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2600000022

第22章 无后为大:一场两代人的战争(1)

看着我结了婚,想要抱上孙子又成了父亲晚年耿耿于怀的一块“心病”。我家上辈几代单传,男丁不旺。父亲甚至早就为我的下一代准备好了名字,有大号也有小名,都是他没事时瞎琢磨的。但父亲看我们结婚几年,一直没动静,也就失望了。长叹一声,只怪他自己没这份“德行”。父亲看到自己的侄子都有了孙女,会默默流泪。

看到妻子抱着宝贝猫又亲又哄,“闺女、儿子”地一通叫,他也受不了。他偷偷对妻子说——“别让猫叫我爷爷了,扎我的心哪!”

父亲与妻子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2003年6月23日,在妻子与父亲之间终于爆发了一场正面冲突。

起因是我接妻子下班回来的路上起了争执,互相看不顺眼,蓄势已久的战火硝烟从车内蔓延到家中。我们在父亲房间隔壁的书房里,以沉默僵持着。在这寂静的沉默中,父亲没完没了的絮叨声就显得尤为刺耳。

他的每句话都像是弦外有音,别有所指。说的是我,也翻腾儿媳妇的种种旧账。后来父亲又拿母亲说事,大意是嫌妻子很少管我母亲叫一声“妈”,回来也少主动对他们嘘寒问暖之类的。其实妻子不是那种习惯“假招子”的女人,父亲一相情愿的苛责显然有失公平。

冷战中的妻子和我,对这些逆耳的中伤都很敏感。妻子忍了又忍,最后平静地对我说:——

“咱们离婚吧——”

瞬时我的头快炸裂了。

“改天再谈吧——”

临到要我作出选择的节骨眼,我不知该如何承受,只有回避。妻子说过,在他们二老在世的时候,绝不跟我提分手的事,她理解我的难处,她说她再难受,也要陪我走过最艰难的这一关。然而这次妻子真的对我失望了,对我的父亲更加失望。她已经被这个家耽误太多太多了,再也等不起了。

妻子:“就现在谈吧——”

父亲还在不停地唠叨,火上浇油。

妻子冲过去对父亲说:“别再嚷了!”

以往,父亲对妻子的提醒大都还买账,那天不知怎么了,父亲恶狠狠地瞪着豹眼,不依不饶地向妻子——“不行,我就得说!”

妻子威胁他:“你再嚷我就走了,永远不回来了!”

父亲:“你爱去哪儿去哪儿!”

……

第一次看两个人面对面戗起火来。父亲竟一把抄起身边的拐棍,一副要抡人的架势,被妻子夺过来。

妻子:“你还要打我?!”

“我让你打我,朝这儿打!”父亲伸过脑袋给妻子。妻子被气得骂骂咧咧出了房间。

我过去的时候,父亲把无情的一顿棍棒赏给了我。我委屈地狠劲儿抽了自己好几个嘴巴子,父亲才稍有停息。妻子心疼我挨打,哭着跑过来,要跟父亲拼了……

“滚——都滚!”我摔门而出。我听到自己酣畅淋漓的哭声。很多年,我没有听到过自己的哭声了。

妻子随后打电话把发生的事告诉了姐姐。姐姐毕竟毫无办法,只能劝了她又劝我。妻子说再这样下去,人都快被逼疯了。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妻子边哭边向姐姐倾诉这些年来憋在心里的委屈——她说其实谁都有父母,但从来没碰上过这样不通人情的!即使是忤逆的罪名她也宁愿担了……还有,更根本的是,我现在对她动不动就发脾气,让她更心灰意冷,她在电话里说了她决意要离婚的事……

她理解我的性情变得越来越恶劣,大都缘于我的父母;而我也同样理解她的下之不易的决心,是出于忍无可忍的无奈。但理解既不能替代现实,更不能解决问题。

姐姐当然无从想象问题的严重性。多少次半夜里他们闹起来,折腾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那时候我也气愤得想打电话,恨不得当时就把姐姐们都叫过来。因为我觉得自己实在承受不住了,她们也有分担我痛苦的责任!但我一想到深更半夜,她们受惊扰的忧切和束手无策,还是作罢了。等吧——等到天亮再说吧——这一等往往就把当时盛极一时的火气耗得差不多了。天终于亮了,父母也略有消停。再打电话告诉她们,还有什么意义呢?

