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4700000011

第11章 另一架残骸

杨宁重复地念数字,韩小强又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气氛变得很怪。我头皮发麻,赶紧叫杨宁别念了,真他妈像紧箍咒。张一城脾气比我暴躁,杨宁不知好歹地继续念,不懂怜香惜玉的他就夺过胡亮手里的氧气瓶,往杨宁头上敲了两下。我看张一城还想敲,着急起来拦住他,不然杨宁的头就开花了。

身处雪谷中,韩小强担惊受怕,唯恐杨宁数字还没念完,雪又要从山上倾覆下来。幸而雪山常年冰冻,一场冰雹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冰雪仍紧紧地吸附在雪山表面。胡亮忧心忡忡地望着两旁的雪山,然后蹲下来问杨宁不能退回去的原因,说如果她不肯说,那我们就马上退回去。这一招立竿见影,杨宁总算不再念那组数字,改口告诉我们在这段时间的遭遇。

三个月前,十架飞机从印度汀江机场起飞,运送一批物资回中国昆明。那晚,风平浪静,一路畅通。在经过喜马拉雅山上空时,十架飞机的报务员都接收到一组数字,那是由一个陕西口音的女人念出来的:1417060255。十个报务员同时重复这组数字,并与地面导航站联系,询问是谁与他们接通对话了。可是,刚念出那组数字,十架飞机的无线电同时全部失灵,一场雷暴突袭而来。

喜马拉雅山的天气反复无常,忽然来了一场雷暴,飞行员们早就习惯了。可这一次,他们谁都没有逃脱,全部坠落在喜马拉雅山上,只有少部分人跳伞逃生。杨宁是副驾驶,那晚跳伞落到雪山上后,她就被一群全身武装的人抓去了。杨宁被蒙住眼睛,不知道被带到何处,那群人也不肯说话,好像一出声就会透露自己的身份。

被蒙脸关了几天,杨宁饿得连呼吸的力气都没了,那群人才喂她喝了点水。杨宁看不见,只能凭感觉知道附近很温暖,但根据她被抓到这儿所花的时间推算,那个地方肯定还在雪山范围内。又过了两天,有一个操广东口音的男人来威逼利诱,如果杨宁不肯就范,就活不到明天了。

士可杀不可辱,女人也有自己的气节,杨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也不再喝一口水、吃一粒米。杨宁起初和我们想得一样,也以为喜马拉雅山被日本人占据了,可有一次她听到那群人又抓来几个人。杨宁听得很真切,那是几个日本人,他们一直喊个不停,不一会儿就被那群神秘人枪杀了。直到那时候,杨宁才觉得不对劲,如果不是日本人,那会是谁盘踞在最高的雪山地带上?

那群人厌倦了等待,扯掉了杨宁的面罩,把几个人丢到她面前。待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杨宁看到几位战友被打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那群人蒙着黑面罩,交流甚少,除了那位操广东口音的男人出过声,其他人都谨慎地沉默不言。蒙面人威胁杨宁,若再不归顺于他们,她的几位战友就会马上被杀死。

这种招数最无耻也最有效,杨宁刚犹豫了一秒,蒙面人就开枪杀了一个战友。如果再犹豫下去,战友就会全部死光了,杨宁无可奈何地点头答应。可杨宁仍心存疑虑,毕竟她不是大人物,和其他战友没啥两样,犯得着用这样的手段逼她吗?杨宁一投降,蒙面人就马上把战友们拖走,并吩咐杨宁必须完成一项任务。

当时,杨宁仔细地观察四周的情况,那里是一个由山洞改造的牢房,不知道关了多少人,以及哪些人。被带出牢房时,杨宁又被面罩蒙住双眼,走了十多分钟才到了另一处。那一处温度很低,应该处于山洞外围,杨宁的面罩被抽掉后,她才看到自己站在一处空旷的雪地上,然后就惊呆了。

在灰白色的雪地上,那里居然停放了一架覆盖了冰雪的C-54型军用运输飞机。

C-54是当时性能最好的军用运输机,属于远程货运飞机,装有4台活塞式发动机,每台功率为1450马力。C-47、C-53、C-46等运输机航程都不到2000公里,而C-54运输机航程能达到6000多公里,载重达9980公斤,领先于其他运输机。由于C-54是远程运输机,性能也很好,有机会驾驶它的中国飞行员并不多,能开C-47就该笑掉大牙了。

