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2500000007

第7章 道教宫观文化的内核——神仙信仰(2)

尽管上述两个特点是道教宫观神仙信仰的基本特点,但不同的宫观内的神仙信仰还是不尽相同,很难归纳出一个总的特点。因为首先,在地理空间有限的宫观内,不可能对所有的道教神仙进行崇拜。因为道教网罗的神仙实在太多,究竟有多少神仙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其次,道教教义丰富,流派众多,不同派别的宫观重点信仰的神仙也不一样。再加上道教向来广收并蓄,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或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到当地宫观的神仙崇拜。各个宫观究竟供奉着多少神仙、哪些神仙,至今无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信息。因此,我们只能对宫观内崇拜的神仙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

(1)天神信仰。顾名思义,就是信仰天界之神。天神包括三清四御、东王公、西王母、斗姆、雷部诸神、真武大帝、长生大帝等。许多大型宫观如北京白云观、成都青羊宫等就以天神信仰为主。

(2)地祇信仰。我们将那些与土地相关的神灵都归属地祇。如社稷、五岳、四渎、碧霞元君、城隍、土地等。这些一般都在一定地域内有专门宫观供奉,宫观有大有小。各地的土地庙就一般都较小。但是明清时期如北京的东岳庙、泰山的碧霞元君殿以及五岳神观等则规模宏大。

(3)人神信仰。人神指那些对自己民族有功的圣人英杰。如三皇五帝、嫘祖、妈祖、药王、二郎神、岳飞、赵公明等。在这些神仙影响特别深远的地区,一般有专门的宫观供奉。如四川都江堰市的二王庙,就专门祭祀战国时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以纪念他们修建都江堰的治水功绩。

(4)仙真信仰。仙真一般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和道教历史上修炼成仙的道士等。如八仙、广成子、赤松子、宁封子、容成公、彭祖、张三丰、三茅真君、萨真人等。这些仙真如果不是专门的宫观供奉的话,则一般出现在大型宫观的主轴线上的主殿或东西两侧的配殿中。

(5)民俗信仰。这类神仙信仰一般来自民间传说或民间风俗。包括酆都大帝、门神等。民俗信仰带有较浓的地方色彩,与各地的风俗紧密结合。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道教宫观的神仙信仰反映出一些特征,具体表现为:

第一,由于道教历史上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种种制约,始终未能形成一个单一至上、主宰一切的最高神,而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三清”神。他既不同于佛教的最高信仰对象佛陀,也不同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上帝。尤其是与后者相比,由于都包含有“三”和“一”的因素,有学者甚至据此将三清神定义为三位一体的神。但实质上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一个基本的区别是圣父、圣子、圣灵三者的关系是“他们共享同一神圣本质,具有平等的地位,而且与上帝同属永恒”([加]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78页。);而元始、灵宝、道德三天尊虽然也同出于“道”,但他们的关系是师徒关系,地位并不平等,甚至在历史上出现过人为地提高某个神的地位的事情。因此,他们并非同一概念。“三清神”是道教神仙信仰的独特之处,许多著名的宫观都设立有三清殿。

第二,道教神灵来源广泛,既有远古社会自然崇拜的对象,也有从万物有灵观念演变发展而来的精灵,甚至来源于一些文学作品,天、地、人、动物、植物等都可以成为崇拜的偶像。这样的神仙信仰谱系虽嫌庞杂和混乱,但是他们都被统领在至高的“三清”神下面,这使道教兼有一神教的特征和多神信仰的特点。

第三,道教宫观的神仙信仰体现了道教乃至中国文化宽容博大的胸怀。它融合了中国儒、佛二教与诸多的民间信仰,将它们统一在道教的神系中。如果将这点和道教在各地各民族的广泛的地域传播性结合起来看,则可以发现,其体现了中华文化自身的融合性和包容性。

第四,道教宫观的神仙信仰充满了人情味。道教宫观不仅是道士修炼和祀神的场所,同时也是道教和世俗社会联系的纽带。所以,宫观的神仙信仰受民俗风尚影响最大。如在民间广受崇拜声望最高的玉皇大帝,不仅有夫人儿女,而且许多民间传说都将他描绘得极富人情味。东岳大帝、张天师等也都有自己的配偶和大家庭。还有许多女神自称天妃、夫人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神交通的宗教节日演变成了人人欢娱的民俗节庆,这将在道教庙会一章中论述,此不赘。

