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95700000018

第18章 敢于“异想天开”,突破固定思维(2)

人争我弃,人弃我取,是一种特殊的战略战策,可用于军事上,亦可用于商战上。军事上属奇兵奇计,商战上可爆冷门、烧冷灶,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被誉为“上海滩奇迹之王”的周云光以善于抓住不是机会的机会来创造奇迹而闻名于上海。如果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那么周云光就是这乐园中最为风光的几位人物之一。

周云光的银行是在非常险恶动荡的环境中建立的。银行诞生不久,便面临外商银行和钱庄两大国际和国内金融集团的夹击。当时的上海租界内外,外国银行林立,美国的花旗、汇兴,法国的东方汇理,英国的汇丰、麦加利,日本的三井、住友、三菱,比利时的化比、中法实业,德国的德华,俄国的道胜,荷兰的安达等银行,都是实力异常雄厚的金融财团。外商银行有着强劲的实力,根本看不起中国的银行,周云光的上海银行同样没有被放在眼中。不少人都认为上海银行的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开办伊始,周云光经常能听到一些嘲笑说:“中国的银行是不可能办好的。”而此时,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远的不说,仅上海钱庄中就涌现出了诸如齐丰、同康、源康、庆富等实力超群的大钱庄,它们不仅具有票据交换机构,可以依此制定拆息,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必须要托钱庄来办理。而且,几大银行之间也达成了默契,相互间都有成文的君子协定。

实际上,在复杂交错的金融市场上,钱庄俨然以仅次于外商银行的老二自居。华资商业银行,实际上是在外商银行和钱庄的夹缝中讨饭吃。周云光明白上海银行既无强大政治势力,又无雄厚经济基础。因此,对于这家“小小银行”来说,首要的任务是站稳脚跟;而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从服务质量和内部经营上下功夫。周云光知道这才是银行生命的源泉。

善于观察的周云光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外商银行和钱庄注重吸纳大户存款,而对小额存款颇为轻视,所以,他就以此为突破口,特别看重小额存款,把它作为上海银行能否成功的关键。他十分强调“服务社会”,主张“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厌细微,我宁繁琐”的经营方针。

正因如此,他经营的上海银行特别标出“储蓄”字样,非常明显的表示该行“以提倡储蓄发展商业为本”。为了吸引小额存款,周云光别出心裁首先提出“一元开户”,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元钱,就可以在上海银行开户。“一元开户”是针对上海广大市民阶层专门设立的,在当时中国金融界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件事在上海金融界一时引为笑谈,被认为有失一个银行的形象。

就连老百姓也难以相信一元钱可以开户,当时,有一个顾客听说后决定亲自去试一试,他拿上150元钱,要求办理150个户头的存折。上海银行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很快为他开立了150个户头。消息传出,许多小有积蓄的人纷纷登门,一下子便打开了储蓄业务的局面。

由于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和经济利益,“一元开户”很快受到城市中下层市民的普遍欢迎,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公职人员、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以及部分小商人和手工业主,争先恐后,纷纷将平时劳动收入及个人所得存入上海银行。这项在创办初期遭到银行业同行们讥笑的创举,一时间大获成功,风靡整个上海滩。以至于后来竟被上海各大银行仿效,就连像中国银行这样官办的国家银行也放下了面子,积极提倡这种业务。

“一元开户”的成功使周云光在上海创造了一个神话,他迅速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人物。人们由衷地佩服周云光的精明和眼光。在“一元开户”打开储蓄局面后,周云光并没有满足,他又乘胜追击,采取了上门服务的办法,亲自率领银行员工到各大专院校开办学生储蓄、教育储蓄。

由于上海银行登门服务,手续简便,态度热情,深受师生欢迎。周云光进而在一些重点院校设立固定营业机构,为学校代发教职工薪金,促进了储蓄业务的拓展。接着,周云光又发明出在工人居住区开办职工储蓄这一高招,同时他还在市民中办理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礼券储蓄、存本取息等各种新型储蓄。这些方便顾客的措施在上海滩无疑是空前的,在当时极富开创性。周云光不畏艰险,敢拼敢闯在中国金融史上导演了一幕幕令人回味无穷的经营神话。

