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21600000018

第18章 家国烟云

当初离去,是一天愁云;如今归来,依然是心事重重。

1911年4月,李叔同完成了东京美术学校的学业。数稔一瞬。当年为了寻求济世救国之路,为了实现人生的抱负,忍着伤母的剧哀,抛妻别子,浮槎东渡。终于学成,可以报效祖国,可以一展人生抱负了。

多情自古伤别离。才子多情,才子之才正是因为那满腔的至情至性。李叔同在日本生活数年,娶了温柔的妻子,筑了温暖的小家,交了相知的朋友,东京风华早已化作心底里的一片柔情了。虽然常起故园之思,但真的要从此离去,情何以堪?

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叔同更难以面对的,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相依相守的日籍妻子。如果没有这位日籍妻子无怨无悔的支持和照料,不要说完成学业,更不要说在诸多艺术领域里展示才华,李叔同想从肺痨的病痛里走过来,恐怕都很困难。温柔若此,贤淑若此,解人若此,此生何幸?如今自己就要回归祖国了,李叔同不能不考虑这个善良的女子。抛别而去,那一座疼痛的高山李叔同就不可能逾越。相携回国,日籍妻子根本没有问题,把她领进李家甚至是李叔同的责任和心愿;但是,二哥这个苛严的大家长会不会接受?老宅的俞氏夫人会不会接受?

李叔同想到了上海,那个得风气之先而蓬勃生长着的城市,那个气候母性般温和的城市,那个可以托付生命之重的城市。于是,李叔同携日籍夫人乘坐邮轮奔赴沪上,在海伦路的一座小楼里安下了家,家事托付老友杨白民等人,满怀惆怅地踏上了回归津门之路。也许这只是李叔同的权宜之举,想把日籍妻子带进李家,但也要征得二哥的支持,俞氏夫人的理解。李叔同从母亲抑郁寡欢的人生里,深知大家族生活的阴暗一面;他不想因自己的不慎和独立特行,委屈了去国抛家跟随自己的日籍妻子。

坐在冬夜的深处,万籁俱寂,一灯如豆。我能感觉得到李叔同的进退维艰,我甚至听见了李叔同在时间深处那身心俱疲的叹息;但我无法想像得出李叔同仆仆于途的情形,无法想像得出李叔同心底里的巨大苦楚。也许,这就是人生的磨难,根本无法躲过去,只得受了,直到受成阅历,受成智慧。

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天津,回到桐达李家幽深的老宅院。风物依旧,老宅依然,只是当时已惘然。儿子仿佛陡然便长大,已经有些陌生了。自己那一颗年少的雄心也消磨殆尽,眼角多了些岁月的刻痕,心上多了几分人生的沧桑。

旅日艰难,客馆孤独,最难熬的是那一种沉疴之痛,何枝可栖?何光可温?漂泊的心灵幸遇着那一枚柔柔弱枝,孤冷长途照过了那一缕纤纤微光。心与心相互取暖,将扶将持,终于熬过了人生的风霜雨雪,终于穿越了人世的漫漫烟尘。想过了千遍万遍的话,竟不知从哪里开始了。欲说还休!不说无休!李叔同有一颗锦心,却不具那张绣口。那么,还是等一等,等一个最佳的机会。清风静静地拂过,妙香袅袅地漾过,时光渐渐地淡了定了,满腹的心事在时光里软了化了,话语便会在心灵和心灵之间融融地飘散开来。

李叔同只得把“意园”里的洋书房布置一新,在天津住了下来。红木家具摆上了,钢琴也摆上了。似无意,似有意,李叔同还在墙上挂了一张裸体女人的油画。也许是想引起亲友们的注意,也许是要改变一下老宅太过窒闷的气氛,也许只是才子超越时世的兴来之笔。

才子的寂寞和孤独,是炼心磨性的真火;而才子表面的生活,从来就不缺少繁华、热闹和风光。李叔同回到天津,自然是如风入林,如鱼归渊。李叔同应了直隶模范工业学堂校长周啸麟的聘请,担任老友学校的图画教员。最惬意的还是洋书房的聚会,一杯佳茗,一缕琴音,一幅书画,三两师友,时世人生,艺林逸话,诗画揖和,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都在谈笑间化作习习和风,心原上便飘起了自在的意绪,生命里便生长了闲适的风情。

