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09500000008

第8章 最初的地下文艺沙龙--李坚持、黎利地下沙龙

1967年北京文艺沙龙雏形

1967年夏天,当全国在“文攻武卫”的口号下,进入全面内乱时,在北京已有一批“文革”初期的“运动领袖”和政治力量退出运动舞台。

在北京各中学“四三派”、“四四派”登上政治斗争舞台的同时,老红卫兵已开始脱离政治斗争。除一部分人结伙进行文艺演出,大部分开始“逍遥”。作为被当时批判的“逍遥派”、“颓废派”,这些人聚在一起游山玩水、聚餐、交流书籍、传唱外国歌曲,学写新旧体诗等,这就是后来文艺沙龙的雏形。

李坚持“文革”初在国防科委工作,因为参加“三军冲派”被抓到监狱关了一阵子,被释放后即被下放到一个半导体元件厂,这是个小厂。李坚持的气质和举止在当时给人一种“职业革命家”的印象。

李坚持又和同厂的陈小冬、范思学、周文林形成一个四五个人的小圈子。这其中,还有范思学的妹妹范婷,有一段时间她把东北知青的一些诗带给大家看(当时她在东北下乡)。其中一首写嫩江平原风雪的诗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李坚持也带来一些手抄本的小说、诗歌。后来,雷明、陈乐平等人也出入于这个圈子。

当时,在这个圈子里相互传看“文化大革命”前“内部读物”(供高干阅读),一般为灰皮,又叫“灰皮书”,政治、哲学、文学都有。有《第四十一》、《一寸土》(苏联小说,巴克兰诺夫)、《跟着太阳走的人》、《高空》、《雁南飞》(以上为苏联电影剧本),还有一些政治书籍如《铁托传》、《斯大林传》(托洛茨基撰写)、《新阶级》(南斯拉夫,德尔拉斯)。其中《新阶级》一书在北京各个沙龙中影响甚大。

在此之后,北京内部书店出售内部读物,高干持特殊证件方能进入购买。内部读物也开始在圈子中流传:布隆恰夫的《经理的故事》、叶甫图申科的《娘子谷》和《白轮船》、《落角》、《多雪的冬天》、《你到底要什么》。

1970年绝大多数的朋友都在插队、兵团或是当兵,整个北京显得空荡荡的,只有少数几个圈子在秘密活动。此后加入的还有一个刘森。他50年毕业于徐悲鸿学院,坐过牢,放出后没有工作,自己在香山附近用泥烧制一些佛头给农民,换一些钱过活。他个性放荡不羁,富于感情,当同朋友们谈论起他所喜爱的欧·亨利的小说,就会激动得身体发抖。此人还在民间学了些相面、手相、奇门遁甲之术,颇有心得。有时,刘森来会朋友,有时,朋友去拜访他。他住在香山脚下的一个村里,一间简陋的土房,一副老农的样子。

当时,大家出于对“文化大革命”强烈不满,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与法制表示关切,大家开始探讨,社会主义应该怎么搞,中国未来的命运如何?这是“地下文艺沙龙”向理论研究迁移的开端,最终导致了后来政治镇压的结局。

1975年9月,江青集团在对李坚持等人进行长期监视、监听、外调后,将多人逮捕。

黎利等人的文艺沙龙

1969年冬天,部分下乡插队的知青由农村逃回城市。这时的北京已一片肃静、冷落。在这种寂静冷峻的气氛下,一些新的知青沙龙开始萌生出来。留在城市的知青与从乡村归来的知青在沙龙中重新聚合。

黎利,12中学生,女才子,是当时北京有名的“三利”之一,“地下上流社会”知名人物,其父是长征干部。传说黎利性格仍带有祖籍湘西色彩,泼辣、干练。“文革”中,造反派砸门而入,要抄黎利的家。黎利手持两把菜刀,挡在门口,造反派没有人敢上前同她较量,后来黎利被抓入公安局,曾与翁如兰关押在同一间牢房。

翁如兰,中央美院附中毕业,父亲是大历史学家。翁如兰在“文革”初绘《百丑图》,因为“丑化中央领导人”而被捕入狱。黎利则是反中央“文革”小组入狱坐牢,两人同关一室。

黎利由农村返城后,在她周围很快聚集了一些人,形成了一个文艺沙龙。在这个沙龙中,大家一起谈哲学,谈马列,搞意识形态,也弹琴唱歌,搞文学,有时候蹬自行车外出野游。

黎利曾将自己写的散文、札记拿给朋友看,厚厚一本,有文学作品,有哲学,还有插队笔记。

在黎利的圈子里还出了一个后来颇有名气的《九级浪》的作者毕汝协。

黎利曾告诉朋友说:“毕汝协的这篇小说,基本上是我启发他写的。”黎利向毕汝协提供了相当多的人物素材,并给予相当的鼓励。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九级浪》、《逃亡》