能在作为冒险家的乐园——旧上海的金融界独领风骚,周云光自有一份过人的能力,除开个人的奋斗,除开机遇的惠赐,周云光还以令人折服的个人魅力,在各种势力之间巧妙周旋。因为旧上海的金融市场是当时时政的畸形产物,是极不规范的。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在其他地方更多的心血,还要洞悉具体的国情,两者兼具方能争取机会。机遇来之不易,尤其是在逆境中,它需要人们以双倍的努力去发掘,即使头破血流也在所不辞。周云光的成功就是一个鲜活的佐证。

4、“一石三鸟”打胜仗

人们常用“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来形容射手的善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武林高手了。但话又说回来,这些都是小说家的杜撰、评书艺人的夸张,其结果无非是要塑造一个技艺超群、手段高明的人物形象。生意场上同样有高人,他们的一个行动往往会带来多重利益,从而达到一石三鸟或一箭双雕的目的。

李嘉诚做生意,恐怕华人无法与之比肩,庞大的家资不是家族遗产,更非非法所得,而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赚来的。那么李嘉诚又是用什么方法积累了千金巨富呢?从其收购九龙仓一事可窥见其生意手段的高明之笔。

1977年4月,李嘉诚投资2.3亿港元,以每股12.45港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集团控制的香港永高公司的股票1048万股,成为全资公司。

收购美资永高公司之后,李嘉诚把目光和精力投注在雄霸香港的英资身上。他把第一个目标对准了香港地王——置地。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两翼”。

九龙仓有限公司拥有众多产业,历史悠久,资产雄厚,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

李嘉诚经过一番细心研究,惊喜地发现九龙仓在经营方式上存着巨大缺陷。

九龙仓一直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这种墨守成规的经营方法,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活动中,往往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九龙仓当前窘况,就是由此而造成。

李嘉诚分析九龙仓股票贬值股价偏低的原因是经营不善造成的,因此,他十分看好九龙仓股票。

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私下认认真真算了一笔细账。1977年末和1978年初,九龙仓股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其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

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地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6000~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

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

因此,九龙仓是一块大肥肉。如此一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居然被香港炒家冷落,这真是怡和系的不幸,更是香港众炒家的悲哀。

独具慧眼的李嘉诚岂能放过这一时机。果断加理智终于让李嘉诚释放出积蓄在心中多年的“图谋”:挑战英资,为华资当出头鸟,做香港地方的中资主人。李嘉诚核定,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龙仓股也是合算的。李嘉诚决定打一场大仗,全面收购九龙仓。

方略已定,李嘉诚开始思考战术问题。因为他清楚怡和系这个巨人的实力,而且更知道怡和系是决不会放弃九龙仓的。

因此,要成功收购九龙仓,关键就在于不能惊动怡和系,不能让其有所察觉,一旦“打草惊蛇”,以怡和系的实力,谁都难以从其手上夺走九龙仓。收购九龙仓股决然不能声张。

当时,李嘉诚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和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近20%的股权。

于是,李嘉诚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中买下了2000万股,约占九龙仓总股数的20%。

20%的控股,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线。鹿死谁手,全在此一“线”之间。

李嘉诚清楚地知道,他的秘密行动终究会曝光,因为战场是公开的。正所谓“纸包不住火”。

九龙仓股交额与日俱升,自然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

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感到其中有戏,立即介入,九龙仓股随即被炒高。甚至各大华资财团、英资财团和一些外资财团,也纷纷出马加入,来分一杯羹。如此以来,九龙仓股只升不降。1978年3月,九龙仓股急窜到每股46港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已和九龙仓股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了。

这时,李嘉诚已经成功地控有了九龙仓近20%的股票。为了避免损失和引起庄家反击,李嘉诚分外明智地暂缓再吸纳。此时,九龙仓集团也已察觉是李嘉诚挑起的战火。

九龙仓的老板马上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

但是,怡和的现金储备并不足以将九龙仓股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最后怡和系走投无路,为保江山不失,只好打出最后一张王牌,求助于英资财团的大靠山——汇丰银行。

