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400000007

第7章 以进取心做事,以平常心做人

)第一节 人生如戏,要超然出场

人生自有容人之处。即使暂时遇到生活、工作、情感的挫折,也不要慌张和彷徨,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接纳它,历练自己。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跨越心灵的鸿沟,生活就会好过许多。

人生就如同木偶一般,虽然可悲,但把柄在手,可以操之在我,倒也是可喜之处。然而要做到“一线不乱,行止在我”也是很不容易。

人生好比是一场戏。真真假假,如梦似幻。正如同《红楼梦》中那副名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所说的境界。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引用了一个名叫刘达生的中国学者写给他朋友的信中的一段话:

世间极认真事,曰:“做官”;极虚幻事,曰:“做戏”;而弟曰愚甚。每于场上遇见歌哭笑骂,打诨插科,便确认为真实;不在所打扮古人,而在此扮古人之戏子。一一俱有父母妻儿,一一俱要养父母活妻儿,一一俱靠歌哭笑骂,打诨插科去养父母活妻儿,此戏子乃真古人也。又每至于顶冠束带,装模作样之际,俨然自道一真官,天下亦无一人疑我为戏子者,正不知打恭看坐,欢颜笑口;与夫作色正容,凛莫敢犯之官人,实即此养父母活妻儿,歌哭笑骂打诨插科,假扮之戏子耳!乃拿定一场戏目,戏本戏腔,至五脏六腑,全为戏用,而自亦不觉为真戏子。悲夫!

人生如同一场戏。如果只是看出其虚幻不实,完全看开,甚至遁入空门,并不是应取的态度;同样,一味地认真,执著为有,不懂得放下看破之道,也不可取。是真是假,一般人要把握分寸,处之泰然,需要不断修持才可以。

《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捉掇,便超此场中矣。”人生就如同木偶一般,虽然可悲,但把柄在手,可以操之在我,倒也是可喜之处。然而要做到“一线不乱,行止在我”也是很不容易。在这里,“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可以带给我们不少帮助。

吴品禾荣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最高奖——金像奖,他还是第二届中国摄影优秀组织工作最高奖——开拓杯奖得主,其作品在国际、国内摄影比赛中屡屡获奖。

在很多人眼里,吴品禾是个工作狂。他的工作室总是接二连三地响起电话,他每天的工作日程也排得满满实实。《中国摄影报》曾专门登过他10天的工作日程,他平均每天10多个小时都在工作,远远超出常人的工作负荷。他是地区文联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摄影艺术研究会会长。平时,行政工作、组织工作、教学讲课、下乡创作,几乎填满了他的生活空间,时常要夜以继日地工作。

摄影是他的第二生命,为了摄影他倾注了许多汗水和心血,为了摄影他甚至变卖了祖辈传下的家产——一幢大房子。当周围邻居指着他的脊梁说他是个败家子时,他只能无奈地一笑置之;当许多摄影界的朋友下海经商致富时,他却精神倍增地踏上新的创作路程。“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正是他忘我工作精神的写照。

吴品禾在创作上是投入的,而对于名利和头衔则淡然处之。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和超脱精神,才使得他在创作上能沉得下、拿得起。他的作品善于捕捉生活中感人、传神、本质的一瞬间,并将之聚焦于镜头之内。

心灵寄语

要真诚去生活,真诚去奉献,积极入世地过好每一天,执著进取,对工作、生活要认真;对于名利等身外之物则要以出世的态度去看,看空看淡。

吴品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点启示,那就是要真诚去生活,真诚去奉献,积极入世地过好每一天,执著进取,对工作、生活要认真;对于名利等身外之物则要以出世的态度去看,看空看淡,对名利财物则不能认真,视之如空花水月,只有这样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我们每天这样忙碌奔波,为的是什么?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又是什么呢?看一看我们身边,各行各业,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他们往往弄得自己吃也不得安宁,睡也不得安宁,一天到晚为了名利,在世俗尘劳中辗转沉沦。大多数的人在红尘中出生,在红尘中迷失,又在红尘中结束。

圣严法师说: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人生忙碌的目的应该是成就功德。所谓功德,讲得通俗一些,就是我们在人生里得成绩。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处理好这种关系呢?那就是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第二节 浮躁只会让人无着无落