§§§第三节道教宫观的斋醮科仪

斋醮仪式是宫观神仙信仰的另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斋醮是道教仪式的总称。最早,斋醮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说文解字》中说“斋,戒洁也”,其本义是洁净、斋戒。先秦时代,古人在祭祀前通常要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清心洁身,禁绝房事,必须清洁身心,整齐精神以示诚敬。《礼记·曲礼上》云:“斋戒以告鬼神。”(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95年,第1册第46页。)《礼记·祭统》云:“斋之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同上,第1239页。),“斋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同上。)。道教继承了这些思想。认为“斋者,齐也,齐整三业。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真”(《云笈七籤》,《道藏》第22册第259页。)。《太上太真科》说:“能摄身者,端供不扰;能摄口者,默识密明;能摄心者,神与道合。”(《道藏》第6册第1004页。)醮,《说文解字》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古代冠、娶之礼;一是祭。战国宋玉《高唐赋》中写道:“进纯牺,祷璇室,醮诸神,礼太一。”(《文选》第1册第2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这里的醮诸神就是祭诸神的意思。道教《正一威仪经》说:“醮者,祈天地神灵之享也。”(《道藏》第18册第257页。)唐代杜光庭认为“醮者,祭之别名也”(《无上黄录大斋立成仪》,《道藏》第9册第464页。)。宋蒋叔舆说:“烧香行道,忏罪谢愆则谓之斋,诞真降圣,乞恩请福则谓之醮。斋醮仪轨,不得而同。”(同上。)可见,斋以洁净禁戒为主,而醮是以祭神为义。

但是,斋、醮仪轨并非完全不相干。从唐宋开始,斋、醮便不再有严格的区分。唐代杜光庭制定科仪,将斋与醮同坛举行,认为“后世道家设醮而谓之斋”(《道门科范大全集》,《道藏》第31册第945页。),斋、醮的分别渐渐缩小。其《道门科范大全集》里面收录的斋、醮仪式,有区别也有共同之处。如醮仪中有三献茶、酒的程序,斋仪中则无。但斋、醮程序中又都包含了发炉、复炉、宣词、礼方、存神、烧香等共同的仪式。明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敕命礼部会僧道拟定释、道科仪格式,颁布天下遵行。其中道教科仪格式由道士宋宗真、赵允中等编成,称为《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正式将道教“斋醮”并称。至此,斋醮合二为一,成为道教祭祀祈祷仪式特有的名称。

斋醮仪式的具体形成与陆修静的“九斋十二法”关系密切,该科仪格式被后世视为斋醮之范本,这在前文宫观的历史部分已有所涉及,此不赘。中唐张万福在陆修静的九斋十二法基础上再加撰集,典式渐详,后经杜光庭的编校,道教斋醮形成了完备的格式。道教斋醮仪式种类繁多,仅《道藏》中收录的杜光庭编撰的斋醮科仪就有《太上黄箓斋仪》、《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太上正一阅箓仪》、《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等14种。宋元明清还有增加。关于不同的斋醮科仪,已有专著论述,兹无意重复,仅就斋醮过程中涉及人神交通一些重要概念做一考察。

设坛。设坛是斋醮开始时非常重要的一道程序。所谓设坛,就是选择一个适当的处所建立一个人神沟通的特殊场所。道教斋醮法坛源于先秦时候的祭坛。《国语·楚语下》云:“坛场之所,上下之神。”(《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第275页。)据《无上秘要》记载:授洞神三皇仪,要设立“宿露坛”(《无上秘要》,《道藏》第25册第126页。)。可见早期道教的法坛是在露天设立的,后来才逐渐变为殿内设坛。《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说:“建坛立靖,当择无尸冢及烧骨去处,不在高堂广宇。凡在市朝,则择宽静街衢,苟近闹市,尤宜择净处建坛。”(《道藏》第4册第5页。)《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说:建坛的理想处所应是“名山洞府,形胜福地,有宫观祠宇、神异灵迹去处,与坟墓市井相远”(《道藏》第8册第804页。)。唐代张万福也认为,“凡设座得名山洞穴是佳,不然即幽闲虚寂,亦可施置”(《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录立成仪》,《道藏》第28册第492页。)。随着道教宫观的建立发展和成熟,这些“法彼上天”的“灵观”“仙居”就自然成为斋醮建坛的最理想场所。

