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5600000017

第17章 无形“棋局”:智者的游戏(2)

他跟随刘备打天下,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退兵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等。他制造的孔明灯、木牛流马,写下的《隆中对》、《前出师表》也都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宋代把诸葛亮作为忠臣名将来祭祀;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三国演义》的诞生,更使得诸葛亮的形象大放异彩。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某些传奇故事,却在所有史书中都找不到相关记载,难道这些故事都是杜撰的吗?这里面存在着什么样的秘密?

“三顾茅庐”还是“毛遂自荐”

建安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据朝廷,占尽天时;孙权父兄业承,拥兵东吴,占有地利;只有刘备寄人篱下,虽胸怀大志却一事无成。他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德才兼备,于是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希望诸葛亮能出山辅佐他成就一番大事。可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能失望而归。不久,刘备再次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来到卧龙岗。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就莽撞,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无奈,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以及希望能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3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兄长两次亲自前去拜谒,礼节已经很重了,恐怕这个人也就是徒有虚名,不用去了。”张飞则说:“像他这样的村夫,不用兄长去了,我去就行,他要是不来,就拿绳子把他绑来。”刘备顿时呵斥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见姜子牙的故事吗?连文王都能如此敬贤,你这样太无礼了!这次你不要去了,我和云长一起去。”张飞自知错了:“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我又怎么能落后?”于是刘备三人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谁知这回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丝毫不敢惊动,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攀谈起来。就在这小小的草庐之中,诸葛亮畅谈天下形势,提出“鼎足三分”的计策,令刘备大为倾倒。而诸葛亮也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同意出山辅佐他。

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得惟妙惟肖,刘备礼贤下士,真心诚意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诸葛亮的人生也从此有了转机,跟随明君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这段家喻户晓的历史却一直备受争议,各类史书的记载出现了不同的地方,焦点就集中在究竟是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遍访明君“毛遂自荐”呢?

关于“三顾茅庐”的最初记述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前所写的《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此外,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诸葛亮传》,虽然对于这件事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笔“凡三往,乃见”,但仍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三顾茅庐”事件本身是持肯定态度的。尤其是书中写到的《隆中对》,更详细地记录了刘备前往隆中的3次之行以及诸葛亮畅谈雄图伟略的内容。刘备当时正是求贤若渴,所以“三顾茅庐”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道:“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杜甫的诗也写过“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佳句。

但是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对此的记载却大相径庭。在它们的叙述中,这段君臣相遇的故事是从诸葛亮的“毛遂自荐”开始的。

建安十二年,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荆州成为众矢之的,而荆州牧刘表又缺乏应对之策。当时刘备正屯兵樊城,为了使荆州免受战火的蹂躏,诸葛亮决定亲赴樊城去求见刘备。刘备当时正在会客,他不认识诸葛亮,见诸葛亮非常年轻,所以没有留意,也就当做一般的士人来接待。过了一会儿,别的客人都走了,只有诸葛亮还留在那里。刘备一向有喜欢编旄的嗜好,刚好有客人送来一牦牛尾,他就编织起来。这时诸葛亮说,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可没想到只是结旄而已。刘备解释道,不过借此解忧。诸葛亮问,你认为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比不上。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那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于是诸葛亮开始向他分析荆州的形势以及刘备应该采取的对策,刘备大为动容,觉得眼前的年轻人是难得的人才,从此待以上宾之礼。

有人认为《魏略》早于《三国志》,且以史料丰富、态度严谨见长,因此诸葛亮“毛遂自荐”的说法应该比较可信,但诸葛亮所著的《前出师表》也是货真价实的,难道他会说假话吗?今人也对这一典故的疑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种说法可以归纳如下:

其一,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刘备需要诸葛亮,诸葛亮更需要刘备。我们知道,诸葛亮15岁跟随叔父来到荆州去投靠刘表,可是刘表为人优柔寡断,性格懦弱,并非命世之主,于是诸葛亮结庐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而诸葛亮本身的性格是积极进取的,他“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那么他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也不想辅佐刘表,说明他想选择一个明君。当时的刘备已经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以诸葛亮的智慧和社会地位,肯定已经发现了这个明君,那么刘备要调他出山,当然正合心意,像诸葛亮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岂能愿意坐等刘备上门,别说三顾了,如果刘备来都不来,他该怎么办呢?而且当时荆州形势危急,诸葛亮有什么把握肯定刘备一定会去“三顾”于他?