然而,雪地上的C-54远程运输机只是一具残骸,似乎迫降时损坏了大部分机身。蒙面人的目的就是让杨宁去修理这架残骸,恢复其原来的性能。在去美国受训时,我们除了驾驶技术,还学了维修技术,以及飞机制造原理。飞跃驼峰航线太危险了,再好的飞机都会出问题,所以不管是驾驶员还是报务员,每个人都对飞机的制造原理很了解。

从那位带头人的口气推断,杨宁肯定她不是唯一一个被逼修理那架残骸的人。修理了几天,杨宁摸出了一个规律——一天内有几批人来修理飞机,每个人修理的部分都不同,而她修理的部分就是飞机上的通讯与定位仪器设备。

杨宁曾在修理飞机时,故意留下信息,想和下一批来修飞机的人联络。可蒙面人太狡猾了,每次修理完后,他们都会再检查一遍,杨宁留下的信息都被烧掉了。那架C-54远程运输机几乎报废了,花了近三个月都没能全部修好,中途还要等一些必备的零件换上去。杨宁故意提了几种很难找到的仪器,但那群蒙面人仅过几天就运来了,根本难不倒那群人。

眼看C-54远程运输机修好的日子临近了,杨宁预感会有大事发生,蒙面人费劲心思修好这架远程飞机,肯定不会单纯地想过一过开飞机的瘾。遗憾的是,有关飞机的信息都被去除了,杨宁在修理时根本搞不懂那架残骸属于哪一方,只能从残骸上的部件分辨出它来自美国,而二战时的这种飞机型号才有一千多架。

唯一的可能就是,蒙面人想修好这种重型远程运输机,要带一批很重的货物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这群人若是军方人物,他们定会想方设法弄一架C-54使用,既然他们费尽心思修理C-54的残骸,那他们就与军方无关。杨宁推断了很久,也搞不懂蒙面人与军方无关,那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前些天,蒙面人一下少了很多,杨宁又被带出牢房去修理C-54残骸。在山洞外面,只有一个蒙面人看守她,不像往常五个人看守她一个人。杨宁瞅准时机,在飞机上与蒙面人打起来,而其他战友也意识到这时候防守薄弱,同时有两个人一起从山洞的牢房里逃出来了。杨宁跳下飞机,没时间掀掉蒙面人的面罩,一心先与另外两位战友会合。他们不约而同,早就计划从山洞里的牢房逃跑,有一位不知从哪搞到了一份古怪的地图。

那份地图北面画了一个细小的裸女,裸女旁边有一架飞机,雪山在地图上被标为“圣母山”。圣母山上的每座雪峰皆以数字命名,以裸女为辐射,依次排开,离残骸最近的雪峰就是一号峰。地图上的路线,有蓝色和红色,可没标明不同颜色有什么定义。

奔逃时,杨宁几乎没时间和两位战友交流,没跑多远那两人就被追来的蒙面人打死了。杨宁滚下一个雪坡,险些摔死,但因祸得福地避开了蒙面人。杨宁想往地势低的地方走,可那边一直有蒙面人在搜索,她被逼得一直往南面走。在按图索骥的过程中,杨宁摸清了蓝色路线与红色路线的区别。红色路线代表有蒙面人来回把守,而蓝色路线就稍微安全一点,很少与蒙面人正面冲突。

杨宁在前一晚看到有飞机坠落,料定又有战友掉在喜马拉雅山上,于是想来这里救人,也算给自己找个帮手。怎知被一个蒙面人逮住了,杨宁在厮打中抓住了对方的脖子,扯下来一撮毛发。这举动把蒙面人气疯了,杨宁得不到食物补充体力,很快败下阵来,还被对方打晕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杨宁就不清楚了,只记得耳朵很疼,醒来后就看见我们四个人站在她面前。

“妈的,你确定你脑子没问题吗?”张一城不以为意,认定杨宁在编故事。

杨宁到底是个女人,张一城说话总是那么粗鲁,我便叫他礼貌一点。不过,我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事太玄了,谁有那么大的人力物力,盘踞在喜马拉雅山上?”