泡一杯好茶,一定要用沸水。只有沸水才能够将茶的味道全部浸出来。人也一样,做事要沉稳。如果心里浮躁,那么就像用温水泡茶,总也不到火候,此时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也是很困难的。

品味过生活的紧张与焦灼,人们的心情开始变得浮躁不安,可是有时候,急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不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把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是温茶呢?”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令人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就这样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和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也和沏茶是同一个道理。沏茶的水温度不够,想要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水不可能;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自然很难。要想摆脱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能力。”

年轻人茅塞顿开,回去后刻苦学习,虚心向人求教,不久就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重视。

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的人。因为当前更多人信奉的是“随主流而不求本质”,在追求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目的性,不追求人生最根本的目的,转而追求一些形式上的成功。正如一句话中所说的,瞬间的成就可以使人获得短暂的名利,但如果谈起永恒,无非只是皮毛之举。

心灵寄语

浮躁的心灵难以找到栖息之地,无着无落的生活会让人感到无望。只有沉下心来,多些耐心,才会少些冲动、少些盲目。

泡一杯好茶,一定要用沸水。只有沸水才能够将茶的味道全部浸出来。人也一样,做事要沉稳。如果心里浮躁,那么就像用温水泡茶,总也不到火候,此时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也是很困难的。有个人在谈到自己的境况时,很苦闷地说:“我这一两年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呆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心里慌啊!以前也做过几笔买卖,都是赔多赚少。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真难啊!天天无头苍蝇一般。”

浮躁的心灵难以找到栖息之地,无着无落的生活会让人感到无望。只有沉下心来,多些耐心,才会少些冲动、少些盲目。

林语堂先生说,人生自有容人之处。即使暂时遇到生活、工作、情感的挫折,也不要慌张和彷徨,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接纳它,历练自己。人生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跨越心灵的鸿沟,生活就会好过许多。

)第三节 在工作里,生命才能安住

一台机器,长久不用就会生锈。而一个年轻人不去工作的话,心志就会消沉,意志力也会磨损,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衰弱不堪。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丧失对自己前途的希望。

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是躺着过日子,一类是站着干工作。躺着过日子的人,感到身体舒服,可宝贵的生命在舒服之中失去了光泽,做人的精神在舒服之中消磨了锐气;站着干工作的人,付出代价,而生命在付出中换来了辉煌,精神在付出中换来了不朽。

鲁迅曾严肃地指出:“我觉得,那么躺着过日子,是会无聊得使自己不像活着的。我总这样想,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活几年也是白活的。”

大多数人一生中会把30~40年的时间花在家庭以外的工作上。对于人们来说,工作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还有心理上的意义。“中了500万大奖,你会做什么?”对这一问题,人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但大家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辞职。有趣的是,如果追问他们辞职后想做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又会通通回到工作上。有的想出国旅行,休息一阵子;有的想游学充电,回味一下学生生活。但做完这些事情后,他们还是想要有一份工作。可见,工作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挣钱,否则众多富豪早就可以收山养老了,何苦在世界各处飞来飞去,忙碌不已?对他们来说,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多一个零或者少一个零,对生活并无影响,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为工作而奔波呢?

心灵寄语

生活不用无聊度过,日子忌用松散迎接。一个人,唯有在工作里,生命才有办法安住,活得才更有意义。

工作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疑是最开心地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失业不只代表失去薪水,而且连社会价值也可能会被他人否定。失业使我们感到迷惘、感到自己没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工作的多样性,就连那些年老退休的人,也开始期待在退休之后能够有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可以在悠闲的生活外,实现自己更多的价值。人生百年,不过沧海一粟。漫漫人生路,如何打发时间,的确是人生第一要义。

一个青年有一阵子待业在家,早上10点多还躺在床上,不时地叫头疼。那么健壮的他,稍不注意就会生点小病。现在他找到一份图书发行的工作,一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却精力充沛,无病无痛。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工作才是治疗年轻人所有疾病和痛苦的灵丹妙药。”

一台机器,长久不用就会生锈。而一个年轻人不去工作的话,心志就会消沉,意志力也会磨损,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衰弱不堪。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丧失对自己前途的希望。

