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0400000011

第11章 分分合合的中国(5)

朱穆的“反贪”行动可谓雷厉风行。一时间,各州郡县长官人人自危,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便纷纷逃跑,前后大大小小的官员居然跑了四十多个,没有逃跑的也大多自杀了。

在这一行动的过程中,他还抓了宦官赵忠及其家属,理由是赵忠在给他老爸送葬的时候异常地铺张浪费。赵老爹是穿着玉衣下葬的,而玉衣只有皇亲国戚死后才能穿。朱穆以“违反皇家制度”为由,亲自动手把赵老爹刨了出来,曝尸。

祖坟被刨,任是谁都会反抗。赵忠先是大哭着喊了几声“爹爹啊……”就昏了过去,醒过来之后他立刻派人向桓帝告状。桓帝一直把赵忠当成好兄弟,听说这事后大怒,判朱穆去做给皇帝筑墓的苦役。这就是“朱穆事件”。

这一事件很快就引起了京师太学生们的高度关注,他们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辩论会(清议)。辩论的结果是,他们决定闹将起来,随后便没日没夜地在皇宫门口游行、喊口号,为朱穆喊冤叫屈。这当然不是让汉桓帝惊讶的地方,让他惊讶的是,居然大批的士大夫们也走向街头声援太学生游行。桓帝被吵得睡不着觉,无奈之下只好减轻对朱穆的处罚。

随着事件的发展,汉桓帝断定,太学生游行事件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事件。前台表演的人是太学生,幕后推手则是士大夫集团。“朱穆事件”点燃了士人阶层与宦官阶层对抗的炸药包。

此事因朱穆而起,经过这一闹腾,朱穆因祸得福,本来的发配边疆服苦役改为回家卖红薯。随着他卖红薯的开始,事情也就结束了。

然而在六年之后,太学生们又一次闹起了学潮。此次是因为皇甫规蒙冤而起:皇甫规将军因平羌立下战功,按理朝廷应当予以奖励。可是这奖赏不是你一个人的,在这之前你必须给诸常侍们(官名,东汉时由宦官担任)送些本钱。

皇甫规拒绝了这一“潜规则”。诸常侍们只略施小计,就把他扔到了监狱里去了。太学生们于是又闹了起来。皇帝还是没有办法,只好释放,让皇甫规回老家务农去了。

按常理而言,诸常侍们搞掉了两个他们讨厌的官员已经是胜利了,但这些常侍却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没有把那两个人给弄死。常侍们坐到一起琢磨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人指出全怪那群臭学生和士大夫胡闹。至于他们为什么敢如此胡闹,就是因为有人支持,这个人就是朝中最有权力的跋扈将军梁冀。梁冀虽不是一个好人,但他对宦官没有好印象,自然就站在了士大夫和学生一边。

但不久后,梁冀被汉桓帝摆平了,五大常侍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这五个人是单超、左、徐璜、具瑗、唐衡,他们被汉桓帝封为“五侯”。后来,桓帝又封了几个宦官为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东汉的政权从外戚手里又转到了宦官手里。

这些宦官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把持朝政,卖官鬻爵,从朝廷到地方郡县,都有他们的亲信,搞得社会乌烟瘴气。

太学生们又跳了出来,他们认为,宦官把持朝中大权,实在是苍天无眼,祖宗无德。随着呼声越来越大,宦官们虽然暂时还在忍着,但已经准备发力。

公元165年,陈蕃做了太尉,名士李膺做了司隶校尉,这两个人可是当时士大夫们眼中的奇人。有人就说陈蕃这个人站在车上昂首挺胸,有“澄清天下之志”。他们二人一上台,就对宦官表现出了极端的不满。

李膺当了司隶校尉不久,有人告发大宦官张让的兄弟、野王(今河南沁阳)县令张朔贪污勒索,他就要查办张朔。张朔逃到洛阳,躲进了张让家。李膺亲自带领公差到张让家搜查,在张家的夹墙里搜出张朔,把他逮走。张让立即托人去求情,不料李膺速度比他快多了,迅速审理,迅速执行,张让的弟弟就这样死掉了。

