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0900000018

第18章 成昆铁路大扫毒

1993年6月23日,世界禁毒日。

中国航天城西昌。

广场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凉山州西昌市公开处理毒品犯罪分子宣捕宣判大会正在进行。在人民法官庄严的宣判下,流窜在成昆线上,往来于云南、成都、广州等地的重大毒品犯罪分子张成华、朱兴华、杨生和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重大毒品犯罪分子文德等六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各族人民拍手称快的赞叹、议论之中,记者听到了人们对罪犯的诅咒,对公安干警的赞扬,对受害者的同情与怜惜;也听到对毒品泛滥、屡禁不止,甚至对罪犯处以极刑也难以禁绝的迷惑和种种疑问。

为了弄个水落石出,记者前后花了半个月时间,采访了有关干警,察看了戒毒所,访问了罪犯家属及部分吸毒者,写成这篇缉毒、禁毒的“大扫描”。

死灰复燃 沉渣泛起

中国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公安部副部长陶驷驹最近在一次会议上披露,1991年、1992年的两年间,中国在缉毒执法工作中仅海洛因一项就查获六千多公斤,打击处理一万五千多名贩毒犯罪分子。他指出,尽管如此,毒品犯罪仍有发生。其主要表现是:在暴利刺激下,贩毒罪犯持续增多,通过云南的边境贩毒有增无减,内外勾结,结伙作案,手法升级,对抗性强;在边远地区非法零星种植罂粟依然存在的同时,又新出现了制造加工“冰毒”的犯罪活动;吸毒人数正在增加,复吸率高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变。陶驷驹在解释“这两年中国毒品为何越禁越多”这个问题时说:中国毒品问题的发展,主要是受过境贩毒的影响。

记者在凉山缉毒大队干警的协助下并通过他们的介绍,得出了成昆线是贩毒“通道”或“走廊”的结论,从而解开了攀西地区许多干部群众对贩毒为祸、吸毒成灾迷惑不解的思想疙瘩。

世界毒品三大基地中,位于东南亚的“金三角”位居第一。这个“金三角”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的交界处,同中国的云南、广西相邻。它是一个“三不管”且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据专家估计,“金三角”的罂粟种植面积有六七万公顷,年产鸦片达六七百吨,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提炼成吗啡和海洛因后,走私贩卖到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价格贩得越远越昂贵,如当地每公斤海洛因卖1000美元,到美国可卖20万美元,如果零卖可达200万美元,是世界上最暴利的买卖。

贩毒、吸毒这股浊浪,近几年来从“金三角”涌进云南,流经攀西,通过成都再到广州、上海,投向日本、美国和欧洲广大地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凉山逐渐成为毒品贩运的过境地带。凉山,东连宜宾,南邻攀枝花,西北与甘孜接壤,北面和东北与雅安、乐山毗邻,东南、西南同云南仅一江(金沙江)之隔,交界线长达一千公里,有六条公路,四座跨江桥和近百个渡口。成昆铁路经过全州六县一市,国道108线纵贯全州,还有民航班机往返于成都、西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历史原因,遂成为毒品流入中国的集散地和中转站。记者获悉,贩毒人员逾千,除了居民、农民、待业人员、劳改犯和劳教释放人员外,还卷进了少数干部、工人、学生和妇女。最大的八十岁,最小的还有年未弱冠的少年。瘾民比贩毒者高出几倍,各行各业都有。社会上早已绝迹的“烟馆”如今在城乡商旅云集的地方悄然兴起。贩卖和吸食的毒品以鸦片、海洛因、黄皮、盐酸二氢埃托啡为主,有的还发展到阿卡因、麻黄素、咖啡因。

