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54400000023

第23章 抗日烽火 熔铸士子灵魂(2)

抗日战争时期,兰州文艺工作者的一些成就对中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新疆歌曲《达坂城的姑娘》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效应、将“河南邦子”改为“豫剧”,至今沿袭这一名称等。据牟万钟《〈达坂城的姑娘〉由兰州走向世界》一文记载: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我国抗战的物资路经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示答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韵律,却一下子震惊了音乐家王洛宾,他如获至宝,欢迎会后专门去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朋友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入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工夫,由王洛宾搜集整理改编的全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兰州王洛宾的那间斗室里诞生了。他先请恋人罗珊试唱,听了很感满意,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达坂城的姑娘》,并配以刚学来的维族舞蹈,他一边用手势表现挥动赶马车的动作,一边唱着“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你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时,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所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口哨声,会场上出现了空前的演唱效果。歌曲立即不胫而走,传遍了兰州城的大街小巷。

王洛宾的同学赵启海在王洛宾处获得词曲后,从兰州带到战时的陪都重庆,一唱便轰动了山城。随之又有人传到昆明,以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南洋各国。达板城本是新疆天山中部的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越来越多的大陆、台湾、香港同胞和外籍华人,络绎不绝前往旅游观光,不知是去领略独特的西域风光,还是去结识漂亮的达板城姑娘。

抗战期间,兰州地区的文人学子怀着满腔义愤,吟诗作词,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表达抗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以动人的诗篇宣传群众、动员群众。

进士出身的王煊在抗战初期日机频频轰炸下的兰州愤而赋诗:

骊山烽火太苍黄,痛定犹思痛倍伤。

假成真空咄咄,是谁入室引贪狼。

杨巨川也是进士出身,抗战时期面对半壁河山沦陷,神州惨淡,岌岌可危的现实,毅然参加老人抗战团,并赋诗词多首,以寄爱国情怀。如在其参加老人抗战团后所赋的六首诗中有:

壮不如人烛之武,今虽老矣却秦兵。

立时放下毛锥子,要与同胞复两京。

而今天步甚艰难,女子从军有木兰。

笑语老妻莫家坐,河阳为我备晨餐。

表现了旧士大夫对日本侵略者的义愤,表达了投笔从戎,收复河山的决心,就连“老妻”也要动员她同赴战场。

张建是甘肃名人,辛亥革命人士,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时他欣喜若狂,赋诗以记:

东瀛虎视每耽耽,到底仍将祸首函。

养战应知筹策误,飞机翻受烧夷甘。

烟消共笑丧家狗,丝尽谁怜半死蚕。

天道好还真不忒,神鹰击散海山岚。

外地来兰的士人也留下了很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于右任先生于1941年来甘肃视察时,到兴隆山拜谒成吉思汗陵,联想到山河破碎的情景,愤而写下了《越调·天净沙》曲子:

兴陇山下高歌,

曾瞻无敌金戈。

遗诏焚香读过,

大王问我:

几时收复山河?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脸上的喜悦表情尚未散去,内战便又开始,文人墨客吟诗作词的兴致又一次进入低潮,但从总体来看,民国时期,兰州文人士子的诗词创作还是有一定成就的。这一时期,编印的诗文专集主要有:王树中的《细阳小草》与《梦梅轩诗词草》,刘尔炘的《果斋前集》、《续集》、《别集》,张林焱的《舣艇山房诗词稿》、王炳麟的《拙庵诗词草》、刘绳武的《听云山房诗词草》、罗经权的《蛱蝶吟草》、周应沣的《棣园诗文集》等。

