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09500000024

第24章 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对床夜雨(2)

湖北咸宁干校是建在一片荒凉的湖滩上。人住在湖岸坡上,每天要早早起床走四五里路下到湖底去开垦生荒。湖底很热,夏季又是最忙季节,抢收麦子,抢播稻秧。中午气温高达42℃,人在烈日、蒸汽中像蜡人,要化掉了。干校学员们每天半夜4时就要出工,10点下工,下午3时再出工,晚上8时回来睡觉,一天到晚汗不离身。作家韦君宜在回忆文章中说,她总是能看到郭小川毫不气馁地走在队伍中,像个农民赤裸上身,手中握着镰刀,边走边使劲唱歌。

每逢下雨天,新修的大堤路软稀稀的,从各连队到校部要在这种“水泥路上”走七八里。脚下去再提起来,就沾上几斤重的泥,要用力一甩,然后才能迈步。学员们三四人一屋,每人一个小马扎,屋中没有桌子,郭小川只有趴在床上写字,郭小川就是趴在床上披件旧袄,抽着劣质烟,写下《楠竹歌》、《花纹歌》、《江南林区三唱》。他写道:

我们怎能不欢乐!

因为我们拼命劳动;

我们怎能不欢乐呵!

--因为我们拼命革命。

--《欢乐歌》林区三唱之二

1971年7月他写出了一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热情高亢的颂歌:《万里长江横渡》。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高举红旗。

大展宏图。

--《万里长江横渡》

两个月后九一三事件爆发了,《万里长江横渡》、《江南林区三唱》等诗,在“批林整风”中被说成是“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反动诗。甚至说《横渡》一诗是《57l工程纪要》的翻版。郭小川受到蛮横无理的审查、批判。

1974年,咸宁干校被下令与天津附近静海县团泊洼干校合并。干校迁移,列车在北京中转,学员们借此短暂机会回家看望家人、亲友,可是,火车到达北京站,不许郭小川出站,叫同行同志负责看押他。郭小川就这样在站里坐了几个小时,然后重上火车,转到天津静海团泊洼干校。

在团泊洼干校,郭小川再次受到审查、批判,被剥夺了写诗的权利。他又一次被赶上绝路,心灵再一次受到践踏。他的满腔忠诚被视为粪土。自运动以来,他被打骂、侮辱、隔离、监禁,上厕所有人监视,往来家信被拆检……现在又剥夺了他写诗的权利,这无异要了他的命!“哀莫大于心死,”郭小川陷入深重的精神痛苦之中。

“坚持派”的代表作《大雁》--致郭小梅、郭小惠

正当父亲被剥夺了写诗权利时,郭小林却已一跃成为东北建设兵团最走红的诗人。人们称他为“兵团诗人”。1972年他应《兵团战士》报之邀,写下了长达l00行的新年献诗:《战士爱边疆》,引起广泛反响,各团连队文艺演出都大段大段照搬此诗。由于l972年元旦诗作的成功,在1973年元旦,《兵团战士》报再次邀请郭小林写新年献诗:《考验我们吧,时间--和青年战友共祝新年》。此诗长达130行,郭小林以他擅长的政治抒情诗确立了兵团“第一小提琴”的位置。

现将这两首长诗摘录如下:

边疆呵边疆,

每天都是你第一个迎接东升的朝阳。

祖国的每个工作日的第一声汽笛

首先在你这儿拉响!

边疆呵边疆,

你是祖国最年轻的新乡

……

--《战士爱边疆》

是呵,要让一杯茶保持热度,哪怕半个钟头也十分困难!

但是太阳巨大的光和热,

今天仍然像是几十亿年之前。

因为太阳有宏伟的目标--

要给世界人民以温暖。

让我们响亮地大声要求吧

满怀信心地挺身高喊--

考验我们吧,时间!