其二,从年龄上看,当时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个26岁的青年,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不为人知,而刘备46岁,身经百战,是个有声望的政治家,那么他会愿意低三下四的去到乡下请一个毫无名望的小青年来充当参谋吗?但当时荆州的形势可谓是火烧眉毛,曹操势力迅猛扩张,司马徽和徐庶还推荐过诸葛亮,所以刘备也有可能放下官威和长辈的架子,去请诸葛亮出山。

其三,《前出师表》的记载不会有错,《魏略》和《九州春秋》的真实性也无可置疑,但两者叙述的情况却截然相反,所以清代的洪颐煊认为“三顾茅庐”与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的。他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宾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再次与之相见,并重用了他,情好日密。并指出:初见是在建安十二年,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诸葛亮以后大为感激,因而将其记入了《出师表》中。

不论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还是刘备“三顾茅庐”,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君臣相遇,才使刘备如鱼得水,与曹操、孙权形成鼎立之势,而诸葛亮这匹千里马才不至于“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诸葛亮有没有斩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也是非常有名的三国故事,京剧中有所谓“失、空、斩”的传统剧目,其中的“斩”说的就是“斩马谡”。但是这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马谡真的被斩了吗?对此众说纷纭。

话说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其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自己亲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在今甘肃),马谡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去守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指出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但是,马谡骄傲自大,不听劝告,将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魏军四面围定,断了水路,军中大乱,仓皇间失了街亭。致使敌军15万,向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万不得已,使用“空城计”,为退兵汉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了严明军法,诸葛亮挥泪将马谡推出辕门外斩首。

那么我们知道当时蜀国基础薄弱,正是用人之际,仅仅因为一次作战的失误就要斩杀马谡,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再说,马谡也并非一般庸才,他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曾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方针,在实际作战中,这一策略也是被采纳运用了的。所以有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不仅仅是因为街亭失守,而是另有隐情。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以及后来裴松之为其所写的注释,其《向朗传》里有这样的记述:当时向朗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而向朗一向与马谡关系密切,“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也就是说街亭战败后,马谡并不是像书中写的那样主动自首领死,而是畏罪潜逃,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但是马谡是不是在刚战败时就抛弃部队独自逃跑了呢?史书上没有记载。

再看《马谡传》中裴松之的注,提及《襄阳记》中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从这一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马谡死前没有再与诸葛亮见面,否则也没有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自己的遗愿托付于他。所以说,斩马谡不仅仅是因为街亭失守,主要是因为他畏罪潜逃,为了稳定军心,只能将其缉捕归案,实行斩刑了。《诸葛亮传》中称诸葛亮“戮谡以谢众”,《王平传》中记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由此看来马谡确实是被诸葛亮下令处死的,但到底有没有付诸实施呢?

事实上,并没有出现马谡被斩之时全军落泪、诸葛亮亦失声痛哭这一“挥泪斩马谡”的场景。《马谡传》中明确记载:“谡下狱物故”,也就是说虽然马谡被判斩刑,但是还没有到执行的时候,他就在狱中病故了。所以这一段“法不容情”的戏码固然感人,但是并非是真事。

“空城计”是诸葛亮设的吗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城内空虚,就是所谓的“虚者虚之”。敌人就会产生怀疑,怕城内有伏兵,不敢轻易入城,就是“疑中生疑”。这是一步险棋,关键在于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而且多数情况下,“空城计”只能当做缓兵之计。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因为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三国演义》把这段故事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津津乐道,一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就会想起诸葛亮。

诸葛亮“空城计”最早出现在晋代郭冲所写的一篇文章,叫做《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其中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计”。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痛失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消息后都大惊失色。而诸葛亮抓准了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布下了一个空城,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果然上当,退兵而去。就在后人都读得津津有味、对诸葛亮的这招险棋赞赏有加时,有人却提出疑问,认为《三国演义》之说疑点重重,“空城计”怕是张冠李戴。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就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据《三国志·蜀·诸葛亮传》记载:“(后主建兴)六年春,(亮)扬声由斜谷道取嚭,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严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嚭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嚭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嚭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1上说:“(就在街亭之战爆发的)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

从上述两段我们不难看出“街亭之役”,魏方主帅是张嚭,而非司马懿。当时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根本不在阳平城,怎么和诸葛亮对阵?也就不可能有“空城计”退兵司马懿之说了。而且要是真的像郭冲所说,司马懿带兵20万,诸葛亮仅留蜀兵千人,或者像《三国演义》所说,司马懿带兵15万,这样悬殊的兵力,司马懿会轻易退兵吗?