开发农业,兴办企业

民国初期,国内军阀混战,政局破败。作为西北交通枢纽、军事重镇的兰州,遂成为各派军阀割据称雄的必争之地,军阀混战此起彼伏,甘肃督帅、兰州地方长官走马灯似的变换。1911年,甘督长庚出兵攻打陕西革命军;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前清布政使赵维熙一变而为民国甘肃省第一任都督,开始绞杀革命,如勒令国民党甘肃支部特派员蔡大愚10日内离境等。1913年,前清顺天府尹张广建替换赵而督甘。1914年,张广建与马安良在兰州城区相互殴杀,差点造成战乱;1920年,马福祥、陆洪涛二人为争甘肃都督而争战。此后,李长清、刘郁芬、杨虎城的陕军等先后控制兰州。政权的频繁更迭,给兰州士人提供了政治活动舞台,但对经济开发却力不从心,用力很少。西安事变后,兰州政局逐步趋于稳定,兰州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关心兰州经济建设,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各行各业的大量知识分子云集兰州,加之国民政府在“开发西北”的口号下,先后组织了一批资金和技术人才输入兰州,使兰州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并对兰州乃至整个甘肃、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张心一,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专家、我国农业统计学的奠基人。1988年第20届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授予其“荣誉终身会员”称号。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土坝水库,创办了第一个水土保持站,对兰州和整个西北黄土高原倡导水土保持和土地合理持续利用,引进草木樨、白兰瓜、洋槐等优良作物,培育人才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

张心一原名张继忠,祖籍甘肃永靖,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生于兰州市。1922年于北京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州立衣阿华大学农学院学畜牧,同时利用暑假在威斯康辛大学学遗传学,在密执安州实习森林材积测量,在怀俄明大学学习羊毛加工处理。1925从衣阿华大学农学院畜牧系毕业后,继续留美国学习农业经济。获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硕士学位。

张心一在1941—1946年任甘肃省建设厅长时,为建设兰州乃至整个甘肃做了许多大事:一是根据甘肃缺水、贫困的特点,联系有关方面创办了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创建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护站——天水站。采用水平沟、鱼鳞坑办法在兰州徐家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取得良好成效。这个造林示范工程曾受到当时来华访问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的赞赏,说他有澄清黄河的志向。二是聘请水利专家原素欣,修成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土坝库——鸳鸯池水库,修建了湟惠渠、洮惠渠、新兴渠、永丰渠等水利工程。特别是河西鸳鸯池水库,既解决了酒泉、金塔两县多年来的争水纠纷,又为甘肃扩大了约35万亩水浇地。三是在洮河上游建立森林合理采伐,永续利用的示范林场,保存了祁连山的一大片森林。四是推广小麦良种,从国外引进草木樨等上百种抗旱草种、瓜果和蔬菜品种,兰州驰名国内外的白兰瓜即是张心一所引进。他引进的还有细毛羊种、黑白花奶牛等,并且大力开展防治小麦黑穗病,试种甜菜等工作。为甘肃和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五是组织成立矿业公司、兴陇公司、水泥公司,创办电厂、机器厂等企业;以蒸气动力为主的机器生产得到较大发展,而且出现了规模可观的化学、铁工、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

尽管张心一任甘肃建设厅长时兴办的这些事业有成效显著的,也有效果不甚明显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在自然条件恶劣、偏僻落后的甘肃,能做成这样多的大事、好事,毕竟是不同寻常的,可以豪不夸张地说,他为兰州乃至甘肃全省进入近代史上一度兴旺的时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当时创立的一些企业,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隆,进士出身,他不仅是西夏文研究的开拓者,而且是一位著名的近代实业家,民国初期即创办了光明火柴公司,开办了甘肃织呢公司。1913年,时任四川南充县知县的邓隆,在回乡省母时为抵制“洋火”流入甘肃,与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商议,决定兴办甘肃第一个火柴厂,起名为“光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厂址在兰州黄河北原官办铁厂旧址。邓隆、马福祥、孟智生、令惟一等7人为董事,邓隆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最早生产出的火柴为“大鹿”牌,火柴全部采用半铁半木的土机生产,手工操作。光明火柴公司的创办,不仅开创了甘肃火柴工业的先河,而且也起到了“抵制洋货、振兴国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加拿大留学回国的刘宏生,1940—1944年也先后在兰州开办了复兴商业公司西北分公司、西北洗毛厂、西北毛纺织厂。

