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5900000009

第9章 有效利用时间(1)

同样的工作,有些人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而有些人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差别就在于前者总是认为时间很充裕,放慢了工作节奏;后者总是认为时间不够用,所以他能尽快处理完手中所有的工作——这就是效率带来的差别。

诺斯科特·帕金森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差别都是由效率带来的——因为别人可以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收获了你这辈子才能收获的成果。

帕金森定律

《官场病——帕金森定律》这本书虽然只有几十页,但它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伦敦《金融时报》评价说:“一本可恶的书,不能让它落入下属的手里。”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评价则是:“一本极其情趣横溢和诙谐的书。”

英国历史学博士帕金森正是这本书的作者,他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57年,他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了一个定律,后来他将自己的思考和长期调查的结果整理成书,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之后,他所有的演讲都是座无虚席。

《帕金森定律》出版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美国更是长踞畅销书排行榜首。直到今天,各大公私机构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人员膨胀、效率低下的问题。帕金森教授对机构病症的独到观察与尖锐批评,仍然值得任何机构的高级人员进行参考与反省。

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效率低下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征用两个效率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帕金森分析道,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由于助手的平庸,不会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既然两个助手一样的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机构体系。

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帕金森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做了精彩的阐述,但机构膨胀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帕金森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他认为“植物学家的任务不是去除杂草,他只要能够告诉我们,野草生长得有多么快,就万事大吉了”。下面的故事告诉大家,该如何解决帕金森定律提出的问题:

一位在家无事可干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工夫:挑选合适的明信片一个钟头,然后再寻找自己的眼镜又一个钟头,在地址簿里查找外甥女的地址半个钟头,给外甥女写明信片一个钟头,然后考虑去邻街的邮筒投递明信片时会不会突然下雨,是否要带把雨伞,又花掉了20分钟……就这样,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老太太却要犹豫、焦虑和操劳整整一天。那如果换成你呢,或许3分钟就可以搞定这一切了吧!

从上面的故事能很明显地看出,效率就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一个3分钟就可以干完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用了一天,那他就会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靠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所以就需要像帕金森说的那样他要找个帮手,依次类推,人们就身不由己地走进了帕金森定律提到的问题。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或许是解答帕金森定律所提出问题的一条线索。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也是一样的,你的效率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一切,无论是金钱、地位还是名誉。那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个个都是注重效率和时间运用的。不同的效率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大。因为效率不同,可以让一个人很富,也可以让一个人很穷;可以让一个人充满智慧,同样也可以让一个人像个白痴……

效率产生距离

很多人感叹世界的不公平,为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有百万家产可以继承,为什么自己一出生却什么都没有?为什么别人的父母有权有势,地位显赫,而自己的父母却偏偏是个种地的农民?为什么别人的父母是智者,而自己的父母却目不识丁……

失败的人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认为种种的挫折都是因为自己的父辈没有给自己创造好的环境而酿成的,事实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造成你失败、别人成功的关键,其实就是别人更会利用时间,更懂得效率的意义而已!

当别人已经开始努力工作的时候,你在干什么?或许你正在喝茶呢!当别人埋头处理文件的时候,你在干什么?或许你正在为单位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呢!

效率的不同是造成人与人之间所有区别的根本原因!

不管你现在是一事无成,还是已经小有成就,你可能都会感慨,自己的时间抓得不够紧,自己的效率还不够高!

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布朗是社会名流,他定居巴黎后,社交活动很繁忙。为了不影响学术研究这个第一位的工作,他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工作时刻表,抓住高效时间用于工作。为此布朗专门请了一个剽悍的仆人来监督自己,并且约好:如果布朗不起床,仆人就可把他拖到地板上;如果布朗发脾气,仆人就可以对他用武力。有时他赴宴会,直到半夜两点多钟才回家,但是一到第二天凌晨5点,他也必须按时起床,否则仆人就可按约行事。布朗严格执行自己的规定,在高效时间里努力工作,一直到晚上6点多钟。

纵观历史,所有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高效利用时间的能手。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辉煌获得成功,和他们身上的这个优点是分不开的。