知夫莫如妇。

其实我单挑出这件事把它还原出来,对妻子是不公平的。

十几年来,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妻子为这个家付出和牺牲了多少。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生病,都是妻子在第一时间,陪着我跑前跑后。有她在,我就有了主心骨,而不至于方寸大乱。

妻子脾气是有些火暴,但她有惜老怜贫的一副热肠。即使父亲临走前几个月,妻子陪我一起去看他,给父亲打水、洗脸、洗脚、剪指甲……做得极有耐心。逛街时,妻子特意想着,给母亲买了新的衬衣衬裤。母亲没来得及穿上它就走了……在给母亲烧这些衣服的时候,我强忍着悲伤——“妈,您带走吧,儿媳妇给您买的……”

离他们空间距离越近的人,所受的伤害也就越大,越不为人知。

以后的几天,我与妻子因为她和父亲发生正面冲突这件事分而居之。一个人睡了好几天的沙发,辗转反侧也没能想清楚是非对错。后来我写了一封长信给妻子,真实地说出了我内心的复杂感受。妻子不是那种不通事理的人,遂使一度僵持的局面终于有了缓和,算是不了了之了。

小小孩,老小孩

我一再提到,父亲由于深度的自卑感而导致心胸狭隘。他为自己没有能力给儿女一个丰裕的家庭环境而内疚,但他表面上却总喜欢把姿态端得高高在上。

打我刚谈恋爱的时候,父亲便一再告诫我说:“咱可不兴骗人家,咱们家什么情况,你得如实告诉人家……”看得出父亲当时内心的谨小慎微。

在我们商议结婚的当口,父亲又屡次向妻子申明“家里穷”、“没房子给你们”之类“有言在先”的“丑话”。他的这番强加于人的蛮横的申明,反倒引起了妻子的强烈反感。

“没房还结什么婚啊?!”妻子也故意顶撞他。

父亲觉得面子上下不来,一口气窝在心里。

妻子说过就算了。她只是受不了父亲当时的态度,过后就忘了。但父亲事隔多年,还以此为芥蒂,背地里对我提起某年某月,他被儿媳妇一句话撅得颜面扫地。

父亲的另一块心病我也再清楚不过了,就是他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隔辈人,让他抱上孙子,接续香火。

其实以他生我时的年纪,能看到自己儿子结婚已属难得了。他当时想都不敢想会有这么一天。记得还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常常潸然泪下地托付姐姐、姐夫,说他有一天不在了,一定让几个姐姐帮衬我。他是始终放心不下没有了他的一天,他这个“老儿子”的未来依靠谁呢?

我结婚那天,父亲当着亲家的面,竟激动得哭天抹泪,弄得大家都不好受。他当时真是喜出望外地动容。

但人的愿望总是得陇望蜀,不满足。如今看着我结了婚,想要抱上孙子又成了他晚年耿耿于怀的一块“心病”。我家上辈几代单传,男丁不旺。到我这辈,父亲他们老哥仨,就只我和老家的堂兄两个男孩。父亲甚至早就为我的下一代准备好了名字,有大号也有小名,都是他没事时瞎琢磨的。

但父亲看我们结婚几年,一直没动静,也就失望了。长叹一声,只怪他自己没这份“德行”。

作为旁观者,当你目睹老人和孩子在同一场景时的有趣画面,更会让人又气又笑。

堂兄家的小孙女那年三岁,按辈分管我的父亲叫“太爷爷”(俩人相差八十四岁)。小孙女人小鬼大,常去父亲住的屋里转找好吃的。父亲因常常胡乱地用拐棍胡噜东西和抡人,被堂兄把棍子收了起来。卧在床上的父亲就求小孙女帮他拿棍。

小孙女照办了,把棍子还给他。父亲连连向她作揖,嘴里还不住地——“谢谢谢谢”……

堂兄给我转述的时候逗坏我了。他也是听小孙女转述的。问她,“你太爷爷怎么谢你来着?”小孙女就模仿着父亲作揖的样子,于是哄堂大笑。

有村里的街坊过来串门,打趣道:“呵,你家这一老一小的啊,真没法儿啊!”