不同类型的斋醮科仪,筑有不同规模的坛式。古代常见的坛式有:灵宝坛、玄枢坛、皇坛、星坛、虚皇坛、灵宝黄箓斋坛、灵宝炼度坛等。《上清灵宝大法》对斋坛有个简要的描述:“或垒以宝砖,或砌以文石,或竹木暂结,或筑土创为,务合规矩,以崇朝奏之礼。或露三光之下,以达至诚;或以天宝之台,取法上境,建斋行道以为先。于中列太上三尊之象,如朝会玉京山也。坛上下四重栏楯,天门地户飞桥等,务在精好。纂作瑞莲之状,或八十一、或七十二、或六十四,随坛广狭,设之竹木,为之束茅,表像亦可,为延真之所也。”(《道藏》第31册第439页。)可见,坛台可用砖、石、土、竹、木等材料建成。坛台一般为三级(也有五级),每级都代表不同的神仙圣真,并供奉各级神仙。位置越上、越居中,则神仙级别越高。这里且以皇坛的具体建筑格局来说明坛的设立方法。皇坛分三级,上级立虚皇玉京山天宝华台,供天宝、灵宝、神宝三宝帝师。左列建天真命魔之幢以消魔,右列建狮子辟邪之节以去邪。左右各设通真达灵之符,以降召仙真神灵;中设三晨之符,以通万气,辟出妖氛。坛的东西南北分置四方诸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幡符。中级坛按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位各设八个门,每个门按其方位所代表的意义不同而功用不同。如正南方属火属阳,则设纯阳煜赫之门,正东方属木主生发,则设青华始生之门,此外还有玉虚通真之门、镇静自然之门、纯和刚阳之门、坤顺金和之门、清冷玄一之门、刚明皓华之门。下级则按十二地支列十二气:玄天郁初之气,北元自然之气,辟非荡邪之气,始青茂元之气,黄灵高玄之气,镇静灵宁之气,炎真下明之气,中一凝真之气,厚和肃明之气,刚坚素和之气,真元养灵之气,返阴回真之气。可见,法坛的象征意义是很明显的:它法天象地,分布日月星辰、列斗环星、九宫八卦、十方三界,和合阴阳,以凡阳之地变为金阙瑶阶。这样,法坛就构建了另一个由神圣时空架构起来的神仙世界,将大宇宙浓缩为小宇宙,道士登坛临台,步罡踏斗,焚香祈祷,朝礼万神,与神交通。

道教影响最大、传承时间最久的坛场为正一、上清、灵宝三大道派的宗坛,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他们分别设于龙虎山、茅山和阁皂山。全真道最具影响的是北京白云观的混元宗坛,迄今也有七百多年历史。

符。符又称“法符”、“道符”、“神符”、“天符”。道教是以法术见长的宗教。而符箓是道教最重要的法术手段之一。斋醮法坛的布置离不开符,斋醮中道士涤荡邪恶、招御神灵也要使用符。符原来为古代调动军队、代表一定权位的信物。汉代巫师、方士已开始将符画在桃木上,谓之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这种符甚至流传到了汉代民间社会,“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后汉书》第11册第3122页。)。《抱朴子内篇·登涉》说:“以丹书桃木上,大书其文字,令弥满板上,以着门户上,及四方四隅,及所到侧要处,去所住处,辟山精鬼魅。户内梁柱,皆可施安。”(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309页。)说明东晋道士仍通行用桃符驱邪。灵宝五符是早期道教的符书,在道教史上甚有影响。它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之气,且顺次相生。谓每当运终劫至,可佩之以渡劫。古灵宝派将之视为根本经典。“《灵宝上序》及撰出服御之文,皆蝌蚪古书,字不可解,一一寻其波流,皆出乎《五符》之上也。”(《太上灵宝五符序》,《道藏》第6册第336页。)它们也影响到后来陆续出现的其他“符命”之作,而且其五方符命为每方之炁所化且次第相生的思想,成为道教中的重要观念。道教的符,强调其为天真云气自然结成,故能与神灵契合,通天达地,召劾神灵,安镇五方,正所谓“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随符摄召下降”(《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道藏》第3册第807页。)。唐代孟安排也说:“神符者,明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炁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炁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炁也。以道之精炁布之简墨,会物之精炁,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道教义枢》,《道藏》第24册第818页。)道教符的种类很多,依托尊神或传授祖师命名的有老君符、天师符等;按符所使用的对象分,有治病、镇妖、杀鬼、护身、召风、唤雨、起雷、祈晴、驱蝗等符;按道法科范所言,凡立坛、召将、投简、树幡、上香、进表等诸环节均有专门制作的符箓。符的主要成分为符字。“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识之。”(《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道藏》第6册第344页。)道教符字模仿自然星云之势,似文非文,似画非画,走笔曲折盘迂、飘渺超逸,正因为如此,符字还有“云篆”的雅号。制作道符有一定的格式,但是这并非是道符的主要特点。书写道符强调人与炁合,心与符一,符与心具,用自己的精气来感应所要画之符的精气,并不完全依葫芦画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气质和美学神韵。斋醮是与神交通的仪式,因此符是必不可少的。《灵宝玉鉴》和《灵宝领教济度经书》中记载了斋醮仪式中使用的各种符:如醮坛四周立幡所需要的各种幡符,醮坛所设门户上的门符,照彻幽暗,破狱度人的灯符等。不同的斋醮使用的符不尽相同,但幡符、门符、灯符在斋醮中却是必须使用的。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洪荒之功德天榜

