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3600000012

第12章 宋:铁矛挂起的龙袍(3)

也正是出于对柴荣的感激与尊重,宋王朝始终优待柴氏家族。柴宗训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生活最安逸优厚的逊帝。禅让后,赵匡胤将他移居到西宫,由符太后收养。柴宗训死得很早,赵匡胤闻讯后,大哭,亲自穿素服哀悼。朝廷停止朝会十天。柴宗训死后,恢复帝号,被称为“周恭帝”。赵匡胤还给子孙后代立下重誓:世代优待柴氏。这个柴家就是《水浒传》中描述的有免死“铁券丹书”的柴家。

这一年是公元960年。宋王朝建立了。

杯酒释兵权

皇帝名位虽然在一天之内就定了,但并不能说赵匡胤就真的坐稳了皇位。

赵匡胤很清楚,坐上皇位容易,坐稳皇位却很难。五代十国的人们对改朝换代的事情看的多了,何尝不在心中将宋王朝也看作是立国十几年甚至是几年的短命王朝。

宋王朝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安定局势,让人们感觉到宋王朝不是一个短命王朝。

赵匡胤除了严令官兵不得骚扰暴行外,还极力安抚那些前朝大臣、有功将领和地方大员,希望能够避免在王朝建立之初,出现动荡局面。赵匡胤几天内升迁了大批文臣武将。凡是有功将领,都有升赏。范质、王溥依然当宰相,并分别加以侍中、司空、右仆射的荣誉官衔;以赵普为枢密直学士,苗训为翰林天文学士检校工部尚书。有趣的是,赵匡胤厚葬反对兵变而死的韩通,追赠中书令的荣誉官衔,表彰他对后周皇室的忠心。对入京时,拒不开城门的守城门官,官升三级;对开门迎降的守城门官,立即革职,永不叙用。开封大小臣工的情绪一下子就稳定了。

后周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马步军都虞侯韩令坤二人,在兵变时正领重兵屯驻在北方边境。赵匡胤在兵变过程中及时向二人通告情况。登基后,二人都送来贺表,表示拥戴。赵匡胤立即升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昭化军节度使,韩令坤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其他北方边防将领韩重、孙行友、郭崇、王全斌等也都授予节度使的官职,仍令驻扎在北边防御契丹。各地节度使、州刺史们见状纷纷上表称贺,有的还申请朝见。赵匡胤一一照准,借此抚慰地方官员,并厚加赐赏。

那个给年轻的赵匡胤吃闭门羹的王彦超当时在节度使的任上,听到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吓出一身冷汗,生怕赵匡胤记恨当年的事情给自己小鞋穿。谁想赵匡胤很坦荡地征召他入京觐见,非常尊重地接待了他,不仅没有给他降官,还厚加赏赐。王彦超悬着的一颗心很快就放了下来。

赵匡胤没有对天下动屠刀,天下也就安稳地迎来了新朝新气象。赵匡胤的皇位算是坐稳了。

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却不认为儿子的皇位已经坐稳了。

自从做了皇太后以后,杜老夫人总是闷闷不乐的。赵匡胤很奇怪,问母亲:“母亲,儿子我都做了皇帝了,您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杜老夫人说:“你难道没见过这几十年来,登基称王的人数以十计吗?做皇帝不见得是好事。”皇位不仅仅意味着尊贵与荣耀,还可能招来杀身灭族的祸事。母亲的一句话说得赵匡胤浑身直冒冷汗。

赵匡胤于是召见赵普询问道:“唐亡以来的几十年间,有八家人称帝,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让大宋王朝长治久安,赵氏家族永享天下,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是每个新登基的皇帝,尤其是久乱之后的开国君主不可避免的难题。