张让哪里受得了这个,跑到汉桓帝那里哭泣。汉桓帝叫来李膺,李膺说自己只是秉公执法。汉桓帝见证据确凿,张朔的确有罪,于是此事不了了之。太学生们听说这件事之后,都将李膺当成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前去拜访李膺的人络绎不绝,要是受到李膺的接见,那简直就是祖坟冒烟,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

宦官们要发力了,因为如果再不发力,他们可能会颜面扫地。

第二年,有一个和宦官来往密切的方士张成从宦官侯览那里得知,朝廷马上要颁布大赦令了,所以,他就纵容他的儿子杀人。李膺马上把杀人凶手逮捕起来,准备法办。第二天,大赦令下来,张成得意地对众人说:“诏书下来了,不怕司隶校尉不把我儿子放出来。”这话传到李膺耳朵里,他知道张成是知道有大赦才让他儿子去杀人的,于是就没有管皇上的大赦令,依旧将张成的儿子法办。

宦官们这下可算逮到了机会,他们指使张成的弟子上书给皇帝,说李膺和太学生以及很多知识分子结成一党,违抗圣旨,诽谤皇上。桓帝听后自然是大怒,下令将李膺等二百多人抓起来扔进大牢之中,当时与李膺齐名的杜密也被扔进了大牢。

那个站在车上昂首挺胸的陈蕃当然也在被抓之列,不过他还有逃跑的机会,但他却没有逃跑。陈蕃说:“我如果就这样逃跑了,别人怎么办呢?我如果进了监狱还可以给大家壮壮胆,也可以在监狱里面同大家吟诗作对,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于是,他主动进了监狱。

这些人在监狱里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宦官们把他们的脖子、手、脚都戴了刑具,每天都要轮番将他们暴打一顿。就这样他们被关了一年有余,虽然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但李膺在监狱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在审问过程中,他故意招出很多宦官的子弟,说他们是他的同党,于是宦官们的子弟纷纷被抓进监狱。宦官们这才着急了,慌忙跑去见汉桓帝。

一个宦官对汉桓帝说:“现在是六月,天空竟然有雪花在空中飞舞,看来应该大赦天下了。”汉桓帝的脑子已经装在了宦官脑袋里,于是,他宣布大赦,把两百多名党人全部释放。

这批党人虽然被释放,但是宦官却不许他们留在京城,打发他们一律回老家,而且将他们的姓名、画像发到各地,通令这些人一辈子不能做官。历史上称这件事为“党锢”(“锢”就是禁锢的意思)之祸。

除了后来的明朝,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皇帝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形同摆设,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非作歹,惑乱朝纲,为害地方。特别是汉桓帝时期,宦官在和外戚斗争中占了上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党锢之祸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宦官之祸,也是摧垮东汉的一颗重磅炸弹。表面上看,党锢之祸是一帮正直清白的士大夫为了拯救国家、拯救黎民百姓而发动的一场针对宦官的正义抗争,实际上,根据史料分析,宦官们也许很天真,而士大夫们的目的也许并不那么单纯。党锢之祸拉开了中央两大集团权力争夺的序幕。斗争的最后,是士人集团和宦官们手拉着手一起跳下权力的悬崖,然后州郡豪强们开始崛起。

【酷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喜欢自动地分出“我们”和“他们”,而“我们是好人”,“他们是坏人”,于是好人要跟坏人斗,不斗出个高低不罢休。因为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斗争上了,所以根本无暇工作,小则把一个单位搞得乌烟瘴气,大则把一个国家搞得千疮百孔。据说现在有些公司规定:夫妻或情侣两人都在一个公司的,一定要辞退一人,目的也正是要杜绝同事之间关系太近,“亲如一家”就容易生出隐患。当然更常见的情形是,一个公司里有多个正副领导,拉帮结派,明里暗里互相顶牛、互相拆台,而职员则按部门关系划分,“你是甲领导的人”,“他是丙领导的人”,让身在其中的人常常感到无奈。这种时候,恐怕最适宜的做法还是“光荣孤立”,因为没有哪一派或哪一人会一直占据上风,在这种环境中爬得越高的人,必然也会跌得越惨。

