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5700000009

第9章 远望是个品牌(1)

《新潮电子》成了“骗子”

谢东没有想到,《新潮电子》改版会引来这么大的风波。

先是内部很多人不理解和担心,然后是网上骂声一片,最后全体编辑辞职。

他不禁想起9月《微型计算机》在北京举办读者首选品牌颁奖大会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张仪平、车东林在房间里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新潮电子》。车东林提出,将它改版为一本数码消费类产品的杂志。他说了一句话令大家激情难抑——“与其苟且地活着,不如勇敢地尝试一把。”

当时《新潮电子》发行量仍然有七八万份,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在情报所内部的公司中,这已经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了。当公司拿着改版方案向所里汇报时,就有人说:远望现在是不是有点财大气粗了?300万就这么丢掉了?

顶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最终仍然做出了改版的决定。

事实上,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新潮电子》

虽然表面上看还有一些赢利,但它的路不是越走越宽,而是越走越窄了。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广告环境不好,而发行本身又受到读者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在经营上其实已经走入了瓶颈,有必要进入一个更新、更有生机和活力的领域。更重要的是,从公司整体经营层面来看,这时候远望的抗风险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了。

2000年,公司的销售额已经做到3600万元,也就是说,即使《新潮电子》改版失败,也不会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大的冲击,风险只有10%。这和远望“稳中求进”的方针是吻合的。

数码消费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谢东和车东林、张仪平为此也专门考察和研究了中国台湾市场和国外的一些期刊,发现这一类产品已经形成了市场需求,但内地却没有一个专业的杂志来集中报道这个产业的发展,来联系市场和读者的需要。

车东林在美国参加Comdex大展的时候也和产业界的人交流过,很多人都看好消费类电子的发展。微星中国区总经理许哲铭就肯定地对他说,数码产品在未来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2000年11月,远望在阳光温泉度假村召开年度总结会和次年工作计划会。会后,三个人一齐走进曾晓东的房间,向他提出改版的想法。

曾晓东当即表态支持。

这天晚上的会一直开到深夜3点,大家兴致勃勃地定了人员、方案和报道内容。还想出了“国内第一本数码消费类产品杂志”的口号,并且开始讨论一些细节。

这时候杂志第二年的征订广告已经出去了,邮局的征订也在进行之中。有人提出是不是慢慢地在软件中加入数码产品扩大比例,到明年底再全部改过来,这个建议没有通过。但这时离新年只有两个月,要出一本全新的杂志,会遭遇的艰辛可想而知。

更困难的是,大多数人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第一本杂志出来后,骂声如潮。

很多人骂《新潮电子》是“骗子”,因为他们订的是软件杂志,收到的数码杂志根本没用。

有人在读者论坛上贴了一篇名为《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文章,用这个美国电影的名字表示对老《新潮电子》的哀悼。

一位媒体同行,也是老读者发帖说:“?知道《新潮电子》的改版,欲脱离老风格、老读者,特别提出劝告,可惜,劝告无效。新杂志出刊以后,看到论坛上读者一片反对声,实在为《新潮电子》感到悲哀。”

文章最后,他感伤地说:“唉,让他们走下去吧,看他们能走多远。”

这些批评也带来了现实的影响:杂志发行量由8万册跌到3万多册。

两个月之后,除了还在实习的蒲鹏,《新潮电子》

所有正式编辑集体辞职,在辞职信中说,他们对亲手扶植起来的《新潮电子》有着极深的感情,无法接受这样的转变。

一向善待员工的公司对编辑们的辞职也感到很惋惜,但毕竟市场无情,杂志必须得走更有希望的路。

内忧外患,这是《新潮电子》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春节之前,编辑部包括范再生只有三个人,但杂志出版时间是不可能拖延的。公司陆陆续续从其他部门支援了一些编辑过来,又招了一些新人。对于不愿意继续订杂志的读者,发行部也做了退订处理。

但车东林一直在鼓励编辑们,他在一片批评声中看到的是读者和同行对《新潮电子》的深厚感情。他心存感激地想,如果这本杂志办好了,一些目前声称再也不看《新潮电子》的老读者,最终还会回来的。因为数码产品和人们结合得太紧密了,在未来,它必将进入每个人的生活。

数码时代的来临,比大家想像的要快得多。几乎是与《新潮电子》改版的同时,数码风暴突如其来地刮遍了全球。

2001年,占IT业比重最大的PC产品出现了15年来首次负增长,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的当年最酷的10种IT产品中,数码产品占了9种。这一年,中国数码行业的增长幅度达到118%。2002上半年,国内数码产品市场规模已达11.8亿元,同比增长37.2%;数码市场总体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强大的市场需求带动着全球数码产业迅速发展。