据说汇丰银行大班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开始,李嘉诚甚感为难,到嘴的肥肉,哪有吐出之理。

但是后来,李嘉诚审时度势,认为不宜同时树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江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不谈长远,就说眼前,如果拂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然贷款给怡和,汇丰与怡和联盟,李嘉诚收购九龙仓肯定落空。与其鱼死网破,倒不如卖一个人情给汇丰。李嘉诚遂答应沈弼,鸣金收兵,不再收购。

虽然李嘉诚答应不再收购,但是他也不会将到嘴的肥肉白白吐出。当时,李嘉诚知道正欲“弃船登陆”的船王包玉刚也在收购九龙仓股票,并且志在必得。李嘉诚权衡得失,决定把“球”传给包玉刚,让包玉刚射门——直捣九龙仓。这样做既避免了与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的正面冲突,又使包玉刚领导的华资财团能够顺利取得九龙仓的控制权。

于是,李嘉诚又卖一个人情给包玉刚。他约见包玉刚,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把手中拥有的九龙仓1000万股股票转让给包玉刚的意思。

包玉刚求之不得,自然喜出望外。

这两位华人商界泰斗经过一番秘密协商,达成以下共识: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的股票以三亿多港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李嘉诚又把手头剩余的九龙仓股全部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因此得到了吞噬九龙仓的绝对优势。而李嘉诚在这一进一出间,获纯利5900万港元。从一定意义上讲,商业中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互换,只有付出,才会得到,这是生意场上千古不变的规律。

包玉刚与九龙仓进行了空前惨烈的血战,最后包玉刚胜出,入主九龙仓。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有人称“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但其对包玉刚和深远意义在两年后显示了出来。

包氏购得九龙仓,实现了弃船登陆的战略转移,从而避免了两年后的空前船灾。从这一点来说,取得九龙仓,简直就是挽救了一代船王包氏家族,其意义实非文字所能涵盖。

这是另一个话题,且让我们赏析李嘉诚这位“超人”的经商“胜术”。

李嘉诚在这场九龙仓商战中,一石三鸟,堪称商战的上乘典范。

第一,李嘉诚低进高出九龙仓股票,净赚数千万港元。由此可见,李嘉诚赚钱有术。

第二,与包玉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借助包玉刚之手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为下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既重情又重利,实在难得可贵。

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之后,便与李嘉诚合作发展西环的货仓大厦。李嘉诚只需要投入建筑费,而毋须付出发展总成本70~80%的地价,日后利润两家对半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不动产合作方式,实在是包玉刚的投桃报李。

第三,李嘉诚对汇丰的介入,顺水推舟,卖给汇丰一个人情,巩固了与汇丰的关系。汇丰因为欠李嘉诚这笔情,于是力助李嘉诚吞并和黄,使李嘉诚获得了比九龙仓更大的利益。由此显出李嘉诚深谋远虑,具有鸿贾大商之风范。

为官为的是口碑,经商为是的名利,常人为的是实惠。相信李嘉诚九龙仓一战,为更多的商人树立了典范,虽然经商手腕不易学会,但总会从中悟出点有用的东西吧!

5、无中生有,釜底抽薪

“欲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解决问题最彻底的手段。有些人认为利用这种手段解决问题未免有些恶毒,但遇到某些棘手的问题,这种手段确实是一种良策。

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是“人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治人”。照此看来,这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手段在政治、军事、官场、商场上屡试不爽。如果从权谋学角度去分析,这可能是个阴谋,但政治、军事、官场、商场上的争斗本身就是明暗争斗,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些,看其结果本身的性质。如果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社会文明,这自然算不得什么坏事,如果是商场上的争名夺利,而且都是合理合法手段,这也就无可厚非了。

中国古代有两大成功商人:一个“商圣”陶朱公,另一个是“亚商圣”胡雪岩。二者做生意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胡雪岩,生逢乱世,能八面玲珑,不论官、商两道皆能呼风唤雨,可谓手段高明至极。

与胡雪岩关系最好的当属湖州知府王有龄,王有龄这个官就是胡雪岩冒险为他捐来的。王有龄对胡雪岩自然感恩戴德。

王有龄自从当上湖州知府以来,与上面的关系可谓做得相当活络,逢年过节,上至巡抚,下至巡抚院守门的,浙江官场各位官员,他都极力打点,竭尽巴结之能事,各方都皆大欢喜。每次到巡抚院,巡抚大人总是马上召见,可这天巡抚竟把他拒之门外,是何道理?真是咄咄怪事!

