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2700000068

第68章 序言(1)

熊融张伟

国现代文坛上,三十年代前后,曾涌现了一批以很大精力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如:丰子恺、梁遇春、方令孺、吴伯箫、缪崇群、何其芳、李广田、陆蠡、丽尼等。他们在散文领域中,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还成为一代大家。虽然,由于生活道路和思想认识的局限,他们的作品还没有能够深刻而广阔地反映出尖锐复杂的社会现实,但是,他们以自己的笔,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反映、表现出那个动荡年代的风貌;在艺术上,他们的作品更有着各自鲜明的创作特色,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五四以来散文创作的业绩。这里论述的缪崇群,他的名字对于读者来说,颇有生疏之感;这是一个不该冷遇、然而几十年来一直遭到冷遇的作家。

缪崇群,笔名终一,江苏六合人。1907年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生坎坷,贫病交迫。1945年1月,正当风华盛茂之际,却溘然病逝于重庆北碚江苏医院,享年三十八岁。

缪崇群多才多艺,著作甚丰,在小说、散文、翻译等领域都有耕耘和收获,但倾其毕生心血的还是在散文创作方面。他开始发表作品于1928年,以后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仅在散文方面,就奉献出:《唏露集》(1933年2月北平星云堂版)、《寄健康人》(1933年11月上海良友版)、《废墟集》(1939年9月上海文化生活社版)、《夏虫集》(1940年7月上海文化生活社版)、《石屏随笔》(1942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社版)和《眷眷草》(1942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社版)等六部集子;病逝以后,他的好友韩侍桁和巴金先后又替他编选了《唏露新收》(1946年2月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版)和《碑下随笔》(1948年11月上海文化生活社版)两部散文集。此外,还有不少作品没有收集,散见于当时的报刊上。缪崇群的这些散文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风貌,留下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烙印,显示了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独特风格及其发展轨迹。

根据缪崇群的生平和他的创作实际,我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年求学时期。缪崇群原籍江苏六合,但从小生长于北平。父亲是大学教员,母亲也有文化。然而父母的关系却不融洽,家中成员多有疾病,还在他求学期间,哥哥、母亲先后病逝。如此沉重、阴郁的生活环境,使他从小就养成多愁善感的性格。他曾说:“因为早熟一点的原故,不经意地便养成了一种易感的性格。每当人家喜欢的时刻,自己偏偏感到哀愁;每当人家热闹的时刻,自己却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见《守岁烛》)他善于观察、思索,而却拙于交际、应酬,这种沉默寡言的孤僻习性一直影响着他的一生。他在北平读完小学和初中,于1923年,十六岁时转入天津南开中学上高中。当时的同学有靳以、韩侍桁等,他们对他后来的生活和创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25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庆应大学文学系,1928年学成归国。三年的异国生活使他广泛地观赏了日本的山川风光,并且接触了日本的风俗民情,更体验了日本贵族官僚的骄横淫逸和劳动人民的纯朴友爱,这些都成为他后来从事散文创作的一个丰富的源泉。

第二阶段,创作前期。少年的家庭生活和十几年的求学生涯,给他的生活和思想烙上了深深的痕迹。他自己也产生着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在他的前期作品中,这方面的惠材占着相当大的比重.1928年归国后,他便勘奋写作。他与鲁迅有过通信、投稿关系,在《北新》、《语丝》和{奔流易等刊物上发表过一系列的作品。1930年,他在南京参加了中国文艺社,并担任了大约半年的《文艺月刊》编辑。期间,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曾在《文艺月刊》上发表了两篇讽刺“普罗文学”的文章,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以后,由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以及在编辑方针上与王平陵等人产生分歧,便辞退了该刊的编辑工作。就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杨晦、巴金等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他于1933年先后出版了《瞬露集》和《寄健康人》,这两本是他前期创作的主要代表作;1939年出版的《废墟集》,所收大都是1937年以前所写的作品。在缪崇群的前期创作里,主要写自己的生活和发生在周围的凡人小事。如对亡母、情人的追怀之恋,对师长、同学的思念之情,对异邦社会的感慨描绘等等。他写来如叙家常,明白晓畅,而又时时处处散发着深沉真挚的感情。显示了他平实、精细的风格和善于抒情的特长。