§§§第十一节 枭雄曹操的“滑铁卢之战”

由于东汉后期的皇帝不是笨蛋就是小孩子,于是外戚和宦官纷纷登场,又由于黄巾军大起义,东汉政权受到剧烈冲击,不得不重用地方军政长官州牧的力量,于是,诸侯崛起。经过了多年的大洗牌,诸侯之一的曹操力败袁绍、袁术兄弟,又斩杀了吕布,大军随即滚滚南下,直逼荆州,想趁机统一南方。

荆州刺史刘表病死后,家将蔡瑁、张允拥立幼子刘琮为主,预料势必不能抵挡曹军,便送上了降书,献上了荆州城。在荆州附近游荡的刘备当下大急,扔掉老婆孩子直奔汉津口,投奔在江夏的刘表长子刘琦。

在占领了军事重地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后,曹操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于是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当时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从江陵(今属湖北)沿江东进,直逼夏口。孙刘联军五万人逆流北上,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

曹操军队虽然有二十多万人,但他的士兵有些是山东人,有些是河北人,还有一些甚至是蒙古人,总之除了刘表的降将,基本上都可算是北方人。北方人不适合水战,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于这一点,曹操心里有点不踏实,他很怕这群旱鸭子被对方搞掉。果然,双方一接触,曹操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好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话说曹操战败后,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两人日夜操练士兵,成效显著。

当时,曹军中有个名叫蒋干的人,与东吴都督周瑜有些旧交,向曹操请求去东吴刺探军情。曹操答应了。蒋干一到吴营就被周瑜察觉到了来意,于是周瑜便伪造了一封蔡瑁、张允的投降信,信中声称:“不久将献上曹操的脑袋。”蒋干当即偷了这封假信,不辞而去。曹操见到信后,一向多疑的他一怒之下,竟不加查究,便杀了蔡瑁、张允。当他杀完后,才知道这是周瑜的反间计,但后悔已经晚了。

有一天,曹操去船上视察,见上面的士兵趴在船舷上吐得翻江倒海,而他自己晃了几下之后也不禁有点头晕,非常想吐。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这个很麻烦的问题。

庞统本是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好朋友,曹操此问正中他的下怀,于是就“献计”道:“丞相何不把船只首尾连接起来?这样的话,根本不用怕船只颠簸摇晃,不用说步兵,即便是骑兵也可以坦然渡江作战。”曹操英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夸奖说这是好办法,只要数天便可以改装完成,对手从地图上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很快,曹军的战船就一艘连一艘地用铜环串了起来,仿佛在水面上堆起了一座小岛,即使是在水流湍急的江心,船面上也不会摇晃。曹操糊涂,但他下面的谋士程昱看出了门道。他对曹操说:“船这样连接起来虽然是平稳,但是敌人如果用火攻的话,只怕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回避。”曹操回道:“如果现在是春夏季节,当然要防火攻,但现在是朔冬,都是西北风,对方要放火的话只会烧掉他自己。”此话一出,大家一致认为曹操不但是个政治家,还是个气象学家。

曹操正在洋洋得意之时,江那边的周瑜听说曹军将所有的船都连了起来,开心地要跳起来了。他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诸葛亮懂得天文,旧说“冬至一阳生”,此时阳气初动,会刮东南风,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这些计划中就有黄盖的苦肉计。

一天,周瑜召开军事会议,命令将士们准备三个月的粮草,一定要把曹军打回老家。老将黄盖站了出来,劝告周瑜还是归顺曹操为上策,两人一语不和便争吵了起来。周瑜气得喝令左右将黄盖推出去斩了!将士们苦苦央求,请求从宽处罚,周瑜这才假装开恩,不过还是把黄盖的屁股打得肿了两个包。

