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90300000028

第28章 美国政府间制度重新设计的分权取向(3)

分权在80年代的体现是里根推行的新联邦主义,在90年代的主要体现则是克林顿政府推动的放松规制改革实践。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并有可能最终转换分权的思路。里查德。S.威廉姆森(RichardS.Williamson)所著的《里根的新联邦主义:其迈向分权政府的努力》

(1989)是研究里根新联邦主义的专著。克林顿政府的分权可从下列几部文献中可以看出其大体脉络:保守主义分权理论专家WilliamEggers和JohnLeary合著的《基层革命:重塑政府的一种类型》(RevolutionAt.Roots:ASortOfReinventingGovernment)一书;JamesPinketton(布什的助手)所著的《大政府的终结——初露端倪的新模式》(TheEndOfBigGovemment-andTheNewParadigm)一书;AliceRivlin(克林顿的预算主管)撰写的《美国梦的复兴:经济、州与联邦政府》(RevivlngTheAmericanDream:Econo-my、StateAndFederalGovernment);1993、1994年美国国家绩效审查报告。

一、里根政府的分权改革

《里根的新联邦主义》一书以大量的细节详尽描述了里根推行新联邦主义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本书的作者里查德。S.威廉姆森是里根首任期间负责政府间事务的白宫高级官员。他作为新联邦主义问题的高级顾问,帮助里根设计、推行和改善里根政府的分权计划。1982年的《纽约时代》称他为“里根总统新联邦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和推动者。据作者自己称,“里根在其许多新联邦主义的议程中的确没有取得成功。失望之处比比皆是。有时,就连国会中的保守主义共和党……也更加关注国会的势力范围或满足整个华盛顿特殊利益集团,而不是支持政府分权。更常见的是,尽管州与地方政府对华盛顿的控制沮丧不已,但它们不是寻求办法更好地保护自己,而是支持联邦政府……尽管如此,新联邦主义还是取得了许多成功”。(据该书英文版封面)。当时任阿肯色州州长的克林顿的体会可以证实威廉姆斯对新联邦主义成绩的肯定。“你不管是否赞同里根,但有一个事实不能否认,他使州长又一次感到自己重要”,(见该书内封)。

里根是通过整笔补助、规制改革和税制改革三条途径来实行分权,同时实现联邦政府的政策目标。

第一,整笔补助途径。

严格说来整笔补助始于尼克松时期。(1969年3月尼克松在一次谈话中提到“新联邦主义”。1972年通过州与地方补助法案(StateAndLocalAssistanceAct),提出一般岁人分享,将302亿美元做为一项特殊信托基金,供州和地方政府在五年内分享,联邦基金已分配给38000个地方层级单位。

后尼克松又提出“特殊岁入分享”的建议,旨在把城市发展、中小学教学、交通等领域内的实际决策权全部交给州和地方政府,国会对该建议的修改使“特殊岁人分享”最终变成“整笔补助”。1974年还有一个住房与社区法案规定了有条件定额补助,带动了市民参与,地方民选官员政治决策影响力皆已增强。1974年福特继续执行前任政策,但其势已是日薄西山了,卡特时期几乎将新联邦主义扼杀。80年代里根重举新联邦主义的大旗。)所谓的整笔补助就是在一个相似的主题之下合并原先的分类补助。在里根当政之前只有5个整笔补助,而分类补助却日趋上升。

1960、1970、1980分类补助数目分别是50个、132个、500个。1960年的补助金额为70亿美元,1980年的补助金额为950亿美元。特殊利益集团与议会各小组委员会、常设委员会的互动助长了分类补助的增加,既增加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又束缚了州与地方政府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经济滞胀,财政亏空是硬约束(经济衰退时发行国债搞赤字财政也有困难)。

