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7000000021

第21章 文化奇葩(1)

史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一评价是有根据的。在科技方面,宋朝诞生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将传统科技推至巅峰状态;在文化方面,既有高深的理学,又有豪放婉约的宋词,还有民众喜闻乐见的市井文化。这些都说明,宋朝并不缺乏创造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它所面临的,更严重的是封建体制带来的政治困境。

一、朱熹的理学世界

宋初的一些思想家继承唐代疑经的传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探究儒学经典的原本义理,开创了儒学研究的新形态---理学。因涉及对象不一,理学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宋代理学流派众多,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开创时期、奠基时期与集大成时期,而这三个阶段的展开,莫不围绕对佛家、道家道教思想精粹的吸收改造,围绕着将伦理提升为本体这一主题。在北宋时期,周敦颐与邵雍是宋代理学的开创性人物,而张载与程颢、程颐兄弟则为理学真正奠定了基础。至南宋时期,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朱熹的父亲曾在朝廷任职,被革职后热衷道学。朱熹幼承庭训,聪明过人。据说,他在4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惊于其问学之深,更细心教诲。朱熹8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上题字自勉曰:"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受父亲影响,朱熹出道入佛,对两家学说有着很深的修养。

绍兴十七年(1147),18岁的朱熹参加乡贡考试,据说就是以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次年,朱熹考中进士,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他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嫡传弟子李侗。绍兴30年(1160),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前往拜师。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字曰"元晦"。

朱熹虽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但实际在任时间只有10年左右。他前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后期重在兴学,而生守成之意。他关心国家大事,希望社会安定,一生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儒学,著书立说和收徒讲学。

淳熙五年(1178)冬,他重修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教育士子。他制定了一整套学规,包括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这些为学修身、待人接物的"学规"集中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也成为后世儒者尊崇的格言。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又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挑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四书"之说由此确立。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他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并在此讲学授徒。书院实行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主讲学者自择主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提倡学生自学钻研,师生辩难。可以说,南宋书院的兴盛与朱熹及其他学者的提倡是分不开的。

朱熹的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太极图说解》、《西铭解义》、《通书解》以及由门生辑录的《朱子语类》等。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张载以及佛道各家学说,完成了理学体系的最终构建。

"理"是朱熹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他认为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理的不断运动所引起的,"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理已,未尝实有是物也"。理在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

他同时提出"理"决定"气",理气结合构成天下万物。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先,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也就是说,理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根据,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作为观念的理与物质材料的气彼此结合,便形成天地万物。

由此出发,朱熹建构起面向社会人生的伦理学体系。他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因此,理虽超越并主宰万事万物,但又绝非玄妙而不可得,伦常便是理的具象化。任何人违背纲常便是违背天理。可见朱熹将天人合于一理不仅是关于哲学的探究,更是要匡正现实社会生活之弊的道德追求。

为达此目的,朱熹进一步完善了格物致知论。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他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从自然观念到政治伦理取向,朱熹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以人伦纲常秩序为轴心的儒学体系,佛家与道家道教关于个体修炼与宇宙认识的思想被摄入儒学的框架之中。朱熹的理学完成了儒学的复兴,形成了与汉唐经学不同的儒学体系,是儒学更新运动在学术上的总结。

朱熹在世之时,其"正心诚意"的说教并不为官方所欣赏,一度被指斥为"伪学",饱受打击,以致郁郁而终。嘉定二年(1209),宋理宗赐朱熹谥曰"文",后来又撰文褒扬朱熹及其理学,追封他为信国公,逐步确立了理学作为官方哲学思想的崇高地位。

二、三大发明: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结晶,对世界的文明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除造纸术是在东汉发明之外,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三项重大发明均在宋代完成。