--《考验我们吧,时间--和青年战友共祝新年》

在郭小林写诗期间,郭小川曾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写过多次有关诗歌的书信。这些谈诗歌创作的书信,经常长达四五千字。他曾评点儿子的《在公路上》、《掰苞米》认为有真情实感,同时,又批评《战风雪歌》把“风雪”当作刺探的特务“太实了”,还有一些流气的语言:好小子、小命一条、狗鱼之类,郭小川认为不宜入诗,并且,将自己写诗多年体会:音乐性、旋律性,倾囊传授。郭小川还给女儿小梅及她的朋友写过不少信,进行诗歌创作指导。必须指出,郭小林诗歌上的发展是与郭小川的指导、帮助分不开的。

郭小林虽然写出了不少“合时宜”的长诗,并在各师、团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但是,郭小林在连队的命运却仍然未能改变,他在1975年调到山西林县时仍然是连队的一名农工,政治上的白丁。因为他的出身,他的“孤傲”,和印刻在额上刮不去的“炮轰派”①金印。在苦闷、彷徨中,他写下了《大雁》。这首诗的缘起,是因为他的妹妹梅梅。

“文革”初,梅梅也是老红卫兵。1969年,郭小川已被打倒,梅梅想参军是不成了,连东北建设兵团也不让去,成分不够格。于是,梅梅带上小妹(小惠),约上赵易亚(军报副总编)的女儿还有她的小弟,以及原北京市委工作组张松如的女儿,一共七八个女孩结伴到了齐齐哈尔附近农村插队半农半牧。到了“文革”后期,梅梅等人都有“上当受骗”之感,盼望返城。有路子的就调到条件好一些的地方。作为老知青,郭小林摆出“诲人不倦”的姿态,为梅梅写了《大雁》。也许是由于兄妹间的情感,也许是因为自身内心复杂不宁的心绪,总之诗中没有空洞的口号,却能从相同的身份、处境出发,用几分理解与温情来讲活。此诗写出后,很快通过朋友们以手抄形式流传出去,先是在兵团内部流传,后来又传到了兵团之外。

《大雁》是一种朋友之间的低声细语:

“秋风吹落了红霞

落遍满是枫林的远山。

夏天要走了,

带着它的孩子--大雁。

看呀,她扇动着翅膀,向我们频频地‘再见’。”

“大雁呵,我承认,

飞鸟中也许是你最不平凡。

你善于在天海远航,因为你有一双羽毛的风帆。……

严寒来了,

你急忙把行装打点;

温暖去了,

你的歌声也成了呜咽。

你甚至来不及,

分享我们丰收的狂欢。

你也顾不得,

人们对你临阵脱逃的责难。

纵然你有一千条理由,

也不能使我取消这一点意见。”

虽然“批评”的声调比较严厉,但诗人始终保持朋友之间关起门来说话的姿态:

“大雁呵

让我再一次把你规劝:

不要再那么高贵吧--

把自己比作鸟中之仙。

那些卑贱的鸟儿,

不是正在和人民一起共苦同甘?”

“讨厌寒冷,

就应当靠自己的热情去创造温暖。

鄙弃落后,

就应当激起实现理想的更大勇敢。

要知道,任何一个先进的地方

都曾有过一个落后的从前。

改换一个地方的面貌,

绝不是

一蹴而就,在一日之间。

怎么能设想,

别人改造好的地方再任你参观游览?”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以“手抄”形式在建设兵团流传,后来又传到兵团之外,是因为《大雁》反映了1971年之后,在广大知青当中涌起一阵对“坚持乡村干革命,同工农兵结合一辈子”表示怀疑、否定的浪潮。这种普遍产生的苦闷、彷徨,又被众多知青的革命理想主义所否定。两种思潮相互冲突,两种文学作品也在知青内部,以“自身体系”的规定语言、方式一齐进行传播。一方面是以《南京之歌》(知青歌曲)、白洋淀诗群为代表的“怀疑派”;另一方面则以《决裂·前进》(长诗)、《大雁》(短诗)为代表的“坚持派”。这两派之间虽然观念不同但都是在知青系统内部展开辩论冲突,其作品也都以手抄、口传的形式流布。所以这两者应同属地下文学。不同观点的言论和作品是在知青内部进行,还是在知青外部进行,二者有截然不同性质。

《大雁》流传开后,郭小林曾收到从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寄来的一封信,写信的是位在内蒙支边的北京女知青。原来,东北兵团一男知青探家时将《大雁》带回了北京,又由他的妹妹--一个内蒙女知青带到了内蒙兵团,被同连的一北京女知青看到了。这个女知青给郭小林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对《大雁》表示赞赏。在当时特定环境这种通信是意味深长的,女孩子表示愿与郭小林建立通讯联系,字里行间流露出仰慕之情。当时的人都很单纯,郭小林也不例外,认为以这种方式结识女青年不“高尚”,就做了冷处理,没有回信。