以数码相机为例,国际市场2003年之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0%,2005年销售量则增至4200万台,中国市场则达到525万台。MP3播放器,据IDC数据统计,2000年全球出货量已达350万台,2005年全球销售量则增至1570万台,中国市场2005年销售量也达600万台,年均增长率70%。

2002年6月27日,微软公司CEO鲍尔默参观位于北京上地高新区的联想新大厦,用微软一贯的澎湃激情和大幅度手势,宣扬未来10年——一个数码时代的到来。这一天,联想和微软签订了“共建数码家园”的协议。

这一时期,国内企业、国际厂商同时起步。联想CEO杨元庆总结说:“联想力推数码应用,明晰预见数码时代的到来并为之做了大量相关准备。”其主管消费IT业务群组的高级副总裁刘军明确提出:“联想1+1品牌将扩展到数码产品和服务的范畴,联想1+1将是一个代表丰富数码产品和IT服务的标志。”

方正、紫光、同方、实达、朝华科技、华旗资讯等都陆续推出了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移动存储等数码产品。朝华科技集团总裁祝剑秋更是振臂喊出了:

“迎接中国IT产业发展的数码时代”的口号。

作为《新潮电子》的老编辑,刘颂虽然在风暴来临以前就调到了当时的电子媒体部,但他一直关注着这场风波,也为公司的决定感到不解。几年后,他又被调了回来。这些年过去,他看到了国内数码市场和《新潮电子》一步步的发展,才真正理解到,那时候,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们需要多大的魄力。

第一个模特

临危受命,范再生压力很大。

范再生是远望的老员工,1999年就在《计算机应用文摘》做编辑。期间离开8个月,在《电脑报》主持《上网》光盘杂志。

由于秦挺楠的推荐,车东林找到他的这位老部下,邀请他加盟《新潮电子》。第一次范再生婉拒了,他觉得正是《上网》最困难的时候,人手比较紧缺,现在不能走。

其实,范再生也意识到,光盘杂志这种形式已经过了最巅峰的时候,他离开只是迟早的事情。因此两周后,他主动联系了车东林。这时候,他已经把《上网》的工作安排妥当了。

《新潮电子》改版的工作一直是在秘密中进行,车东林以前和范再生的谈话并没有提及改版的具体方向,范再生一直以为,这次回去还是做软件,自己有一定了解,不存在很大难度,直到办完了入职手续,他才知道,《新潮电子》要改了。

范再生也参与了阳光温泉度假村的深夜讨论,会上他被指定为未来的编辑部负责人。第二天,他就坐在编辑部旁边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开始了新杂志的策划工作。

这时候所有的编辑都在忙着第十二期杂志的制作,根本不知道一个巨大的改变就要开始了。12月中旬杂志做完,车东林、范再生和编辑们开会,宣布了新的改版方案。

编辑们深感震惊。

但第一期杂志还是在一片怀疑的气氛中开工了。

公司提出,这本杂志要走生活化和时尚化的道路,于是大家商量在第一期做一个策划,表现一个由数码产品武装起来的人,从比较原始的生存状态慢慢进化成一个很现代、科技感很强的人,形象气质都要有很大的改变。这就是当时他们对“数码改变生活”最直观的理解。

选题策划很快做出来了,需要找一个模特来拍照片,但他们那时候甚至连经纪公司的概念都没有,到哪去找模特?

一天下班的时候,范再生和蒲鹏按照平时的习惯在一号桥车站等车。几天以来他们一直为模特的事着急上火,因此特别在意周围的行人——这时候,他们看到几个“棒棒”。

“棒棒”是这样一个形象:肩上扛着约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棒棒的产生,源于重庆的特殊地形,整个城区依山而建,出门就爬坡,行路即上坎,搬运东西成为难题。重庆市民于是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大到买家具、电器,小到买几斤肉,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叫一声“棒棒”,即有人应声而至,竭诚服务。

棒棒们正站在路边闲聊,等着揽活。其中有一位年轻人,看起来比较英俊,还带些书卷气。

范再生心里一动,何不就找他来试试?

上去一谈,对方很乐意地答应了下来。谈好价钱是50元人民币。

回到公司,就在八楼角落的阳台里开始拍摄。操刀者是第一次拍人像的摄影爱好者——蒲鹏。

杂志出来以后,大家感觉还是不太好,模特的形象气质和想要表现的东西有差距。

回过头来看,范再生认为改版第一期总的来说还是个失败的产品,问题不少。但这里毕竟记录下了他和同事们迈出的第一步,这本杂志“难看,但是亲切”。

周围的批评声音也不少,一位读者尖锐地说:“昨天我才看到改版后的第一期《新潮电子》,它号称是中国第一本全面介绍数码产品的杂志。我不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反正,从内容来看,论深度缺乏深度,论特色没有特色!”