印刷术在宋代出现的革命性变革。在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到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两宋所刻印的书籍从数量、规模、发行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雕版印刷规模巨大,工程浩繁,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更为便捷的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宋仁宗庆历(1041-1045)年间,布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刻字,使笔画凸出,每字单独成为一印,用火烤硬,制成字印;在铁板上敷松脂、蜡、纸灰,把一颗颗字印镶嵌于铁板,再用火烤,使松脂、蜡熔化,把版面压平,便可以刷墨印书。两块铁板轮流使用,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刷速度很快。毕昇的这一发明,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三道工序,开创了活字印刷的先河,后世的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印刷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法国史学大师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说:"毕昇于1040至1050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面目一新",14世纪初,使用木活字已经传到了土耳其,"15世纪前半期金属活字在中国和朝鲜均有改进,并在美因兹人谷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之前半个世纪得到广泛的传播"。活字印刷对于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指南针是旅行及航海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大发现不可或缺的技术装备。中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即所谓"司南之勺","其柄指南"。汉朝人又用钢针在磁石上摩擦使之带有磁性,制成指南针。宋代的指南针更为准确方便。

宋仁宗庆历年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和"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辨方向"的夜间行军方法。沈括《梦溪笔谈》补充并发展了磁针的制法和用法,并介绍了四种支挂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的一体装置---罗盘。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了当时海船上使用指南针的情况:"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指南针在航海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录。到南宋时,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把它传到欧洲。

火药是一项古老的发明。中国古代的炼丹家发现硫磺、焰硝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产生爆炸。唐末开始把火药用于战争,北宋初年将火药广泛用于战争,其中有火炮、火箭,后又有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一书不仅描绘了许多火药武器,还记录了当时的三种火药,可见当时兵器制造部门生产火药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火药武器从燃烧性向爆炸性发展,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中国制作火药的技术在1230年左右由波斯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人把火药称为"中国雪"。欧洲人是在13世纪后期通过阿拉伯书籍了解火药的,后通过战争进一步西传。

对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入欧洲,近代"科学方法论之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于1620年在他的《新工具》一书中作出了高度评价:

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与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利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由此看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名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与影响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黄灾

    三国之黄灾

    “文姬!你看我真诚的眼神!吾真的没有跟奉孝、兴霸、恶来还有文远去教坊啊!真的!我对灯发誓!”“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我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明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后有成吉思汗的黄祸,今看我刘明的黄灾!人不怯,仇必血,万丈豪情赴烟沙。卫我泱泱华夏,复我浩荡中华!如果您感觉还行,请收藏本书。多前来看看,就是对本作品最大的支持!谢谢
  • 元宫秘史

    元宫秘史

    百年风雨任摇曳,后宫红颜乱江山,权欲驽戈群博弈,风云官场见忠奸。
  • 囧探查过代

    囧探查过代

    小说故事围绕的是现代大都市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机缘巧合下穿越回古代,经历险阻成为一代名探。
  • 大唐之熊孩天师

    大唐之熊孩天师

    都说封建迷信要不得,为什么各种迷信传言却流传至今?若是一位熊孩天师出现在大唐,那么历史的齿轮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李乾穿越大唐,成为李淳风的小儿子。刚穿越,李乾就发现,自己正在成亲,而对象则一个小公主,李世民最为疼爱的公主,长乐公主李丽质。李乾成了驸马,一个驸马!看着病怏怏的小媳妇,李乾一阵无语,所幸,他还带着一个天师系统。绑定系统开始成为熊孩天师之路……净化:李乾救解救丈母娘与小妻子。雷法:李乾瞬解大唐大旱,百姓风调雨顺。驭鬼符:十万阴兵,杀的诸国片甲不了。至今日,大唐帝国已经达到了国力的巅峰,万邦来朝,万国纳贡。当万国使者带着满满诚意,来聆听带领大唐走向巅峰的皇帝李二发言时……各国使者:“尊敬的大唐皇帝,请问您是如何带领大唐走向巅峰的?”李二:“特么的,谁再说朕带领的,朕把他头卸了!都说了,那是我女婿!”各国使者:“我们都懂,都懂……”…………从此,李乾成为了大唐小神仙,第一驸马!“在大唐百官之中,朕只有一个女婿小乾最让朕满意!”李二看着李乾身后一群女儿打着麻将。
  • 来自唐朝的神偷