新中国成立前,凉山是种植罂粟、盛产鸦片的地方,“好田好地种罂粟,男女老少吸大烟”,是尽人皆知的。那时,在凉山、西昌广袤的土地上,每到风和日丽、雨水充沛的夏季,从平坝至二半山,盛开的罂粟花代替了其他植物。据凉山州文史资料记载,鸦片烟从清代流入凉山和宁属,两百年遍及彝、汉各民族的杂居和聚居区。“遍地烟花,满城烟馆,处处烟摊,家家烟鬼。”有些国民党官兵用鸦片“提神打仗”,人称“双枪丘八”;地方豪绅和奴隶主靠“种烟发财”和“种烟蓄奴”,并用鸦片换取枪支弹药,称霸一方,冤家械斗不息,老百姓苦不堪言。民国二十八年五月,当时的国民党参政员、川康建设视察团副团长、民主人士黄炎培,亲临西昌、凉山视察,目睹“满地鸦片,民众为勒索烟款,遮道跪哭,鸣冤诉苦”,悲愤地写下了“红红白白四望平,万花簇拥越西城,此花何名不忍名,我家既倾国亦倾……”的《越西叹》诗句。

1950年后,西昌、凉山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政权,基本上禁绝了种烟、贩毒的犯罪活动,大批“瘾君子”在卫生部门的监督和帮助下,也从“烟鬼”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是,几十年来,经过十年动乱,贩毒、吸毒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贩毒罪犯则向智能化、武装化、技能化、职业化、低龄化、国际化、集团化发展,这些罪犯屡遭打击后不断改变对策,变换手法和活动方式进行贩运,武装和暴力对抗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随着国际毒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瘾君子”成倍增加、蔓延。据国际上的统计,全世界至少有四千万人被“毒弹”打中,按总人口平均每一百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烟鬼”。其中美国是当今头号毒品消费大国,吸毒成为风尚和时髦。在大量毒品过境的成昆线的攀西走廊中、在地区接合部、边远山区、林带边沿等地偷种罂粟的,在城镇、乡村开地下烟馆的,也是屡见不鲜。这些贩毒、吸毒者,盗窃、抢劫、赌博、卖淫,无恶不作,严重危害着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利剑出鞘 铁警雄风

在凉山,缉毒禁毒,打击罪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治安,最权威的当数凉山州公安局缉毒大队,其骨干大都是彝族、汉族年轻人。

我们采访了缉毒大队队长、彝族警官马玉松。

马玉松从公安校毕业后,干刑侦和缉毒工作已有十年之久。在局领导的指挥和战友的密切配合下,他先后参与侦破治安、刑事案件上百起,缴获鸦片三万四千五百多克,缴获海洛因一万七千多克,缴获黄金九千六百多克。此外,缴获赃款四十多万元和一批枪支弹药及其他赃物。他的事迹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他的形象亦曾在电视荧屏上出现过……

十年来,马玉松对刑侦和缉毒工作,从内到外,从领导到干警,从侦破、取证、缉拿一整套业务乃至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工作制度、财物管理等,他都建立了一套“本本档案”。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重要的东西还是记在他的脑袋里。下面是有关他的几个事例。

之一:拜师授业

马玉松的授业老师就是凉山州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余柱江。十年前,小马在四川省公安校毕业后分配到凉山州公安局刑警大队,第一个带他办案的是余柱江。余是老公安、老侦察,五十年代初进凉山,熟悉业务,深谙民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待人和气,办事认真,能够吃苦,乐于助人。用马玉松的话说,就像哥哥帮弟弟、教师带学生,无论是分析案情,追踪线索等,无一不是言传身教。马玉松也很用心思、动脑筋,一个案子的分析讨论结束后,他就默默地作一次回忆对比,然后自己出题自己回答。一回生,二回熟,他慢慢学会独立办案了。

之二:办第一个案子

1979年,某县城发生了一起奸杀十三岁幼儿的恶性案件,马玉松上岗不久就跟着老师余柱江投入侦破工作,一头扎进群众中,“泡”了半年,调查访问近百人,同犯罪嫌疑人交“朋友”,从无从下手,到发现线索,集中焦点,直到最后侦破了这一疑难案件。

之三:“你就是那个马……”

“从地上冒出来的?”这句话是犯罪嫌疑人韩某落网后对马玉松和大队的干警说的。事情是这样:1989年,凉山一个省属企业的党委副书记韩某利用手中的权力,往来于县城和西昌,买卖黄金,谋取暴利。当他在西昌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一手交货一手交钱时,做梦也没有想到交出一大碗闪光的金子,接到的却是一副锃亮的手铐。韩某这才明白,同他做这笔交易的竟是一位公安人员,所以他惊奇地说:“你就是那个马——玉——松?”

