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09500000011

第11章 黄金时期与“白洋淀诗群”的产床--徐浩渊地下沙龙

徐浩渊和她的地下沙龙

1972年“九一三事件”之后,在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的运动中,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央进行纠“左”,“文化大革命”进入波谷时期。在1972至1974年,北京文艺沙龙进入了它的黄金季节,在短暂的两年内形成了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这一探索在1973年达到了高潮。

1972年夏天,在北京国务院宿舍、铁道部宿舍有一个小小的沙龙,以徐浩渊为主持人。她是人大附中老高一学生,“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老红卫兵代表,因为《满江青》一诗影射江青而遭逮捕,入狱两年。出狱后她积极介绍西方文化。这个沙龙中主要成员多是业余画家和知青诗人,主要人物为画家彭刚以及谭小春、鲁燕生、鲁双芹等人。后来成为“白洋淀诗群”的头面人物:岳重、栗世征,当时作为歌手参与这个沙龙。出入这个沙龙的还有当时已出名的依群。后来这个沙龙成为“白洋淀诗群”诞生的产床。

当时沙龙的生活是大家聚在一起唱歌、看画展、交流书籍画册、为某一位成员过生日、出游等等。沙龙的核心人物属彭刚,但沙龙的“灵魂”是徐浩渊。彭刚是继董沙贝、周漫游等画家以来最早的现代画家之一,当时刚17岁,就以其野蛮的艺术力量震撼沙龙。徐浩渊则让人们传得很神:她是当年苏共莫斯科大学“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那半个布尔什维克徐迈进的女儿。在“文革”初,她化装成叫花子到陕北民间做考察,并写出《陕北农村考察报告》。

白洋淀诗群三主将

岳重进入沙龙之后,很快也成为中心人物。岳重同栗世征来自白洋淀,插队已三年。岳重当时马上要被中央乐团录取,是个男低音,而栗世征自认为是一个“永恒地唱不上高音”的男高音。岳重很有天赋,其父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家中有四千册藏书。15岁时岳重即将《人·岁月·生活》(爱森堡)、《往上爬》(约翰·布兰)等黄皮书阅尽。这是他早熟的条件。19岁即写出《三月与末日》等八首长诗,此后一歇笔就是15年,他的经历是神童式的:中学数学补考;笛子拿来就会吹;画的漫画让每个被丑化的人都开心之至;以至于后来到农村无师自通,在白洋淀站在船头高歌几声就进了中央乐团。当时,在沙龙里岳重作为诗人还不为人所知,当时的“头把小提琴”非依群莫属。

青年时代栗世征与岳重一直形影不离。栗世征讲:“如果没有岳重的诗(或者说如果没有我对他诗的恨)我是不会去写诗的。”

“白洋淀诗群”三名主要干将: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相识于“文革”前1964年,三人都是13岁,共同考入北京三中,分在初一七班,在1969年初又一同赴河北白洋淀插队。在上初中二年级时,岳重的一篇作文曾刊登在《北京晚报》上,第一句是:“八月,当鲜红的枣儿挂满枝头的时候……”1968年初,多多和岳重曾写过一些古体诗。在纪念毛主席诞辰七十三周年时,岳重曾提笔作赋:“一八九三年,红日出韶山,春秋七十四,光焰遍人间。”在1968年晚秋又为同学占为明插队作诗“卜算子”:“为明赴蒙古,毅登康庄路。北疆霜寒冻骨硬,程远雄心固。”除了这些之外,这三个人都尚未有谁动过写诗的妄念。

1971年夏季的某一天,芒克、岳重等人已插队一年多,芒克拿来一首自己写的诗给岳重、多多看。岳重当时的反应令多多大吃一惊,“那暴风雪蓝色的火焰……”他复诵着芒克的一句诗,像吃了什么甜东西。可是,多多对诗和岳重之间发生的重大关系一点预感也没有。那时,多多的笔记本上是隆美尔的《战时日记》和加罗谛的《人的远景》。

1972年春节前夕,岳重把他生命受到的头一次震动带给多多,这就是《三月与末日》。多多坐在马桶上反复看了好几遍,不但不解其文,反而感到这首诗深深地侵犯了他,他对它有气!他感到一时不知诗为何物,后来他发现自己在坚持固有的诗品观念:诗,不应当是这样写的。岳重的诗与他在此之前读过的一切诗都不一样(他已读过艾青的诗,并认为艾青是中国白话文以来的第一诗人),因此多多判定:这不是诗。如同对郭路生的了解一样,也是随着时间推移,多多才越来越感到岳重狞厉的内心世界,其诗品是非人的、磅礴的。后来,多多总结了岳重的形象,用一句话:“叼着腐肉在天空炫耀。”①