韩小强小声道:“凡事无绝对,又没人把喜马拉雅山一处处地搜过。”

胡亮默不做声,盯着杨宁,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又好像在垂涎杨宁的美色。我忍不住问胡亮在想什么,他却不理我,反问杨宁那份地图还在身上吗。杨宁说了那么多,看上去就快要断气了,哪还有力气把身上的地图拿出来。张一城索性帮忙,放肆地去摸杨宁,嘴里还说要揭穿这个大骗子。我怎能看杨宁受辱,正要阻止张一城,不想他一摸就摸到了那份古怪的地图。

展开一看,地图上的标注都与杨宁描述的相差无几,按照地形来看,我们身处的雪谷是蓝色的,而旁边的几条路全是红色的。难怪杨宁警告我们别过去,这份地图她肯定研究了很久,否则不可能看一看就知道雪谷处于蓝色路线。我站在胡亮身后,踮脚又看了一眼,发现雪谷两边的山峰标的是“9”和“10”,与“1”号峰相隔甚远。

杨宁疲惫道:“既然我遇到你们了,能不能带我往前走,回到蒙面人的山洞,救出其他战友?”

“算上你,我们才有五个人,子弹又有限,可能还没走到那边就先……”我头疼地没把话说完,现在能看见活着的杨宁,都已经是天大的奇迹了。

张一城热血沸腾地骂道:“操你个刘安静!子弹不够有什么好怕的,让老子去宰了他们,怎么能让我们的人被关在那儿?杨宁不是说了吗,蒙面人走了一大批,没有几天不会回来吧?”

杨宁点头道:“没错!好像那群人还有别的飞机,他们可能乘飞机离开了,但肯定会再回来!我研究过C-54残骸附近的地形,旁边肯定有滑行跑道,他们绝对不止一架飞机。”

胡亮终于开口道:“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可以冒险试一试,不成功便成仁!抢了他们的飞机,我们就可以飞出雪山,还能把其他兄弟都一起救走。”

我不禁怀疑这个想法是否行得通,根据杨宁的描述,那伙人可不好惹,谁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真的人手不够。就算蒙面人走掉一大半,那他们还有武器,我们的盒子炮奈何不了他们的。话虽如此,但我也动了心,因为蒙面人可能还有几架飞机在那边的雪地上,如果抢过来就能一下子救走所有受困的战友了。

韩小强忙着对照地形,研究雪谷前的路况,可我却觉得这地图不大对劲。这里明明是喜马拉雅山,为什么地图上却标注“圣母山”?猛然间,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喜马拉雅山不止一个名字,在中国有一群人的确把喜马拉雅山称“圣母山”,难道是他们盘踞在雪山上?

同类推荐
  • 半窗红烛

    半窗红烛

    当铺不大,巷子却因它才叫了当铺巷。在义宁州人的眼里,它不叫当铺巷似乎就再也没有别的名字可叫了。正如州城里的另外一条小巷,因了一个铁匠铺才叫了铁炉巷。当铺的门面虽小,威严却是天生的。九级花岗岩的台阶,一级比一级高,一级比一级阔,甚至比县衙前的那几级台阶还来得凶猛,来得彪悍。
  • 金牌建筑师

    金牌建筑师

    建筑院的投标方案频频落选,黎昊作为金牌建筑师被请来救急。省大剧院的方案牵扯着许多设计师的神经,他们对初来乍到的黎昊充满着不信任,暗自等着他出丑。黎昊却在短期内拿出了不同凡响的设计方案,一举中标。慕名而来的投资者纷纷委托他设计方案,导致黎昊一时间不能返回巴黎。后来,他成立FMT建筑事务所,开展自己的业务。在此期间,黎昊见到了当年有恩于他的叶教授的女儿叶穗,他情不自禁地被叶穗吸引,虽然吸引他的只是叶穗与他记忆深处的女人有着相似的性情。在黎昊的照顾下,叶穗逐渐对黎昊产生好感,但她在为开发区设计方案时,偶遇初恋男友岳子明,导致芳心大乱,而此时黎昊前妻柳含烟的突然出现,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 铁梨花

    铁梨花

    民国,晋陕交界,黄土坡上迎来一顶鲜红的花轿。雄踞一方的赵旅长竟然娶了个盗墓贼家的女儿做五姨太!被抢亲的女孩名叫凤儿,从小便有通灵的本事,可寻到千年上古的墓地疙瘩。也正是这个与生俱来的本事,让她这一生都颠沛流离,不得安生。她骑烈马、喝坠胎药,只为逃离这个富贵宅邸……
  • 胡雪岩外传

    胡雪岩外传

    本书记叙胡雪岩的秘史,是一部豪门生活纪实。作者不从人物的事业和社会活动着眼去写,而只从胡雪岩豪奢靡烂的私生活去写,以印证所谓盛极必衰的循环之理。
  • 基督山伯爵(上下)(英文版)