《计算机与生活》社长潘燕辉,收到老朋友车东林寄来的杂志后也进行了如下一番点评:

1.印刷太差,没有满足读者群追求时尚档次的感觉,实在是最大的败笔!这也是一直以来发行为王的刊物最容易犯的毛病:为了控制成本,要发行盈利而忽略刊物质量,这对于一般刊物来讲没什么,但是对于一本时尚刊物来说就是致命的。

2.版式过于死板,图片选用不当。杂志整体色调偏向于灰淡。

3.在杂志的栏目和文章内容上把握得不好,过分偏向于广告商,失去了读者,犯了最基本的错误,这也是发行思想向广告思想转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整本杂志看起来像本产品介绍,没有认真考虑读者需求,更加致命的是将广告商的需求简单认为是“介绍产品”,实在是很危险的一个问题。

4.对广告客户的需求考虑得过于简单,杂志本身关于广告为主的经营思路体现得不明显,很多应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可见在行销手段上面还显得幼稚,当然,这也是国内大部分刊物的弱点?

其他方面还没细看,不多说了。其中第一点是致命的,可以直接导致《新潮电子》的衰落,第三点也是致命的,可以让《新潮电子》不能持续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第二点和第四点虽说不致命,但确是问题的延伸,不能很好解决的话会影响到发展速度。

也不是没有正面的声音,毕竟当时在重庆的媒体中还几乎没有敢做全彩IT杂志的,成本太高。很多以前的同事都对范再生说,远望公司有魄力,做全彩,厉害。

现在这期杂志已经成为《新潮电子》新编辑的第一本教材,他们进公司的时候,范再生和老编辑会把它和现在的杂志拿出来摆在一起,给他们讲一些过去的经历。

时尚是什么

当2004年第一期杂志的样刊送到范再生手上时,他正在参加公司的中层干部会议。他看了一眼手里的杂志,顿时兴奋起来,立即递给周围的同事,让他们一个一个地传阅。

范再生说,做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理直气壮地把杂志拿给大家看。

这一期的《新潮电子》的确让大家满意,封面上拿着手机的外籍模特让大家眼前一亮,真正有了“科技和时尚”结合的感觉。

从三年前创刊开始,他们就一直追求这种科技的时尚感。但这种感觉仿佛就在身边,但又遥不可及。

第一本《新潮电子》是十六开,96页的骑马钉装杂志,版式和纸张都相当粗糙,他们那时候学习的对象是《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年之后,觉得这两本杂志根本不是一回事。大家又接触了《STAFF》、《T3》等国外时尚杂志——和它们相比,《新潮电子》的形象差得太远。

于是第二年改胶包,加页码,又过了一年半。

这时候,《数码》、《数码精品世界》等杂志陆续创刊了,和《新潮电子》相比,他们更注重表现形式,版式和包装都要漂亮很多。2003年3月的一天,范再生和陈旭到北京出差,这天晚上,他们呆呆地对着桌子上刚买来的几本数码杂志,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袭上心头:再不改,以前占到的先机就要失去了。

回来后,范再生马上打了报告,公司同意从第六期开始,改为大开本。第七期,在经纪公司找了一个模特拍封面。

其实这以前,他们也找过模特拍封面。

最初几期是找的专业摄影师,模特是通过摄影师去找的,不敢保证需要的时候一定能找得到。2001年第五期,杂志封面又缺人了,范再生拉上陈旭又一次走上街头。他们选择的地方是解放碑。

解放碑是重庆最大的商业中心,据说也是美女经常出没的地方,有“三步一个林青霞,五步一个张曼玉”的说法。但做平面模特还不能只是看起来漂亮,因为拍摄出来的效果和人们眼中看到的效果会有差距。

走了好一阵,也没见到特别合适的。

走到会仙楼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正在逛街的廖思思。现在她已经是专业的商业模特了,还做过电视节目“非常红人馆”的主持人。当时这个女孩还在学校念书,陈旭鼓起勇气去把她拦了下来,好说歹说,终于让她同意了。

当天回去为了确认落实,陈旭向廖思思家里打了个电话,是她母亲接的。起初还担心她家里人不同意,结果没想到她母亲居然是《新潮电子》的读者,原来她是重钢集团管理图书资料的,他们那里订了一份《新潮电子》,自己也经常看。

第二天,母女俩一起过来了。

廖思思就是通过这期封面被经纪公司发现,从此走上了专业模特的道路。成名后的廖思思,在以后,又为《新潮电子》拍了不少照片。

当时做一次封面要花不少精力,但大多达不到他们理想中的水平。摄影、造型、服装都跟不上。但重庆所能拍到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这样了,范再生觉得再坚持下去没有什么意义,于是放弃了这种形式,封面改为产品为主。