生活不用无聊度过,日子忌用松散迎接。一个人,唯有在工作里,生命才有办法安住,活得才更有意义。

)第四节 学而知不足,心才会丰盈

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圣古先贤留给后人的一句亘古不变的箴言。在漫漫人生长途中,一个人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呢?那就是必须每时每刻都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只有虚怀若谷,一个人的内心才能不断吸纳知识,才能不断进步。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人在名利途上要知足,在学问途上要知不足。在学问途上,聪明有余的人,认为一切得来容易,易于满足于现状。靠学力的人则能知不足,不停留于现状。学力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就要读书。”

然而,世间总有一些无知的趾高气扬者,他们自以为“天下无敌”,到头来却也不过是只一捅即破的“纸老虎”而已。

一个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在那里,他学历最高。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两旁,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渔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珠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

过了一会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飘过水面上厕所去了。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上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博士把学历看得高过一切,他甚至以为学历高的自己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才在两位学历比自己低的人面前闹了笑话。其实,他哪里知道,学历并不代表一切,只有学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谦虚。

心灵寄语

只有保持知不足的空杯心态,保持虚怀若谷的状态,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和智慧,才能将虚空的心越填越满。

徐特立说:“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世间之人,谁都没有骄傲的资本,只有保持知不足的空杯心态,保持虚怀若谷的状态,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和智慧,才能将虚空的心越填越满。

)第五节 任劳也任怨,耐劳也耐烦

生活是活生生的,工作是活生生的,万丈红尘,即使你想逃也无处可逃,除非你躲进一个无人区,否则终将和人接触、和事接触,和自己不断骚动的心接触。

有人说任劳容易任怨难,耐劳容易耐烦难。此话不假,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任劳,也可以耐劳,但却难以任怨,而且还常常会不耐烦:不耐烦去听从别人的意见,不耐烦父母的唠叨,不耐烦工作的琐碎……不管你愿不愿意,不耐烦的事情有很多。生活是活生生的,工作是活生生的,万丈红尘,即使你想逃也无处可逃,除非你躲进一个无人区,否则终将和人接触、和事接触,和自己不断骚动的心接触。

在星云大师的故乡,曾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信女,她的母亲得了一场重病,当所有人都觉得老人在劫难逃时,她的母亲却奇迹般地康复了。信女相信这是由于观音菩萨的加被,因此发愿要用头发来绣一尊二丈高的观音圣像。六十年过去了,当这位年轻貌美的小姐已经变成老态龙钟的老太婆时,这幅神态庄严、面相慈祥的观音圣像也终于绣好了,此时,她那一双秋水般的眼睛也早已瞎了。当有人大叹“不值”时,她却淡定地微笑着。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为她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动,连星云大师都不由得赞叹:“她的耐烦有恒,非常人所能及!”

滚动的石头无法长出苔藓,更不会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所以,我们要告诉自己必须耐烦做人,不要遇着点困难就吵嚷着“不干了”,别碰到点事就哭喊着“烦着哪”,别刚刚工作就频繁跳槽,别赚点碎银子就装富惹祸,别上了几年学就认为学富五车……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往往缺少耐心,在一个地方住太久了就开始厌倦,读书读久了也不耐烦,工作时间不长就计划着辞职。不耐烦会让人失去理智、智慧和修养,会任由心魔纵横,会掉进陷阱。所以,要警惕不耐烦,要学会耐烦做人。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禅师示范了一遍,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着?”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坚持着?”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过程,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静下心来,耐烦地对待工作、生活、友情、亲情、爱情,把每一次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而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而不去自傲,耐烦做人,你便会找到一种境界,一种心境,一种云淡风轻,高山流水。

心灵寄语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过程,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静下心来,耐烦地对待工作、生活、友情、亲情、爱情。

“耐烦做事好商量”,耐烦有恒,做人做事自会通达成功。

)第六节 让你的人生可持续发展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表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望远方,去寻找更大的空间。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唯有立足长远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智慧人生。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二人成为好友。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在每天一成不变的挑水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没有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十天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忍受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里,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诵经读书,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微笑着说:“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虽然有时很忙,但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时间诵经打坐,钻研佛理。”

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会回忆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体验感伤;第二种人只会空想未来,在空想的过程中不务正事;只有第三种人将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只有将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当,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