王有龄沮丧万分地回到府上,找到胡雪岩共同探讨原因。

胡雪岩道,此事必有因,待我去巡抚院打探。于是起身到了巡抚院。找到巡抚手下的何师爷,两人本是老交情,无话不谈。

原来,巡抚黄大人听了表亲周道台一面之词,说湖州府今年大丰收,获得不少银子,但孝敬巡抚大人的银子却不见涨,可见王有龄自以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巡抚听了后,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今天给王有龄一些颜色看。这周道台到底何方神圣,与王有龄又有什么过节呢?

同类推荐
  • 赋能之书(套装共3册)

    赋能之书(套装共3册)

    本套书包括《让梦想导航》、《思考的力量》和《友善的力量》共3册。《让梦想导航》梦想的力量让一个人在困境之中不会低头,梦想的感召让一个人在困难面前变得强大。梦想有着神奇的魔力,它让一个平凡的人变得光芒四射,让一个平庸的人创造出奇迹!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都要遭遇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当汗水一滴滴掉落下来,梦想的花朵才会缓缓开放,释放出迷人的芬芳。本书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告诉青少年朋友,怎样追逐梦想、坚持梦想、实现梦想。……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9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9个人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的豪言。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后的2000多年中,整个人类沿着他的思路,借助形形色色的支点,事半功倍地完成了很多使命,甚至到达了凭借自身力量难以到达的高度。人没有翅膀,却能创造出飞机圆自己上天的夙愿;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却能设计出计算机为自己计算步骤烦琐的数学题;人凭借双脚不可能一天之内从上海到达纽约,却能借助交通工具让梦想变成现实……人类这些夙愿的实现都是因为人们找到了一个个足以撬动夙愿的支点。
  • 一生的忠告

    一生的忠告

    忠告,是智者的睿语,是师长的劝诫。好的忠告是一笔值得一生珍藏的宝贵财富,它是歧路前的警示,让你避免重蹈覆辙,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遭挫折和失败;它是迷途时的明灯,在你彷徨之际,指引你前进的方向;它是坦途时的鞭策,在你春风得意之时,提醒你别忘了远方的目标;它是低谷时的安慰,抚平你的创伤,激发你的潜能,催促你重整旗鼓,开始新的挑战……接受了正确有益的忠告,不但可以增加你的个人力量,而且可以帮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你具有前进的希望和动力。本书收录了洛克菲勒、约翰·摩根、查斯特菲尔德、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松下幸之助等七位世界名人给年轻人的忠告,这些忠告毫无保留地总结和浓缩了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在学习、工作、交友、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给予年轻人许多深刻的教诲,在投资理财、获取成功方面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忠告。
  • 青年中国说

    青年中国说

    本书是凤凰网名博校园行演讲精选集,演讲嘉宾有熊培云、张铁志、邹振东、张羽、葛剑雄、张乐天、鄢烈山、章文、杨佩昌、邱震海、马勇、秦晖、朱大可等学界大腕知识精英,阵容强大,见解深刻。本书涉及网络与公民社会转型、台湾对大陆的借鉴意义、未来30年中国是否必有一战、如何从臣民社会转变为公民社会等当代青年感兴趣的现实社会问题,体现演讲嘉宾的深度思考与大胆表达。
  • 毛泽东教我们学交往

    毛泽东教我们学交往

    本书通过毛泽东人际交往的故事,阐明了人际交往的原则。书中记述了毛泽东的人际交往对象众多,身份、地位各异,但他信守一个“诚”字,以“诚信”为交往的首要原则。
热门推荐
  • 逐鹿北京