民国时期,由于大批知识分子的参与,兰州的商业、金融、城市建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倡办新学,繁荣文化教育

如前所述,兰州市的文化事业在抗日战争时期空前繁荣,广大知识分子与全体民众、军政各界紧密团结,对抗战的胜利和兰州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出了一批爱国主义的文人学子,或著文、或吟诗、或作画、或投身教育,试图以文学救国,以教育救国。在文学方面,出现了刘尔炘、王煊、杨巨川、张建等一大批爱国主义文人。

刘尔炘的《无题诗》云:

中原大学属英年,筹策纷纭上九天。

海内同声谈富国,不如人处是无钱。

讽刺一些年青知识分子空头救国,而不奋起实践的状况。

民国时期,兰州的地方史志亦有发展,虽然辛亥革命后,社会动荡不宁,但有胆有识的知识分子仍然继承中华民族治史的优良传统,或筚路蓝缕从头写起,或搜罗剔抉补遗订伪,致力于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如张维总纂的《甘肃新通志稿》和著录的《甘肃人物志》与《陇右方志录》等、王编纂的《皋兰县新志初稿》、窦秉璋编纂的《金县新志稿》和《重修榆中县志稿》、周树清编纂的《永登县志》、张鸿汀编著的《兰州古今注》、杨巨川编纂的《青城记》等,均为研究兰州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

张维(1890—1950年),字维之,别号鸿汀,临洮人。民国时期方志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清宣统间拔贡,授学部书记官。辛亥革命间,潜归故里,联合同盟会员与开明人士倡组狄道州议会。在兰州任甘肃省临时议会文书,倡办《甘肃民报》、《大河日报》、《政闻报》,并为主笔。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甘肃省署秘书长、甘肃省政务厅厅长、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省政府委员、国史馆顾问及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特约教授。在省府任职期间,在文化教育方面,建议设立兰州大学、西北农专、西北医学院、兽医学院及各县专科学校并保送国内外留学生,设立西北图书馆、甘肃科学教育馆等,为发展兰州乃至甘肃全省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平生致力于西北史志研究,为国内史学界所重视,著有《甘肃新通志稿》、《陇右金石录》、《陇右方志录》、《甘肃人物志》、《仇池国志》、《陇右著作录》、《陇学略述》等数十种。总纂的《甘肃新通志稿》叙事上起远古,下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甘、宁、青分省以前,共450万言,取材丰富,内容翔实,为研究西北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书成时正值抗战爆发,无法刊印,遂将清稿交省图书馆保存。

民国时期,兰州士人也著有一些专著,但为数不多。主要有王树中的《细阳小草》、《梦梅轩诗词草》,刘尔炘的《果斋前集》及《续集》与《别集》、《劝学迩言》、《经日记》、《果斋一隙记》、《果斋日记》、《拙修子太平书》等,张林焱的《舣艇山房诗词稿》,郑元浚的《东游日记》,王炳麟的《拙庵诗词草》,刘绳武的《听云山房诗词草》、朱云龙的《中医先后天阴阳经集》,周应沣的《周易四卦解》、《金刚经了解》、《棣园诗文集》,杨巨川的《青城记》等和几部地方志书。

王树中(1868-1916)是皋兰长川村人,字建候,号百川,又号梦梅生。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进士,当时年仅27岁。以进士第指放安徽,为官十余载,勤政爱民,皖人呼之为“王青天”。他在政事之余,还潜心学术研究,与兰州乡贤、翰林刘尔炘过从甚密。