毕汝协,老红卫兵,其父是中宣部的一名司局级干部。《九级浪》的篇幅虽然不很长,有十万字上下,但是其内容分量和历史跨度已基本构成长篇。毕汝协是“文革”中运用批判现实主义手法的第一人,也是在“文革”运动中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的第一人。他的小说所描写的人物,像司马丽,就生活在人们中间,具有典型的真实性,小说所描述的人物生活场景也是人们熟悉的,正是当时高知、高干子弟经常出入的地方--像“老莫”(莫斯科餐厅),像“沙滩”(其中一段描写沙滩夜景光怪陆离的灯光,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颇有安德烈夫的笔法)。虽然是反映人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着的事情,可是让人读后仍感惊心动魄。小说中自然流露出对外国艺术家和其作品的熟悉,毫无生拉硬扯的矫饰造作之感,小说涉及音乐、绘画、美学都很轻松、得体,表现出作者在西方文学浸淫下的修养。

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主人公是个中学生,每天坐在家中二层楼上看书绘画,每日百无聊赖,像19世纪的作家俯视下面的平房四合院,那里生息着芸芸众生。一天,男主角忽然注意到一个美丽少女从窗下走过,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我”发现女孩经常从窗下走过,气质不俗。渐渐,男主角开始期待她每日的出现。此时的“我”,还是一个纯洁的少年。后来,“我”与“她”--司马丽一同结伴和一位绘画老师学习画画,但“我”的心爱的女朋友被绘画老师骗奸了(这一解释过于简单,还另有说法)。司马丽从此走向堕落,“我”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幻灭了。最后这个“我”,也跟着其他的男性后面,玩弄了自己从前心灵上的圣洁“女神”--司马丽。

司马丽是在人民解放军围城的炮声中呱呱落地的,可以讲是与新中国同时诞生。她的父亲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具有旧官僚的背景。司马丽是父亲小老婆生的,这使她在重视抓阶级斗争的社会环境中,和“文革”开始后“血统论”横行的时代备受歧视和屈辱。可是司马丽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高贵、独立和圣洁。到“文革”运动的后期,司马丽的家庭受到重大打击,本人又孤立无援,前景渺茫,看不见任何个人出路。在一个夜晚,“我”偕司马丽学画归来,在小胡同里突然被流氓拦劫,“我”被用刀子逼向墙角,仓皇逃避,司马丽被“流氓”拖到黑暗角落里强行施暴,幸亏有下夜班的人路过,将司马丽解救。司马丽衣衫撕破,一人在黑暗中徘徊,“我”追随在后。后来,“我”发现司马丽跑到了绘画老师家里,教师屋里的灯熄灭了,“我”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捂着脸跑开了。

小说的名称,缘于俄国画家埃瓦佐夫斯基的油画《九级浪》。画面是:茫茫大海,乌云密布,惊涛骇浪之中,一只帆船即将倾覆。小说中教师家中即挂此画。司马丽堕落后,生活放纵,与以前判若两人,毫无廉耻可言。男青年们中间流传她的脏话,说此女浪得厉害,“浪”得够九级了。

在小说结尾,男主角也与司马丽发生了性关系,胡闹一通。写胡闹的过程,司马丽脱下衣服,胸部露出烟头烫的疤痕,以及金丝镶边的乳罩(腐朽的象征),场景触目惊心。男主角“我”玩弄了司马丽之后,小说迅即跳到“老莫”。展开“我”与朋友在餐桌上的一段对话,用调侃的语气说:老师是第一个(指玩弄司马丽),“我”跟在后边,踏着老师足迹,其他人一个一个跟着上。至此,小说就结束了。(另有一版本,小说结尾交代,男主角同司马丽一同前往山西农村插队)。

小说表现出作者对高干、高知子女和他们圈子的熟悉。他对“脱衣服”之类的描写,使大多数当时知青感到惊骇,包括圈子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接触到这么多社会“阴暗”,但是,没有人对小说的真实表示异议。