人生几何?得一二知交相邻相惜相知,当是前世福缘,于心足矣,夫复何求?年少的“天涯五友”,五点耿耿灯火,常常亮在心底,照亮着温暖着曲曲折折的前路。袁希濂、许幻园这时正在天津,时而来意园相聚。“无真非幻,无幻非真”,许幻园的那一股仙风哪里去了?眼波里还隐隐闪过几缕脱尘的精光,面容上和话语间已经尽是生活的困顿和疲惫。是宋梦仙完全带走了那缕仙风和那份人生的乐趣么?宋贞仙逝,烟霞侣已成天涯孤鸿,一枚无所依止的悲苦灵羽,飘飘何所似?飘飘何所欢!好花不常,好景不再,那么好的女子,只有在念想里存在了。天涯五友又当如何?早已风流云散,只留下一个空幻的梦境了。执手无语,此时此际,还有什么样的巧语美言能比得上两双手这温温一握?

师友的聚会,不过是一丸止痛药。药性过了,心底里的惆怅便如烟如雾地弥漫开来,命定般的纠结便如刀从心上尖利地划过。此时的天津,山雨欲来风满楼。李叔同在危危的楼上,他那颗忧时伤世的心不由自主地在风里飘荡。立宪派齐集津门,割股明志,血书请愿,以求宪政。然而,清王朝早已蜕变为一个利益集团,根本不具备历史承当的勇气和智慧,当然不可能放弃既得利益而推行宪政。李叔同的理性和教养,虽然满怀济世的热情和家国的承当,但恐惧和厌恶残杀和血腥,期望国家民族能在旧干上生出新绿开出好花。现实如灿烂的泡沫,一个又一个破灭了。李叔同心上飞满了灰暗的云。

天津之外,一片鼎沸。枪声从武昌传过来,血雨已经不可避免地漫天飘洒。李叔同心里有着没来由的恐惧,也存着隐隐的期望。李叔同与官场中人是家世相系,与立宪派几乎心气相通,与革命党人更是时相过从。他害怕流血,却又期望那些革命党朋友的澎湃激情能够吹过来,吹散津门一天的霉云冷雾。

革命党来了。竟然是表演过《黑奴吁天录》的王熙普,竟然是自己南洋公学的老师白雅雨。他们没能唤起天津的激情,却让天津的沉沉铁幕压成碎末。李叔同的心里是无尽的冷暗,尖利的疼痛。

“意园”虽好,终究不能驱散心里的孤寂。相离日久,又值时局动荡,那一腔上海的忧虑如钩牵扯着李叔同的心。几个月的老宅生活,李叔同感到,这个巨大的宅院不可能容得下那个异国的小小女子;如果强行过来了,老宅的严霜会不知不觉地凋残那一朵鲜活的花儿,老宅的阴寒会无情地吞噬掉那一片天籁的温暖和明亮。李叔同的心灵不可愈合地分裂着,那裂口里奔涌着茫茫无尽的惆怅、哀伤和失望。

心灵轰然裂开。在心的那一岸,埋藏着至深的牵挂和愁思;在心的这一岸,怀着微茫的希望和无限的伤痛,孤独寂寞地漂泊。人生总是在漂泊之中,哪怕你从小到老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你的那一颗心也会漫无际涯地飘飞,常常会无所归依,花自飘零,水自流淌。

1912年春节前夕,李叔同回到上海。也许,可以用一个“逃”字来表达李叔同离开津门的情状。逃离那个令人窒息的津门,去到那个充满生气的沪上,也让沪上勃勃生机把自己重新点燃;逃离那个欲爱还恨的老宅,去慰藉一颗孤独的灵魂,也让那颗灵魂把自己温暖和照亮;逃离那份如麻般纷纷不堪的家事,去那安宁的纯粹的一隅,抚摸疼痛的伤口,也让伤口的疼痛静静地飘散。从此,李叔同黄鹤一去不复返,三十年,归家之计几回?归家之思几重?故园云水间,云水之间竟然没有一条回归的路。