名义上做为全体人民公共利益的代表,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压缩增长速度最快的社会福利开支(压缩社会福利预算支出),同时提高州与地方发展经济与供给公共服务的能力。地方分权恰恰可一箭双雕。整笔补助能使具体项目的决策权下放到州,从而有利于将云集华盛顿的利益集团分化瓦解(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分化为50个小的利益集团,其游说力量会空前减小)。各州及地方之间的经济竞争使各州与地方谁也不愿意过多地提高福利水平,否则该州会成为福利的磁铁石,使越来越多的穷人迁来本地,越来越多的工商业者因高税迁出本地。所以各州之间的经济竞争是压缩社会福利项目的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各州经济的发展,决策权的增大,又会提高州与地方供给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分提联邦政府超载的压力。

1981年,在里根政府的推动下,国会通过法案,以9项整笔补助计划取代了57项分类补助。州和地方政府在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有了更多的决策权。同时联邦给予州和地方政府的补助额也出现1946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从1981年的959亿美元降至1982年的868亿美元o(按不变价格计算,下降幅度达15%)。新联邦主义的初步举措在州与地方政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整笔补助提高了公民责任,培育了社会合作精神,保障了公民权力,提高了政府效率(RichardS.Williamson,1989)。

增强了公民对资金分配使用的审计监督。

的直接控制,提高了州对公众的责任。

增强了公民对资金对配使用的审计监督。

的直接控制,提高了州对公众的责任。

通过公民对各州通过公民对各州州长与立法机关直接参与整笔补助项目的执行,提高了支配资金的灵活性、自主性。2/3的州从能源补助中挪出部分,补充到急需的社会服务中去。联邦补助尽管减少,但领取福利补助者的覆盖面却有提高。这是在整笔补助内微调资金使用的优先性所取得的效果。

简化了规制提高了效率。教育部取消了联邦登记中的118页,取消了20万页的补助申请,取消了7000页的财政报告以及2万页的程序报告,节省150万美元。

1981年的整笔补助所遇到的阻力是:地方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冲突(地方政府愿与联邦政府直接打交道,担心资金划到州政府以后,难以保证州政府公平分配)。国会议员与特殊利益集团的私利(给整笔补助也附加了一些约束条件)。州与地方官员以取得灵活性做条件愿意换取联邦政府削减补助,但补助削减额须有一个度。否则,州与地方本身就是整笔补助等分权设计的阻力。1982年里根的新联邦主义创议受挫则是该点的有力佐证。

1982年新联邦主义创议的受挫1982年2月,里根在国情咨询文中提出一项新的划,但由于动机有些问题,出师未捷身先死。基本内容:A.让各州独自承担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AFDC)和食品券(FoodStamps)以及另外40个小的项目。作为交换,联邦政府将独自承担医疗补助(Medicaid)的全部责任。B.超级收入分享(SuperRevenueSharing)计划(这涉及到计划权的下放)。自1984年起,州和地方政府将全部接管包括交通、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保健福利等服务项目在内的43项联邦“分类补助”计划。税收优惠:从1984到1988年的5年间,每年拨出280亿美元的石油“暴利”税(WindOilTaxes)及烟酒、汽油和电话等消费税作为一笔信托基金,各州按“公平份额”提取,其中一部分须提交给地方政府外,其余部分各州自由支配。自1988年起,这笔资金将逐年递减25%,至1991年完全取消。届时联邦政府停收上述消费税,各州自由决定是否征收该类税以及是否进行相关补助。

这实际上是转移负担给州的一个软着陆计划。各州洞若观火,出于以下原因而坚决反对:国内消费税是增长很慢的税种。

即使1991年之后由州征收,其所获无多,特别是“暴利”石油税,只有那些有石油的州能征收,无石油的州只能望油兴叹。负担与财政收益不成比例。联邦政府仍在1982年春天尽最大努力和全国州长大会(NationedGoverner‘sAssociation)谈判,但目标严重冲突。各州要的是财权,联邦要的是负担转移;各州要分的是财权,联邦要分的是事权。最终结果是:这个激进的新联邦主义建议在提交给国会批准之前就被扼杀在联邦与州的谈判之中。研究新联邦主义的专家TimothyConlan认为,毫无疑问,如果里根像尼克松以前所做的一样,向州多转移一点联邦拥有的资源,联邦与州就会达成这次(新联邦主义的)协议。急功近利的预算削减扼杀了良性互动的中央与地方的结构性改革。(Richard,S.Williamson,“Regan‘sFederalism:HisEffortsToDcentralizeGovern-ment,”P.92,University‘PressOfAmericaCenterForTheStudyEOfFederalism,198)