    基督山伯爵(上下)(英文版)

    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据责编查证,此英译书稿是19世纪著名英语翻译家康斯坦斯·加奈特的另一部著名的翻译作品。这个版本已成为英译本的经典版本,也是公认最好的公版里的经典版本。故事发生在法国、意大利、地中海小岛。故事发生时间为1815—1838年间。也就是拿破仑从流放地返回权力中心的时间里。这段历史成为整个故事的大背景。其中包括了希冀、公平、复仇、怜悯和宽恕等人性大问题。故事主人公被人陷害,遭到逮捕,后成功越狱并开始复仇计划。但这一复仇计划最后实施后,既伤害了被复仇者,也伤及到了无辜。
热门推荐
  • 樱花飞舞殇浅春

    樱花飞舞殇浅春

    在这个浅春,还是那棵樱花树,还是那个她,只不过她的身边多了他,在樱花树下说说笑笑。却殊不知有一个人暗中看着他们,眼里带着落寞,一点一点消失。
  • 美少女特工

    美少女特工

    他是一个初中生,却拥有了传奇的一生,变身少女特工,探索边缘科学领域的秘密,超自然现象在这里得到最具想象力的解释,尽在都市,这个神秘的地方…
  • 军营路漫漫

    军营路漫漫

    一个18岁的青年,踏入了军营,这里没有战火的硝烟,没有雄伟壮丽的铁流滚滚,却只是站岗,放哨,施工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但却跟尖端国防这个大目标紧紧的连在一起。理想,现实相聚遥远,他又是如何克服高原上的种种困难,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毛头小伙,蜕变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呢……
  • 一剑化虚

    一剑化虚

    棋盘上的棋子,搅乱了棋局,寻得一线生机,超脱世外,逆天改命。
  • 雨时间为敌

    雨时间为敌

    一个闯荡江湖没有任何恋爱经验的少女,竟爱上了归纪城的少城主,谁知他们少城主竟不近女色,之后。。。。。。
  • 我的世界都与你有关

    我的世界都与你有关

    后来我与所有人的谈话中对你只字不提,可我的世界几乎都是你……
  • 神奇宝贝之最强女精灵

    神奇宝贝之最强女精灵

    女子和她的最强精灵--君主蛇一起成为了神奇宝贝世界最强的存在,阿尔宙斯也是因为被女子救过一命和她同生共死,用16种石板化成个种属性的伊布和女子一起生活,后来原本女子最好的朋友把她毒死后君主蛇和阿尔宙斯愤怒无比,和其他16只精灵报完仇后,阿尔宙斯让时空三神和雪拉比创造了连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后,阿尔宙斯跟君主蛇和16伊布主动把力量和生命融合送给女子,可最后阿尔宙斯把君主蛇推了出去,把君主蛇的位置拿保命石板顶替并把昏迷中重生后的女子交给了它,让它照顾好女子。重生后的女子带着记忆和体内18种属性的力量纵横着这个新世界(从日月的开口出现)
  • 凡梦仙

    凡梦仙

    赤色的疆土,染血的苍穹,凛冽的寒风,凄清的夜!无处不在的刀兵,白骨磷磷的山河,兵戈铁马的狂啸,末世...睡梦中的少年,时时被梦中的残酷惊醒!一个天生经脉闭塞的少年,在家族的压迫,欺辱中逆流而上,打破一切阻碍,追求自己的道。继而踏上大陆这个大舞台,起舞风云,踏天高歌!一个平凡的少年,一个似真似幻的梦境,一曲追仙的传奇。
  • 和平终末

    和平终末

    如果热血已经流尽,我还没看到拯救世界的曙光,那我就放弃。如果我没有死,我体内的每一滴血,都是滚烫的。一场莫名其妙的游戏,一个个鲜红的生命,我所做的一切只希望能够活下去。
  • 哈里·戈贝尔事件的真相(上)

    哈里·戈贝尔事件的真相(上)

    1975年的欧若拉小镇,一通报警电话轰动全城。15岁的少女诺拉在树林中被人追赶,此后,销声匿迹。33年后,因为一本书一炮而红的新锐作家马库斯,被出版社和经纪人追书稿,却遭遇严重的写作障碍,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良师兼益友哈里·戈贝尔。马库斯来到戈贝尔居住的欧若拉小镇,却在无意中发现了33年前的命案,诺拉的尸体就埋在戈贝尔家的后院!与尸体一同被发现的是让戈贝尔蜚声文坛的作品《罪恶之源》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