继《三月与末日》之后,岳重一气呵成,又作出八首。其中有《白洋淀》、《桔红色的雾》和《深渊上的桥》。当时多多认为《桥》最好,后来岳重也认可这首。遗憾的是他的诗已大部散失。《三月与末日》是当时地下诗坛最具现代色彩的诗作,全诗共98行。摘录如下:

既然/大地是由于辽阔才这样薄弱,既然他/是因为苍老才如此放浪形骸/既然他毫不吝惜/每次私奔后的绞刑,既然/他从不奋力锻造一个,大地应有的/朴素壮丽的灵魂/既然他浩荡的血早就沉寂/既然他,没有智慧/没有骄傲/更没有一颗/庄严的心/那么,我的十九次的陪葬,也却已被/春天用大地的肋骨搭成的篝火/烧成了升腾的烟/我用我的无羽的翅膀--冷漠/飞离即将欢呼的大地,没有/第一次拼死抓住大地--这漂向火海的木船,没有/想拉回它……

--《三月与末日》

岳重的诗被介绍到沙龙中之后,徐浩渊立即断言,“岳重为诗霸,岳重写了诗没有人再可与之匹敌。”

诗歌的“决斗”

1972年6月19日,多多送友人去北京站回家的路上,忽然得到一句:“窗户像眼睛一样张开了。”自此,他开始动笔,到了1972年底拿出第一册诗集。在多多诗集未完成前,徐浩渊闻讯对多多说:“听说你在‘攒诗’,让我看看。”因为多多一直对理论、哲学感兴趣,所以众人对他写诗不免有几分好奇。多多的诗拿到沙龙后,彭刚的反应是:你写的诗比你讲的好--你讲的都太对!岳重的反应是暧昧和不服气,依群大致相同,但多多自大狂式的雄心显然感染了他。依群希望多多能把诗写得朴素,感情要货真价实。同时,依群对中国文化的命运表示忧虑。多多认为这是依群后来洗手不干的原因。

多多原籍辽宁,1951年8月生于北京。从1972年写诗后,多多坚持进行现代主义的探索,先后创作有:《回忆与思考》(5首)、《蜜周》、《万象》(14首)、《致太阳》、《手艺》(以上写于1972-1973年);《教诲--颓废的纪念》、《同居》(以上写于1976年);以及动笔于1973年,完成于1980年的长诗《感情的时间》。

虚无,从接过吻的唇上

溜出来了,带有一股

不曾觉察的清醒,在我疯狂地追逐过女人的那条街上

今天,戴着白手套的工人

正在镇静地喷射杀虫剂

--《青春》1973年

太阳已像拳师一样逾墙而走

留下少年

面对着忧郁的向日葵

--《夏》1975年

1973年芒克开始和多多建立诗歌友谊。多多和芒克相约每年年底,要像决斗时交换手枪一样,交换一册诗集。也许是为了应付决斗,从这一年多多开始抄下芒克最初的诗句:“忽然,希望变成泪水掉在地上,/又怎能料想明天没有悲伤。”“伟大的土地呵,你激起了我的激情。”

芒克(1950.11-)原籍沈阳。1970年开始写诗。代表作:《心事》(诗集)、《泪梦》(诗集)、《阳光中的向日葵》(诗集)、长诗《群猿》、组诗《没时间的时间》。“文革”中,他有影响的诗作有:《致渔家兄弟》、《城市》、《天空》、《冻土带》、《白房子的炊烟》、《路上的月亮》、《太阳落了》、《十月的献诗》、《给》、《街》、《我是风》等。

多多称芒克为自然诗人。他们16岁乘同一辆马车来到白洋淀插队。白洋淀历来民风强悍,作家梁斌笔下的响马李霜泗之辈当年就活跃在此地,还有打鬼子的“雁翎队”。白洋淀是个藏虎卧龙之地,多多在这里度过了六年,岳重三年,芒克七年,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是一个诗歌的摇篮,当时从白洋淀出了不少写诗的人,如宋海泉、林莽,以后赵振开、江河、甘铁生等不少诗人也都前往白洋淀游历、作客和“朝圣”。

芒克正是这个大自然的孩子,玩耍、种庄稼地,还有打架和流浪。他诗中的“我”是从不穿衣服的,赤裸躯体散发出泥土和湖水的气味:

我要举起浪花

向着陆地奔跑

我要亲切的呼唤

扑进她温暖的怀抱

--《海风》

在波涛的面前

我竖起胳膊的桅杆

--《船》

庄稼:

秋天悄悄来到我的脸上

我成熟了。

土地:

我全部的情感

都被太阳晒过

--《十月的献诗》

他要表达的不是结论而是追寻。多多认为,芒克最令人向往的是他的“生命力”。到了1973年底,多多同芒克交换诗集时,芒克已硕果累累,此时多多的第一册诗集也为他赢得不少青年诗人的赞赏。

岳重给多多留了一张条子:别背着,你的诗集四处索取荣誉了。在这一年的夏天岳重却遭到厄运。社会上传抄他的诗,诗作被人送到了公安局,也许公安人员被这个“怪物”吓坏了,将岳重的诗送到了中国文学研究所进行鉴定,不知是经过那一位诗歌专家和那一级组织审查后,确定“此诗无大害”,才算了事。就此,岳重搁笔了。

1973年是沙龙的鼎盛时期,这期间多多等人还见到了更老一辈的牟敦白,他和甘恢里、张郎郎一代,属于从60年代就开始艺术活动的。属于那一代人的还有画家周漫游、董沙贝等,也有所来往。他们生不逢时,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黄金时期的结束--寒流袭来

1973年以后沙龙中写诗的人就多了。有史保嘉、马嘉、杨桦、鲁燕生、彭刚、鲁双芹、严力等。他们的诗大都散失。现在仅存的散稿如下:

马嘉:

我的诗歌没有旗帜

发出一道

比少女的胸脯

还要赤裸裸的

太阳光

我像秋天的野果

那样沉重

我具备了十月的一切、一切……

鲁双芹(女):

生活并不卑贱

然而对于过去,我们连一分钟也不是圣洁的

我的生命像块被开垦的土地

拿去吧,走开吧,我再也无话可说……

李之林:

一切

都那样平庸

那样合理

那样不能让我容忍

沿着看不见的道路

我走着,走着

隐约地

我感到了

淡淡的怡人的悲哀……

彭刚∶

一见阳光

我的心就融化了

舒舒服服地

淌着遍地都是

呵!

爸爸

妈妈

我像个孩子一样

走着,走着,

把我的一切都抛弃了……

杨桦∶

英国式的裤线和气概

我是一位标致的有香气的男子

我的歌声曾来自栅栏的后边…

在“文革”中运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诗歌探索和试写的诗人还有:

林莽,原名张建中,(1949冬-)1969年在白洋淀水乡农村开始诗歌创作。

田晓青,笔名小青,(1953.4-)北京人,原籍河北蠡县。“文革”期间曾经入伍,1973年复员后回城当工人。

严力(1954.8-)北京人,原籍宁海,1974年开始写诗。

杨炼(1955-)生于瑞士伯尔尼,北京人,1974年读完高中,到北京昌平县插队,插队期间开始写诗。

以上这些青年诗人,在“文革”后的新诗歌创作中,作为“先锋派”的主力崭露头角,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他们都曾受到过“地下诗坛”的雨露,创作发轫于“文革”期间。

到了1974年,“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所有的人都感到了政治气压的变化。在这一年秋天江青集团开始对地下文坛进行查抄、清剿。在政治压力下较有规模的诗歌活动已告结束,大的沙龙开始解体,剩下一些分散的小圈子,局限于最密切的朋友之间。

在这之后,芒克与彭刚曾组织最早的“先锋派”,拉多多参加,试图进行更现代主义的试验。这个圈子实际仅有芒克和彭刚两人,维持了不到两个月。

1974年,多多拿出了他的第三册诗集,芒克如约与他进行了交换。这是一次私人的决斗。

随着大大小小文艺沙龙的解体,随着岁月流逝,徐浩渊的风采以及彭刚诸人的隽言已随风飘逝,知者了了。“白洋淀派”诗人的诗句却留存了下来,在新时期到来时独领风骚。

同类推荐
  • 中庸(忠恕之道)

    中庸(忠恕之道)

    作者从一位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注析解读了经典著作《中庸》。本书按章句解读的形式,逐步解析了《中庸》。让“中庸之道”这门处世哲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变迁,而再次焕发光彩,成为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
  • 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

    吴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是基于两篇讲稿。一九二八年十月二十日和二十六日,吴尔夫自伦敦两次来剑桥大学,分别在纽纳姆女子学院手戈廷女子学院,就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此后,一九二九年三月,她将两次演讲合为一文,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而此时,她的小说《奥兰多》出版,为自己造成了一座小楼,并在这里,将《女性与小说》大加修改和扩充,写出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
  • 茶之书