如果一个人鼠目寸光,其前途成就也就有限。高瞻远瞩的人,才能成就千秋的事业,这便是智慧的大小有别。

有些人做事只图眼前利益,而不会为长远打算。眼前可以得到的利益总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但短视的心理却常常使人们失去本应该能够得到的美好事物。也许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更注重现实,而实际上是自己将未来的发展与成功的机遇白白浪费掉了。沉湎过去和未来就会迷失现在的一切,包括自己本身。

《庄子·逍遥游》中提到了出外旅行的事情,到近郊的草木间去,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得带一点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带两三个月的粮食了。

表面上,庄子是在告诉我们出门旅行该怎么准备,但实际上他讲的却是人生的境界。假如把人生看作一场旅行,目光远大的人,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眼光短浅,只看现实的人,恐怕只能抓住今天。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永远。如何抓住永远?只有让你的人生持续发展,为今后的旅程作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走得更远,而非永远停留在一点。

心灵寄语

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永远。如何抓住永远?只有让你的人生持续发展,为今后的旅程作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走得更远,而非永远停留在一点。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表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望远方,去寻找更大的空间。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唯有立足长远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智慧人生。

)第七节 人忙,心不忙

忙碌是一种生活状态,但不应该成为心灵的常态。如果你单纯用工作来填充自己的人生,那你的人生就只剩下了一种颜色——灰色,而你也只能从忙碌中体会到烦恼与纷扰,很难体验到游刃有余、自由洒脱的心境。

在这个城市里,如果要活着就必须工作,于是许多人就像是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只会按照既定的程序反应动作,整日匆匆忙忙,劳碌不堪,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有一颗鲜活的心,可以感受生命的灵动。

忙碌是一种生活状态,但不应该成为心灵的常态。如果你单纯用工作来填充自己的人生,那你的人生就只剩下了一种颜色——灰色,而你也只能从忙碌中体会到烦恼与纷扰,很难体验到游刃有余、自由洒脱的心境。

只有把工作视为一种兴趣,将忙碌的劳累与不快沉淀到心底,带着激情去工作,才会在工作中获得快乐。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是由衷地热爱自己的事业,他曾这样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做的第一份工作——簿记员的经历。那时,我虽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办公室里点着的鲸油灯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着迷喜欢,连办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缛节都不能让我对它失去热心。而结果是雇主总在不断地为我加薪。”他还说:“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的运气好,而在于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我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还说道:“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你若不想把人生变成地狱,就请牢记这句话:视工作为一种乐趣。当然在工作的同时,你还要学会享受生活,把生活当作一门艺术来看,随时放慢自己前行的脚步,让你的心松口气,你将收获别样的风景。

人生就像登山,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而应着重于攀登中的观赏、感受与互动,如果忽略了沿途风光,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人们最美的理想、最大的愿望便是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忙碌一生后才能到达的一个顶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悠闲与工作并不矛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能拿得起、放得下。工作时要全身心投入,高效运转;放松时要彻底放松,把工作完全放在一边,不要总是牵肠挂肚。

其次就是工作、休闲应该搭配得当,不能忙时累个半死,闲时又闲得让人受不了。可以隔三差五地安排一个小节目,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游等。适时地忙里偷闲,可以让人从烦躁、疲惫中及时摆脱,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心灵寄语

工作时要全身心投入,高效运转;放松时要彻底放松,把工作完全放在一边,不要总是牵肠挂肚。

人的心灵就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尘世间,无数人眷恋轰轰烈烈,为了金钱,或是为了名利而没头没脑地聚集在一起互相排挤、互相厮杀。而生活的智者却总能留一江春水细浪淘洗劳碌之身躯,存一颗闲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行走在职场,你更需要这样一种心境,别忘了:人忙,心不能忙!