1982年新联邦主义计划除遇到代表州政府利益的全国州长大会强大阻力外,地方官员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市长们的阻力也不可小视。城市政府从华盛顿直接争取补助的艺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它们从华盛顿比从州政府能争取到更多的补助。更重要的是,城市政府从根本上怀疑州政府具有有效管理资金及公平分配资金的能力。代表大部分市区利益的地方官员担心州政府在资金分配时会向农村地区倾斜,因为州政府的立法机关在历史上有重视农村利益而轻视城市利益的传统。市政府对联邦政府的补助依赖性一时难以去除,对联邦政府许诺给予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兴趣甚少。美国市长大会和美国城市联盟在华盛顿有一群庞大的成员,他们害怕一旦城市的补助从州政府中领取,他们就失去了工作保障,它们坚决反对1982年里根的新联邦主义计划。1982年7月10日全国城市联盟通过了反对新联邦主义计划的决议案。当然,围绕着补助而结成的华盛顿官僚集团是抵制的常规力量。

1983年,里根提出将34个分类补助项目(涉及资金210亿美元、跨1984-1988年5个财政年度)合并为49.

项超级整笔补助(MegablockGrants),(这四个超级整笔补助是:州整笔补助、地区整笔补助、交通整笔补助、农村住房整笔补助。详情请参见“Regan‘sFederalism”一书的第92页。)这项建议淹没在议会与总统削减预算争论的漩涡之中。1985年里根仍然坚持把整笔补助作为新联邦主义的工具。该年度他提出建立科学和教育整笔补助的建议,并要扩大基本照顾整笔补助(thePrimaryCareBlock‘grant)。1986年白宫考虑过建立福利整笔补助的可能性。里根在1986的国情咨文中重申“通过整笔补助,我们能够消除繁文缛节,并且允许州与地方官员设计和管理对当地和纳税人重要的项目”。(Richard,S.Williamson,“Regan‘sFederalism:HisEffortsToDcentralizeGovern-ment,”P92,UniversityPressOfAmericaCenterForTheStudyOfFederalism,1989.)第二,解除规制(RegulatoryRelief)途径。

自1887年始,政府对工商业规制日趋增多。联邦政府通过财政补助的途径使州与地方政府处于半规制状态(quasi-regulations)。联邦政府对州的直接管制(man-dates)则是60年代70年代的事情,这是六七十年代社会改革的伴随物。(20世纪60-70年代社会改革的最重要的几个议题是:平等雇佣、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健康、消费品安全。与此相对应新规制机构相继建立,如平等雇佣机会委员会(1964)、环保署(1970)、职业安全与健康、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1972)等。)某些联邦控制直接针对州与地方政府,其余的是由州和地方政府执行的对私营部门的规制。六七十年代共有1200条新的规制影响州及地方(其中70年代就有1000条新规制)。这些规制详尽规定了联邦政府要求州与地方必须执行的具体任务、目标和操作程序。规制的泛滥同分类补助的膨胀一起把州与地方推人了重重枷锁之中。

规制是一个动态的政治过程。规制代表着政府对竞争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的一种选择。规制是某些官员权力的凭借,是特殊利益集团利益的保证,是议会委员会成员微观管理和控制的手段。规制是以保护一般大众利益的名义进行的,规制的成本也须由纳税人承担(但规制的最大收益者不总是全体纳税人,有时其最大收益往往针对一小部分群体)。总之,联邦政府对州与地方的权力转移到以华盛顿为基地的网络之中。

里根当局通过两种方式放松对州与地方政府的管制。

一为按成本收益原则进行规制审查,二为推行整笔补助。

后者占了绝对比重。

里根组织了以副总统布什为首的放松规制工作小组,推行1981年第12291号行政令所主张的对工商业的放松管制,并把审批规章条例的权力集中到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二)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二)