    来自唐朝的神偷

    盗可盗,非常盗。一对可爱的师兄弟学成下山,不远千里来到大城市长安,本想做一对侠盗,劫富济贫,没想到却意外做了官,在盗途上越来越偏航。“未曾说话笑连天,尊声各位听我言;你们做官如做贼,我这做贼的反到做了官。“
热门推荐
  • 惊才绝艳:治世皇后

    惊才绝艳:治世皇后

    她,是丞相之女,东丽国最受宠的女人,可却天生痴傻;他,是东丽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不近人情,杀伐果决。可一夕之间,痴傻小姐展露才华,金风玉露一相逢,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 养个斜杠青年做男友

    养个斜杠青年做男友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表面看上去就是个普通人,实际上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斜杠……她叫傅静姝。你以为她只是帝都大学的学霸吗?nonono!她可是IBBY获奖者筝珠啊!古筝大师也是她,学神校花也是她……更有黑客,未来国际首席工程师等诸多马甲等你来揭开!他叫陆未言。你以为他只是清华大学的学神吗?nonono!他可是IBBY提名奖少主啊!全能影帝也是他,清华校草也是他……更有继承人,创始人等诸多马甲等你来揭晓!
  • 青山两相如

    青山两相如

    江离最近好像被人盯上了,微博,游戏,生活,好像总会遇见一个阴魂不散的人物。一岁一枯荣是什么鬼?腹黑学长?当江离开始正面出击的时候,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改变……成长的疼痛,青春的迷茫,爱与被爱,谁是谁的命中注定?江离:我曾以为我无法接受的,后来我都接受了。曲原:阿离,让你久等了。江离:原来是你?曲原:我们来日方长。————————————作者怀孕,佛系更新。有意可加作者交流群:752658057
  • 剑破无痕

    剑破无痕

    无论今生来世,我还是剑派之师!利剑出鞘,宝剑不老!
  • 神器流星

    神器流星

    辱我者辱,欺我者打,杀我者杀。变成了废物?不怕,有神器助我。任你千般算计万般针对,我陆风坦然面对。
  • 雷神的征途

    雷神的征途

    当漫威的雷神血统加上无副作用版响雷果实,会在诸天万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以完世界天龙,暂定世界风云,无限恐怖
  • 修仙领主

    修仙领主

    苏铭一个修仙界老魔,带着上古至宝炼妖壶降临一片异世大陆,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炼妖壶中,炼尽天下魔兽,成为魔兽至尊。仙家手段,层出不穷,飞鹤、灵云开创一个不一样的盛世。王国、帝国不过是过眼云烟,未有我修仙领主才能万古永存!
  • 霸道总裁爱上我:老公要亲亲

    霸道总裁爱上我:老公要亲亲

    【纯宠文偶尔小虐】他在13岁就已将爱上了她,多年后,她因和朋友赌气一怒之下和他进了一个房间。结婚后,她才发现她既然被骗婚了!“老公,你要出门呀!快点把眼镜戴上!你这张妖孽的脸太吸引女人的注意了!”林圣一脸无辜的看着自己的老婆“我长这么帅怪我咯!”“老婆,我们都已经好久没有看见你了,我的小圣圣都已经想你了!要不然我们今晚大战三百个回合怎么样?”“好呀!今晚我们就大战三百个回合吧!”“老婆你往哪里逃?”“你的小圣圣太吓人了!宝宝要去静静!”
  • 圆机

    圆机

    犁申为一宇宙最强者,却在巅峰时期重构宇宙入无尽轮回,以一“变”为始终,在阴阳轮回双环重叠时刻,轮回嫁接踏逆轮回,重重困难后,最终在始名的召唤下得以转生,转生即失去,也是开始,眼前是大三界的重重迷雾,身后是旧三界的轮回迷阵。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命运吗?
  • 刀剑之意

    刀剑之意

    古人云刀剑无眼即是‘躯’、而使器者为人即是‘心’,锋芒所指即是心之所向可刀剑……即是杀戮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