人在云水之间行走,走过了一幕一幕的风景,胸臆之间便化成了一片恣肆浩瀚的云水襟怀。可是,无论走得多远,走得多高,总须有几个相知相惜的朋友,一路相携走过,人生才会充满着光风歌诗;没有朋友智慧、热力和激情的相伴相慰,人生不可能一路走过,更遑论流飞绚丽的彩霞。李叔同回到沪上,正陷在无边的怅惘里;好友杨白民及时地相邀,聘请李叔同担任城东女学的国文、音乐教员。真是恰到好处的一道光亮,照过李叔同灰暗阴郁的天宇。

也许是惺惺相惜,也许是前世的缘分。李叔和杨白民一经“沪学会”时相识,顿成莫逆。杨白民对朋友诚实可托,致力于女子教育和启蒙,其精神可风可范。李叔同特意书写时人范肯堂的诗联“独念海之大,愿随天与行”、晋人左思的诗联“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奉送杨白民,赞美这位兄长人品的景仰,并表示愿意追随他。

李叔同一直关注和支持杨白民创办的城东女学,为“女学”的发展出谋划策,把自己的多件作品送给女学校刊登载,其中《焦画法》一文成为我国最早介绍“焦画法”的文章。在随后担任《太平洋报》主编期间,李叔同大力宣传报道“女学”事业,短短几个月时间即刊发女学报导二十余篇。即使后来出家为僧,李叔同对杨白民的“女学”事业依然热情不减。这是杨白民的人格魅力,更是“女学”的方向与李叔同济世度人的人生追求一致。

心意相通,文脉相接。李叔同虽然浮槎东瀛数年,但与上海的心气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上海已经摆脱清政府的统治,一派民国的崭新气象。艺林士人一向以时代社会的承当而自我期许,先天地与新兴的力量趣近趣同。独标士林的“南社”在1909年成立之初,即传达着与清政府的“北廷”对立的意向,此时自然欢欣鼓舞。李叔同一入上海艺林,心底里的情绪立即被点燃了,暂时忘却了故园萧瑟的悲愁和家道衰落的忧虑,罡风浩荡,《满江红·民国肇造志感》从胸臆间喷薄而出。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赤血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这年三月,李叔同欣然加入“南社”,热情地与赴同人的雅集兴和。随后,李叔同应邀参与《太平洋报》的创办和编务。“南社”和太平洋报的周围,集聚着柳亚子、叶楚伧、苏曼殊、胡朴安、陈无我等一批名士,黄宾虹、吴昌硕、陈师曾、曾孝谷等书画名家也时相过从。李叔同置身其间,心里飞满了轻松、愉快、明亮和温暖的因子。借助于《太平洋报》,李叔同期冀能够一展所学,实现文艺淑世的抱负。前景似乎光明灿烂,李叔同忘我地工作着。同事陈无我回忆道:

他独自住在报馆楼上一间小室里,困觉、看书、编稿子,都在这里面。每天除了吃饭下楼之外,简直看不到他的影子。我偶尔有事上三层楼去,经过他的房间,那门总是关着的。有一天难得发生例外,那门是虚掩着,我向内探窥,见李先生运笔如飞。我不敢惊动,只好过门不入。

马上便有了成绩。李叔同主编《太平洋报》副刊《太平洋画报》,特辟“西洋画法”专刊,连续介绍西方绘画理论,在当时窒闷衰弱的中国画坛吹进了第一缕清新的和风。李叔同主持的《太平洋报》版面和广告设计,精心绘制图案,加入木刻,美观、新颖、明快、活跃,使新生的《太平洋报》很快便在业界脱颖而出。李叔同撰写的《广告丛谈》,其立论之新,持据之的,分析之严谨,开我国广告理论研究之先河。时间过去七十年,直到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广告学才成为我国的一门独立学科。李叔同借《太平洋报》大力推介漫画作品,直接把一粒漫画的种子种进了丰子恺年少的心田。三十多年之后,丰子恺还在《我的漫画》一文里,深情地忆及受到《太平洋画报》上所登漫画的最初影响。那些日子,李叔同的精力似乎很充沛,和同人先后创办“文美会”和“国学商兑会”,设计和编辑文美会的会刊《文美》杂志。