第二天,曹操就收到了屁股都快烂掉的黄盖的信。信中说:他的屁股一直在疼,他恨死了周瑜,决定“弃暗投明”。曹操多疑,先是派人去打探,果然听说黄盖的屁股被打烂了,所以决定给黄盖一个机会。几天后,黄盖又送去一封信,说:“周瑜防备严密,一时脱不了身。这几天当中将有运粮船到,江面由我巡查,到时候船上插着青龙旗的就是粮船,也就是投归您的船。”曹操大喜,这一喜之时,他已经中了黄盖的“苦肉计”。

冬至那天,东南风顿起,此时,气象学家曹操似乎没有注意到风向的问题,一心等待着黄盖的到来。黄盖果然来了,还带了礼物:装满了干草、油脂、硫黄等混合物的船队。这天,曹操带了将领站在船头等候。黄盖的船队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曹军看到来船上面挂着黄盖的帅旗,都以为这是黄盖如约前来投降,没有丝毫戒备地跑到船头去看热闹。

曹操正在高兴之时,黄盖命令士兵点起了火。十几艘火船如离弦之箭一样,向曹军的战船冲将过来。曹军将士吓得扭头便跑,而战船因为被锁在一起根本没有办法移动,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大火烧到了战船之上,又乘着风势烧到了岸上的曹营。曹军乱成一团,四散逃命,被烧死、淹死、踩死的人不计其数。孙权和刘备的主力军也乘着快船杀将过来,江面上到处漂浮着被斩杀的曹兵尸体。

曹操这个时候慌张之极,在做了简单的抵抗之后,急忙弃船上岸。谁知岸上屯放粮食的仓库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烧了。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胡子已经被烧掉的曹操自己率领着一小撮人马经华容道向江陵方向逃窜,路上又遇大雨,人马难以前进。好不容易逃到了江陵,曹操这才有了休息的时间,仓促休息后,他继续往北逃去,总算是逃回了老家。

赤壁之战以曹操彻底失败而告终。经过赤壁一战,孙权得以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而曹操自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能力发动第二次南征。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酷评】

关于赤壁之战曹操的战败,很多历史学家都做过多角度的分析论述。有人认为,曹操所以战败,是因为当时曹军中发生了瘟疫,士兵不能作战;也有人指出,孙刘联军是走了狗屎运,连老天都帮忙;更有人站在道德立场上,说曹操南下是不顺天命,失败是必然的。其实,曹操的惨败跟他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曹操有两个致命的弱点:多疑和自负。赤壁决战前,曹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是何等的气势和豪情!然而,先是一个连环计,让他把船死死地连在一起;接着一个并不复杂的反间计,让他匆忙间砍掉了两员最关键的大将;然后又一个苦肉计,让他彻底丧失了警惕性,自认为胜利唾手可得……在这一系列的错误后,黄盖只放了一把火,几十万曹军立刻“樯橹灰飞烟灭”。从这一角度看,与其说是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毋宁说是曹操自己打败了自己。所以说,人呐,正确地认识自己太难,认识自己的缺点、不让缺点坏了自己的大事,尤其难!

§§§第十二节 司马炎的极乐诱惑

同类推荐
  • 三国大教皇

    三国大教皇

    他是21世纪留学归来的管理学研究生,却在命运安排之下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商贾之家。他与命运抗争,少年成名,名动四海。他撰写东汉版《国富论》成为公元2世纪的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创建圣母教,聚拢数百万信徒成为一方诸侯;他广纳贤士,郭嘉、徐庶、毛玠、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贾诩、诸葛亮、庞统……天下英杰在他帐内汇聚,关羽、赵云、黄忠、马超、魏延、于禁、徐晃……海内良将在他旗下听令;他继管仲之后,将没有硝烟的战争——商战搬入诸侯征战;他东征西讨,平定中原,马踏辽北,南下扬州,西入剑阁,一统天下,位列九五。
  • 三国战神之席卷天下