赵普回答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这是天下动荡的根源。皇上想长治久安必须抑制掌握兵权的将领,削夺他们的兵权,管制他们的谷钱,收编他们的精兵。那样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普这番话说得赵匡胤瞠目结舌。赵匡胤问:“卿家的话过重了吧。现在朝廷各位将领都跟随我多年,很多人还是我的把兄弟。他们不会背叛我吧?”赵普冷冰冰地说:“皇上您不也是周世宗的亲信吗?万一哪一天,朝廷各位将领的亲兵们也将黄袍披在他们身上,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了。”

赵普的第二番话说得赵匡胤不寒而栗。联想到自己被部将亲信拥立的经历,联想到拥立自己的将帅和把弟兄有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如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等人;还有的自恃拥立有功,已经出现了不服管制的迹象,赵匡胤下定决心,要削夺领兵将领的兵权。

961年的一个秋夜,开封城里皓月当空。

赵匡胤在宫中准备了盛宴,以饮酒欢歌为名,邀请石守信等手握重兵的将领聚会。酒过三巡之后,赵匡胤屏退左右侍从,对石守信等人说:“各位兄弟,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也没有今天。但我觉得这当天子的日子还不如节度使快乐。从登基到现在,我是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时刻担惊受怕啊。”石守信等人忙问缘由。赵匡胤说:“谁不觊觎天子的宝座,谁不想当皇帝啊?我怕别人篡夺了皇位。”

石守信等人听后大惊失色,慌忙问道:“大位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说:“我相信各位都没有异心,但保不准你们部下中有些贪图富贵的人。如果哪一天,那些小人也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难道还容许你们说不吗?”

将领们一听这话,全都慌忙离席跪地叩首:“臣等没有想到这一步,请陛下指一条生路。”

赵匡胤说:“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所谓爱好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累一些金钱财宝,让自己过得滋润,让子孙后代不忍饥挨饿。诸位为什么不放弃兵权,出守大藩,挑选一些良田美宅买下来,作为子孙永久不可动的产业呢?然后,大家再多置办一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颐养天年。我承诺和大家互相通婚联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难道不是一件对大家都好的事情吗?”

赵匡胤说了这么多,实质是皇帝一方要收权,将另一方不肯放权。如何才能把话给挑明了,又不撕破大家的脸皮呢?赵匡胤操作得相当好,非常委婉地说出了权力场上的大实话。比起朱元璋等人动不动就对开国功臣动刀子,赵匡胤的所作所为不知要强到什么地方去了。

石守信等人回家辗转反侧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纷纷以年老、生病、家务等各种理由主动要求辞职,解除兵权。赵匡胤自然是一番挽留,大力安慰,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将领们的辞职。这些将领获得了节度使的虚衔,带着赵匡胤给的赏赐,从开封搬到各地乐悠悠地做起了“寓公”。这就是历史上艳称的“杯酒释兵权”。

几年后,又有地方节度使来京城朝见。赵匡胤还是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向各位节度使说:“诸位都是国家元老,年事已高还要操劳藩镇上的大小事务,真让我过意不去!”在座的节度使们已经习惯了安逸享乐的生活,现在听皇帝这么说,忙识时务地要求告老还乡。有个别人不愿放弃藩镇,将过去的战功和政绩挂在嘴边,说白了就是不愿意放弃最后的实权。赵匡胤耐心地听完,淡淡地说:“陈年旧事,还提它们做什么?”刚才不愿意辞职节度使不敢再说什么了,不得不附和辞职。如此反复操作,京城内外的节度使在十年内纷纷放弃或被解除了权力,回家赋闲了。从唐朝中期开始的藩镇制度一直是军阀割据的政治基础,至此走入了历史。