热闹而繁忙的缝隙里,总是不时地冒出隐忧。李叔同那颗敏感的心,隐隐地感到时事浮华得有些虚假,隐隐地感到民国的脆弱无力。情不能抑,李叔同便兴赋为诗。《太平洋画报》上闲出了版面,便留下了李叔同的心路印痕。

七律《咏菊》: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

《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二绝》,其一: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

玉钩斜畔隋家冢,一样千秋冷夕曛。

其二:

飘零何事怨春归,九十韶光花自飞。

寄语芳魂莫惆怅,美人香草好相依。

是青春难挽的自怜自伤,是故园愁思的切心之痛,是世道诡谲的迷惘惆怅,更是节操自持的清芳孤洁,弥漫着李叔同那独有的寂寞和忧郁。这时,报社的那些同人,闲余之际依然诗酒歌场,放荡使气。可是,李叔同已经没有那份心劲,静静地避于一隅,和孤独相守,几许清高,几许淡泊,几许落寞。

果然,《太平洋报》只维持了短短的几个月,便随着创办人沪军都督陈其美的离职而草草关张,同人也随之星散。

又一道极目的绚彩,只明艳一霎,随之便暗淡寂灭。李叔同本来想一展平生所学,为新兴的国家、民族和社会倾尽热情和智慧,可是理想的花还未来得及开放,瞬间便凋萎了。白云苍狗,似真似幻;又临歧路,歧路上早已落满了心的碎片。李叔同心上一片空幻。

空幻里,似有一个声音在远地召唤,似有一片光在远地闪烁。人总是应着远地的那个声音奔走,向着远地的那片光奔走。穿过无数的春花秋月,走过无数的山脉水域,经过无数的人世纷扰,有一天,能够把一杯茶坐冷,能够把一缕日光坐老,你会突然明白,那个声音、那片光原来就在自己的心里。

但人却不能不奔走,哪怕已经身心疲惫。人生,似乎是一个早就定好了的旅程,愿也罢,不愿也罢,长也罢,短也罢,直也罢,曲也罢,你都得去走,从始向终。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同类推荐
  • 杨子荣传记

    杨子荣传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杨子荣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 袁崇焕

    袁崇焕

    本书主要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施展才华,也为辽事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垂千古。
  • 财富的声音:卡内基大传

    财富的声音:卡内基大传

    本书为卡内基自传。内容包括:我的父母和童年、安德森上校和书籍、内战时期、总部在纽约、劳工问题、英国的政治领袖、华盛顿外交等。书中介绍了作者总结出来的管理剩余财富的最佳方法。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热门推荐
  • 春秋诗话

    春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魂之传

    圣魂之传

    在遥远的地方,有另一个世界,那里也有人类,不过他们没有科技,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属于他们的圣魂。
  • 追魂夺命刀

    追魂夺命刀

    明成化年间,宦官专政朝堂灰暗、民不聊生,宪宗皇帝朱见深宠信宦官,在东厂之外再设西厂,东、西两厂挟锦衣卫,监视百官大太监汪直权倾朝野,百官只要不附逆阉党者,多被杀害,一时间政局灰暗,江山震荡。浙江布政使刘福为官刚正,不愿与阉党同流合污,多次力柬皇帝撤销西厂,并罗列了汪直等宦官阉党的数十条罪证,但是阉党势大,刘福的上书不但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却被阉党所嫉恨。随即刘福被东、西两厂联手陷害……在阉党抄刘福的家之时,刘福五岁的儿子刘士臣被杭州巡城指挥都使燕月飞冒死救出,而刘福一家除了刘士臣之外,尽数被杀,忠臣惨死……接着东、西两厂挟锦衣卫对燕月飞围追堵截,在五云山上,燕月飞终于被围……
  • 快穿女主甜又软