郭小林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杨桂香恋爱是在“文革”后期。杨桂香家乡山东,“文革”初投奔她姐姐到农场落户,成为一名农工。才到农场时,她不过是个天真的山东女娃娃,还跟在全连人后面,参加批斗郭小林。郭小林站在台上,脖子上挂一块牌子:“三股妖风黑干将”。杨桂香在台下举拳跟着别人高喊:“打倒郭小林!”当她与郭小林谈“朋友”时17岁,已是个俊俏出众的姑娘。杨桂香姐姐知道后,坚决反对她与“郭瞎子”来往。因为其父是“黑帮”,“郭瞎子”本人连个统计、拖拉机手也不是,跟了他遭罪一辈子。姐姐当众斥骂过:“郭瞎子不安好心!”,曾将他赶出家门,还托人为小妹介绍了兵团一个营长的儿子。杨桂香对男女的事情,因为年纪小,起初什么也不懂,经过认真思考后,她决心跟“郭瞎子”好。杨桂香不顾家人反对和阻拦,经常偷偷给郭小林洗涮缝补衣服,到柴垛边去约会,带一兜鸡蛋给他吃。

当时,郭小林、杨桂香所在的“种子连”,距离后来电影《我们的田野》中所拍那一片白桦林,相距不过12华里,这片白桦林现在已全国闻名。当地叫它“南横林子”,边上是852农场的大水库,碧波荡漾,白桦林如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1975年郭小林与杨桂香在连队一间土屋里结了婚,用北京糖果招待老职工和同连队的知识青年。郭小林经过13年“劳动改造”,终于成为一名北大荒人。

作为一名“兵团诗人”,同时又是“手抄文学”--《誓言》、《大雁》的作者,鼓吹“上山下乡”的“坚持派”,郭小林最后还是“飞”走了,调往河南林县在一个公社做了一名中学教员,不过,他为了自己的《誓言》付出了13年青春。

“手抄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品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如果你不在每一个字上浇灌你的血、泪,那它也不值得别人去抄写和传诵。

????

经过漫长的自我折磨思索、反省……郭小川开始进入了痛苦的转变期。他终于一拳击碎了他心灵的牢笼,从“心狱”中获得了解放。在1975年的秋天,他写下了“文革”十年中最享盛名的地下诗歌:《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

郭小川在《团泊洼》一诗中,微妙地表述了当时全国人民十分复杂的心态。1975年的秋天,毛泽东对电影《创业》作了批示:“此片无大错”。当时的斗争形势十分微妙,几乎所有的人都结成了与“四人帮”极左路线斗争的心盟。但是,从外表看上去,一切都是静静的。诗人敏感地预示到了这寂静后面的东西,仿佛生命光焰熄灭前的回光,郭小川的诗魂突然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诗句变得更纯熟、老练,挥挥洒洒。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高粱好似一队队“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这里所表达的舒畅、睿智和镇定,恰恰是1975年秋天,许许多多从“心狱”中解放出来的人们共有的体验。就其诗艺来讲,也是自五四新诗歌以来,进入经典的杰出诗作。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郭小川在这“静”中体味出了美丽、愉悦和自信。就1975年的很多人来讲,这一年的秋天的确是美好的,因为道路逐渐清晰。

《秋歌》是郭小川的“天鹅之歌”。也许悲剧时代限定了郭小川,但这首临终前的绝唱,真是一下把人领上了九天的境界。

不止一次了,清爽的秋风把我从昏睡中吹醒;

不止一次了,节日的礼花点燃起我心中的火种。

郭小川一生对诗句的锤炼,对古典诗词的修养在此时,都熔铸进了这短短的几行诗句。它不愧是杰作,堪称典范:

听,冰雪辽河,风雨长江,日夜激荡有声;

听,南方竹阵,北国松涛,还在呼号不停。

看,运粮车队,拖拉机群,一直轰轰跃动;

看,无数战马,百万雄兵,永远向前奔行。

清爽的秋风呀,已经把我的身躯吹得飞上晴空;