小孙女学会了,逢人便扬着一口乡音说,“你家这一老一小的,真没法儿啊!”……

父亲看到自己的侄子都有了孙女,会默默流泪。看到妻子抱着宝贝猫又亲又哄,“闺女、儿子”地一通叫,他也受不了。他偷偷对妻子说——“别让猫叫我爷爷了,扎我的心哪!”(是他的神经又错乱了!)

毕竟舐犊情深。父亲在考虑传宗接代的大问题的同时,也在为我着想。看到我为他扫地,收拾屋子,父亲不由得落下泪来,他说难为把我“当个女孩子使唤了”,他又说:“我老了你能照顾我——可将来你老了呢,谁管你呀?……”

父母亲到死也没能等到围绕他们膝前的孙子孙女,就像我从生下来就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无缘谋面一样。他们两代人,都是带着遗憾走的。

如果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我就是最大的不孝了。父亲一度认为我们不给他留下后人,是有意跟他作对,是对他的整治和报复。他为此迁怒于我和妻子。可他从不想,是谁直接造成现在的结果?他并没有体谅我们的难处,那就是赡养他们的现实问题。经济的窘迫、工作的压力是一方面,更主要的,照顾父母两个老人已让我们自顾不暇精疲力竭了——哪还有心情、精力养小的?像与我同龄的朋友中间,一般都是父母能为子女搭把手。但在我们家,非但指望不上父母,相反,照看父母本身的负担,实在比带一个孩子更难一百倍。

虽然没自己生养过,但从周围人谈及孩子时那种不厌其烦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兴奋劲儿看来,抚养孩子远比赡养父母容易得多,更有乐趣得多。我就没见谁在大庭广众之下,那么有激情地讲述赡养年老体衰的父母的。

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

意思是说,人越到老,越呈现出许多小孩子的性格特征,诸如不管不顾,争强好胜,任性,嘴馋,脾气时好时坏忽晴忽雨……就连小品里也说过:“对待六十岁的老人,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对待七十岁的老人,要像对待幼儿园里的孩子一样;对待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要像对待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谈何容易。老人在许多方面又毕竟不同于孩子。

老人在他们的一生中已经形成了许许多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想法。他们以他们的阅历倚老卖老,常令晚辈生厌。他们不懂得“与时俱进”随行就市,更与年轻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格格不入。当然这不是所有老人的通病,只限于我家老人的情状。

我的母亲无一天不哭闹,父亲无一天不骂人、生事,从行为表面看,都近似于孩子。但孩子的哭闹很容易哄,母亲则实为病魔所擒,不听任何哄劝;孩子总在一天天成长,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的那种喜悦,会很快把大人的烦恼冲得烟消云散。这些父母也做不到。父母的病症总在一天天加重、恶化,让身边的人一日甚似一日地为他们担忧。从他们身上,你看不到希望和出路,却时时刻刻感到死亡的逼近。

孩子的长大,一个微笑,两步爬行,一个响屁,或是从小嘴儿里往外吐唾沫,这些小动作足以把父母或爷爷奶奶哄得人仰马翻——老人非但不会哄别人开心,就是别人怎么哄,他们也很少开心。

他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活在他的阴影下

2003年的11月间,岳母来北京看望我们。这也是我们搬家两年来,岳母第一次来到新搬的家里。以前,妻子也多次邀岳母过来看她,岳母都推说忙,走不开,其实她是顾虑我父母病重,怕住在这里给我们添麻烦。岳母是一个识得大体并且在各方面想得细致而周全的女人,她把我们的种种难处考虑得比我们还多。

好在这次赶上妻子的老姨来京看望儿子,岳母才勉强同意一起过来。父亲这时吵闹的频率已明显提升,由三天两头改为一天几次。那些时日,保姆家里有事提出要辞职。我们想,反正岳母和老姨都在,辞就辞吧,并不急着找。

白天我们都上班时,岳母和老姨就担当起照管我父母的责任。岳母一心想让我和妻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特别是感情方面——那时岳母已隐约觉出,我们夫妻间出现了很深的隔阂。劝我们别为家里的事分心,一切有她们呢!