清理了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节度使们后,赵匡胤对国家的各项制度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赵匡胤撤消了大批军职。殿前都点检因为是赵匡胤担任过的职位,被永远虚置。为了防止出现新的名将勇将,赵匡胤将禁军军权一分为三,故意提拔那些资历浅、威望低、容易控制的人(甚至是文官)担任禁军将领。牢固掌握禁军后,赵匡胤开始“强干弱枝”,把重兵、精兵布防在京师,刻意削弱地方兵力。为了让地方部队在素质上也无法同中央的禁军相抗衡,朝廷先是给诸州县送给“样兵” ,将地方部队中符合要求的士兵全都挑入禁军。皇帝直接控制禁军虽为中央军,也按时派遣驻屯于各地,并且军官调动频繁。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可以和手握重兵的皇帝直接较量了。“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情况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宋王朝的建立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平稳迅速到惊人的程度。实际上,这样惊人是历史的必然。

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后,天下人心思统。老百姓给了许多手握实权的将领建立统一王朝的机会,尽管这些人最后都没有实现人们的希望,但大家并不吝啬也给与赵匡胤一次机会。这可算是赵匡胤平稳建立宋朝的民意基础。而赵匡胤用强大的实力和仁厚的政策很顺利地把握住了天下人心,实现了王朝肇建时的平稳过渡。据说赵匡胤死时在内宫的石壁上刻有三事,严令子孙后代严格遵守。这块石壁只有皇帝一个人能够看。每当新君继位时,宫中挑选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陪同新皇帝进密室观看石壁。北宋末年,皇宫陷落,石壁也就无人看守。好事者斗胆进去看到这块石壁,惊奇地发现三件事分别是:不得加害柴氏后人;不得杀害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之人;不加田赋。宋朝历代君主即使在国家危难关头也始终遵守这三条祖宗遗训。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的《宋太祖赵匡胤》部分评价赵匡胤说:“赵匡胤在公元976年去世之日即算按照传统‘盖棺论定’的立场看来,也算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物。而注意事业上的成功,也是宋太祖赵匡胤自己的一生宗旨。”

当然了,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王朝。因为宋朝当时的领土只有中原大部分地区,南方还有南唐、吴越、闽、楚、南平、后蜀、南汉,北方还有由契丹人扶持的北汉割据政权。赵匡胤的皇帝生涯主要是在平定这些割据者,遗憾的是他没有成功。只是到了他的弟弟赵匡义时期,宋朝才真正统一了汉族地区。

宋朝的开国过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实力和机遇的结合是开启新王朝大门的钥匙。

##赤之卷:草根阶层的血性崛起

同类推荐
  • 中国后妃传

    中国后妃传

    本书以历史为依据,将后妃们的真人、真事还原。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感觉到曾经发生在皇家后花园的故事。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本书共精选16卷,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囊括了1300余年的历史。其取材除十七史外,包括杂史、传状、文集、谱录等数百种,内容充实。本书为选译本。
  • 列逐天下

    列逐天下

    天下分五州九域,神龙王朝统治天下,昊黎首领刑尤向神龙王朝发起挑战,中州风起,引发了连锁反应。各地隐藏的势力络绎露出水面,各种蓄谋已久的奇策,逐一惊魂开展,各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千百传奇登上历史舞台,或出场便完,或匆匆而过,或惊艳一时后霍然而终,或以惊人的才智和毅力,扛过重重危机,闯过层层障碍,终有所成,名显天下。
  • 水个浒

    水个浒

    ???秦星浩在一场车祸中穿越到北宋徽宗时期,疑是水浒传的世界,命运的轨迹就此开始变道,而已近腐朽的北宋王朝又因这个穿越者的到来会翻起怎样的滔浪......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共同探索吧
  • 金控天下

    金控天下

    穿越架空,不同视角诠释,不同角度演绎。主角有血有肉,性格正常,不种马,不腹黑,不完美。有情有义有遗憾。有铁血战争,有柔情似水,有点诙谐,也有悲。轻松一阅,博君一笑。或有所思。
热门推荐
  • 轮回之爱:宠你无度

    轮回之爱:宠你无度

    本文是《画江湖之灵主》百里登风和燕凌姣的同人文,穿越到现代的百里登风能否找到投胎的岩凌姣?重新投胎的燕凌姣是否记得百里登风?在现代相遇的他们是否能弥补前世的遗憾?
  • 穿越时空来爱你之答妃所问