《九级浪》用直面人生的冷峻,撕开了生活的种种假象,用一种犀利和简洁道破许多真实。小说中穿插司马丽父辈在巴黎花天酒地的生活,又反回来写“文化大革命”,形成了历史纵深感。作者对一代青年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迷惘、幻灭、扭曲和堕落,写得准确透彻。小说再现了一代青年人在运动冲击、精神压迫下所共同经历的分裂、瓦解、蜕变的“心路历程”。司马丽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颇具光彩的“悲剧人物”之一。作品把我们领入她的内心世界,在茫茫大海的狂浪滔天中,她绝望挣扎,渴望拯救,她凭着弱女子的勇气与命运搏斗,最后甘于自我毁灭、沉沦、腐烂。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哪一个心灵深处不曾掀起“九级浪”呢?司马丽是恩格斯所讲的,“文化大革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文化专制的历史条件下,作者能遵循和坚持艺术自身的规律,关注“人”,关注人的心灵,这一切实在难能可贵。

《九级浪》于1970年迅速在北京知青中间传抄,并逐渐扩散开去。小说在当时得到普遍欣赏、认同。但在当时,还谈不上赞誉,“物以稀为贵”。在“文革”期间很少有小说达到《九级浪》的艺术水平。毕汝协运用文字比较简洁,从容不迫。在涉及性事上语言驯雅,适可而止。观察趋于深邃,描述懂得简约。显示出作者是个说故事的行家。但是作者在对“苦难”进行一番调侃、玩味之后,似乎有一种堕落的轻松。这是一种心碎后无情感的冷静?司马丽的“自毁”是一种抗议?还是一种“生活无意义”的证明?(作者在小说中曾片断提到“存在主义”。)读者在读完了这部辛辣、酸楚、惨烈的手抄本小说之后,只好自己去掩卷沉思了。

当时,有小道消息说,周总理看过《九级浪》后讲,作者还是有才能的,是不是能写写社会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一传说,需要考证。

与《九级浪》同时流传的还有一部《逃亡》。

《逃亡》记述,在东北插队的几名知青扒火车返城的经历。小说中几个知青,爬入一拉煤炭的空铁皮车厢,几个人在寒风中蜷缩成团,各自进入回忆,每人有一段往事加以倒叙。小说结尾:在东北某一小站,这几名知青冻僵的尸体被人发现,几个知青抱在一起,在睡眠中一去不返。

当年扒车应是许多知青共同的经历。有扒闷罐车冻死在里面的,有在车皮里生火取暖烧死在里头的,还有扒客车被关押的。小说中的知青在临终前梦想到了他们的童年、少年、梦见了自己的父母亲人。这不禁令人想起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说运用不同人物的回忆,包容了“文革”初不同的生活层面,有人性的丑恶、污秽,也有一闪即逝的美妙片断,不同的回忆片断,剪辑在一起构成了“文革”的历史场景。这是一部敢于直面人生,大胆暴露黑暗面的作品。还没有一部小说,能够把知青悲惨命运揭示得这么尖锐、深刻。

小说《九级浪》、《逃亡》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正在于,它对文学“虚假现实主义”传统的反拨。它重拾批判现实主义、人道主义的五四文学传统。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无畏的创作和开拓。

同类推荐
  • 古风清音:元曲精选集

    古风清音:元曲精选集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它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文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本书选了300首作品,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元曲的风貌。除原文外,另附有注释、赏析为一体,将元曲艺术的精粹尽显书中,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提升审美情趣。
  • 清末小说中的女性想象(1902-1911)

    清末小说中的女性想象(1902-1911)

    本书试图通过对20世纪初晚清新小说中的女性想象和相关问题的梳理,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现代女性形象的形成和女性解放传统的发生做一个初步探索,并为现代女性文学形象演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资料准备和研究框架。
  • 乐意

    乐意

    《乐意》延续了王小柔所特有的“平民式幽默”,继续甩着闲话。关注的话题当然仍很百姓,很家常,如“咱们”里的“让钱烧的”阿绿买房记,再如“私事”中的冯冬笋真是被银行排着长队不多开窗口惹毛了,带着17万要求“都给我存成一块的”。
  • 昆仑山的爱情:王宗仁散文,报告文学选