第三阶段,创作后期。七·七芦沟桥事变,如一声巨雷,震撼了中华大地。兵戈相侵,国土沦亡。人民辗转沈寓的悲惨遭遇,创痛深切的感慨情怀,都不能不或多或少地反映到抱有正义感作家的笔底下。因此,不少进步作家的作品,大都以抗战前后作为划分创作和思想转变的标志。缪崇群也走着这一条道路。抗战爆发后,他拖着虚弱的病体,流亡于湖北、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以教书为生,一度当过《宇宙风》的编辑,最后落脚在四川重庆。他于流亡途中,饱经风霜,世态百相,尽收眼底。随着生活的巨变,视野的开阔,他的散文风格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虽然平实、精细、真挚和亲切的基本格调末变,但是作品中原来比较狭小的天地逐渐变得开阔,纤细的感情逐渐变得坚实,爱憎更显分明,作品也更具时代性和战斗性。这些特点在他后期创作的《夏虫集》、《石屏随笔》和《眷眷草》等集内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1942年,他规划了《人间百相》的宏大写作计划。他设想对人情世态作一番心灵的探索,也想给世间的魑魅魍魉描下丑恶的脸谱。但是,他只开了一个头,病体阻碍了他的工作。他困居在重庆北碚的最后两年中,写得很少。1945年1月15日凌晨,他因患肺病咳血、长期不治而悄然长逝。当时报上刊载噩耗的标题是:一代散文成绝响!犹如盖棺论定,使人惋惜不已。

在缪崇群的前期创作里,回忆少年生活的篇章,占着很大的比重,《唏露集》里几乎全是幽思的囱忆之作。这些篇章大都是写人的,尤以女性为多。他同情这些被人压迫、蹂躏的弱者,歌颂她们的善良、纯真和友爱,谴责主宰她们命运的强暴者们的骄横、野蛮和自私,这是这组作品的共同主题。然而,毋庸讳言,沉郁和伤感又是这组作品的共同基调,这和作者的生活和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缪崇群的个性是孤寂的,哥哥和母亲的相继早逝,在他心灵上添了几道创伤,父亲的拈花惹革导致了父子关系的疏远和隔膜。为此,他曾两度离开家庭,远走他乡,自谋生路,他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后来,他在描绘阖家团聚的除夕夜晚时说:这个家“没有一点生气,也没有一点温情,只有像垂死般地宁静,冰雪般地寒冷。”(见《守岁烛》)在这般境况下,那充满温情柔绪的少年时光,堪称青梅竹马的昔日伙伴,是怎样地勾起他的退想和回忆!

他一再在文章中吐露自己的心事:“回想,唯有回想了;也正如同纸上的画饼与梅子:充不了饥肠,也止不住口渴。”(《童年之友》,载1930年10月《文艺月刊》笫1卷第3期)“我除了凭吊那些黄金般的过往以外,哪里还有一点希望与期待呢?”(《守岁烛》)流逝了的少年岁月,往往为作家们所珍重和追忆,以至回味和寄托,从而用历史的折射来针砭黑暗和丑恶。而缪崇群的这组回忆文章,交错着对人生的探求和怅惘的忧愁,从而使我们感觉到,它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黑暗、腐败现状的极端不满,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作者与当时许许多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样,为残酷的现实撞得头破血流,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只能从回忆中寻找精神的寄托。恰如杨晦在《〈唏露集>序》中所说:“他于寂寞中领略一点人生的真味,于凄苦中认识一下自己的面目。”