回到家,她们已经把父母换下来的尿布洗好了,沿着走廊铺了一地,说这样干得快。感动得让我不知说什么好。

父亲对此颇以为不妥。他当时想的是:人家既是亲家,又是专程过来看闺女的,怎么能让人家当保姆似的干这干那,伺候这老老小小一大家子——简直不成体统!父亲不再让她们接近端尿倒水的脏活,连做饭也不想再让人家受累。

岳母像哄孩子一样,哄她的亲家母玩。母亲坐在床边,也像孩子一样,用痒痒挠够地上的拖鞋。岳母管这叫“钓鱼”,母亲每钓上一条大“鱼”,便绽出孩子般开心的笑容,间或伴着格格的笑声——母亲已经好久没这么笑过了。

岳母指着电视上播放的相声节目,问母亲:“看看,谁呀?——认得不?”

母亲兴奋地脱口而出——“马季。”

“你还真行啊,还认得马季!那我是谁啊?——”岳母指指自己,“我,是谁?”

这次母亲连头也忘了摇了。她为自己辨认不出眼前哄着她的人而着急,又咧嘴哭了。

母亲不识字,但视觉记忆却无比精确。哪个演员演过什么,看一遍就记得,再看见时,基本不会弄混。但病重以后的母亲出现了对“近事”的记忆障碍——以至连亲家也认不出了。

有岳母在,母亲那几天很少哭喊了,倒是乐的时候多。有时刚一撇嘴,只要马上哄她,她也就忍住不哭了。可见我们还是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哄。其实只要是不嫌烦,母亲的哭闹未必一定是哄不好的。大家见母亲的精神头儿一天天在好转,都很欣慰。

岳母刚来的几天,父亲倒还显得很热情,与亲家母你一言我一语的,谈笑风生。但没过几天,他就开始恶语伤人了。

我感觉到父亲的无理取闹,是有一天我回家后,从岳母的脸色上读出来的。因为之前每天回到家,岳母都会兴奋地向我描述父母的种种趣事,汇报两个老人这一天的“表现”。但那天没有。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意外地接到岳母打来的电话,语焉不详,闪烁其词。大意是,让我尽快找个新保姆伺候他们吧,她们想走了……岳母是轻易不会在这时候、通过电话的方式打扰我工作的,我猜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后是父亲的电话,主题就一个:催我“赶紧家来”!

听岳母说,父亲多次向她谈起我和妻子,最后竟把他的“无后”归咎于妻子“不生养”——这让一直隐忍的岳母怎么受得了?父亲甚至还怀疑岳母这次来的目的,也是帮着拆散我们婚姻的,说什么谁劝说我们离婚就是“大逆不道”……

岳母气得愣在那里,脸色煞白。手在不停地抖。

我听后简直无以言说地难受,肺都炸了,冲到父亲面前大骂:“你凭什么这么说人家?!!!”

妻子当时出差上海,这件事岳母嘱咐我千万对她的女儿隐瞒。岳母理解父亲这是病拿的,所以才会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岳母说父亲说就说吧,算了……她主要担心自己的女儿知道了会受不了。

同类推荐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 埋葬大师

    埋葬大师

    本书包括“舌头的功能”、“说嘴容易”、“文人风骨”、“吃的精神”、“街上流行人来疯”、“文人与粥”等文章。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曾国藩家书精选集》是曾国藩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曾氏家书行文随想面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书足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热门推荐
  • 不一样的种田生活