在学术问题上,王树中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不盲目苟合。刘尔炘曾说:“思与君以学术相增益,遇事辄规君,君或怒而去,怒已而喜,喜复来,来或复怒。二十余年中,相见辄相诤,相违辄相念。”他的诗作多收入《梦梅轩诗草》、《细阳小草》等诗集中,其内容除一些酬唱应和之作外,多属生活纪实,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具有较好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与他为官清廉,旨在爱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如纪灾诗云:“携筐认说求桑妇,齐向郊原掘草根。一缕寒烟谁举火,斜阳黯淡照荒林。谁把婴孩弃道旁,声声犹自觅爷娘。几回恻念思留养,自顾残躯且不遑。灾祸流行盛疠疫,斯须人与鬼为期。荒原日暮群鸦噪,剩没残骸沟壑遗。”又如写天旱:“吁嗟我农人,连年忧穑事。四月雪花飞,五月骄阳肆,六月麦垂颖,雨雹见灾异。七八月间旱,良苗无嘉穗,垄亩怅徘徊,恻怆继以泪。”在《长途遣怀》一诗中写道:“十载牛刀聊复尔,归来裘敝逢揶揄”、“鲸鲲扬鬣海翻涛,当道豺狼竦发毛。”抒写了一小小县令,在腐朽的封建社会中面对百姓苦况,抑郁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之心情。

诗词楹联创作有新的发展。诗词方面,除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诗词外,主要仍是吟咏乡土风物、纪游怀古、名胜古迹、抒发情怀,展现兰州具有北国之雄、江南之秀的盛貌,抒写了热爱家乡,热爱兰州的激情。间有一些表现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词,但为数不多。

民国周应沣的《五泉记游》诗云:

细雨如烟滴翠台,幽花涧底向风开。

岩头瀑布垂垂下,林角溪云故故来。

半卷诗成动苍海,一壶兴尽寄蓬莱。

诸君到此须留醉,不醉湖山未是才。

诗歌描写了五泉山优美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五泉山林泉之美的热爱。

民国刘尔欣的《兰州怀古》诗云:

天开地辟几多时,山自凌峋水自奇。

秦汉以还辛庆忌,羲轩而后段容思。

累朝文献原非足,继去人才未可知。

灵秀郁盘应发泄,家家诞有好男儿。

表现了诗人对先贤名哲的仰慕,表达了希望有更多后起之秀的心情。

民国王树中的《辛亥春日谯陵纪灾》诗组之一云:

携筐认说求桑妇,齐向郊原掘草根。

一缕寒烟谁举火,斜阳黯淡照荒村。

其二云:

家无长物剩锄犁,举室群如冻雀栖。

儿女频频啼索食,自加呵责自酸凄。

描写了灾区人民心酸生活,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作为母亲的心灵痛苦。

续范亭的《兰州黄河楼远眺》诗:

浩浩荡荡全是正气,蔚蔚苍苍皆有生机。

绿树兮荫浓,黄河兮长流。

此地也有黄鹤楼,雁滩胜似鹦鹉洲。

皋兰山水真如画,欣逢崔颢与同游。

作者以浓烈的情感,描写了登上兰州黄河楼远眺时所见的美丽壮观的景色,热情地抒发了对兰州山河大地的热爱之情。

无名氏的《虹桥春涨》诗二首,

其一云:

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

同类推荐
  • 朗宋

    朗宋

    太宗当国年间,大宋国祚渐固,降吴越亡北汉,一统山河,好一个盛世气象。但在这霁月风光背后,却也有数不尽的诡计阴谋。山中少年为雪恨,只得踏入这诡谲世界。且看他如何驰骋江湖,崛起庙堂。破迷障、刃仇敌、诛奸邪,挣得个乾坤朗朗。当然,还有那旖旎春光。
  • 国共往事风云录1

    国共往事风云录1

    本书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从黄埔到北伐展现了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等人的历史命运。
  • 我的爱妻是女皇