他们一直认为,如果到北京上海找模特儿拍摄,成本可能是公司无法接受的。

改为大开本以后,封面问题又摆上了桌面。

同类推荐
  • 鲁迅诗歌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诗歌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本书为作者及几为同仁对鲁迅诗歌的一个注本。作者以现代旧体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着弄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鲁迅诗歌读本,旨在尽力提醒偶遇的人们鲁迅的诗歌是很美的,这是不能错失的华章,然后,提供一点可有可五的提示。全书共分三部分:旧体诗、民歌体诗、新诗,对鲁迅诗歌全集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为蒙田的主要著作,同时也是欧洲近代三大散文经典之一。在《蒙田随笔集》中,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干世界的芸芸众生,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
  • 蒋凡讲世说新语

    蒋凡讲世说新语

    本书是一本经典品读类通俗读物。作者从继承发扬传统经典文化的视角,将《世说新语》娓娓道来,全书分绪论、人物篇、专题篇三部分,讲述了《世说新语》表达的魏晋时代社会风情和士人轶事。较全面的讲述了世说的精神内涵,语言通俗易懂,讲说与实例结合,内容富有可读性和趣味性,质量较好。
  • 河南先锋诗歌论

    河南先锋诗歌论

    《河南先锋诗歌论》通过梳理活跃在诗坛上的蓝蓝、森子、罗羽等18位河南先锋诗人的创作轨迹,作者引用了后抒情、叙事的熄灭、知性写作等概念,有效地打开了先锋诗人创作的秘密通道。作为诗人批评家,作者透过词与物之间的裂隙,探讨了主体与语言、诗歌民主性等前沿问题,深入剖析先锋诗歌的内涵与外延,显示了作者对先锋诗歌深沉的思考与关怀。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降尘修仙传

    降尘修仙传

    在樊天飞升神界时降下接引神光樊天散功最虚弱的时候魔尊替他挡下了西帝和诸方仇家在他随着接引神光消失的一刻魔尊被如来的翻神印砸的生死道消临死前只来得及喊一句兄弟保重啊这一句话在樊天的脑海里反复回荡着随着接引神光慢慢消散只留下了两行清泪一滴飘向了魔界一滴掉进了仙界地底深处最后这两行清泪还造就了两位绝世强者在仙魔两界掀起了血雨腥风这是后话就与本书无关了
  • 完美帝师

    完美帝师

    九年前他是善良单纯的杨家四公子,她是只拜堂未圆房的大将军之女。九年后他是算尽天下人心的当朝第一谋士,她是当朝执掌凤凰卫的一等大统领。两人想见及发生的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却唯独算漏了自己的心。在这故意伪造的繁华盛世中,他们二人彼此相爱,却又互相伤害。在他覆灭皇权复仇的道路上,努力抹去她的身影,却又如影随形。在这繁华的乱世中,两人的爱恨情仇奏出了一曲令人心伤的乱世殇歌。繁华尽去,只是不愿你我之间咫尺天涯。
  • 重生时空,将门女

    重生时空,将门女

    百世轮回,数万年苦苦追寻不得,擦肩回眸却终不得见;数十万年孤单,只换得一日相伴,终了却以神魂俱灭为代价。
  • 兵皇

    兵皇

    在灵兵的世界天才少年却无法凝聚灵兵,这是何等的悲催啊!不过别担心,吉人自有天相,偶遇神秘人,他炼体十锻成就金刚石体,百炼凡兵,灵凡双修成兵皇之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逆九霄:废柴逆天三小姐

    凤逆九霄:废柴逆天三小姐

    21世纪第一杀手穿越重生竟成第一废柴云慈淡定表示“这都不是事~”一朝风起云涌,揭下伪装的外表,天下谁与争锋!千里江山,万里舆图,看我扶摇直上九万里,与君泛舟百日青云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自想名

    自想名

    这是一个天骄大佬重修的故事,为了追求极致完美。
  • 紫宸往事

    紫宸往事

    她,是一个女子,因为家中蒙难上山学武,为了结拜兄妹情谊战场杀敌,战事结束无奈陷入夺嫡之争,隐忍数年拥立新君,朝堂之上显露惊世之才帮助新帝安内抗外成为一代女宰辅。
  • 你能成为我的太阳吗

    你能成为我的太阳吗

    许诺有个喜欢了很久很久的男孩子-杨穆。后来,她才知道他也喜欢她。两个人互相暗恋甜甜的小故事(随便写的不喜欢勿喷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