    昆仑山的爱情:王宗仁散文,报告文学选

    《昆仑山的爱情》这本书中的散文,象《昆仑桥》、《情满不冻泉》、《月落沙滩》、《女兵墓》、《昆仑雾》等,都是作者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联想。作者不用采访,不用四处奔波搜集素材,就从自己的口袋里随手拿材料,随心所欲地运用。二十多年前作者在青藏高原经历的那些事情,有不少当时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值得可写的,但是还是把它们存放在生活的仓库里,过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对这些库存进行“反刍”,嚼出了新味,写出了具有新意的散文。对生活进行多思,对过去的积累进行反思,这是关键,《戈壁滩一夜》便是这样写出来的。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热门推荐
  • 过去的今

    过去的今

    如果在过去的记忆里出不来,那就是在浪费今天。理解了发生的那些因与果—于是承认了自己曾有过的那些恶;于是承认了自己也曾有过的那些单纯的寄望;于是愕然发现有些伤害是自己也曾做过的,带着好的动机造成了错的结果……于是笑了,哭了。然后理解了曾经的悲伤和快乐,既没有以为的那么绝望,也没有梦想的那么洁白无瑕。过去的也就过去了,只是专注的盘算着如何度过今天,这就是掌握未来的方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舌尖上的恋爱

    舌尖上的恋爱

    听说,问了这36个问题,陌生人也会相爱。她与他之间,是天和地的差别。她是勤勤恳恳的小职员,他是星光熠熠的头号大咖。如果世界让他们相遇,必定会让他们相爱。
  • 重剑派的复兴

    重剑派的复兴

    天剑无影,地剑无锋,人剑无敌。一百年前,三剑客名动天下。一百年后,他们的后人又将撼动整个武林。家道中落的重剑派传人陈千羽,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重振门派?众多家族、门派组成的“天下盟”会面临怎样的危机?“禁武令”的背后,是谁在搅动江湖与朝堂的格局?权力、天赋、坚持,谁能笑到最后?天下第一的名号,还是要在“他们”三人中决出!
  • 美女宠物军团

    美女宠物军团

    他因救人而入狱。出狱之后,生活已经大变,就算是这样,仇人还不肯放过自己,万里追杀。且看这个少年,凭借手中一杆长枪,带着美女宠物军团,如何在游戏中叱咤风云,收敛巨额资产,降服傲娇千金,脚踩高富帅仇家,一步步踏上巅峰,改变自身的命运……
  • 风轻云终淡

    风轻云终淡

    十年前,他们相遇,彼时青春年少,情思懵懂,她在日记里记载点滴,她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称呼你吗,因为这样像我的喃喃低语,你就在我对面,我在说给你听。十年后,他们重逢,此时意气风发,情愫依旧,她在采访里针锋相对,她说我是宁遥你是周隐,做完这次访谈我们就是陌生人。十年的时间沧桑,为何他还坚守原地,为何她却已是路人。
  • 影匿

    影匿

    来自异星的天外来客,偶然的一次降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最美的足迹。海浪抚平脚印,但至少,他曾经来过……
  • 逆天七小姐:倾世皇妃

    逆天七小姐:倾世皇妃

    她是27世纪独孤家为数不多的血脉,创建了ss级的杀手集团,人送外号:残夕她身怀绝技,体质通灵,含有全系魔法。右眼乃是阴阳眼,双瞳一紫一金。带有天地异宝纳戒。某天,她进入了一个黑暗与光明并存的大陆,看她如何玩的风生水起,祸天下美男,与他踏遍世界!
  • 豆蔻多情动江山

    豆蔻多情动江山

    他对她年少倾心,为救她打了皇兄,遭冷宫监禁,好不容易出来了又被打发到西北苦寒之地,受尽磨难亦无怨无悔。一夕归来,他助太子登位,颠覆整个朝纲,仍是为了有能力护她周全。他强娶了静研,禁锢她在身边,宠她上天。可她误以为是他逼死父亲,恨他入骨,委身侍侧,一心想置他于死地。他本以为可以不在意,只要两个人整天在一起,便是快乐。可后来才发觉不可能,人都是贪婪的,有了一样,就难免想要另一样。他不光要她的人,还想要那颗心……世间的事真的如此古怪,总有一个人值得你想尽办法去爱,纵使抛却的是整个江山,也此生不换!
  • 穿越之狐狸女郎

    穿越之狐狸女郎

    沈珑月是现代的编辑,为救人,一着不慎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王朝,遇到了善妒的嫡姐庶妹,腹黑的王爷,冷漠的将军,乐观的少主,她的人生一片鸡飞狗跳。
  • 怪异养成之旅

    怪异养成之旅

    阿木一觉醒来就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生活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各种奇怪的东西吞噬、进化,养成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