缪崇群的这组回忆文章,感动人们的无疑是他的真诚,是他在追忆中寄寓着的情丝和爱憎。在《守岁烛》中,他写道:除夕的夜晚,母亲塞给他一包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他觉得自己长大了,知道母亲终年辛苦节俭,省下一点钱不容易,因此不愿接受。母亲却说:“唉,孩子,在父母面前,八十岁也算不上大的。”夜深了,他和母亲按照传统习俗,相对坐在烛前守岁。烛光下,香烟里,低声听着母亲的絮语,他感到自己愉快地融化在母爱之中。“佛前的香气,蕴满了全室,烛光是煌煌的。那慈祥,和平、闲静的烟纹,在黄金色的光幅中缭绕着,起伏着,仿佛要把人催得微醉了。”多么深情的描绘,多么亲切的回忆,母亲慈祥的身影,跃然纸上。

缪崇群从第二个散文集《寄健康人》开始,描写的题材渐趋宽阔,视野投向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旅途随笔》、《南行杂记》和《凤于进城》、《北南西东》等篇就是这个转变期中留下的珍贵记录。这些作品记叙的大都是旅行途中的日常见闻,从细微、平实的生活琐事中,暴露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在朴素婉曲的叙述中,夹以精辟的独特的议论,抒发了作者心头的积愤和对社会世态的感叹,是富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之作。这说明,一个作家只要真正地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就可以改变或突破自己思想和认识上的局限。

在缪崇群的前期创作中,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的《没有雪——1933年北国风景线》,虽然没有被收入任何集子,但是篇值得引起充分注意的重要作品。这篇文章于1934年3月连载七天,长达七千余宇,这在他的散文创作中是少见的。文章的副题是:“1933年北国风景线”,作品摄取了当时北京城的战时画面:有趾高气扬地飘浮在“西交民巷”上空的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国旗,有在我国国土上耀武扬威、横冲直撞的日本军队,有在战争爆发时忙于搬运家私、乘飞机逃命的国民党将领,有被强征来的平民和骆驼组成开往前线送命的运输队,有在与前线失去联络给养、变成惊弓之鸟的几十万国民党官兵……作者从白描中央着讽刺,含蓄里蕴藏着愤慨,从容写来,动人心肺。

在《没有雪》一文中,作者既愤怒地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也沉痛地鞭挞了置广大民众和士兵于脑外,而只顾搜敛钱财,仓皇出逃的国民党将军。宇里行间充满了爱国的激情和正义的呼声,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较高的成就,堪称一篇难得的佳作。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到缪崇群的创作风格有着可喜的转变和发展。

从“九·一八”起,缪崇群目睹了国土的沦亡,自己也遭受了妻死家破的祸灾,这对他寂寞的心灵起着莫大的撞击;“七·七事变”以后,他东转西徙,日夜奔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他的眼界开阔了,作品的题材也拓宽了。他在1938年5月写给巴金的信中说:“战争会使民族觉醒,我以为,作为民族革命的战争除了使民族醒觉以外,而且会更速更近的得到战果:一个新世界,人类里面居大多数的被压迫的人们,每个人获取了他的新生。”(见《碑下随笔·短简(二)》)确实,缪崇群在这个时期的散文创作是获得了“新生”。他已从个人狭窄的小圈子里挣脱出来,开始更多的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为他们大声疾呼,为他们奋笔疾书。在流亡途中,他虽孑身独处,潜心写作,但是他的心与国家命运是相通的。日寇侵略的铁蹄践踏着神圣的国土,人民在苦难饥饿中的呻吟哀号,统治者却无动于衷,照常花天酒地,腐败无能,……一切的一切,使他忧心忡忡。他生性寂寞,不善交际,绝少朋友,惟一能表达自己的忧思、排遣内心的积郁,就是不停地写作。他抗战以后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夏虫集》,收录的大都是于1939年间的作品。作者在这本集子里,以莫大的义愤,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倾吐了长期郁积在内心的愤懑,体现了人民对神圣抗战的信念和意志,这恰是《夏虫集》中最为突出的主题。我们翻开目录,仅仅从《血印》、《天样的仇恨》等标题上,就不难谛听到那废墟中多少含泪的呼喊和带血的控诉。