    本书内容包括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公务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的案例;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等。
  •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第5辑)

    本书为十多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所作的报告和该博士点师生的研讨报告。其内容包括关于实现“中国梦”“生态和谐”“绿色革命”等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稿共15章,计20万字。
  • 军情七处·系列10:暗战伦敦

    军情七处·系列10:暗战伦敦

    又一轮激烈的美国大选过后,疑似俄美两方的特工人员被发现在伦敦某不知名后巷斗得你死我活。随着事态升级,这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英国特工约翰·莫德雷德奉命介入调查此事,但他随后发现相关证据不是失踪了,就是压根不曾存在,整个调查陷入了一种悖论……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儿女情长(李洱作品系列)

    儿女情长(李洱作品系列)

    本书是短篇小说集。本书收录了《儿女情长》、《上啊,上啊,上花轿》、《林妹妹》、《平安夜》、《斯蒂芬又来了》、《有影无踪》等十六篇李洱的短篇经典。小说集是知识分子众生相的一次集中展示。小说延续了李洱一贯的幽默,以荒诞文风展示日常生活蕴藏的奇迹。
  • 锻魄修魂

    锻魄修魂

    前生今世,随心而已。莫旗自觉有前生还有了来世,已经是爆表的气运傍身了,他就想简简单单在异世升个级,打个怪,有空再谈个小恋爱。莫旗是万万没想到,原来前生非前生,今世也非今世······
  • 皆为尘墟

    皆为尘墟

    在另类穿越中成长,在血与骨的道路中崛起。在绝对力量的压制下一切皆为尘墟……
  • 穿书八零甜反派

    穿书八零甜反派

    一朝穿书,猝不及防!!!21世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顾颜穿书到了八十年代大女主文中,和她同名同姓的女配是个爹不疼娘不爱哥哥嫌弃的小可怜。团宠!这是你颜哥需要的吗!顾颜果断和奇葩家人断绝关系,捡个未来反派大佬,在牛逼哄哄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岂料,某反派人前小甜甜,人后大腹黑,若干年后,顾颜知道真相,又忍不住怼了一句:“氧化钙的!”看这里(??.??)本文1V1高甜无虐,请接好小甜饼(?▽?)(本文架空,作者历史不好,拒绝深究,看文)
  • 浮生一拜

    浮生一拜

    匆匆流年,浮生一拜,身处现实的枷锁中,在诗中寻找梦和远方。
  • 我想知道你

    我想知道你

    因为生计问题梅丽离婚了,离婚后的梅丽来到了一座小煤城,生活的依然不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用意念击败你

    我用意念击败你

    意念,是什么?是想法,感觉,知识,意志,冲动,情绪。甚至是回忆,梦,创意。世界上几十亿人,每个人的意念都绝不相同。如果有一天,所有人的意念都能轻易的成为现实,人们将展露心中的邪恶,无数的黑暗的想法将会实现,无数诡异的怪物以及杀戮行为就会诞生。世界,也变成了用意念对决,而决定地位的战场。
  • 此后再无余生

    此后再无余生

    一个女人、妻子、母亲、女儿的人生绝笔:认真活过爱过,才能好好告别。里格斯生长在一个有癌症基因的家族,在被确诊患病后,她没有失去自我、放弃生活,甚至还要面对母亲的离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还要照顾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大儿子,以及关照两个儿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自然地接受妈妈将要离开的现实。里格斯的人生看似已天塌地陷,生活中的一切被打乱,但她的内心依然充满热爱,对丈夫、孩子、父母、亲友,以及书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安然离去。
  • 阳光下的囚鸟

    阳光下的囚鸟

    每个人都不会觉得,当下的自己生活的快乐、轻松。多多少少都会觉得有些“累”。生活像个囚笼一样锁住了你,明明身处阳光下,看得到天空,却仿佛有一把无情的枷锁,将你的“身心”锁在了一个名为“生活”的囚笼里。一直在憧憬着冲破囚笼,像只鸟儿一样,在眼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却一直冲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