节日的礼花呵,已经把我的心胸烧得大火熊熊。

郭小川在《团泊洼的秋天》一诗后注明:“初稿的初稿,还需要做多次多次的修改,属于《参考消息》一类,万勿外传。”

当时作者还在受隔离审查,决心将此诗篇“埋在坝下”,因为他知道此诗不能发表。“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所以,《团泊洼的秋天》、《秋歌》仅在朋友的小圈子内流传。

当郭小林在林县父亲的桌上第一次看到这两首诗时,总得感觉:不错,但并不是很出色。使郭小林印象深刻的是《秋歌》中的这样一句: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

郭小林不由暗暗心惊。经过多次运动,现在的父亲已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患有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满口的牙已拔光,镶的假牙又不合适,硌得牙床疼,以致他每隔一会就要“咔哒”一声用舌头把假牙顶下来,然后再卷回去安上。睡眠依赖安眠药,有时饭没吃完,药劲就上来了,拿勺的手直哆嗦,儿媳杨桂香就要赶紧扶他上床。

在林县的日子里,郭小林再也写不出高亢的政治抒情诗了,因为1975年底的中国已被折腾到了崩溃的边限。郭小林夫妇两人带着刚一岁的女儿爱农在医院借病床居住了半年,以便照看父亲。他们经常需要变换病床一日三迁。一次小爱农尿湿了病床,还受到护士呵斥,无奈只好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农舍居住。这个临时的小家所带来的那么点家庭氛围,温暖了郭小川那颗饱受摧残的心,一岁多的孙女爱农也给他带来了天伦之乐。

郭小川表现出少有的兴致,他要求郭小林夫妇每天给他包一顿饺子。这其实是人在长久地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缺少亲情的环境下,对家庭气氛,对人性人情的渴求。

郭小林到河南后,父亲第一天就提到在他第二次被审查的一年多时间内,郭小林和妹妹竟极少给他写信。那失去人身自由的隔离审查期间,唯有薄薄的信纸所载来的亲人的问讯能给他带来一点心灵的慰藉。他说:“那时我非常需要你们的理解,然而你连一封信也不来。”低沉的话语中潜藏着多少哀伤啊!那时人们说话都很曲折,真正的意图往往隐蔽得很深。如果你流露出想家、思念亲人或对无休止的“斗呀、打呀”的厌倦情绪,就会被认为是不革命而遭致蛮横的批判。所以郭小林并没有意识到父亲内心深处的全部真实想法。

郭小川对郭小林观察了几天后……告诉他党内存在个“四人帮”,斗争很尖锐,整个国家形势并非“一派大好”,制止他再唱那些空泛的高调……然而郭小川很失望,因为郭小林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于是父子之间隔阂不仅继续存在,甚至还在加深。

人们本来可以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郭小川、郭小林父子间的“对床夜雨”可以最终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可是上天终究没有给出这个机会,而是毁灭了这种希望。

郭小川给人们留下的形象是:战士和诗人。他是在歌唱着前进中,突然倒下的。

郭小川诗集以“时代号角”著称,记载了共和国各个历史时代的脚步。他总是走在历史潮流前面,吹奏出高亢、激奋的号音。可是“文革”却将他抛落下来,丢入时代的深渊。在“文革”运动的猛烈冲击之下,他经过了痛苦的思考,付出了很大代价,才挣脱了“心狱”,获取到个性的初步萌发,一种独立意识、独立人格开始苏醒,首次大胆唱出了叛逆之歌,这也是一曲“天鹅之歌”。《团泊洼的秋天》、《秋歌》如今成为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不朽诗篇。

同类推荐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是梁启超文学作品精华选集,内容涉及时评政论、游记家书、学术杂谈、人物传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梁启超人生脉络和作品风格。书中收录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谭嗣同传》《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等,既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梁启超的人生和思想,又有助于培养读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其中,《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两篇被收入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