法国的巴尔扎克在20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90多部作品,塑造了2000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并且有许多作品还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12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4点校对清样,5点钟用餐,5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有时他的手指写得麻木了,两眼开始流泪,太阳穴在激烈跳动,他就停下来喝一杯咖啡,然后又继续写作。有时,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曾经一夜写完《鲁日里的秘密》,3个通宵写好《老小姐》,3天写出《幻灭》的50页开头。有一次,他写作了十几个小时,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跑到朋友家,一头栽倒在沙发上,请朋友一小时后叫醒他。后来,因误了时间,气得他向朋友大发脾气。

巴尔扎克说,写作是“一种累人的战斗”,就好像向堡垒冲击的士兵,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一些传记家介绍说:“每3天他的墨水瓶必得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10个笔头。”

和巴尔扎克一样珍惜时间的还有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他们都是一些连坐车、散步、等人、理发的时间都要用于思考问题的挤时间的专家。闲暇对于智者来说是思考,对于享受者来说是养尊,对于愚者来说就是虚度。

我们和上面这些名人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差的不是智商,而是高效率利用时间的精神。在这些人的眼里,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们绝对不会多睡一会儿懒觉,多看一会儿电视或者多在酒吧泡一会儿来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我们可以环顾一下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学习比自己好、工作比自己优秀的人,哪个不是高效利用时间的人?每个人每天都只拥有24小时,1440分,86400秒。每天都被别人落下一点点,几年下来,或许别人开的是奔驰或奥迪,而自己开的却是QQ或奥拓。

用一年时间收获一生财富

高效利用时间并不是无限制地延长自己的劳动时间,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可以仔细计算一下,在一年的时间中有多少时光是在无所事事中虚度的。或许我们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应该听听音乐或者做一个简单的当日工作计划,而不是站在那里干等;或者在等午餐的时候我们可以给朋友打电话问候一下或者看看杂志,而不是坐在那里让时间悄悄溜走……

高效利用时间就像弹钢琴,要善于利用做这件事和那件事之间的琐碎时间。我们可以用统筹学里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该如何弹好时间这架钢琴。

假如你要喝茶,烧水的时间是15分钟,找茶叶、茶具的时间是3分钟,洗刷茶具的时间是5分钟,泡茶需要5分钟,等茶水降温需要5分钟,这些时间的总和是33分钟。

如果你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喝茶,你将把这33分钟全部用掉,因为你是在烧水结束之后开始找茶叶、茶具,然后开始洗刷茶具,接下来是泡茶,然后是等茶水降温,这样算下来,茶还没有喝到嘴里,你的时间已经消耗掉了33分钟。

假如你换一种利用时间的方法,你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先把水烧上,然后利用烧水的时间把茶叶、茶具找到并洗刷好,这样你总共用了8分钟,然后利用等水开的时间做点其他事情,随便什么,或者看看当天的报纸,或者打开邮箱看看邮件。等水烧开了然后泡茶,接下来在等茶水降温的时间再接着做你刚才没有做完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看总共用了多少时间,烧水、找茶叶、茶具并洗刷总共是8分钟,泡茶是5分钟,总共是13分钟,其余的时间你都利用上做其他事情了,足足省了20分钟。或许20分钟单独看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提高效率,在每个33分钟中里都节约20分钟出来,一天就能省下930分钟左右,—年下来就足足节约了339450分钟左右,那10年呢,20年呢……

时间是一笔要细算的账。很多名人大家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他们注重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常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一样独一无二的装饰品,那就是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纸条。杰克·伦敦非常偏爱这些纸条,几乎和它们形影不离。这些小纸条上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杰克·伦敦从来都不愿让时间白白从眼皮底下溜走。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镜子上的小纸条为他提供了方便;踱步、休息时,他可以到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也不轻易放过闲暇的一分一秒。出门时,他也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

威尔福莱特·康也是一个利用时间的高手,他前半生奋斗了40年,最终成为了全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尽管事务十分繁忙,他仍渴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从未学过油画。我从不敢相信自己能在画画方面有什么收获。可我最后还是决定了,无论有多忙,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小时来画画。”

威尔福莱特·康所牺牲的只能是睡眠了。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每天清晨5点前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他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的这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我怎么也不想再睡了。”

威尔福莱特·康把顶楼改为画室,几年来从不放过早晨的这一小时。后来,时间给他的报酬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地在画展上出现了,他还多次举办了个人画展。其中有几百幅画被人以高价被买走了。他把用这一小时作画所得的全部收入作为奖学金,专供给那些搞艺术的优秀学生。他说:

“捐赠这点钱算不了什么,这只是我的一半收获。从画画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愉快,那才是我的另一半收获。”

像这样高效利用时间的例子不胜枚举,或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别人如何高效利用时间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也该行动起来,捡起自己撒满一地的时间。

假如现在人类的寿命都能达到150岁,那么很多人都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很多人也都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你的梦想会因为时间的延长而得以实现。但让每个人都活到150岁显然目前不能实现,但提高效率可以让你的有效生命延长到这个岁数。

抓住任何一点可以抓住的时间,就能让你实现自己所有的梦想。其实,你也可以用一年就创造出你懒散状态下一生才能收获的“财富”。

时间造就成败

很多人都在探究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造就了成功,是什么酿成了失败呢?除去一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剩下的就只有时间了。费尔德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世界里,能否高效利用时间决定了你是否能获得成功。成功者都是争分夺秒地来利用时间,而那些从不把时间当回事的人只能是失败者。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帝在每天一大早都会去拜访刚起床的人,然后很公平地交给每个人5000元,让他们使用;到了晚上临睡时,他又会出现,要每人把剩余的钱还给他,只见有的人原封不动地交回了5000元;有的人剩下300元交回;还有的人两手一摊,说:“花光了,还不够用呢!”

上帝交给每个人的5000元钱就是一天的24小时,有些人根本没有利用这一去不复返的24小时;有些人用了,但用得不充分;而有些人将其用得精光,还感觉不够用。在这个世界上绝对公平的事情很少,而每天24小时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论你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上帝不会偏袒任何一边,不会多给成功者一秒,也不会少给失败者一秒。如果连这少有的公平都不加以利用,你与别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成功者总是想尽办法将一天变成25小时、26小时甚至30小时,而失败者的一天有几个小时根本不重要,因为时间越长对他们来说越是一种煎熬。

成功者知道时间对他们的意义,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更好地利用时间,让自己来主宰时间;而失败者总是怨天尤人,抱怨时间不够用,得过且过,让时间主宰自己。

成功者总是知道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而失败者总是把自己的时间弄得一团糟,甚至白白浪费掉,到了晚上的时候把多余的时间又交还到上帝的手里。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策略叫妥协

    有一种策略叫妥协

    海阔天空时的云卷云舒;是人生的风雨冲刺后留下的鹅卵石:是岁月的河流在人生河床上沉淀出的金沙,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的良辰美景。妥协是互谅互慰;妥协是互补互惠。能妥协是一种美德,会妥协是一种智慧。
  • 左手杜拉拉右手潜伏

    左手杜拉拉右手潜伏

    《杜拉拉升职记》,可以说是时下最受职场人士热捧的“奋斗指南”。杜拉拉,一个草根出身的普通白领,没有背景,依靠个人努力,在经历了无数的职场磨难,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后,终于“修成正果”,荣升为一个专业干练的企业高管。有人说,杜拉拉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故事更值得参考,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道理却不可否认。杜拉拉之所以能够引发众多读者的共鸣,就在于她所讲述的故事如同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在职场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杜拉拉,教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法。《潜伏》,亦并不仅仅是一部红极一时的谍战大戏,它更像是一个万花筒……
  • 我创业我成功

    我创业我成功

    本书将与您一起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怎样寻找创业突破口,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怎样筹集创业必备的资金,以及如何打造一支稳定高效的创业团队,如何进行市场营销?如何做好财务管理等等。
  • 用对时间做对事:案例实用版

    用对时间做对事:案例实用版

    本书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向你介绍了各种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让你可以依据本书,对自我的时间进行梳理和调整,以便达到最完美的时间分配,令工作高效、事业成功,使生活丰富、轻松。本书兼具可读性和实用性,通过生动的语言、流畅的行文、严谨的结构,将管理时间的技巧奉献于你,让你成为管理时间的高手。
  • 像比尔盖茨那样思考

    像比尔盖茨那样思考

    遇到问题,不妨换一个方式去思考,这句话在生活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以榜样为榜样,激励人们开拓进取,迈向成功。
热门推荐
  • 我和前夫是朋友

    我和前夫是朋友

    “我真希望你死了,我宁愿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不愿如今的桃花依旧,人面全非”
  • 他和猫