    三国战神之席卷天下

    他,被誉为“天界第一战神”!他,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下界苍生,不顾天帝反对,毅然转世人间。论勇猛,勇冠三军;论智慧,智冠天下。收谋臣,得猛将,纳美女,据有江东,横跨荆楚,西吞巴蜀,进而北上,问鼎中原。曹操赞之曰:苏凌风智勇双全,可谓汉世良将也。刘备赞之:苏凌风勇猛无敌,实乃战神下凡。诸葛亮赞之:苏麟,世之枭雄也。
  •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一马能将万骑冲,唯有常山赵子龙!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赵子龙!面对猪一般队友和猪一般的对手还有那闺中少女、妩媚夫人、冰冷美人、寂寞皇妃……乱世狼烟,谁定江山!(搞笑,杀伐果断)
  • 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印度河流域文明失落之谜

    距今4千多年前,印度河流域兴起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这是代表着当时世界最高的文明。可是,古印度文明逐渐陨落,沉睡于大地,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只给后人留下未解之谜……
  • 熏龙锦

    熏龙锦

    在兵荒马乱的战国,互相为敌的两方,经过较量,却发现了不同与自己认知的另一面,他们最后是敌是友,敬请观看。
热门推荐
  • 重生大衍天

    重生大衍天

    玄空大陆地域辽阔,百族林立,大陆极西之地有号称力大无穷,能凝练巨灵的战族,也有信奉天地自然的图腾一族……大陆南蛮之地有号称有夺天造化,擅长巫术的蛮荒巫族,有浴火重生之能的凤凰一族……大陆极北之域有冰封百万里的冰封雪域,传说中的雪族……大陆东方有号称万国之国的万圣王朝……玄空大陆民风尚武,练气武者地位很高。自上古时期的先人们感悟天地偶有所得,历经无数年代的发展,武者划分了九个等级,分别是:武士、武侍、武师、武宗、先天、入虚、洞虚、返虚、极道,这其中九个等级又细分三个小境界,由高到低分别是天地人三境界。
  • 管城子

    管城子

    这是一个以秦国统一六国为背景而创作的玄幻故事(其实严格的说应该是神怪小说)。这里是纯粹的中国的神话和仙话。没有龙枪中复杂的设定,没有超越时空的意淫,没有离奇的经历造就的超人,没有艳遇,也没有日本漫画的搞笑。有的是一个个在命运的旋涡中努力挣扎的人(当然还有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落华尘上陌

    落华尘上陌

    他,神界花仙与魔帝之子。一次偶然下凡,遇见此生执念。他爱她,护她,最后却还是护不住她。好不容易找到了她,但他们之间已无可能。“忘了便忘了。”“璃陌,你可曾知道,情这种东西,不是说能忘就能忘了的。”“可我依旧忘了。念卿,别再执迷不悟了。”“璃陌,我念卿哪怕与天下人为敌,也不会放弃的。”“罢了,随你吧。我早已喝了忘川,又如何解这忘川的水。”【结局是甜的,过程很虐,但是男女主没有误会,只是因为身份不同和女主忘了男主,才导致男主被虐惨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个我们那些年

    那个我们那些年

    每个人都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叶子的道理一样。人生也分段落,每个段落都不同,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唯独怀念那些年的那个我们。
  • 我是传奇

    我是传奇

    台球、女神,御姐、姐妹花,本书始于竞技,绝不止于竞技。一代台球大神,荣誉背后,真正爱着的人,到底是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 九龙魔神

    九龙魔神

    九龙魔尊古辰被千年好友燕赤霄偷袭陨落,重生于天元大陆一小镇之中,这一世古辰要重新攀登武道巅峰,再上魔界山,找燕赤霄算总账。
  •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图说世界名人: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介绍了,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