当然这也都是后人的一些推论,很多地方还值得推敲分析,但是《三国演义》所塑造的诸葛亮形象以及他的卓越战功是难以从人们心中抹去的。

附录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举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于身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嚭、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旅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以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稳如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则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臣松之按: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以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同类推荐
  • 大明财团

    大明财团

    架空的一段历史,穿越客陆骏依靠先知先觉,带领大明财团在世界舞台上挥舞着刀枪棍棒,制造金融危机,控制多国中央银行。人生离不开三件事:死亡、税收和恒丰!
  • 关山晓月映隶归

    关山晓月映隶归

    关山月,月观山。小隶出仕挂云帆,乞巧弄发为君盘。山观月,月关山。凰裳枪骑惊百战,紫衣谋事愁肠穿。基层公务员关晓隶在一日站岗时意外穿越到大周帝国,在这个男女反串的世界,看一代小隶如何打破帝国禁锢,携眷而归
  • 洪洞大槐树移民轶事

    洪洞大槐树移民轶事

    元朝末年,朝廷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受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繁,民不聊生。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暴政。战争连绵不断,加上各种灾害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田地荒芜、人烟断绝的凄凉景象。而这时候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大清贤后

    大清贤后

    大清帝国,清朝乾隆早期年间,乾隆皇帝后宫佳丽万万有余,然,前朝国事繁繁,在偌大的后宫之中,却唯独只有一人唯牵唯绊圣心,可以在其旁辅之助之,解其忧,助乾隆理政,并稳固后宫,她是谁,又是谁最为能独独得乾隆以青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就是大清唯一一位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姿貌,且又饱读诗书更同时也有着第一才女之称的,一代格外无比贤淑帝后孝贤皇后,而无论是在前朝,还是于后宫,孝贤皇后她,时时处处,也都尽展其雍容与才华。
热门推荐
  • 明月满楼

    明月满楼

    江湖传言只要满月楼接下的委托,没有完不成的。但是却没人知道满月楼正是因为一件完不成的事情才会被创建。满月楼少主惜月成长的江湖故事。
  • 乱世求生秘籍

    乱世求生秘籍

    韩芯生于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亲爹是一方霸主,爹爹励精图治几十年终于一统天下。登基前一夜,爹爹在五万侍卫驻守的皇宫中神秘失踪!自己葬身最终铁蹄之下!死的惨不忍睹!重生归来韩芯才发现自己前世是在多么诡异局势下长大,身份成谜的贴身护卫,曾经神秘消失贴身侍女,还有自己眉心间妖娆的‘美人痣’,每月都会神秘出现在自己梳妆台一样首饰,莫名其妙丢失胭脂,越来越频繁的心悸,一觉醒来有只眼睛在屋顶上偷窥自己.....?谁是敌,谁是友?
  • Community: The Structure of Belonging

    Community: The Structure of Belonging

    As a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violence in our culture, the widening ideological divides, and the growing gap in economic well-being, there is greater awareness that a deeper sense of community is desperately needed.
  • 顾姑娘的倒追日常

    顾姑娘的倒追日常

    温韫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奉命“招安”之后,竟然带回去一个甩不掉的包袱,偏偏对方愈挫愈勇......克己守礼男主vs忠犬女主
  • 武术人生

    武术人生

    你是否还有曾经的激情?你是否还记得为什么从事这个行业,你是否还记得太阳的照射下,我们一圈圈的脚步,你是否还记得,在身体透支的时候,脑子里仅存的最后那一条指令,你是否还记得场上的风光,场下的悲伤……现在你们都在那里?我们永远都不会害怕失败,因为我们是体育人……致所有从事,及从事过体育的人……
  • 穿成书里的炮灰

    穿成书里的炮灰

    楚嘉歌一朝穿越成了炮灰,成了那个刚回家的真千金,还是一个“水星”。
  • 村委会的道士

    村委会的道士

    一般套路:你从山中来,装X打脸开后宫;本书套路:我到山里去,种田修道静读书。李丰尧得了奇遇,没有在都市纵横,反而去了秦岭山中,在一个小道观当了观主,还成了山民们敬仰的辟尘道长。
  • 女权之狐狼

    女权之狐狼

    一名家庭主夫的被害,这是妻子的性不满,还是金钱的诱惑。然而,扯蛋的是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在这里女尊男卑,男人负责貌美如花,女人负责嫌钱养家。叶孤行:“这不香吗?”刚开局,他三十岁生的是一个蓝颜祸水,而且有一个有妻子的人,并且还有一个十六岁大的女儿,更骚的是,妻子还出车祸挂了。本来就叛逆的女儿,变得更加不听话,在与女儿保持好关系时,又得将追求自己的女人耍掉。狐狼,这里指的是有狐狸的外貌和恶狼的内在。
  • 神力之巅

    神力之巅

    宋渠拜师修炼,机缘无数,击败敌人,成为世界巅峰的存在
  • 无敌从飞升开始

    无敌从飞升开始

    【火爆玄幻爽文】地球中最强修真者剑叩天门,飞升仙界。不曾想来到一片奇异的异世大陆,附身同名同姓的落魄少年身上。这里灵气充沛,万族林立,强者无数。修真界的炼丹、制符、布阵、炼器、法宝更能大放光彩。至此,地球少了位修真传奇,九玄大陆多出一位全能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