    《一个50后的鲁迅观》选进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鲁迅研究的论文,绝大多数都公开发表过,分为人格篇、作品篇、比较篇、文化篇、研究之研究篇。作者怀着对一个永生的民族魂的敬意,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表达了一个50后不同凡响的鲁迅观。这是一本热爱鲁迅的人必读的书,也是不同时代读者阅读鲁迅应该参考的一本书。
  •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著的大作家,也出过不少大评论家,比如唐代司空图,就写过文学评论经典《二十四诗品》等作品。近现代山西文学史上,同样有过一些影响很大的评论家,比如李健吾等。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创作的繁荣兴盛,文学评论发挥了引导和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批评家》杂志为核心,凝聚和培养出一支在全国评论界令人瞩目的评论家队伍,成为“晋军崛起”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评论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素养越来越厚实,评论视野越来越广阔,写作成就越来越突出。
热门推荐
  • 异界商行天下

    异界商行天下

    天元大陆,大楚和大周两大王朝并立,彼此仇视,征伐不断。来自地球的林天虞,便重生在了这样的一个大陆中……而他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齐全的商业帝国!异界版的电子商务?淘宝?把生意做遍整个王朝!
  • 仙简

    仙简

    一个劣等仙资的青年,怀揣一片神奇的玉简,迈进了强者为尊的修仙世界。
  • 君老大在我面前温润如玉

    君老大在我面前温润如玉

    【超甜宠文,甜到肝疼!】他是总统见了都要看脸色行事的Z国权贵,却为了救她引爆炸弹从而粉身碎骨!她是犯罪分子听之丧胆的警界传奇,身受重伤却在他坟前披一身红色嫁衣。大梦归来,她第一时间拽着他领了结婚证,让他彻底变成她的。但没想到他竟然不相信她爱她!哼,你给我等着!“老婆我错了。”她抵着门口不让他进来。“你不是说我不爱你吗?那你还来找我干什么。”“老婆你原谅我吧。”“老大……”“滚!没看见我哄媳妇儿呢嘛!”一群下属“……”
  • 尽风花

    尽风花

    自辽、金乱华以来,江湖崛起一神秘组织——天下盟,盟中以“天下”为己任。令之所出,可使江山沉浮,江湖中人称之“天下令”。天下盟从不涉足江湖,唯有无剑山庄知其一二,江湖中人凡有所请必求无剑山庄。时光如梭,日月更迭,江湖百年间,南疆蛮族常犯中原,为保中原百姓,武林八派联手击杀蛮族首领于南疆千蛇窟。那一役,武林八派高手伤亡惨重,幸得天香楼楼主慕容俊峰在洛阳施药救治,方免于南疆剧毒荼害。此后,天香楼在武林中威望日盛,第二任楼主慕容霸促成八派会武挑选各派精英,以防南疆蛮族再犯中原。
  •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

    洪昭光谈家庭健康(修订本)

    本书分健康理念篇、健康家庭篇、健康男人篇、健康女人篇、健康老人篇、健康儿童篇以及四大基石篇等七部分内容,对家庭健康作了深入讲述。
  • 速战

    速战

    本书是一部融合销售技巧和市场策略的商战小说。主人公方锋是个具有敏锐市场眼光而敢于接受挑战的执行型营销天才,在获得一份期待已久且令人羡慕的工作机会面前,毅然作出了放弃的决定,最终选择了另一家即将倒闭的IT软件公司,担任营销总监。就在刚刚让公司摆脱生存困境,即将让公司走向快速发展且已获得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承诺的关键时刻,一场始料未及的商业暗战同时展开……
  • 全球鬼武

    全球鬼武

    漂洋过海想回到陆地修仙成圣,却被一颗从天而降的石头砸死。做人这辈子是不可能做人了,余生只能做鬼。“前方发现不知名光粒!”“发现鬼灵石一颗!”“灵石矿一堆!”……灵气?鬼气?只要有“营养”的东西,都是修炼者的肥料,我吸……于是他奋发图强,成为地球的铲屎官!也开启了鬼怪世界的强者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至强医圣

    都市至强医圣

    【火爆爽文】三年前,林家惨遭劫难,父母惨死,妹妹失踪,执绔少爷林枫得人相助,逃离南泉市。三年后,林枫回归,身怀绝顶医术,修至强武力,无所畏惧,干翻一切!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 创世幻龙帝

    创世幻龙帝

    他意志坚强,不甘平庸,资质高上,出自一个小家族,因一次意外,丧失天才资质,但遇上改变他一生的它,从此鱼跃龙门,踏上一条风雨无抯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