    快穿女主甜又软

    “宿主!老大!爸爸!那个男主不能打!!”“宿主爸爸!美女!深呼吸冷静!”本以为绑定了一个软萌小可爱宿主的团子现在咬着小手帕哭唧唧,它这是绑定了什么小恶魔!苏念原本在家睡觉睡得好好的,结果一觉起来,系统告诉她睡死了……然后就开始攻(被)略(上)之旅,顺便虐虐渣崩崩人设但是,那个反派!你要不要这么主动!乖巧软萌弟弟:“姐姐,要一直陪着我哦”温文儒雅学长:“念宝,亲我,帮你拿第一”邪魅猖狂魔尊:“念宝,不要再离开我了好不好”……【甜宠1v1,不甜你打我】【男主一人】
  • 万界之至尊奶爸

    万界之至尊奶爸

    (同人文,原粉勿喷!)天空飘来五个字:“我是你爸爸……”花果山,他一拳轰出,天地色变,五指山寸寸崩裂,“小石头,随为父一起,踏!碎!灵!霄!”云岚宗,他负手而立,“炎儿,看清楚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怒火莲!”青云山顶,他屈指一弹,诛仙剑阵化作齑粉,“小凡,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剑来、遮天、斗罗、凡人、将夜……纵横九天十地,唯吾独尊,掌天父系统,万域称爹!
  • 进化的狼魂

    进化的狼魂

    在现代人类争霸的舞台上,一个偏僻的小森林,一次异变,野狼种族就此崛起。它们的血脉有着无限的进化潜力,甚至拥有着沟通异次元的能力。他们的智慧开始不亚于人类,学习各种高等知识,除狼族正规的格斗术外,还有枪械使用,心理学,计算机学,社会学,航天学,狼族的故事,在山雨欲来的种种背景间徐徐展开,实力早已超越人类,而绝大部分人类依然蒙在鼓中。是时候让骄傲自大的人类陷入恐惧了!因为作者年龄太小,所以文笔并不扎实,但是绝对不是同龄人那种水平。开始看或许剧情会有些杂乱,耐心看完第一篇,快点十五分钟足够,也许可以给你兴趣。
  • 毛姆短篇小说选1

    毛姆短篇小说选1

    短篇小说在英国作家毛姆的创作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短篇小说风格接近莫泊桑,结构严谨,起承转落自然,语言简洁,叙述娓娓动听。作家竭力避免在作品中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让人物在情节展开过程中显示其内在的性格。本书精选毛姆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以飨读者。
  • 末世全能天后

    末世全能天后

    跨过千年来到21世纪。修丽华重生了。张玲性子淡泊,却不知怎么的选择了一个演员的行列。而且还是跟三级那种靠边的。她,末世的猎人佼佼者,怎么会甘心。要做就做好。前身家族财产不要,不好意思,我的,是我的。今生,既然选了这条路。她决定发扬自身优势,起码拿到奖的说。男人,恩,待调教。怎么着,也要风生水起呀!
  • 斩佛

    斩佛

    一万年前圣武大陆最强宗派少林突然消失,天玄武界上的宗派都在寻找着少林秘宝。当地球人穿越到圣天玄武界却成为了开启少林秘宝的祭品,他们是卑躬屈膝还是奋起反抗?当被天玄武界的土著逼到了绝境,古宁选择了反抗,我命由我不由天!
  • 追爱百分百:腹黑校草的冷丫头

    追爱百分百:腹黑校草的冷丫头

    “丫头。”“干嘛!”“没干嘛。”“猪头,我饿了!”某丫头不服气的喊道。“丫头,你搞错了,应该叫老公。叫老公,有肉吃。”某丫头生气了,自己去私奔去吃东西了。…“不好了,少爷。”“怎么了。”“少夫人自己跑出去了。”“没事,让她去吧,保镖跟着就好。”“少爷不好了。”“怎么了。”“少夫人跑出去了。”“我知道。”“她把保镖打晕了。”“没事,她身手好,再派保镖去保护她,等下打架不够人手。”“少爷不好了。”“什么事!”“少夫人跑出去了。”“知道了。”“少夫人带着小少爷跑了。”“没……,什么!!!出动所有人员,把少夫人抓回来。”某丫头被拎着,“这辈子那只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