    我的爱妻是女皇

    琼英公主在日记当中这样描述这个自己生命当中最为挚爱的男人:“他,一个异世界的穿越者,一个迥然不同的男人。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仿佛就是天生为了帮助柔弱的我。在他的依存之下,我感受到了一个男人所罕见的睿智、英勇与成熟。然而生活中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还是展现了这个羞涩大男孩的本性。我隐隐的感觉到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秘密,是他气质与性格养成的秘密,是来自那个异世界的独特经历。即使在我们两个人水乳交融的时候,他仍然羞涩的极力隐藏这个秘密。我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秘密,值得他如此伟岸的男人不愿意提起。我敬佩他对于爱情的宣言:“守护你一生一世。”我问他为什么是守护而不是爱。他告诉我,爱意味着有那不爱的权力,而守护却是一生的诺言和责任。“
  • 庄梦明

    庄梦明

    庄公梦蝶,蝶梦庄公。21世纪姚成,明朝崇祯年间也有一个姚成!这不是穿越,而是历史!可明朝的姚成总是梦到21世纪的姚成!是忘记喝孟婆汤吗!不合理呀!为什么?因为是历史的人,梦见现在的人!可能人类的世界在神的面前就是一场游戏,姚成可能只是创建的武将,在重玩游戏的时候,有了以后武将的记忆!
  • 帝师简雍

    帝师简雍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蜀汉先主刘备的发小。《三国演义》有这个人物,打酱油的,出现的场合不多,业务一是送信,二是跑腿传话。在《三国志》有传,略略几百字,可称道的事勉强有两件,一是劝降刘璋,一是劝刘备禁酒的某个措施有些不当,在别人的传记里,包括刘备的《先主传》,无一字提及这个人,换句话说,这个世界,有他不多,没他不少喜欢玩三国类游戏的人应该也都会对这个人有点印象,刘备阵营里最早出现的武将里,除了刘关张,就是简雍了,武力不行,统率不行,智力一般,政治一般,而且随着刘备阵营的扩大(如果你玩游戏喜欢选刘备的话),你很快就会找不着他这个人了--大概在后方某个城呆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王图霸业,三国英雄,本书讲的就是帝师简雍与帝王刘备,以及他们的兄弟,朋友,敌手之间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第一魔法师

    第一魔法师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这是一个魔法与剑的世界!修炼之路没有尽头,修炼需要有大毅力,大智慧!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新奇和神秘!在这个世界里,主角必然会站在巅峰,且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走向这个众人仰慕的巅峰。
  • 十一年前的约定

    十一年前的约定

    十一年前,她还是个孩子,而他就比她大一点点,十一年前的相遇,注定终生,谁也无法改变!
  • 豪门蜜恋:我是你专宠

    豪门蜜恋:我是你专宠

    她,贵族女王,身边的骑士源源不断;他,她的青梅竹马,暗恋她许久,谁知她心里还有另一个他!呵呵,他不怕,因为他和她有婚约~
  • 证道之书

    证道之书

    三无少年又怎么样!衰仔扑街又如何!就是耗在这里,就是要在这里证道!爷不走,谁都赶不走!
  • 大师救救我

    大师救救我

    古老的墓穴轰然倒塌,一个看似年轻的少年从中走出,守墓者一脉最后一人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他又将开启一段怎样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孝经:插图版

    孝经:插图版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书除了收录《孝经》之外,还附加了《二十四孝》的图片及文字,并且在阐释《孝经》的过程中精选了《百孝故事》作为例证,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故事更好地使孝的真谛从经典走向生活。
  • 朴智旻对我致命的爱

    朴智旻对我致命的爱

    朴智旻,金泰亨,长心,的三角之恋,随便问这篇文章,会有一些肉的甜的和虐的?
  • 仙古神纪

    仙古神纪

    世间五千载,人类熟悉的时间也就是这点时间,五千载对历史长河来说太过短小,五千年前是什么时代,没人能说清
  • 修真的那些年

    修真的那些年

    一所上古遗迹导致他家破人亡!决心报仇的他一路上披荆斩棘!仙要杀他,佛要度他,魔要亡他!那又怎样!我叶枫势必要在强者如林的世界中成为最闪耀的那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