    穿越时空来爱你之答妃所问

    一朝穿越到东盟国皇上的义女苏语诺身上,与原来的苏语诺性格各方面都天差地别的她本想安生的生活,不想与任何人有所牵扯,天不随意,王爷将军都来招惹他,不让她消停,好吧,既然不让她安生,她也不是好惹的,就陪他们玩玩吧,可是不知不觉中苏语诺已爱上北川国从小生活在江湖中的瑞王,初见时彼此都有中熟络感,好像很早就认识了般期间小插曲不断,有喜有忧亦有泪......
  • 屌丝的自我修养

    屌丝的自我修养

    如果说一本好书可以夸其为接地气,那么我写的东西比较接沼气PS:如不读请勿评论收藏,此文不为大火,只求轻喷!
  • 林夏栀子殇

    林夏栀子殇

    谭可栀的想法很简单,平平淡淡地度过这一生,守着夏栀子快快乐乐地长大。但是林夏却不愿意放过她。五年前,他温柔,阳光,体贴。五年后,他暴躁,阴狠,无情。她想,既然不能爱,那便恨吧,可是他突如其来地温柔却让她的心再次乱了。
  • 万能合成

    万能合成

    十八岁的少年方海,因为灵溪气的出现,学会了超级合成技能。只要他想要的全部都能合成,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得不到的。随着灵溪气的升级,灵丹妙药,长生不老不是梦!混迹都市,暧昧不断,且看方海如何利用合成异能推到御姐,收养萝莉,逍遥自在!
  • 烟花易冷我们易散0a

    烟花易冷我们易散0a

    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爱,所以恨;因为爱,所以失去。因为爱,最好的朋友离她而去;因为爱,最亲的妹妹离她而去;因为爱,最爱的人离她而去;因为爱,自己最在乎的人讨厌她;因为爱,平常最不被自己在乎的人默默守护了她三年。当放下曾经的感情和默默守护她三年的人在一起时,自己曾经最爱的人回来了,她还会和那个默默守护着她的人在一起吗?她的感情又该去何处呢?
  • 进化神光

    进化神光

    异能出世,群雄并起……内家高手,连刀成芒……诡谲灵异,光怪陆离……异族来客,恶意觊觎……或许,这个世上曾有许多人,经历意外的穿越,而去到了另外的世界,或许,这个世上也有许多人,经历意外的穿越,而莫名的来到了地球。或许,他,就在你身边。或许,他很平凡。或许,他高高在上。然而,这样的人,确实存在。(封面不要吐槽了,,,书名换了封面懒得重做...)
  • 绝世驭兽师:废柴八小姐

    绝世驭兽师:废柴八小姐

    她是25世纪最强的特工,却被人陷害穿越到了一个以强为尊的世纪。再次睁眼,已是碧墨大陆最稀少的驭兽师。废材?傻子?认命?这绝不是她的作风,从此她便要登上绝顶,让这些愚蠢的人们看看,谁才是最强者!
  • 时光欠我一段守护

    时光欠我一段守护

    江颜重生了,重生在这个粉嫩粉嫩的时候,还没有被付家大房收养,还没有被利用的彻底。然后被无情的抛弃,死的凄凄惨惨,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哦,不对,最后还是有那么一个人给她收尸的,虽然对方一脸嫌弃。可她还是很感激,至少没有让她连死了都觉得那么难堪……她从来没有想过,到最后会是她一直针对陷害的那个人给她收的尸。
  • 承世九帝

    承世九帝

    每八千年一次的浩劫,地球的命运掌握在九位帝之尊者手上,经过一万六千年的时间浩劫已渡过两次,九位帝之尊着随之倒下,使劲全身解数,讲其中一位送入沉睡,五千年后,一道闪电划破寂静的天空。他苏醒了,九位帝之尊者的征途,再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