可贵的是,缪崇群并没有沉浸于悲愤之中,作品更多的是洋溢着昂奋的激情和必胜的信念。在《苦行》中,作者先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从前在一个热带地方,有一个土人高举着手,等待鸟雀在他的手掌上搭巢结窠,别人嘲笑他是傻子,他却屹然不动,以苦行的精神来忍受无数的困难和折磨,鸟巢到底在土人的手掌上搭成了。作者赞叹道:“我陡然悟觉了苦行的道理,它好像一道闪光,照明了我在生命途中的一个指向。”接着,宣言似的说:

“我在高举着我的手,柴枝般的手,只是为了一种招示:记住我们的敌人!认清我们的敌人!

反抗他们!战胜他们!我的手永不放下!真理一定会在上面搭起了一个巢窠来!”凛然的正气,必胜的信念,至今读来仍感人肺腑。

与上述作品不同的,是总题为“夏虫之什”的咏物小品。篇幅短小,文笔精细,虽然缺少昂奋的激情,但含蓄蕴藉,委婉有致,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这组短文共十一篇,除第一、二篇外,每篇咏一种夏虫。它以象征的手法,曲折地抒发了作者积极进取的志向和愿望。由于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寓言手法,文外的涵义尤为丰富。如咏《蝇》篇说:“趋炎走势,视膻臭若家常便饭的本领,我们人类在它们之前将有愧色。……但无论如何,他总算是一员红人,炎炎时代中的一位时者,留芳乎哉!遗臭乎哉!”三言两语,下笔如神。这确实是在写苍蝇,但用来比拟那些卖身求荣的汉奸,又何尝不恰如其分呢!请看《臭虫》篇,他写道:臭虫有一个别名,叫“南京虫”。十几年前,当他在日本留学时,一天房东太太指着这种令人生厌的小虫,带着滑稽相地问他这叫什么虫时,顿时使他感到侮辱,一种强烈的民族尊严使他机智地回答道:“那小东西么?东京虫哩。”在记述了这桩十多年前的琐事后,作者还巧妙地加以发挥,说,“像这样侵略不厌,吃人不够的小敌人,我敢断定他们的发祥地绝不是属于我们的国土之上的。”作者的意图和感情流露得相当明晰而又强烈,读来使人肺腑洞开,拍案叫快。

同类推荐
  • 韩愈文集2

    韩愈文集2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金陵书话

    金陵书话

    这《金陵书话》里的谈文说史,凭藉的载体,就都还是纸《金陵书话》籍。有关南京书人书事的文字,汇编成了第二辑《书香漫金陵》;超出南京范畴的,则编在第三辑《故典忆江南》中了。第二辑中的一篇《南京书事》,试图描绘出近二十年来南京图书市场的变迁史,也是“以一代之文存一代之事”的意思。图书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除了商业运作的一般规律之外,它还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兴衰是文化事业发展状态的一个表征。这二十年间,图书市场的重要变化,不仅在于上市图书的质与量,更在于经营主体与经营方式。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少女病有100种

    少女病有100种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总有些人会认为自己是个怪小孩。那些在否定的声音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某种经受不起太多阳光的湿地苔藓一样,她认定自己不值得被爱,她以为自己的整个少女生涯都是被人厌恶的,她一直都不知道其实有人不惜一切地爱惜过她、保护过她。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热门推荐
  • 蛟行天下

    蛟行天下

    以妖邪之力,逐鹿天下。卑微出身,最后位登大宝!!!!以妖邪之力,倾覆天下。意外穿越,却是身陷龙腹,鸠占鹊巢,醒来我已非我!由最为卑贱的衙役做起,步步为营,由吏至官,最后倾覆天下,其中软红十丈,艰难险阻,诸君且慢慢看来。
  • 快穿之女配制霸日常