之四:震慑罪犯的“5·18”

凉山公安干警一举侦破“5·18”特大贩毒案,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个案子,除了毒品的数量大得惊人外,作案的手段、犯罪的人数、涉及的地区等也是罕见的。这个案子,凉山州公安局的干警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友邻公安部门的支援配合下,于1991年5月18日侦破,当场缴获大量毒品,几个主要犯罪嫌疑人就擒,跨省区、跨国界的犯罪集团纷纷落网。四川电视台在6月24日播发了新闻,6月26日世界禁毒日,中央电视台也转播了这条新闻。9月26日,在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广场,公开宣判了犯罪集团的九名罪犯死刑。广大干部群众称赞凉山州公安局侦破“5·18”特大贩毒案是“连中三元”,缉毒干警是“三元魁首”。

缉毒禁毒 任重道远

在进入西昌戒毒所采访时,我们目睹了“瘾君子”的种种痛苦和自戕自弃的惨状。

西昌戒毒所设在风景秀丽的城郊的一个四合院内。我们去采访时正是自由活动时间,在那里强制戒毒的几十个男男女女,都在场坝里自由活动。他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群,聊天的、下棋的、看书的、洗衣服的,一派平静的气氛。在干警小罗、小方的陪同下,我们访问了各种类型的吸毒人员。

人物一:某女,十六岁,母亲早逝,十三岁被生父侮辱后流落四川、安徽、徐州等地乞讨,打工,卖淫,并吸毒成瘾。到了戒毒所,她想到了她不幸的身世,毒瘾发了更是痛不欲生。为此,她曾用头撞过墙壁,掐过自己的大腿,用香烟头烧过手臂……她一面痛哭,追悔,一面撩起衣袖让我们看她烙下的伤痕。她在回答为什么要这样自戕自残时说:染上毒瘾,一旦瘾发了,又没有毒品吸食,就用这种方式来转移痛苦。耳闻目睹此情此景,引起了记者的同情和联想。我们曾读过一本书——《世界毒品风云》,书中有这样一段:“那些高贵的美妇人当你不小心碰了她一下,她都会觉得是对她的一种亵渎时,她却突然打了一个哈欠,然后像最下流的娼妓似的脱下衣服,浑身发抖地跪在你面前,求你随意摆布她,只要给她一包粉。”可见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灵魂被扭曲了,就会道德沦丧,尊严和人格荡然无存。

人物二:某女,二十多岁,前几年与沿海一商人成婚。从那以后,虽然谈不上平步青云,腰缠万贯,但南来北往,游山玩水,却也不愁钱花。就在这个时候,她因听人说吸毒如何如何舒服,并会进入“欲仙欲死”的神仙境界等而吸了毒。她告诉记者:她是因为好奇而吸毒,是因为操档次而吸毒,结果上当了。

据管理人员介绍,这个女人已进戒毒所两个月,基本上没瘾了,不日即可回家。她说要感谢缉毒干警及时抓获并强制她戒毒,把她从堕落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

人物三:这是一组年轻的男性。我们在同他们的接触时气氛和谐,摆谈中他们的谈吐自如,但话语有时显得粗野。我们拉开了话匣子。

青年甲:某单位职工,平时纪律性极差,并有赌博的恶习,在哥们儿的引诱下他开始吸毒,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只好被“请”进戒毒所。毒瘾发了就用刀子在手臂上割了许多道口子,用香烟在腿上烙了许多疤痕。经过几个月的强制戒毒,已有悔改表现并开始悔恨自己的作为。

青年乙:是父母亲送他到戒毒所的。两个多月过去了,已经基本消除毒瘾。摆谈中,他悄悄告诉记者,登报时千万不要写出他的名字。由于他的毒瘾不甚严重,表现较好,所以戒毒所的同志对他的管教是施以“宽大政策”的。