    茶之书

    当代《茶经》,日本版《美的历程》,东方驯化西方的代表性文本。本译典雅通透,诗意盎然,如茶一般韵味深长。经典意义上的茶道,并非当下塑料感强的茶文化,而是集宗教、绘画、书法、插画、陶器、建筑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整全的审美体系。从“茶”到“道”,其中蕴含着一代代艺术家、文士和哲人对生命、审美、社会仪式和自然秩序的思考,是美学理想与生活态度的高度凝练与集中体现。这就是冈仓天心凭其敏锐的天赋、渊博的知识与诗人的情怀,在《茶之书》中向我们表达的思想。从一种饮品谈到一种生活仪式,再到茶道的衍生艺术;从各历史时期不同的饮茶方式到伟大茶人的品性展现,冈仓天心完整演绎了从茶到美、进而至于道的艺术升维过程,用芥子纳须弥的气魄让我们从一碗清饮之中品尝到人类审美历程的精髓。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

    本书系列是加措活佛的代表作品,共三部,被他称为“人生智慧三部曲”,书中公开分享了加措活佛对于生命的感悟。本书是这一系列的完结篇,加措活佛在书中对于学会放下后,人生如何精进等问题给出了暖心开示。全书共分七个章节,以自我、内在、逆境、情绪、相处、快乐、生活为主题,详细讲述了我们在遇到人生种种困顿、挫折、痛苦时,如何有效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活出生命美好的样子。不管你想成为怎样的人,面对世间何种烦恼,愿你翻开本书,都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能量的加持,开启全新人生。
  • 时代缩影的观察

    时代缩影的观察

    本书作者在党政部门、研究机构任职三十余年,历览政情、世情与人情。在时代的激流中,他深感变革之艰难,进步之不易。本书分六辑,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当今中国文化现象之种种,深入地观察与思考,力求展现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中国文化所面临的阵痛、激荡和变革。
热门推荐
  • 陆胖胖的减肥日记

    陆胖胖的减肥日记

    【高高瘦瘦禁欲系男孩x矮矮肥肥小胖妞】在暗恋表白被拒绝以后,陆胖胖下定决心要减肥!机缘巧合下认识网友李恒星,并产生了一种莫名情愫!这种情愫像极了爱情……【小剧场】陆襄:你还喜不喜欢小婧啊!李恒星:不喜欢了,因为我已经有了别的喜欢的人了。陆襄:呵,臭渣男,移情别恋的这么快,不要理你了!李恒星:(媳妇到底知不知道我喜欢她啊赶紧问我喜欢谁啊)陆襄:那你现在还喜欢那个人吗?李恒星:不喜欢了。陆襄:为什么?(臭渣男不会又看上了一个吧)李恒星:她老不理我。陆襄:……
  • 风吹过八百里

    风吹过八百里

    末涵喜欢沈遗就像是风走了八百里,回过头来,依然喜欢你,唯一遗憾的是,我们各自安好。
  • 冥冥之中选中你

    冥冥之中选中你

    封尘莫名被拯救女配系统绑定,不得不开始在万千世界中拯痴情女配,却越陷越深,封尘紧紧抓住那一丝光芒,真相越来越近……
  • 马嘉祺之我可不是小气球

    马嘉祺之我可不是小气球

    当一个比邻星遇上马嘉祺,会发生什么呢?“我要丁程鑫的签名就好了,我要求不高”“你都不要我的吗?”“要你的干嘛,卖了?也卖不了几个钱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烙印重生

    烙印重生

    世人皆有魂魄,世人皆有生死,当人死灯灭魂魄消散,没有了轮回之道,如何重生?又如何永生?痴情少年为了心爱之人的重生,毅然踏上寻找烙印之都的旅程!面对魔鬼深渊他勇敢的跳了下去,面对生死幻境他坚强的活了下来,面对最美仙女他邪恶的伸出了罪孽之手。且看少年王然在人死魂灭之后的世界一手遮天的故事!
  • 喜欢紫色的女人

    喜欢紫色的女人

    紫色是庄重典雅的颜色,它是七色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最后的一道色彩,默默无闻的配合着其他颜色发挥着整体的功能,不炫耀,不夺目,甘当配角。肖家姐妹俩是不同职业和年龄的现代女性,在网络上和现实之中演绎着她们情感深处的真情。然而,来到网络上的人们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意境”,网络不是世外桃源……
  • 穿成反派的未婚妻

    穿成反派的未婚妻

    【1v1,穿书宠文】林月瑶刚满十八岁生日,刚从考上大学,从孤儿院出来,打算过自己勤工俭学的的独立人生,却掉进沟里,再醒来她成了一本古言书中一个被反派连累至死的小女配。书中的反派凶狠阴鹜,不近人情,月瑶穿过来后发现年少时的他既温柔,又体贴,就是占有欲有点强。
  • 九剑邪神

    九剑邪神

    邪神宜正,万恶俱焚,邪神宜邪神仙难逃,———九剑邪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