    他和猫

    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情债肉还:公主休想跑

    情债肉还:公主休想跑

    轩辕国八公主在离国生活很艰难,常常被断粮。回宫见父王,路上生死两茫茫。死里逃生,没了衣裳。离国二王子长身玉立,闲闲看。“看什么看?没见过最新款?”“本王只想看看,钱债你拿什么还?”轩辕语泪眼汪汪:“钱债……可以不可以肉还……”
  • 绝色爱恋,老公药别停

    绝色爱恋,老公药别停

    排行全球前十名的天狼集团的CEO竟然狂追一名小小的护士,我草,这话说出去鬼才信。为什么别人都说他那么难伺候,而在我这里却是,无赖一个,肿么回事。小宋:“喂!你还赖着不走了是吧!→_→”“你家住着蛮舒服的,我不走了!”“……”我竟无言以对你牛,我走!行了吧!哼(ノ=Д=)ノ┻━┻
  • 诡秘收集者

    诡秘收集者

    青林突然有一天获得了进入梦境的能力,他能够从梦境中影响现实世界。也是这一天,他从一个收容设施拿到了梦魇精华收集器,这是一个能够收集情绪的力量和使用者一起进化的手表,没人知道这个东西最后会进化成什么,青林又会变成什么样。
  • 阴阳故事人

    阴阳故事人

    这是一本灵异小说,它记载了一个普通人因为一些不同于现实的事情变成了一个阴阳圈的人,从此踏上了降妖除魔的路
  • 随身带个英雄联盟客户端

    随身带个英雄联盟客户端

    意外带着英雄联盟客户端来到武者世界的陈烁,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购买游戏中的英雄!于是,他在异世那轰轰烈烈的强者之路开始了。绊脚石?通通踹开!拦路虎?全部斩杀!谁,也不能阻挡我在强者道路上的前进!德玛西亚正义,死灵狂暴,提伯斯之怒、堕天一击....看这些英雄技能如何藐视异界的天阶武技。德玛西亚之力盖伦、亡灵勇士塞恩、战争之王潘森、审判天使凯尔、虚空行者卡萨丁、复仇焰魂布兰德、齐天大圣悟空......看这些强大的英雄如何笑傲群雄!
  • 总统班底(译文纪实)

    总统班底(译文纪实)

    伍德沃德在《华盛顿邮报》刚刚工作了九个月。1972年6月17日,星期六。伍德沃德接到本地新闻编辑打来的电话,说当天凌晨,有五个人带着照相设备和电子窃听装置,在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的一桩盗窃案中被逮捕。周六的新闻编辑部异常宁静,当伍德沃德开始打电话的时候,他注意到伯恩斯坦也在从事这桩盗窃案的报道。哦,天哪,可别是他。伍德沃德想起了办公室里的一些传闻,说伯恩斯坦很有抢新闻的本事。……1973年4月30日,晚上9点钟,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有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播音员庄严地宣告。尼克松坐在他的桌子旁,桌子上一边放着他家人的相片,另一边是林肯的半身像。总统开始发言:“……今天,我作出了任职总统期间最困难的决定,我接受了两位最亲密的同事的辞职……在任何组织中,为首的人必须负责。所以,责任应该由我来负。我接受这一点……正是这样一种体制,使事实见诸天日……在目前情况下,这一体制包括了坚定不移的大陪审团,诚实的检察官,勇敢的法官,以及强有力的言论自由……”……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 魁皇小魔王

    魁皇小魔王

    夺宝乱世,恶魔岛十六岁少年——小流星,奉师父们的命令,踏入江湖,为非作歹,大闹武林,扬名恶魔岛!但心有良知的小流星非但没有干一件坏事,反而游戏江湖,遇红颜交兄弟,寻找身世,锄强扶弱…红颜知己,对他的精灵古怪又爱又恨;奸邪仇敌,对他的调皮捣蛋,也是又气又好笑……且看围绕少年小流星展开的一段爱恨情仇,跻身武林强者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罢……
  • 我早就不当英雄了

    我早就不当英雄了

    南国境界来了一位大佬。传闻这位大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上天入地,甚至有传闻说她不是人,是坠落凡间的神仙。无人知道她的全名,唯一知道的是。这位大佬长得很美,眉间还有艳红的美人痣,名字里有个葶。他们因此叫她“葶美人”。【葶美人不是女主,全网创新题材了解一下?】