    不一样的种田生活

    作为穿越大军里的“佼佼者“,深谙其中的潜规则,所以这一次,楚喻,下定决心要做个”小人物“。只是——“媳妇儿,不好了,皇帝老儿说你藏了他的藏宝图?!”“媳妇儿,不好了,郡王爷又来咱家了,要,要三千瓶葡萄酒,说,说不给就不走了?!”“媳妇儿,不好了,皇后娘娘站在咱地头非要吃那什么西红柿......”“媳妇儿......”楚喻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又怎么了?”某男“嘿嘿”一笑:“上次喝的那个叫什么什么的勇闯天涯还有没......我,嘿嘿,刚才和姚将军,嘿嘿,打,打赌,给输了......一箱~”楚喻:!!!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徒留一个念头:老天爷,打扰了,可不可以重启一下?!一句话简介:我只是安安静静种个田,可奈何夫君不给力,所以只好重操旧业,却不料,没收住,一不留神,竟改变了世界......
  • 悠久大道

    悠久大道

    本文也叫《群内大佬们别太狂》 “贱卖贱卖了。”苏秋大声吆喝着。“宝贝儿,要卖什么?”“嘿嘿;-)温润儒雅,卖牡丹。”苏秋搓动着自己的小手手。“是嘛,卖牡丹?”“对滴,风流少爷。”苏秋的心叫做那个激动啊。“多少钱?”“不多,1000块。”苏秋眼睛发光。“哦,小星辰~,我要走了。”“别走啊!温润儒雅,风流少爷,牡丹别走啊~”苏秋哀求着。“呵——再演就演过了。”“这不是太激动了嘛。”苏秋谄媚的说着。——————————————————————————欢迎解锁群内其他人员哦~本文偏向慢热型,剧情发展不快,群内聊天内容居多,不喜者勿进!谢谢配合,本作者玻璃心,也比较花心至于其他小说ヾ(@^▽^@)ノ
  • 绯红圣言

    绯红圣言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纪元这是一个荣耀与光辉的纪元所以,执此剑。
  • 落叶神羽

    落叶神羽

    神与魔,仅仅只是一念之差!洪荒万古,他坠神入魔!洪荒万古,他杀尽天下人!混沌初开,他战死一方!历经千万流年,他身虽以死...但那一股意志却长存与世!现今,他再次以一丝不灭的意志重新回归...江天羽的崛起,羽的坠落...似乎都是被他冥冥之中已经安排好的...
  • 可还行

    可还行

    开局一只兔子,谁都打不过。足够强大和非常弱小的碰撞。
  • 末世生存教官

    末世生存教官

    主人您好,欢迎来到末世,小教为您服务。请努力升级,成为这个末世的生存教官。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少主今天也被暗算了吗

    少主今天也被暗算了吗

    赵平安觉醒了一个可以肉身成圣的系统,可他很难受,因为系统会不定时用各种武学打磨他的肉体。所以好好的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就被大招打翻在地。但家族里的人不知怎么回事,总以为有高手暗算他。“魏家欺人太甚,暗算我少主,幽冥烈火掌铁证如山!”“万圣宗欺人太甚,暗算我少主,万圣拳铁证如山!”赵家人扛着重伤昏迷的赵平安,索赔到一笔又一笔的巨款。“什么,没钱赔我少主?”赵家人将目光转向对方的闺女……本书又名《铁证如山,打钱》、《诸天万界第一家族的发家史》、《我叫赵躺躺,躺赢的躺》
  • 我太想修仙了

    我太想修仙了

    魂穿到一个生命进化的大世界,安澜有点慌。生命禁区?诡谪复苏?凶兽涌动?望着那些身若琉璃的进化者,安澜不解道:“大家为什么不修仙呢?”“你是何人?”我叫安澜,一个只想修仙的“暖男”……
  • 报告王爷:王妃要出墙

    报告王爷:王妃要出墙

    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中医师,她钱财至上,励志要成为天圣国第一女富豪,于是利用聪明才智,发明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商品,一步步的走上人生巅峰,身旁并有腹黑王爷朝夕相伴,闲暇之时,陪她着养养花,种种田,溜溜狗,日子过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