒,一幕幕神秘面纱渐渐揭开……他到底是谁,这连他自己都困惑不已。为给双亲报仇,毅然决然跳入了龙渊河,流落一方……
  • 帝国时代之罗马崛起

    帝国时代之罗马崛起

    世界初创,一片洪荒。罗马的崛起不可阻挡,但是商的驼铃却回响在黄金大漠的边缘。茉莉的歌声如此悠扬,她的神奇不在她的美貌,更在她惊世的预言。救世主要在西方降生,他要驾着七彩祥云,让世人都看见,他要统一列国建立一个永恒的国度。这位救世主在哪里呢?
  • 和谐自我跨越行难

    和谐自我跨越行难

    当我们在自己内心中真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和谐自我”价值体系,所经历的路程必然如黑格尔的“正、反、和”历程。十几岁时的世界一片光明,充满希望;二十几岁时的世界一片黑暗,充满肮脏;而立之年,平和而清明地看待这个现实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子和自己的角色,能够学会运用减法,敢于取舍,不再追问不公平是为什么,在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并心怀希望。在快速运转的社会里,人们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正在提速。为此,需要在智慧的光芒下才能正确地、尽快地成长,才能建立起生命的反张力,提升生命的效率,缩短苦难的历程,在整合每一个完整心灵的同时,整合出一个完整的社会灵魂。
  • 相思谷中指戒

    相思谷中指戒

    一个弱者,为了家人,为了爱人,不断摆脱命运的纠缠。一个学生,一个修炼者,一个修仙者。他能否成为一切的主宰?
  • 无敌幸运指

    无敌幸运指

    陈远是一名毕业大学生,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意外获得幸运鉴别术,翻盘后开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