我们结束了对戒毒所的采访,正准备驱车回城时,一辆警车驶进戒毒所,嘎的一声停在面前,车上下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一问,才知道是一个吸毒兼贩毒的重罪犯。她已经八十岁了,精神却很好。当小罗他们把她送到所里时,她先是装出一副可怜相,企图求得宽恕,续而又觅死寻活、赌咒发誓,企图蒙混过关。就在她横扳竖跳、呼天喊地时,从她的下身掉出一块用玻璃纸包着的湿漉漉的大烟土,她开头的那股泼劲一下子消失了。当记者询问其贩毒的历史时,她供认不讳地回答:“黑”的(指鸦片)卖了几十年了,“白”的(指海洛因)最近才搞到手,贩卖的主要对象是年轻人。

上述事实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吸毒贩毒是祸水,是杀人的软刀子,是罪恶的种子,是各族群众和全世界人民的公害。联合国第四十四届禁毒特别会议通过反毒品《全球行动纲领》,宣布1991年至2000年为联合国禁毒十年。我们国家已作出决议,采取行动,积极配合,取得显著成绩。当前,极需协同作战,综合治理,群起而攻之,将那些吸毒贩毒的罪犯淹失在“人民战争”的海洋里。

注:此稿同罗桂英同志合写。罗桂英,彝族,凉山州委宣传部新闻科长、外宣办副主任。

(1993年10月26日《攀西开发报》)

同类推荐
  • 丁玲全集(6)

    丁玲全集(6)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晕黄的欢乐

    晕黄的欢乐

    吕新被称为“先锋派作家”,吕新笔下有看似怪诞、神经质的东西,但绝不荒谬。在其笔下,声音可以拾起,光线可以绕行,黑夜可以长腿……读者的感官跟随作者不是在错乱,而是在重置。似浪漫派诗篇,似超现实画卷。吕新笔下一切事事物物都有生命,但这或许并不值得欣喜,因为这知觉,更多的用于来感受这世界的悲哀之处。或者作者希望读者在了解了一切之后,能够主动担当起去除社会不幸的重任。文中多以“土改”“知青”“文革”等为背景进行写作。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浔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浔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成长摇篮: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

    成长摇篮: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

    《永恒的丰碑·青少年应该铭记的共和国故事·成长摇篮: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详细讲述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热门推荐
  • 我是进化帝王

    我是进化帝王

    身为家族公子却被陷害,成为了一名矿工,好在关键时刻得到一张神级地图,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 水仙牧场上

    水仙牧场上

    由于作者是牧场某语的真实爱好者,所以就打算写一下牧场的生活。内容会相对轻松,适合劳于在生活中奔波、奋斗,想要喘口气的你们。没什么多说的,本作没有固定性,希望给大家带来轻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道教师系统

    天道教师系统

    天道教师系统在寻找宿主的时候发生了意外,竟然附在了没有修炼的李仁义的身上。李仁义穿越而来,本以为要庸庸碌碌一辈子,谁知突然获得了一个系统。本是宣扬天道,教化众生的天道教师系统,却被李仁义反其道而用之,成了天道偷师系统!李仁义说:“我为天下之人师,亦以天下之人为师!”…………………大家看了之后,要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和不足,可以和我说啊。。。
  • exo无法遗忘的爱

    exo无法遗忘的爱

    exo唯十二,半现实,如果看官对作者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留言评论栗子一定会看的如果对剧情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在评论中留言也可以单独和栗子说。。。。。。。栗子新手一个,请多多关照!。
  • 逆尊

    逆尊

    一个生在武学世家的优异少年,自小就在同辈当中拔萃出众,无人能及。可到头来却在家族权谋斗争中成为了利益牺牲品、因为不甘心奸人得逞,他选择了与仇敌同归于尽。可是,世间总有那些阴差阳错,究竟会是怎么样呢?...带着记忆转世,是否还是原来的他呢???敬请期待...小说读者群:372794052欢迎大家加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仙界搞事情

    我在仙界搞事情

    以试药童子身份死后灵魂被提入仙界,得名丁三,上天眷顾,遇到了一个不时来丹殿偷东西的仙子,避免了当几十年植物人的悲惨下场。为了报答对方,也为了好好儿的在仙界生存下去,丁三迎难而上,要在仙界搞事情。
  • 模组生存

    模组生存

    在古老的宇宙大爆炸中,一种跟凋零形状很像的东西产生了,它在的时候,天地一片混沌,现在,它被封印了,等着某个无知的玩家唤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