    洪荒之功德天榜

    自似是而非的洪荒开始,这是一段行走在诸天万界的旅程。
  • 摄政王,太后有喜啦!

    摄政王,太后有喜啦!

    金牌女侦探一朝穿成草包公主,和亲途中遭人暗算!清白被毁,性命堪忧,好不容易混进皇宫,可皇帝却连夜暴毙!渣男竟然让自己殉葬祭天!恶毒嫔妃落井下石!尼玛,还是一切靠自己!斗渣之路乐无穷,但无耻渣男竟然是夺走自己清白的“山贼头目”!暖男掌教竟然为了自己暗中谋反!战神王爷竟然说非卿不可!满脑子都是自由的太后娘娘,很想说!你们看我哪一点,我改就是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惊魂六记之无翼蝙蝠

    惊魂六记之无翼蝙蝠

    黄昏将近,西风渐紧,落叶纷飞,天地间说不出的苍凉。一队人马这时候正在古道之上。三辆镖车,四匹健马,二十七个人。在三辆镖车之上都插着一面三角小旗,鲜红色,只绣着‘镇远’两个字。这正是镇远镖局的车子……
  • 最酷女帝

    最酷女帝

    【简介】过几多春秋,经几许事忧,高冷、美丽、智慧,她都有。她不是皮皮虾,她是一代女帝,在这里展她一世风华!
  • 叹孤寂

    叹孤寂

    “我和他相差数十洪荒,没有可能。”——“可是没了他,您生命里最后一束阳光也会消失。”——为什么?为什么我会记得十七万年前的事情?为什么我会记得那么清楚?【简介和内容关系…往后再说】
  • 妖师之鬼徒袭天下

    妖师之鬼徒袭天下

    在现代时被闺蜜陷害是鬼,最终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魂穿重生后,她变得冷漠无情对人带有戒备心。不信一个人很容易,要信一个人却很难。她质问:“你到底是司徒薄还是南灿墓?”他笑答:“我谁都不是,只是你的师父。”【“在这个世界上,能欺负他的只有我。”鬼眼睁开,见此眼者,无一幸免。】“把我师父还给我!不然我让你们全部陪葬!”第一次,她唤他为师傅,第一次,她那么声竭力尽的叫喊着他。可是,当她终于叫出这个称呼时,却成了最后一次。司徒薄,你让我信了你的同时,还让我失去了你。【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师徒恋小说。】
  • X小姐的王先森

    X小姐的王先森

    他长大了,而我陪着他长大了就算遥远,我也会用尽全力奔向你啊喜欢你,就是想见你
  • 满眼星光皆是你

    满眼星光皆是你

    作为一个缺钱的人,顾清歌难以想象,居然还有人钱多到可以出来洒!当顾清歌以为拿了钱就可以跑的时候:暗恋男神:每次抬起头都能看见你躲闪的眼神,你不能习惯你不在……(后面会补充)报告宿主,那里有只猪在洒钱!呸!那是我老公!女主顾清歌,男主陆九城一曲清歌动九城,一擒热泪盈我心。
  • 狩魂链

    狩魂链

    这是一个关于召唤位面的世界。什么,任何东西都可能召唤出来。那是不是能召唤个女朋友给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