    逐鹿北京

    小说虽然是以出版业为载体展开故事,但实际上讲的都是“外地人”在“大城市”如何打拼谋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下时代的热点题材。做传销起家的老曹带着资本来到北京加盟了孙军创立的的AAA文化公司,经过一番博弈较量,孙军成功地全身而退,老曹则如愿地接手公司,在石大兴和阿漆的辅佐下,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把公司进一步做大。之后,羽翼渐丰的石大兴、阿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离开公司自立门户,老曹开始走下坡路,他奋力挣扎,直至最终关门倒闭。另一边,石大兴、阿漆艰难打拼,逐步成长为新一代民营出版商,沉稳的石大兴越做越大,阿漆则始终在谋求突围与振兴。
  • 不死血仙

    不死血仙

    穿越,这是一个令人充满无限向往的词。富二代?仙二代?系统?老爷爷?金手指……额,这些我都没有……难道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果然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经历了一场穿越标配的车祸后,让宋炀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让他从一个二十四岁的精神小伙变成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娃娃。这里没有汽车,不过却有可以日行千里的珍禽异兽。这里没有飞机,不过却有各种上天入地的法宝飞剑。这里没有火枪大炮,不过却有多种杀人于无形的法决秘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狼性总裁:总裁哥哥的娇妻妹妹

    狼性总裁:总裁哥哥的娇妻妹妹

    “亲爱哒!等一下,人家还没脱完呢!”一句话打断了正在表白的杨言,杨言微微皱起眉.......大白失踪了三年,杨言也找了她三年,好不容易遇到她,却发现她完全变了,这三年里经过了什么事呢?
  • 莫斯科的小提琴

    莫斯科的小提琴

    《金色俄罗斯丛书(12):莫斯科的小提琴》收录普拉东诺夫12篇作品。在普拉东诺夫的作品中,孤儿主题是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如果把普拉东诺夫的创作看成是一种乌托邦的尝试,那么作家的主要作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将来的尝试、过去的尝试和现在的尝试。不同类型的孤儿们通过三种寻父路径实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寻找精神之父,完成拯救人类的使命探索未来;寻找记忆之父,循着记忆之水追思过去;寻找全民之父,顺应当下潮流面对现实。作家创造了自己的家庭寓言,通过孤儿主题表达对现实的质疑,对过去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思索,通过不完整的家庭折射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思考。普拉东诺夫的小说形成了“孤儿小说”系列。在普拉东诺夫那里,每个人都是孤儿——事实上的或心理上的。孤儿的感觉不仅是失去父母的无助,还是失去自我的迷茫,丧失信仰的惊慌,割裂历史记忆的虚空与绝望……
  • 秦国奇缘:爱上暴君

    秦国奇缘:爱上暴君

    初到六国末期,偶遇幼时的嬴政,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玩笑,告别时是顽皮的孩童,再相见是已是翩翩少年。“不要在我的世界里再消失一次好吗?”他的深情,她又该如何抉择,是放弃现代的一切拥抱爱情,还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放弃爱情?
  • 异域仙境

    异域仙境

    主人公顔三莫名其妙穿越到异域仙境遇见神秘老头神奇的大陆神秘人追杀拜师学艺师徒二人闯荡江湖“谁能来救救我啊,我这是在哪儿?”“别再叫了,再不跑快点我们两个全部完蛋”
  • 火影之忍武士

    火影之忍武士

    明明是红眼病,却喜欢舞刀弄棒,忍术一般般,却比大多数人厉害,可最厉害的还是我的刀法
  • 沿着丝绸之路旅行

    沿着丝绸之路旅行

    这是一本涉及北方地域的个人旅行史与心灵史的散文合集,是对古丝绸之路蜂腰部位,即黄河兰州段至敦煌的孤身旅行。其中多以作者容身多年的巴丹吉林沙漠为书写对象,如作者对额济纳、流沙深处的古日乃、倒淌的弱水河,以及历代皇家马场焉支山,甘、肃二州,乃至传世敦煌、沙尘暴肆虐之地的实地考察与发现。文章既有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更有个人在旅途特殊境遇下的情感呈现,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丝绸之路乃至北方大部地区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流变。绿洲,胡杨,油菜花;戈壁,城堡,沙尘暴……沿着丝绸之路旅行,总有一些人或事,会出其不意地刺中内心,乃至时常隐藏着的灵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