同类推荐
  • 快乐工作,自在生活

    快乐工作,自在生活

    本书运用积极的入世态度,指导人们快乐地工作,更好地立足于职场;用超然物外的出世心境,使人们浮躁的心灵归于宁静。既提供了职场的经营之道,也解决了生活中的诸多难题,为人们从容地驾驭工作和生活指明了道路。
  • 活用三十六计

    活用三十六计

    本书引用《三十六计》原文,再作注释、译文、解说,并举三个实例,可以帮助读者读懂原文,理解内容,明白道理。
  •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圈子是设计出来的

    人类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谁都能成功的社会。但是就人类历史来看,成功的人却为数不多。为什么机会是同样的,而他们就能成功呢?其实,这关键要看你是如何做的,又是如何去努力的。在现在的社会,如果你认为埋头工作、默默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那你就错了。要知道,一个人获得成功,他可以没有权贵的身世,也可以没有富有的父母,但是他必须要认识很多人,拥有很多人脉关系。而仅仅拥有人脉还不够,要懂得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是人脉的升华。
  •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自己、改变人生。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人一生成败。学习和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重塑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走向卓越,改变命运。
  • 敬业才能有事业(执行版)

    敬业才能有事业(执行版)

    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敬业的员工!敬业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职场人士的立身之本。本书是阿尔伯特·哈伯德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一种由敬业爱岗成就卓越的成功模式。针对当今职场中员工敬业精神不佳的状况,编译者对该书进行重新校订,推出了全新执行版,旨在帮助员工找出敬业精神缺失的根本原因,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出敬业爱岗的好员工。特别适合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热门推荐
  • 承宇

    承宇

    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白有什么?符文粒子!灵力!魔力!……当灵魂被激活后,个体生命便可以感知到那无处不在的“力量”。异能?魔法?斗气?星航时代,无所不能。
  • 荒岛求生之我是传奇

    荒岛求生之我是传奇

    因为一次海啸,木小白被困在一座孤岛之上,意外获得荒野生存系统,依靠贝爷和德叔的生存技能,从此开启了艰难地却又刺激地求生之路。在这座海岛之上,时时危机,处处考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人性?道德?社会形态?都将重新定义。只有活下去才是传奇。
  • 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将如云,他们有西楚霸王项羽,人屠白起,还有刘裕,宇文泰,徐达,狄青,尔朱荣,恒温,慕容格,霍去病……一代代名将,引领风骚十几年,让我们去了解他们的彪悍战绩。
  • 怪事屋

    怪事屋

    这本是很平常的一天,我和往常一样晚上在家打游戏,但是有点贪玩了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3点,家里只有我和我父亲,妈妈在外地工作。
  • 闯仙

    闯仙

    村民们膜拜的仙人,却是毁家灭族的祸首。亲眼目睹奇祸的林轩,意外获得神秘玉片之后,凭借着那时不时浮现在脑海之中的仙诀妙术,一步一步走到巅峰。修仙界的奥秘之门,随着他的步伐而不再神秘。埋葬仙骨的险境,迷蒙难渡的死海,万妖汇聚的妖殿……都留下了他的传说……
  • 如戏玄道

    如戏玄道

    你知道世界的真相如何?往往一个真相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真相!!!墨竹带你揭秘世界的真相。
  • 遇见,顾先生

    遇见,顾先生

    花瓶大明星霓裳从三十岁失败的人生中跳楼自杀了,也许是老天眷顾,让她重生到了她十六岁时期。霓裳不想再做一个花瓶,她想做一个有实力的演员,认真学习成为女学霸,刻苦训练跳舞,唱歌,脚踏实地,拍好每个作品,一步一步凭借自己的实力向王座靠近。正当霓裳努力的时候却不料和一个人发生了碰撞,每次胃疼时,门外总会多了一碗粥,每次受伤时,伤口总是痊愈很快……直到她被他堵截在门口,“你不能和其他人有任何绯闻,你只能是我的……”霓裳嘴角勾起一丝笑容,“我的鱼儿终于出现了……”
  •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本书分为三部分,包括:自我开发的能力、习惯和性格决定一生、社会交往和生存能力,旨在为父母提供一些观念和方法,让孩子学习社会生存的能力。
  • 天才之殇

    天才之殇

    老师夸月尧是读书奇才,校长夸月尧是读书天才。现实却把月尧逼上了死亡之路。
  • 圣龙与世界树

    圣龙与世界树

    当一名玩家携带着游戏系统进入了玄幻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有趣故事?圣灵位面,世界树为巅,生命的光华撒落世间各地。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暗流涌动,一切都将回归虚无。主角将要在这个圣灵世界展开一段波澜壮阔的冒险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