    快穿之女配制霸日常

    被迫成为大佬日常VS苏爽人生沈璇为了活着,穿越一个个世界,炮灰逆袭,迎娶男神,她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 生死狙击之死神游戏

    生死狙击之死神游戏

    《生死狙击》游戏中的AK之王陈锋,莫名穿越进了神秘的“死亡挑战服”,在这服务器之内,他荷枪实弹的出现在了沙漠地图之中,和别人进行了真人枪战对抗,而正当他兴奋不已这“真实的游戏”时,更恐怖的里世界开启,丧尸变异体甚至游戏中从没出现过的BOSS,一齐涌出……
  • 都市异能生活

    都市异能生活

    “老子让雷电到了,好强大的电流啊,我挂了”。这是脑子里唯一的念头了,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前世的他中过双色球的二等奖,那么重生之后会怎么样呢?在猪脚被雷击重生后,彩票,美女,金钱。没有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求收藏,求推荐!!!
  • 帝尊狂神

    帝尊狂神

    十大古帝之首石寒渡劫惨遭五大古帝联手重创,拼的魂飞魄散将五大古帝炸个粉身碎骨用以陪葬!本以为魂魄尽碎万劫不复,却不想一缕孤魂侥幸存留,破碎虚空,穿越异世,进入石家嫡出一脉臭名昭著的废材三少爷身上!从此,石家变了,王朝变了,苍茫大地,一阵阵狂潮席卷不息!古帝再现!妖挡斩妖,魔挡除魔,神挡弑神!一代帝尊,狂神无敌,他势要逆天而起!
  • 大唐潜龙

    大唐潜龙

    天宝十年。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已步入暮年。此时大唐山地作战之王高仙芝,正剑指黑衣大食。此时南诏王阁罗凤野心勃勃,姚州暗流涌动。此时坐拥十万燕辽铁骑的安?山,正暗中窥视唐玄宗李隆基帝位和天下美女杨贵妃。这时,一名现代边防军人意外来到唐朝天宝十年,作为嗣邠王之子的李兴,他能做些什么?他又将如何运用现代知识来改变大唐帝国的未来命运。他从一个后世的平凡青年变成了一位智勇双全的传奇帝王。
  • 楚中剑越人歌

    楚中剑越人歌

    古境有山,山中有仙。少年杨自知希望踏上仙途。谁曾想,山中仙在酝酿一场巨大的灾难。且看男主化险为夷,揭秘求真。十万字大纲,剧情扑朔迷离。作者专业编剧出身,凡事只有你想不到。
  • 不就想修个仙

    不就想修个仙

    宇飞就因为网上购物赠送的一个手表,结果被雷劈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谁知这个手表来历不简单,从此以后带着他踏入了修仙之路。艰辛的修仙之路,坑爹的修仙成就,让宇飞是苦不堪言。炼器失败,没钱买灵石,没有牌面的灵宠,这都不算什么,最倒霉的是毁坏了灵田,要在山里养殖猪。我不就想修个仙吗?为什么就这么难呢?不就想修个仙,带您走进爆笑修仙之路,看那些逗比一般的旅途,看宇飞如何一步步踏入修仙强者之路
  • 六界苍天劫

    六界苍天劫

    两个孤儿,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走向了修真的道路,却卷入了一场惊天的阴谋。为了心爱的女人,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满天神佛,六界仙魔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仙魔敢阻,一概杀之与所有的人为敌又如何,只要自己的亲人朋友不受到伤害就行就算是这天要缚我,我也要打破这天这地要缚我,我就踏翻这地。
  • 不是说修仙吗

    不是说修仙吗

    穿越异界,喜得系统。奇遇机缘,得道成仙。无边无际求仙之路,生死相伴修仙机缘。紧张而又刺激的修仙日常。不要看了些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